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该听谁的?

2010-04-30 09:24:00来源:艾瑞网 热度:

对业内人士来说,"三网融合"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早在上个世纪的1998年,国内就曾经热炒过一阵"三网融合",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个中原因,和今天何其相似。

先岔开一点,说说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融”和“合”,所谓“合”,就是做加法,经营的范围拓宽了,原来井水不犯河水的变成竞争对手了;而“融”则是做乘法,发生化学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比如IPTV、手机电视等。

今天,三网融合再次成为热点。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亲自出马,发布三网融合加快推进政策,并明确了未来五年三网融合的具体路线。其中,核心的潜台词是:非对称进入和试点推广。什么意思?就是先给广电系一些时间,电信运营商暂时只能搞搞广电节目的制作和传输,不能参与集成和播出。

应该说,这种保护广电的非对称进入机制,是相对合理的。毕竟,双方不是处于同样的起跑线,就像足球比赛要把青少年和成年人分开比一样,总得给人家长大的时间吧。这是有先例可循的,像什么美国英国,三网融合已经是老黄历了,早在2001年就实现全面融合和对称进入,这些国家,几乎不约而同的采取从非对称进入到对称进入的监管之路。

但是,2010年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发出一道“41号文”,全面封杀电信系搞的IPTV。实际上,IPTV并非电信运营商独家搞的业务,而是广电和电信两者经过正常结婚程序有准生证生下的孩子,但现在这个孩子突然被主管部门定性为黑孩子,没户口了,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三网融合到底该听谁的?

听国务院的?国务院好像没说IPTV是黑孩子。

听广电总局的?好像不太让人信服,毕竟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不管合理不合理的判罚对容易让人质疑,因为地球人都知道IPTV的直接对手是数字电视。

到底该听谁的?我看还得听用户的!不管是数字电视用户还是IPTV用户,谁也不能突然把他们用得好好的东西突然给剥夺掉。而且,互联网的发展告诉我们,互动要比被动接收要好,因为它给了用户自主权。

所以,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以用户为中心,适当给弱者一些支持,让参与者公平竞争,这才是产业发展之道,三网融合同样不能背离这样的规则。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