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为央视的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发出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一周后,广电总局再次颁发两张“准入证”,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成为幸运儿。
至此,互联网电视“国家队”基本成型。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广电总局很难再次颁发牌照。而在管控严格的广电系统,未来民营力量获得牌照的机会很小,想要分食互联网电视“蛋糕”只有与“国家队”合作,实现“曲线救国”。
事实上,“合法身份”的确立,是广电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向老对手电信“叫板”信号。因为,根据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国“三网融合”的速度将被加快。而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谁能够率先布局,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互联网电视“开步走”
“我们是从2009年10月左右开始主动申请经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历经半年多时间,终于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授权。”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赵志峰博士告诉记者。
尽管第一批三个牌照的获得者,都是事实运营者,但是牌照的获得还是胶着了很长时间。“我们对相关业务的架构都非常了解,无非是把平台和系统做总结后再上报。但广电总局仍然反复让我们提出具体思路,包括怎么推进、怎么确保信息安全、怎么架构技术体系、开展运营等。”赵志峰表示。
一位获得牌照的公司高层表示,对于牌照会发几家,按照什么规则发,大家心里都没底。从现在的结果看,不是简单的文件申报就可,而是要看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影响力和积累。
事实上,无论是CNTV,还是上海文广或华数,能够拿到牌照也算是实至名归。
背靠央视的CNTV,不缺内容、不差钱;上海文广则一直对新媒体业务颇为看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更是花大力气整合旗下百视通、SiTv互动电视、东方宽频以及东方龙手机电视公司。获得全国第一张IPTV牌照的百视通业绩不错,2009年上海IPTV业务用户达103万,全国达到350万。
而杭州华数在潜行十年之后,被业界认为是“三网融合最成功的运营商”。华数脱胎于早期的杭州网通信息港和杭州广电,天生具备广电与电信两大“混血”基因。其既有电信业务牌照,也有广电业务牌照。在网络和内容的整合方面也做了比较多的探索,业务许可范围覆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WiFi、WiMax、宽带业务、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地面广播电视等。
如此重磅的“国家队”成员确立后,业内开始猜测,谁会成为第四家、第五家?
“近期不太会有新牌照发放了。目前的三家是前期发过IPTV牌照的七家企业中最为活跃的。”赵志峰如是说。
民营力量“曲线”介入
尽管三网融合可能有利于让“保守”的广电更加市场化,但在向来管控严格的广电领域,电信运营商这样的国有企业尚且难以进入,民营力量拿到牌照的机会更小。
“以PC为终端和以电视机为终端的不同业务,都在争抢三网融合的发展机遇。但是,后者在管制上更为严格。”上述获得牌照的公司高层表示,目前广电总局总的思路是“集成播控”,即国营广电部门拥有内容的集成和播出权。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由于三网融合的趋势需要,广电不得不开放通道,但不会为民企发放牌照。有限的牌照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仅可以调控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更可以避免其和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形成冲突。
“以后拥有牌照的会变成播出机构,内容提供商只负责提供内容。而对于互联网电视推动力最大的终端厂商,如果认为自己在产业中有竞争优势,不应该去争取牌照,而是应该争取怎么样和他们合作,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陈寿送说。
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政府管控严格,互联网电视处于灰色地带,但是有不少终端厂商仍然坚持推进这一业务。陈寿送认为,这是因为终端产业需要新的业务形式推动业务更新,更多是为了制造吸引用户眼球的噱头。但目前发放正式牌照后,这个产业应该由营销价值转化为用户提供实在的应用价值。
陈寿送表示,对于2009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在用户端方面,互联网电视比一般电视贵一两千,内容段的分布程度还不足够丰富。用户选择花这么多的钱,如果只是能多看两部电影,为此埋单的兴趣不会太大。
目前,三网融合有互联网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诸多业务形式,都是全业务竞争,最终拼的是内容是否有足够吸引力。但都仍然处于第一阶段,终端价格决定了用户是否能够接触到其承载的内容。
由此而言,互联网电视的市场是小众消费,是并非很多用户都会接受的新的产品形式。作为内容输出的渠道之一,而能够到达用户终端的也不过两三个,互联网电视能否打败IPTV、数字电视 以及网络视频,则要看其内容质量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水平。
“终端厂商怎么推动,内容厂商怎么跟进,仍然使得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位广电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FS:Page]; 记者观察三网融合加速下的广电心态
事实上,在IPTV、数字电视等的强力竞争下,广电推行的互联网电视可谓是强手林立。而广电相关牌照的发放,则源于2010年伊始,当时三网融合的进程陡然加快。
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这个在中国议论了十多年之久的话题,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
有专家预测,在三网融合过程中所需投资、最终产生出来的大市场,规模均将高达数千亿乃至超过万亿元。然而对于和电信既“竞”又“合”的广电,这个消息是既喜悦又紧张。
尽管广电牢牢把控内容审查权,但其没有全国性的运营主体,各方林立的格局以及长久的体制所限,广电本身很难做整体变革。
另外,三大电信运营商全国一盘棋,对于以互联网为终端的三网融合应用也是势在必行。IPTV业务推行几年也在不少地区获得了一定成功。如果不去主动占领市场,就有可能被电信抢先。这些都让广电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广电运营商感叹道:“广电要坚守住电视为终端、与互联网融合的阵地。情况比较危急,每个地方广电运营商都应该行动起来,守土有责。”
事实上,就在国务院文件下发后一个月,广电总局紧急叫停广西电信IPTV业务。这给三网融合蒙上了一层阴影,业内也发出三网融合“太难了”的感叹。
尽管有国务院的政策为高呼十年的三网融合破冰,但是真正的难度在于“融合”二字。
毕竟,从1998年国内就首次提出“三网融合”概念至今,这一在国外早已一路畅通的新形态之所以在中国久拖未决,根本原因还在于电信和广电都想把控主导权。既希望进入对方的领地,同时又都通过许可证等建立行政壁垒防止对方入侵。
而此次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障碍。允许广电和电信相互进入。但是这是否可以为广电、电信之争画上句号还很难断定。
按照相关时间表,三网融合会在2010年6月正式启动。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