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端知识产权两年内不收费

2006-08-31 09:16:19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马晓芳 孙琎热度: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独家报道将在8月底出台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正式面世。昨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第8号(总第95号)中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中发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标准,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批准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07年8月1日起实施。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是国家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和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以及辅助系统,协同为受众提供全面的覆盖,是我国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中的重要部分。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该标准是由国家组织的数字电视特别工作组负责起草,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测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该标准支持高清晰度电视、标准清晰度电视和多媒体数据广播等多种业务,满足大范围固定覆盖和移动接收需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项新的重要成果。实现了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了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突破性地取得了此前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方案中的单、多载波调制技术的融合。

  由于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把发射端的知识产权无偿转让给了国家,在专门的负责机构——国家工程中心成立之前,这一知识产权由中国工程院所有,并且向外承诺,两年之内不会向企业收费。

  “两年不收费意味着将对国内企业免费,因为两年之后也很难收到钱了。”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虽然发射端的知识产权归对应企业所有,上海高清总裁夏平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芯片完全由这两家垄断,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可以按照标准来研发和生产,只是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技术成熟度还远远不能跟现有产品相比。

  据透露,由于国家对这一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国外企业也要做相关产品,那么它必须在中国流片(开发芯片新品时,由于设计的正确适用性难以把握,因此先要制出少量芯片进行测试,称之为流片),或者与国内芯片厂家分成。

  至此,这一中国通过自主创新推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终于最终成形,颁布后的标准将主要应用于大面积覆盖以及移动电视等方面,其中的移动电视主要包括城市楼宇、公车电视,而不包括手机电视。

  五年博弈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出台从2001年国家数字电视专项工作会议针对国内提出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进行征集开始,经历了长达5年的研究、测试和讨论,如果从1994年,国家科委启动高清晰度电视项目开始算,那这一过程足足有12年的时间。

  从1999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牵头,与科技部、信产部、广电总局和质检总局一起,五个部委联合成立了数字电视领导小组。

  这一领导小组确定了两个任务,分别是建立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以及实现核心技术和元器件的国产化,随着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出台,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的量产,这两大任务已经完成。

  不过由于上海交大主导的单载波方案ADTB-T和清华大学主导的多载波方案DMB-T一直在标准上存在激烈竞争。从2003年开始,发改委牵头成立了工程院联合工作组,对这一标准进行研究和测试,并且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做组长,至此,两大标准的“融合方案”开始酝酿。

  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负责广电标准的广电标委会组织了多次测试和研讨,从2006年开始,广电标委会把标准在内部网上进行了两次公示,公开征求意见。

  从6月到现在,经过多次完善以及相应的审批程序,制定长达5年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最终出台。

  标准颁布以后,首要任务是在现有地面模拟电视广播的基础上,整体转换成数字电视广播:一方面是模拟电视在播出,另一方面数字化也在同播,最终逐步实现由模拟到数字化播出的整体转换。另外,在有条件的城市地区,开展移动车载数字电视广播业务。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月底出台 难抵网络电视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采用清华大学DMB-T、上海交大ADTB-T、广播科学研究院TiMi三者的技术标准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新标准,暂名为CDMB-T,也传称为DMB-TII,预计在8月下旬出台。业内专家分析,该融合方案将导致现在的设备提供商推迟产业链的构建,与年底发力的IPTV正面相撞。“现在还是融合方案。”针对前不久媒体报道“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有了结果,清华大学的DMB-T标准被确定为唯一标准”时,广播科学院总工程师杨杰一点都不含糊。而信产部数字电视标准化工作协调组组长、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标准项目负责人杨知行则强调,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融合了清华大学DMB-T、上海交大ADTB-T、广播科学

高丽华:芯片产业遭遇匹配挑战

一方面,中国内地消费的集成电路80%需要进口;另一方面,内地生产的集成电路的80%却要跑到境外找市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这是怎么了?大唐电信总工程师魏少军给出的答案是“不匹配”,即自家产的芯片与自家市场的需要“不对板”。“80%进口,说明中国大制造所需的芯片国内提供不了;80%出口,则说明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无力到制造代工企业那里下单(量不够),致使后者只能到境外找买家。”1月16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半导体行业首脑峰会上,“匹配”已然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有专家甚至称,历史上这个产业“所有的周期性振荡的祸根都是不匹配”――要么是生产跟不上需求,芯片缺货影响下游一大片产业;要么是产能过剩造成生产

05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数较04年大增43.7%

新华网日内瓦2月3日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含香港地区)2005年共申请2452项国际专利,比2004年增长43.7%。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申请国际专利总数首次位于世界前十位。排名前九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45111项)、日本(25145项)、德国(15870项)、法国(5522项)、英国(5115项)、韩国(4747项)、荷兰(4435项)、瑞士(3096项)和瑞典(2784项)。据统计,去年各国和地区共申请专利134073项。从增幅来看,中国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去年增幅仅次于中国的是韩国,为33.6%;日本随后,为24.3%。但是,中国申请的专利总数与美、日、德

上海知识产权“新23条”力建服务平台

上海市政府将在本月中旬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新23条”意见,其中提出将强化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设。“新23条”基于2003年7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由于该意见总共23条,故通称“23条”。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日前透露,“新23条”更突出务实的条款,核心是知识产权的权属与奖励、知识产权的政府导向与政策、知识产权的管理与服务三项内容,其中将明确用“合同约定”的办法解决当前颇为棘手的“发明人的权属问题”。今年5月,上海市政府即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原则协议,共同建设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系统、上海知识产权园为两大内容的上海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届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