数字电视风技术向标:两大阵营之间难和解

2006-09-04 11:01:23来源:人民网 作者:dvbcn热度:
质量更高、画面更逼真的“高清数字电视(HDTV,HighDefinitionTelevision)”是未来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这已是不容置疑的结论,但是,围绕着相关“高清数字电视”技术,全球范围内正在“演绎着一场火药味十足的战争”:DVD的下一代替代产品是HD—DVD还是蓝光盘(Blu-rayDisc)?

走进9月1日到6日在柏林举行的全球最大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柏林国际无线电展,电视领域的革命“高清数字电视”无疑成了本届展览的主题,而全球逾千家参展商几乎都在谈论上述话题。

著名的德国国产电视生产厂家格隆迪希公司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高清数字电视”必须具备以下3个基本条件:首先是电视画面上的垂直分辨率必须超过720。目前,“高清数字电视”的标准有720p和1080i两种,无论是市场上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还是微显背投电视,其垂直分辨率都要超过720(例如1024*768,1920*1080等,1024、1920为电视画面上的水平分辨率)才能满足“高清数字电视”的要求。对此,中国海信公司展台的一位技术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市场上出售的最高级别数字电视均不是真正的“高清数字电视”,而是“标清数字电视(HD-ready)”。其次是电视屏幕的长宽比为16:9,而传统的比例是4:3。最后必须配备专门用来接收数字信号的所谓DVI或HDMI数字多媒体接口。

目前,全球“高清数字电视”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是由于收费等种种原因,一般数字电视都尚未普及,何谈“高清数字电视”的前景。但是,“高清数字电视”技术在影碟领域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同时又争论不休。

在东芝展台,墙上的“高清数字电视”播放着电影《十面埋伏》,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眼球,这是一款能播放HD—DVD光盘的计算机(见图1,本报记者吕鸿摄)。而在菲律普展台,一部播放蓝光盘的影碟机(见图2,本报记者吕鸿摄)同样醒目。作为DVD和DVD影碟机的未来替代产品,HD—DVD和HD—DVD影碟机与蓝光盘和蓝光盘影碟机在展览会期间就互相较着劲。

无论是HD—DVD,还是蓝光盘,外观和普通DVD并无多大区别,但其内存很大。传统DVD内存只有4.7G,而HD—DVD和蓝光盘均采用蓝激光读写数据,信息可以更为密集地存储于一张光碟之上。它们均具有单层和双层两种格式:HD—DVD有15G和30G,蓝光盘有25G和50G。当然,HD—DVD和蓝光盘的播放器都可以读DVD光碟。

HD—DVD和蓝光盘分别由东芝和索尼开发,世界众多电视、娱乐、计算机公司遂分成了两大阵营:微软、英特尔、三洋等支持HD—DVD格式,理由是50G版本的蓝光盘“难以预见”?K侨衔湍壳岸裕?30G的HD—DVD更具容量上的优势,而且更易复制和制造。支持蓝光盘的公司似乎多一些,如迪斯尼、戴尔、夏普、先锋、LG、惠普、苹果等公司,它们坚决否认HD—DVD在复制和制造上有什么优势可言。

德国媒体称,上述两大阵营之间的较量还看不到尽头,由于双方格式难以兼容,并都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未来影碟市场将一片“刀光剑影”,对普通消费者显然不利。对此,东道主总理默克尔或许有所耳闻。她在开幕式上说,希望全球电子领域的制造商们以服务普通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要给顾客制造太多的困难。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广东有线广播电视转向全数字电视广播

12月23日,BigBangNetworks宣布,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的总前端已采用BigBandBMR®(宽带多媒体服业务路由器)系统,并将逐步把该系统拓展到各地市分前端。在整个拥有约1.1亿居民的广东省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南方传媒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全省唯一的有线电视服务供应商。为了实现国家要求在2008年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南方传媒集团正致力于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实现电视数字化的省份。其中部署BigBandBMR设备就是该集团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一部份。“设计和实施一个全数字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促使我们要寻求和采用像BigB

数字电视AVS标准遇尴尬 联手运营商才是出路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最近遇到了尴尬事——尽管它得到国内电视机等硬件厂家支持,但是中央电视台开播不久的数字电视频道却使用了国外的MPEG-2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是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标准之一。它与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数字电视终端接收标准等一起形成数字电视的相关配套标准。在刚刚颁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数字音视频产业与3G、高性能计算机等一起被列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培育重点。据了解,目前已有TCL、北京海尔广科、创维、华为、海信、浪潮、长虹、上广电、中兴等15家硬件厂家加盟中国音视频产业联盟(AVSA)。使用AVS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