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役。
关键一役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役;改变源发于“自主创新”,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基石。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再次明确为发展模式转变指定方向: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胡锦涛主席近些年到基层视察时的讲话,也特别强调自主创新。
比如,在广东珠海考察时,胡锦涛说:“企业只有具有比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球经济危机达到顶峰时的9 个月内,温家宝曾三下广东,每一次都强调“自主创新”。
这并非老生常谈,因为在本轮经济危机过后,原有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业分工和利益走向,都在发生着深刻的调整,原有发达经济体开始从金融衍生经济的虚幻中清醒过来,转而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为了选票,工业和出口的重要性被不断放大,这一点对长期依赖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定位于“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不啻为釜底抽薪。
比如,美国总统宣布成立“出口促进内阁”,目标是五年内实现出口翻一番。自中国2001 年底加入WTO 以来,许多“保护缓冲期”已到,长期简单出口导向经济对自身竞争力的损害,及对自身竞争力发展的忽视,将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时犹未晚!
从GPhone 谈起
谷歌的Linux 战略,值得中国高科技业界深思反省。
GPhone,是采用谷歌Android 操作系统的一系列智能手机的俗称。
自从半年前推出以来,Android 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主流手机、PC 厂商纷纷跟进,还有大量新产品即将上市,被视为苹果iPhone 的强力竞争对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数字电视》!而消费者无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整条智能手机产业链被完全激活,竞争开始升级、性价比不断提高。
Android 的实质,就是基于Linux 的免费开放操作系统。
中国高科技界对开放源码操作系统Linux 并不陌生,也曾开发出不少产品;政府方面,科技部、原信产部、北京科委都为推动中国参与开放源码运动尽了很大努力。2001 年,在旧金山举行的世界Linux 大会上,由时任北京科委领导俞慈声率领的中国科技产业界代表团,主持大会首个新闻发布会、并在美国电视台做了访谈节目。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中国业界仍没取得更加实质性进展。
实际上,在六年前,中国民间科技促进团体曾提出一项类似于谷歌的Linux 战略倡议,即由政府出资组建公益性质的技术公司,推动开放源代码软件开发与应用,并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解决方案平台,很像今天的Android。如果该计划顺利实施,应用集成商就不必重复钻研各种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底层技术及平台构建,可以集中全力替客户进行个性化应用开发,其经济效益与效率是无可比拟的,对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必将产生巨大促进。
并且,这家公司还将具有强大的技术发言权,它只要公开征集或者向某个设备厂商提出Linux 驱动程序的要求,必然会得到积极响应与配合。
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找到带头人。于是,政府对开放源代码软件应用的支持,就一直停留在国家基金对诸多企业的资助上,而单家企业往往只想着“快立项、赚快钱”,其结果是资金和人力被极大分散,时间耗费在重复开发与同质竞争上,导致整体无甚进展。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的杠杆基点
给阿基米德一个支点,他就能撬动地球;政府采购,就是鼓励自主创新的支点,亦为全球趋势。
2004 年11 月24 日,时任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的李武强先生,在“Linux 应用与政府采购”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个人声明——《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捍卫< 政府采购法> 的尊严》,对某市政府在软件采购招标中,公开违反《政府采购法》,大规模采购国外软件的现象进行了抨击。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数字电视》!其结果,是那次采购被取消,但换另一个名义还是买了国外软件产品。
回过头来审视这一事件,应该说地方政府机构与中央部委并不是没有努力过采购国产软件,但由于公务员不愿意改变一些使用习惯或遇到一些小问题就放弃,很容易就走了回头路。笔者很奇怪,为什么就不能规定中国公务员必须在处理公务时使用国产办公软件?须知,这与自由竞争并不违背,亦符合WTO 相关规定,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公司在发展初期,都极尽全力利用政府采购的巨大推动力。
在任何国家体制下,创新都不是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单方面的事。比如美国,当要鼓励某领域研究发展时,往往通过特别拨款或特别税收减免来进行激励。
所以,自主创新首先是脑袋问题,特别是领导者是否“乱拍脑袋”的问题!不能仅将希望放在领导个人的“兼听则明”上,更应通过决策民主的合法程序实现之。
一个好消息是,在国务院出台的《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需要有明确的法规和程序来保障。
去年,中国三部委联合出台通知,要求企业产品获得认证后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该目录涉及六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设备、通信产品和新能源产品等,具有中国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有资格获得采购优先级。
美国商界坐不住了,准备强硬回应中国的政策。但面对美国政府的压力、外国企业的贿赂攻势,我们必须要顶住,并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施加严密监督,否则,“三网融合”进程中的自主创新就很容易被扼杀在摇篮中,成为另一个“国产办公软件”。
自行车与小轿车
自主创新并非意味着狭隘的闭门造车,而是结合技术进步,将我们曾有的优良事物予以扬弃,形成新的民族特色。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人曾震惊于中国城市的自行车海洋,现在则变成了全城塞车的“马路停车场”。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一方面,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表征;另一方面,这也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矫枉过正。
最可悲的是,还有地方竟然在城市规划中要淘汰自行车道,因为“不符合现代化理念”;反观欧洲许多城市,出于后现代化阶段的环保、节能、[FS:Page]低碳化考量,已经在大力实施或计划实施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
事实上,能否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先发展、先污染、再治理”上的历史教训,走出一条环保特质的经济腾飞之路,是衡量中国改革开放到底收获了“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的一个关键指标。所幸的是,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包括“大力推进节能工程、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
大力发展轿车,但中国的轿车产业是否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呢?事实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战略,其结果是市场被外商吃掉一大块,本该迅速发展起来的自主技术被扼杀。所幸的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国产轿车新阵营,其经营活力与创新精神,正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G 与“三网融合”
回顾3G 发展,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国产标准的决策值得称道。“三网融合”的进程中,亦应坚持对自主创新的鼎力支持。
工信部(原信产部)在3G 发展上为自主创新立了一大功。通过坚定支持国产TD 标谁,以及将3G 牌照发放与国内产业链培育相结合的做法,捍卫了国家利益。
过去数年中,国外厂商及代理人一直制造舆论,希望逼迫中国快速上马3G,从而大赚特赚,并可以扼杀国产TD-SCDMA 标准的成熟。外商的如此“努力”,在“三网融合”进程中一定会重演,因为涉及到太多细分领域的技术标准,基础设施更需要升级换代,非常值得为政者警惕。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是认真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
通过《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与《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就可以明白,国家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三网融合”这一“产业调整”,打造一个强大的中国通信产业,为“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做出贡献。
具体到广电,就是要通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组成一个全国性市场主体,成立“国家广电网络公司”,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有线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打造一个强大的自主创新引擎。
今天,中国的“三网融合”暂时还主要是内部问题(根据WTO 有关规定,保护过渡期结束之后,电信业要承诺对外开放),但不久就会面临强大的竞争。
从国家利益出发,利用“三网融合”的机会,让中国通信产业创新发展,排除“集团利益”干扰是关键。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数字电视》!虽然是多个市场竞争主体,但在国家与行业整体利益的最高原则指引下,国务院必须加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特别是在NGB、NGN、NGI 这些关键的、影响深远的项目上,要有非常明确的经过全面论证的规划。
在这些生死攸关的大项目上,是不能“摸石头”的。
决策执政者是关键
从上述事例与分析可以看到,自主创新能否真正展开与取得成功,核心在决策、重点在执行,决策执政者成为关键。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自主创新”虽经常被提起,但总会被忽视。一个毋庸讳言的原因,即各级决策执政者对经济发展的短期考量重于长期布局,加之某些“精英”误导,使整体决策与执行出现偏差。
比如,在发展初期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无可厚非,但将中国发展寄托于“做世界工厂”,希望“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能够天长地久,那就不简简单单是天真,而是不作为了。
这种短视操作,在表面上似乎博得GDP 的快速增长,但如果综合考虑资源、成本、经济安全、经济主权、环境生态、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成本极为高昂,代价也甚为惨痛!
所幸的是,中央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这些宏观国策的关键词提示我们,再也不能甘心沦为全球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那一环了!
希望这一次,我们是动真格的了。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