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不少同仁的交谈和讨论中,笔者感受到,对于“三网融合”,广电同仁们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既有憧憬、也有恐惧,更多是迷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网融合”将深刻的改变我们自己。面对未来,只有看清“三网融合”本质,摆脱思想约束,才能将憧憬变成现实,振奋精神、消除恐惧。
常言道:观念改变命运,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环境的主观反映;如果这种反映是正确的,则命运向好的方向发展,行动取得好结果;如果不正确,恐怕事情会变得更糟。
什么决定观念?笔者认为是思维方式,通过哪些思维角度、以何种思维方法,才能看清“三网融合”本质,从而形成正确观念,让我们的行动取得好结果。为此,笔者抛砖引玉、撰写此篇札记,供同仁们批评、批判和指正!
万变不离其宗
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使变化形式眼花缭乱、变化节奏异常频繁,但有许多不变的东西或事物,往往才是事物的本质。
方便、实用和快乐,是任何“三网融合”成功应用所必须满足的三要素。任何违背三者的应用或技术,往往都是昙花一现,数据广播就是反面案例之一。事实上,如果数据广播的栏目能够直接频道化,包括频道化的展示,如果切换不需要等待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能够像开路频道一样保持日均25%的更新率,命运就会相反。
老百姓需要被尊重,需要活得有尊严,这是不变的东西。用户对任何欺骗和霸道言行都会反感,一旦有选择余地就会逃离,直播卫星的市场号召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温饱之后,人们需要自由,需要自主和做主,这是不变的东西。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IPTV 和互联网最吸引人的优势之一,就是把选择权交还给人们,“ 三网融合”要求有线实现双向交互,就是要满足这个永恒的需求。
人们喜欢丰富的选择,这是不变的需求。所以超市让人青睐,谷歌和百度让人喜欢。年轻人更是如此,所以,当互联网内容比电视频道丰富时,年轻人就会集体“大逃亡”;也正是这一点,网络电视将成为必然。
人们喜欢便宜,在免费面前更容易失去理性。正是这种不变的心理,在免费信息充裕的时代,令付费电视走向�"落。同样,人们喜欢美的东西,正是这不变的本性,让苹果的科技时尚征服了全世界!
个性化似乎是当今的时髦名词,但细心的人会发现,生命力足够持续的个性化最终会趋于一致,即个性逐步变成流行性,这就是时髦与时尚的区别,人们实际追求的往往是富有稳定内涵的时尚,而不是短暂的时髦。
......
面对“三网融合”带来的太多变化,成功的关键就是抓住不变的本质。数字化与网络化浪潮席卷而来,对媒体而言,数据、语音、视频等价值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媒介,以及从电视机、计算机到手机和各式智能化终端。
虚心品未来
未来,从昨天发起、经过今天、再到明天;未来,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同仁们都在展望“三网融合”的未来,这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只把眼光投向明天,往往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未来总是基于历史演变之上的突变,真正可幻想的未来是基于现实的联想。
审视昨天和今日,广电该静下心来承认自己的不足了。
电视不再是第一媒体!排行前几位的网站每日点击量过亿已经司空见惯,QQ 更宣告1 亿网民同时在线的历史时刻,这足以令任何一家电视台或所谓“王牌栏目”望尘莫及。
当世界进入视觉时代,电视确实有其固有优势,但必须学习互联网。人们上电视实在太难,但在互联网上大出风头很容易,这种对自我的认可、对信心的树立,使互联网迸发出无限的“草根”活力;人们从电视上获得的创意灵感,往往只能模仿,但在互联网上却可以与许多网友一起共同创造;只有具备专才,才可能在电视中出镜,但互联网却能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潜能、迅速培养;人们只能通过对电视角色的“植入幻想”获得身份认同,但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找到知音;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人们通过电视确实可以开阔视野,但互联网的视野更加没有边界;人们在电视上无法宣泄情绪或获得情感补充,但在互联网上却可以轻易得之。电视只是娱乐工具,而互联网是生产工具,衍生出无数新兴就业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向互联网学习,不是照搬,而是借鉴。
在借鉴中创新,“三网融合”的电视,不仅是高清交互,也是网络电视(符合可管可控前提);不仅可以下载,也能上传;遥控器将发生变革,健身遥控器、探测遥控器、鼠标式遥控器、游戏遥控器等人机界面的创新,将为用户带来新奇、方便和快乐;机顶盒将与手机对接,电视、手机和计算机相互通信,跨屏融合应用成为常态......
“三网融合”的未来不仅要借鉴互联网,也要借鉴手机。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iPhone 告诉我们如何实现高清和流畅的视频应用,那就是“先存储、再播放”。大容量存储手机的出现、3G无线宽带激发移动互联网的活力、CMMB 和有线网络实现广播推送、手机支付大行其道、应用商店风起云涌......将使手机成为未来最普及的电视播放机、应用聚合地和资金流承载渠道。
随着三屏通信的实现,电视机、计算机和手机将重新定位。高清或3D 电视机以显示或展示为主,计算机将成为服务器,手机将变成遥控器、遥测器、遥感器、遥望器等多功能终端或控制器......
我们身边正发生着的许多事情,都预示着“三网融合”的未来。联想笔记本电脑屡屡获奖,预示着计算机不仅走向家电化、多终端组合化,而且预示着“美丽或时尚”已经成为继“方便、实用和快乐”后的第四大成功要素;人们已经习惯监控探头,并将它当作社会安全的卫士。
2012 年的伦敦奥运会,将通过远程医疗和远程健康监控向人们展示未来物联网的雏形......
林林总总,“三网融合”的未来其实就在身边,无论是社会应用,还是家庭和个人应用,鲜活的未来都在时刻律动!对于广电有线网络来说,只需做到一点就会打开光明的未来。
这一点,就是虚心。
感觉的错觉 数据的真实
从感性到理性,从感觉到数据,从错觉到真实,这是广电人迎接“三网融合”必须经历的[FS:Page]思维转轨过程。
小时候,总是觉得别人家的饭最香;成年后,才意识到不仅别人家里的饭不一定总是香的,而且真去了还未必有饭吃。看市场或业务,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潜力,特别是对后来者。
“三网融合”带来双向业务进入,有线可以做许多电信业务,但并不等于所有业务都值得做。没有市场潜力的业务,只能作为一个功能备选项,而非独立的业务形态,例如IP 电话。
向电信业务渗透,选择什么突破口?这要好好看看数据、从统计趋势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仅凭感觉。
截至2009 年底,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3.6 部/百人,同比下降2.2 部/ 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3 部/ 百人, 同比增长7.8 部/ 百人;移动分组数据业务的渗透率,从08 年底的39.8% 进一步上升到51.5% ;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2.65 亿人,用户增长率为41.5% ;网上购物用户人数年增长率达到60%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文化产业平均增长率达到17%......显然,从固网通信向移动通信的需求迁移,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基础日臻完善,新型网络文化和网络商业的高速成长,都是一目了然的“数字说话”。
长期以来,有线确实背负着沉重的“不对称监管”包袱——凤凰卫视早就上了互联网,有线电视传输却不允许;互联网靠千万草根民众(其中不乏精英分子)更改着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广电却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强调公益性,却拿不到公益性中福利部分的政府补贴;明明付费电视很难经营,却不允许以其他方式运作......
但竞赛就是竞赛,总要以结果论英雄。在与其他媒介的竞赛中,查查“比赛数据”(网民/ 观众数、上网/收看时长、新闻点击率等),比赛结果是有线电视输了!承认不承认是主观态度,客观事实就是输了!我们再也不要玩“看一眼也叫看了”的“高收视率”,这种自欺欺人的虚荣已经把广电害惨了!
在分析数据时,有线业者还一定要有动态思维。“三网融合”将使许多数据的假设前提发生变化,比如:广电单向Vs. 电信双向将变为广电双向Vs. 电信双向;广电同轴Vs. 电信双绞线将变为广电同轴Vs. 电信光纤;广电的单向广播电视Vs. 电信的IPTV,将变为广电的“高清交互电视+ 网络电视”Vs. 电信的“IPTV+互联网视频”......
按照想要的结论来扭曲事实,似乎是人们常犯的错误,很容易形成叙述的谬误、证据的谬误和游戏规则的谬误。确实,坏消息往往能够迅速被传播,其效果往往也容易被夸大,形成恐慌心理,反而不利于做出理性判断。
举个例子,“IPTV 将占领上海,已经有100 多万用户!”,这个论断貌似有理有据,但结果是有线电视还在、IPTV 退订率也挺高。当然,广电也必须注意,一旦用户对IPTV 的使用习惯养成、成为电信的忠实电视用户,再转换成本将非常高。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须知,广电有线的心态,万不能被一时谬误的判断“吓到”,其症状是“故意”选择忽略IPTV 优势、忽略自身不足,拼命陈述自己的所谓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基础却又如此不稳定,比如“拥有节目源的优势”(“网台分离”后,这一优势已不复存在)。
总之,基于数据的真实判断令人难受,但不会恐慌,因为理性分析总能找到利基市场的存在和突破口;反之,基于感觉的错觉认知会令人陷入无理性的恐慌,很容易自乱阵脚。
回顾一下中国信息化的历程,从金卡工程到电子政务,从交通监控到电子商务......大量数据和事实已经足够建立规范化的预测范式,帮助我们预测“三网融合”的未来。
对这一未来可以做如下片段描述:通信不再是业务,而是趋于功能化;产业形态决定“三网融合”的业务形态;线上经济的拉动与线下经济的推动将相互结合;民生工程将成为“三网融合”的业务推动力;电视搭台,经济和文化唱戏的时代即将到来......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是指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勇于实践、不怕失败、错又何妨!
任何人、组织和国家、民族的成长史,实际上都是不断犯错、不断纠正、不断进步的历史。
对有线来说,从PAL 比NTSC 好的谬误,从认为“350MHz 可以用到21 世纪”的误区,从一个光站带500户的伪标准,从呼叫中心等于客服的错误认识,从片面把付费电视当作数字化惟一商业模式的歧途......成长的道路上,犯错不可怕,只要勇于追求,每改正一次错误,我们就能前进一步。
反复试验、不断试错、及时纠正,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但正所谓错不可怕,怕的是明知是错就是不改!所以,今天的有线人既不能把NGB 当作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又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予以及时修正。
一个很好的案例是中国移动,其新业务推出的速度、力度和广度都令人叹为观止。仔细剖析之下,支撑起每年上千亿纯利润的业务结构,除了基本的无线语音传输,在业务庞杂的增值服务领域,真正带来现金流和利润的骨干业务就那么几种(譬如短信及围绕短信衍生的业务群),须知骨干业务的遴选成功,正是广为试验、广种薄收的结果。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要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试错精神和定力,才能像中国移动一样成为中国通信业的“巨无霸”。
可以预见,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有许多昙花一现的技术。如须佩戴眼睛观看的3D 电视,没有读报功能的“电视报纸”等——尽管牺牲者很多,但只要运营商搭建起开放式应用平台,还会有更多人前赴后继,最终形成骨干业务的商业模式。
视觉时代需要多角度思维
文字是逻辑符号,培养的是线性思维;图像、视频等是表征符号,培养的是多角度思维。
也正是在骨干应用的“试错- 失败- 筛选- 成功”过程中,人们才会认识到科技必须符合人性的道理。
顺序,也许是发现“三网融合”规律的大敌,因为网络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和离散化的世界。
“电视没有什么好看&rdq[FS:Page]uo;,这个命题的背后,不一定是没有好节目,也许是受众没有时间、无法等待;“电视需要互动”,这个命题的背后,也许不是需要简单的双向,而是受众需要到电视中“露脸”,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有发言的机会;“点播的节目不好,不方便”,这个命题的背后,也许不是不方便,而是对收费不满......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的未来,是联想创新的笔记本电脑、苹果创新的系列产品、清华全息3D 等众多信息化科技成果的拼图。同样,“三网融合”的商业模式,将是线上灵活的应用模式与线下广阔的实体经济相结合。
长期的事业体制,不仅使广电脱离市场环境,而且导致思维趋于僵化。“三网融合”会给有线增加许多技术手段,但只有具备多维度的思维,才能利用技术手段拼凑出具有竞争力的业务。
所以,有线不仅要融合宽带电信网、下一代互联网,而且要融合CMMB、地面广播,甚至直播卫星......只要破除思维的局限性,没有什么不能融合的业务。迪士尼的多维产业链,就是中国广电人学习的榜样。
可以预见,“三网融合”将使现代服务业形成“四路”并进,即“TV路”(如交互电视的栏目等)、“网路”(如网站等)、“形路”(如户外电子大屏幕、电子杂志、平面媒体等)、“陆路”(如卖场等),但“四路”之间有不同的市场定位。
“三网融合”也许预示着视觉将压倒文字,也许文化水平、语言技巧和交流技巧将会下降,但新的交流语言将会诞生,并兼顾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广告从文字表述转向视觉讲述,普通商品也会高品质设计,产品不仅表现为功能而且将表达情感,电影和文学作品时代将走向视频游戏的时代,艺术和文化会同科技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短暂昏眩不是坏事
改革大势所趋,“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法则,一样会适用在有线身上。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但文化体制改革才刚刚开始;也就是说,身处“大文化”领域的广电人脱离社会太久,一下子面对深入骨髓的变革,会感到浑身不适应。
某些媒体预言,有线整合会很慢,无非是基于广电原有整合历程中的四大因素——“位子”和“权力”,“利益”和“资产”;无非是三种情况,如果整合比没有整合前四者都强,整合很容易;如果整合比没有整合前四者都差,整合很困难;如果整合比没有整合前,部分强、部分差,整合很勉强。上述推断,完全符合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其中“合”必须是更高层次的“合”,否则推进起来就很困难。
本次推动“三网融合”,是国家意志,是最高层次的“合”,与既有网络整合中同一层次的整合概念完全不同。此时,四种因素的内涵截然不同——“位子”是为社会服务的岗位,“利益”是国家利益,“权力”是为人民服务和履行义务的对等体,“资产”是国有资产。站在国家层次上,有线整合将非常迅速和果断。
由于国家需要迅速发展信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会督促“三网融合”的进程不断提速——国家广电网络公司会迅速成立、有线网络会迅速整合、国有资产会迅速合并、现代企业制度会迅速实行......一切都会很迅速,整个行业都会不适应。
但这不是坏事,在亟待融合的“三网”中,有线不仅技术落后,体制和机制亦落后,只有迅速赶上,才能成为“三网融合”中合格的一员。
国家有线网络公司成立不仅标志着一个新的全程、全网和全业务网络运营商的诞生,而且将带来许多其他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广电互联互通局将使统一的有线网络更加通达和安全;统一的同密CA 将促使有线一体机普及;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为鼓励自主知识产权,AVS 将与H.264 争锋,替代MPEG-2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标准将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有标准不执行的局面将会彻底改变,标准滞后的局面将得到很大的改观;自主招标将转变为政府公开招标,甚至统一招标......所有这些变化,广电必须快速适应,甚至要强迫自己“痛苦”地适应,因为“三网融合”没有留给我们时间!
除了有线,电视台在“三网融合”中也会不适应。高清交互电视的普及将使传统的电视商业模式、运作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频道被淡化、栏目成重点、界面创新相当重要!巧妙的植入式广告,将10 秒的广告时段变成了30 分钟、甚至更长;通过展示栏目内容,运作文化项目工程的案例将变成常态;电视节目将与“三网融合”的其他业务形态捆绑;频道广告招商将变成单一节目招商,而且是经常性的招商;收视率评价体系将发生变革,甚至颠覆;卡酷的运作模式将会得到推广和发展......
十几年前,有线与电信的存量基础不相上下,今天却不在一个等级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慢!我们太偏爱一切按部就班、一切顺理成章、一切四平八稳的理想状态。
大智若愚,才是聪明者
何谓“聪明”?何谓“精明”?精明者算计到家,聪明者大智若愚。
对“三网融合”而言,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大智若愚——谁能做到,谁就占据“三网融合”的主动和优势。
有线应该吸取过去6 年来数字化的教训。应该说,在整体转换的过程中,我们表现得足够精明:保留6 套模拟、按端收费、涨价、频道不增加、大卖付费电视......结果呢?百姓没有选择时,只好忍气吞声;直播卫星一到,立刻群体逃亡。
事实逼得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聪明!
“三网融合”时代,有线的替代品很多,不仅有直播卫星,还有IPTV、3G/4G、网络电视、地面广播等供百姓选择,所以,我们必[FS:Page]须学聪明点。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最好能够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叫既利人又利己;如果不能取得经济效益但能取得社会效益,也行,这叫利人不利己;如果既没有经济效益又没有社会效益,就太差了,这叫损人不利己。
“三网融合”进入实质阶段后,广电只有强调公益性和保持公益性才能取胜,也就是说,广电聪明的选择是从“利人不利己”到“既利人又利己”,决不做“损人不利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聪明”和“精明”的试金石往往体现在“价格”上。
以手机为例,其替代固话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给消费者以“让利暗示”的过程,从终端到服务,在单纯的通话终端上累加照相机、短信、号码本、信息查询、游戏、时尚、应用商店......手机在不断供给人们好处之中,使得人们很容易忽视价格,其结果是手机应用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可以预见,手机商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未来“三网融合”多数业务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从功能到业务的发展历程,而不是从业务起步的历程。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从商业模式角度,直接交叉补贴是多数“三网融合”业务的起步模式,如同网络游戏的商业转型——游戏免费、工具收费。
同样可以预见,“三网融合”终端的基本形态,以手机、计算机和电视机为主体,但会互为主从进行组合,会附带许多软硬件功能,而且多数是免费,以增强消费者黏性,最终的付费往往是靠保持终端主体价格来实现和线下经济来实现。
“精明”与“聪明”之间,还有思维的差异。
“精明”的人看别人,“聪明”的人看自己。“三网融合”中,有线一定会出现两种思维——
一种是“有线什么都行,不仅可以广播和互动,而且还可以做数据、声音和网络视频”,因此什么都要“我来干!”;
一种是“我都行,但是不完美;完美的主要是广播电视”,因此,“行的,我来干;不行的,搭个平台,请别人来干”。
在犹太人的商道故事中,前一种只是“精明”,后一种才是“聪明”。同样,在“三网融合”的双向进入业务中,有线也一定有“精明”与“聪明”两种做法。“精明”者一定看中双向进入中的电信业务,“聪明”者一定会看中要向电信开放的业务。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精明”者往往会把对手当傻瓜,“聪明”者往往先把自己当傻瓜,找到自己的弱点。在“三网融合”中,对手之间的弱点并不在技术和资金上,而是在体制上;“三网融合”后,有线真正的体制弱点是“网台分离”,只有“网台联合”,才能“试看天下谁无敌!”。
改变需要时间
对于有线而言,也许成立国家广电公司很快,整合也很快;但人们改变思想和观念、适应新形势和新体制,可能比期望的慢。
发展和变革都是时间的函数。
纵览广电有线的带宽和技术升级过程:1992 年,350MHz;1995 年,450 MHz;1997 年,550 MHz;1999 年,750 MHz ;2001 年,865 MHz ;2003 年,单向数字电视;2006 年,交互电视;2009 年,高清交互电视;2010 年,多网融合的高清交互电视......
广电需要时间,整合需要时间、网络改造需要时间、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业务的开发需要时间、被老百姓重新认可需要时间、与产业结合需要时间......尽管如此,时间不等人,我们需要立即抓紧!
在“三网融合”前两年试点中,也许人们看不到多大变化,但两年后会出现飞跃!
飞跃的前提是战略,如果说过去广电落后源于体制障碍,今后发展则取决于广电的战略着眼点。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事实上,“三网融合”相关各方,谁能围绕“国家”和“公民”两个基本点做好文章,谁就将在适度竞争中争取时间、取得相对优势。
“三网融合”对社会而言,是非革命性的、渐进的演化过程,并且将与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但是对广电而言,“三网融合”是革命的,之所以无法在社会上表现出革命的特征,是因为现在没有有线也行或我们可以被替代。
高手:懂得利用机会
利用机会,在前进的过程中消化或解决问题,才是高手。
因此,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
有两种前进的方式,一种是解决既有问题后,再前进;一种是在前进中消化或解决问题。前者,往往造成屡拖不决,耽误前进;后者,既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缘由。
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机会来得往往很突然,而且稍纵即逝。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三网融合”已经既成事实,无论广电情愿与否,都只能视为机会与挑战,且窗口期只有短短两年。
此时,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广电内部一定会出现两种观点——
其一是因循守旧,期望制度化、机械化的 “三网融合”,看重稳定和管理,认为进步需要集中规划,错误是灾难;由于广电长期处于意识形态领域,这种倾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即不犯错误就是进步。
其二是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地迎接充满发明、创造与竞争的“三网融合”,看重发展与学习;认为进步是一个分散、进化的过程,错误是正确的副产品。
持有前一种倾向的人,往往只是解决问题的能手;持有后一种倾向的人,才是懂得利用机会的高手。
整合对广电而言只是昨天的问题,国家广电网络公司才是今天的机会;开展互联网个人业务也只是昨天的问题,利用自身优势,为信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平台才是今天的机会;付费频道与广告营销只是昨天的问题,免费的盈利模式才是“三网融合”的未来......
在“三网融合”时代,广电只有明白环境关[FS:Page]系的变化,才能擦亮眼睛认清机会,并创造性的利用机会。在这一进程中,广电与电信之间从“井水不犯河水”,变成竞合关系;有线网络与电视台之间从“网台分离”或“网台离婚”的,需要变成重新恋爱或复婚的“网台联合”关系;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有线网络与用户之间“我主你从”的关系,变成了平等、甚至被选择的关系;广电与国家之间,由仅为政治和文化服务,变成既为政治和文化服务,也为经济与社会服务......
“三网融合”的机会,就孕育在国家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的促进中。
从微电子、智能终端、信息材料、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服务到大众娱乐,从新闻服务、版权和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到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和文化用品与设备,从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咨询等专业服务) 到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和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到处都是机会,关键是广电能否改变思维、富于创意、改变观念、及时抓住。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面对“三网融合”,有线网不仅要改头换面,而且要更新换代。
“三网融合”对有线网络也许是这样:去掉单向,改双向;去掉MPEG-2,改AVS 或H.264;去掉标清,改高清;去掉广播,改点播;去掉同轴,改光纤;去掉家庭布线,改无线;去掉广播电视台,改网络电视台......
但是,笔者需要提醒同仁,“3 + 1”不是简单地等于“4”,而是“3 + 1x”,之所以有个“x”,意味着差异化,也就是广电网络不是简单地照搬电信业务,而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全新业务形态的创造。
例如,IP 语音不是仅仅实现通话,电信的语音业务对广电而言只是某项业务的功能,广电要通过语音信箱实现转移通信,并通过转移通信为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民生工程服务。
也就是说,“三网融合”给了有线一次从媒介走向媒体的机会,不仅是视频媒体,而且是多媒体或新媒体;关键是有线能否通过经营媒体,来经营社会或服务社会组织,特别是服务或配套好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工程和惠民工程。
面对“三网融合”的历史机遇,广电不能患得患失。不要死抱同轴不放,该光纤到户就应该光纤到户;该借鉴NGN 的,就不要坚持什么NGB......总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人性决定科技应用成败
是否符合人性,决定着某项发明或科技的应用生命力。高科技更需要高情感,正所谓“科技以人为本”。
移动通信产业的成长,如果说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不如说是科技追求人性的结果。从大哥大到今日多功能的、灵巧的手机,从拼音输入到书写笔,从普通的显示屏到苹果的触摸屏......每一次手机人性化的进步,都驱动移动通信的发展。
事实上,广电技术也在进步,但由于缺乏科技人性而屡遭失败。没有频道化的数据广播寻找太麻烦、切换太慢、电视上读文字太累、界面太凌乱;机顶盒遥控器太复杂、两个遥控器太不方便、界面太不友好......
同样,笔者质疑目前所讲的“三屏合一”的故事,因为手机是无聊的玩具,主要是听的,小屏幕看电视眼睛会很累,青少年看手机电视时间长了,眼睛会受到损伤......另外,当手机电视实现了,交互电视回看了,互联网随时点击了,有必要三屏切换吗?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中国数字电视》!(注意:笔者并不是质疑三屏通信和每个载体同时可以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
审视“三网融合”的科技,需要问四个基本问题,什么将会得到加强?什么将会被削弱?什么将会被取代?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毫无疑问,在“三网融合”时代,电视的清晰度将得到加强,广播电视将会削弱,单纯文字将被语音翻读取代,高清交互给有线创造了从媒介走向媒体的机会......
总之,面对“三网融合”的未来,广电需要认清形势,找对方向。要做到这一点,思维方式必须转变,否则观念无法转变。笔者此篇随笔札记,旨在抛砖引玉,以激发同仁们思考和讨论。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