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一个震动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乃至整个社会的消息,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该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这样,这个在中国议论了十多年之久的话题,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
一声激起千层浪。在“以太网”时代,科学家就梦想着三网合一的美好蓝图。而根据中国国务院规划,到2015年,这个美好蓝图将在中华大地成为现实。
三网融合将改变目前广电、电信、和互联网的生态,两大部门、三张网络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将重新洗牌。业内专家指出,三网合一将带动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多家公司,均首先从中受益。最直接的受益者,当为通讯设备商、有线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
有专家预测,三网融合过程中,市场商机将会高达数千亿乃至一万亿元。最终,一个远超过万兆级的大市场,将呈现在投资者和相关业者眼前,谁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钱”前无限。
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将对中国GDP增长的拉动不小于1个百分点,新衍生出的行业估计在前期,就能创造出上百万个就业机会,而提升整个产业效能和效率更是难以用数字衡量。三网融合的溢出效应,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向节约型和内涵式方向发展。
潮涌三网
作者:亦非|思文
三网融合正式实施,广电、电信、互联网等相关业者早就蠢蠢欲动,以图在市场上抢得先机随着三网融合正式开始实施,广电、电信、互联网等相关业者早就蠢蠢欲动,以图在市场上抢得先机。专家也估计,三网融合将会拉动GDP增长不少于1%。
在国家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消息公布仅仅4天,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显得有些急不可耐。1月18日,试运行一年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高调推出旗下的新媒体全息跨界平台——独立域名网站“中国时刻”,表示要打造“三网合一、破频传播”的创新传播组合。深圳广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它将能为深圳广电的用户带来真正融合的、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媒体收看及互动体验。
“以后,互联网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各种数字新媒体形态都将整合在S1979.COM旗下。”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李也平透露。
“三网融合”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多年。两个部门,三张网络,关于“竞”与“合”的话题也被议论了十多年。随着人们进入3G时代,口号真正能够成为实现了,一切争议似乎戛然而止。
“这对大家都是好事,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很多,是该真正融合了。”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郭炎生如是评论。据工信部专家透露,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可能在5月份就会开始施行。电信可能拿到IPTV的牌照,广电则将进入互联网接入,甚至语音业务。
觊觎新媒体
其实,不止是深圳广电集团,各家觊觎新媒体大餐已很久了。
据了解,金融危机后沉寂许久的新媒体再度掀起吸金狂潮,融资规模已经远超前年。业内专家表示,多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资本、技术、政策三重利好推动下,新媒体将迎来投资并购大年,2010年传媒业版图或将就此改写。
事实上,几年前,新媒体曾一度上演吸金大戏,不过随着金融危机蔓延,2008年下半年开始,风险投资不约而同地提高了投资的门槛,放缓了投资的速度,逐渐把目光从“烧钱”的新媒体面前移开。
从2008年新媒体获得的投资来看,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变得日益萎缩。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2008年全年,新媒体领域的风险投资仅100多项,投资额80多亿元,不过虽然数量和金额都有所下降,仍占到2008年全年风险投资总额的25%。
“2009年的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从项目来看,一定远远超过2008年。”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咨询中心总经理刘丹说,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相关的投融资项目更是接二连三地发生。
其中,2009年6月9日,盛大网络和华友世纪达成并购协议;2009年10月,时代寰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高调宣布斥资3000万人民币进入互联网新媒体行业,投建娱乐门户网站———《时代娱乐周刊网》;户外数字媒体运营商华视传媒于2009年10月15日以1.6亿美元价格并购数码媒体集团(DMG);2009年11月凤凰卫视宣布,旗下凤凰新媒体获得来自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共2500万美金的注资;2009年11月12日,盛大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出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11月27日,盛大旗下华友与酷6合并,后者成华友子公司,品牌保持独立;优酷融资4000万美元,PPLIV E融资上亿元;开心网二轮成功融资2000万美元......
投资热潮的背后,是新媒体在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来自易观国际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无线搜索用户数将突破1亿,达1.38亿,相比2008年,增长率达11[FS:Page]2%;手机浏览器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服务之一,用户使用占比达到48.5%,且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领域的用户数量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另据工信部的统计,至2008年12月,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6.4亿。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手机媒体的用户在手机用户群体中,将会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终形成拥有几亿用户的庞大影响媒体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近期的媒体投资热潮主要是因为政策环境刺激,目前国家大力振兴文化产业,将打造国家传播软实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资本因而受政策导向指引流向传媒领域。
“毫无疑问,三网融合加快推进,新媒体受益最多。”刘丹表示,三网融合为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渗透都提供了必要的平台支持。
“2009年是新媒体的重要转折年,2010年必将是新媒体蜕变之后的投资并购大年。”刘丹说,据赛迪顾问观察,2009年国家共出台了十项和新媒体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创业板的推出、文化企业的转企改制和分拆上市,以及传统媒体纷纷进军互联网,这些都促成了新媒体在2009年的转折和蜕变。
2009年,国内传统媒体也感觉到了压力,纷纷进军新媒体市场。新华社也加快了新媒体战略的布局,在IPTV、手机电视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实质性的行动,并分别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4.30,0.01,0.23%)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网络电视台开通,据报道已经启动融资和上市计划,首期投入资金已经超过2亿元;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获得建设银行(5.70,0.03,0.53%)30亿元的金融支持;湖南卫视推出芒果TV、江苏卫视打造网络电视台等等。
与此同时,网络、电信向传媒渗透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中国移动杀入媒体,开拓手机报、12580生活服务、飞信等业务,仅飞信这一小块业务,即成就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11月12日,盛大与湖南卫视共同投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阿里巴巴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携手推出《淘宝天下》杂志,试水传媒等等。
业内人士指出,媒体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伴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相渗透,以及媒体集团的并购重组,传媒业商业版图或将改写。中央级传统媒体、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将占据优势,网络视频业的发展或将成为最大亮点,而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发展则要依赖于3G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刘丹分析,此波融资潮中,资本之所以青睐推动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就是因为新媒体时代仍将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很多传统媒体在内容资源方面仍有绝对优势。
“媒体的转型,不管是往哪个方向转、往哪个平台上转,都要考察自身的资源基础。”赵敬表示,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解决内容+渠道+营销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决定了它的发展前景。
暖风拂过三“商”
在寒冷的冬日,三网融合将被加快推进的消息,给通讯设备商、有线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吹起了阵阵暖风。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众多企业都早已开始在三网融合上有所动作,在政策的支持下,相关布局也将会加速进行。
作为三网融合的必要设备之一,业内人士认为,机顶盒的更新换代将会让有关企业分得一块不小的蛋糕。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记者了解,亚洲最大的机顶盒制造商同洲电子(15.95,-0.14,-0.87%),也是从2006年开始持续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研发三网融合技术。
将在三网融合中获益的终端还不止机顶盒。“电视正在快速地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向人机互动型终端演化,海信一直看好三网融合的趋势。”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表示,该集团在2008年就已开发了一个端到端的IPTV内容传输和服务平台。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某专家对记者表示,上述终端业务企业无疑会利用政策之机,加速产业布局。
“通讯设备制造是三网融合的基础环节,在硬件设施和网络架构上会带来很大的市场机会。”研祥集团副总裁蒋书锦表示。大唐移动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公司肯定有技术上的准备。“在IPTV的设备提供上,我们是中国最大的市场占有者之一。”
中兴通讯(42.27,-0.23,-0.54%)徐宇龙表示,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就在IPTV上与上海文广,以及江苏、陕西、湖北等地的运营商有过合作。海信也早已经进入了光纤通信产业,在三网融合加速等的大背景下,郭庆存表示,光纤传输将超越宽带,进而成为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技术,实现消费电子和PC的家庭网络互联。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消息一出,作为互联网行业中的企业之一的视频网站看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通信产业专家认为,三网融合并不是单纯的一个网络进行投入,在网络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内容才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素。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内容提供商的发展,三网融合也有望使后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表示,三网融合有利于打开内容传播的渠道,将减弱对有线网络的依赖。汉能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赵小兵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三网融合政策将使内容产品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增加用户群体,内容提供商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不断提升。而且用户的选择范围也更加广泛,可以交叉进入不同的网络。
&nbs[FS:Page]p; 珠江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万荣说,三网融合的平台建立起来后,可能会出现新的内容集成制作商,通过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公司巨头。
“这对整个内容的行业将是大大的利好,会让产业的规模成倍放大。”激动网CEO吕文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网融合最终将很有可能用于内容的传播,这也意味着用户将更加便捷得到更多的内容资讯,而内容提供商能够看到最终的融合成果可能还要到三网融合的第二阶段。
万亿诱惑
国务院一声令下,引发了巨大的投资冲动。有专家估算,在三网融合过程中所需投资、最终产生出来的大市场,规模均将高达数千亿乃至超过万亿元。
申银万国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接近1.5亿,为应对三网融合,广电运营商将加快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预计完成改造,需要资本开支约1000亿。根据整转截止时点2015年,每年资本开支约200亿。
此外,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讲,FTTH (光纤到户)每户成本约1500元,接近1亿宽带用户FTTH需要资本开支约1500亿。这必将利好上游机顶盒设备供应商和网络改造设备供应商。
据了解,目前广电和电信方面都在准备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出来前投资预判难以得出,如果仅是网络设备改造,投资不会很大,但是如果是从整个产业来看,则要超过6000亿的投资规模。
IDC预计,2007年~2012年中国电信行业在3G增值业务、经营分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IT服务管理系统等建设上将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电信行业IT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93.5亿元人民币。
“三网融合的所有营业性和认证业务,都要靠信息科技来支撑,将来会给电信IT服务提供商带来很大的增长。”业内人士分析,“仅系统升级和支撑系统相关方面的建设,会形成数千亿的市场。”
去年底,BOSS(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市场的前两名亚信集团和联创科技突然宣布合并。亚信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建筑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亚信成功转型,成为专业BOSS提供商。在中国运营商业务支撑系统市场上,亚信是中国移动排名第一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创则是中国电信和联通第一大提供商。除了这两家公司之外,国内电信解决方案市场的竞争者还包括神州数码、思特奇、东软、华为、中兴、埃森哲等厂商。
“国内专注于电信解决方案的公司要么进军其他IT服务领域,要么冲击海外市场,但亚信和联创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后来者,难以独自与巨头们较量。”亚信集团CEO张振清接受采访时称,与神州数码、东软等多元化的IT服务商相比,两家企业都有缺陷,因此只有合并起来,才有更大的规模,能够进军其他业务领域和海外市场。
业内预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像亚信这样网络设备相关企业将率先受益,而整个三网产业链发展空间有望大大拓宽。
1月14日,许多家电企业以及手机企业负责人亦表示,三网融合不仅是对网络设备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利好,与此前实施的家电下乡一样,有望带旺包括手机、电视、电脑等多个产业链市场。而这一天,主营通信、电子、计算机技术及产品研发的长江通信(16.72,-0.06,-0.36%)逆势涨停,而主营家电的深康佳和TCL集团(5.41,-0.01,-0.18%)也逆势飘红。
“第四运营商”
“当前对广电最重要是完成网络整合,解决投资主体不明的历史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旨在打造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的广电来说,要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巨无霸进行双向进入的竞争,显然首先要完成自身网络的整合。新世纪(52.07,0.56,1.09%)以来,广电系统一直希望有一张全国性的大网与电信网络竞争,但由于内部体制不顺以及外部压力,这张大网始终难产。千呼万唤,“中国有线”于2005年终于挂牌,号称国开行给了200亿元的资金支持,随后中国电子(CEC)集团注资,但中国有线后来并无作为,甚至变得悄无声息。
“这一次,第四运营商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计世资讯副总裁郭海涛比较乐观,但一些业内人士则不这么认为:“机会给了广电,虽然广电网络(13.01,0.09,0.70%)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骨干网趋同,但广电在网络运营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方面差距都非常大,电信会不会给它留出时间追赶?”
据记者了解,虽然全国性广电网络公司的筹建还处于方案制定阶段,但广电内部一直在流传这样一个方案,国家将出资200亿扶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各省网络公司以资产入股。
对于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业界人士猜测将以“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为基础进行重组,然而其重组必须建立在省网整合完成的基础上。2009年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可视为关联性很强的阶段性战略,即2010年基本完成各省网络整合,为全国形成几家、进而成为一家有线电视运营商做好准备。
然而这并非易事。地方广电运营商的整合已经进行了10年,但都没有最后完成。罗小布表示,“三网融合和双向进入,显然是广电网络整合的[FS:Page]外部推力,但说到底广电网络整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
尽管在此次三网融合的相关政策中,广电获得了进入市场容量更大的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机会,然而对广电系统而言,市场化运作能力有可能成为其短板之一。此前,广电系统的主要业务带有不少政策性、公益性的成分,在市场运作方面一直缺乏经验。
“在三网融合文件颁布后,广电运营商期盼已久的电信业务运营权利都拿到手之后,自己能否运营得好就要看其市场化方面的准备如何了。”有专家表示。
有业界人士表示,广电2009年开始在上海试点的下一代互联网NGB,现在可以借三网融合进一步发展。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就是广电建设NGB承载平台的重要业务契机。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三网融合将迫使广电运营商加快跨区域整合、网络改造和更市场化运作。有线网络在政策支持和外部竞争压力下,行业趋势有望转好,变化主要体现在跨区域整合、网络改造和市场化运作三个角度。
该人士还认为,此举将有利上游设备提供商。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没有数字化,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而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接近1.5亿户,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
“政策内容符合我们预期。”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三网融合仍需时间,广电体系尚有3-5年保护期,短期三网融合格局变化并不明显。从公布的政策内容看,2013-2015年才全面三网融合,有线网络在三网融合压力下,在政策支持和外部竞争压力下,行业趋势有望转好,变化主要体现在跨区域整合、网络改造和市场化运作三个角度。
IPTV契机
在中国,IPTV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成为三网融合中比较成熟的产品和模式。
早在2009年年末,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就宣布,上海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用户已经达到100万户,上海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IPTV用户规模过百万的城市。
上海IPTV用户规模历时4年即突破100万用户后,为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进一步拓展IPTV盈利模式提供了必要的规模和基础,下一步,上海电信将在IPTV用户做更多新业务尝试,除了会在诸如NBA赛事直播及电影等高清内容上继续保持增加外,也将开拓包括IPTV购物等增值服务模式,这正是目前基础电信运营商转型新业务的方向之一。
“全国IPTV第一城”的建成并非一帆风顺。不同于互联网自生自灭、小本起家的草根特性,也不同于3G一掷千金、自上而下推动的国家意志,IPTV的发展涉及诸多问题:电信和广电的合作模式、国家相关政策的放开和尝试、电信运营商的关系协调......所有利益的博弈都需要完整布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宽带网民已达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这些日渐扩充的潜在用户,为IPTV的成长预留了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
当然,上海成功发展IPTV则是一个特例,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集团相互合作,创造了所谓“上海模式”,双方协力推广短短四年时间发展100万IPTV用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除了模式创新外,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全国IPTV第一城”。2009年4月28日,中国电信视讯运营中心在沪揭牌。
中国电信视讯中心落户上海,意味着中国电信在电视、手机和电脑端的三屏融合战略正式启动。6月3日,上海电信正式启动上海“城市光网”(MONET)行动计划,预计到2012年,上海市将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也就是说,普通市民家庭可拥有100M的带宽,同时收看几路高清频道和标清频道。
“随着上海IPTV过百万户,在中国IPTV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流媒体网CEO张彦翔根据2009年国内产业环境的变化趋势分析称,2010年将会是中国IPTV产业更加飞速的发展之年。
但IPTV如何盈利,目前还是个问题。一般来说,IPTV盈利来自两个方面,包括内容收费模式及增值服务。
目前,各地城市包括上海在发展有线网络的数字电视都是通过大幅度提高用户收视费来获利,现在,上海推进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改造更多是政府意志,改造完成后每户的收视费也将大幅提高。但是IPTV不是政府意志,而是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的企业市场行为,完全靠为用户提供内容来和增值业务获取回报。上海电信100万IPTV用户何时才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电信的IPTV用户中大部分都是免月租费的体验用户。2008年1月,上海电信推出了欢乐新体验,部分宽带用户可以享受免月租费IPTV的体验,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用户数剧增。
现在IPTV的内容数量还是偏少,但相信用户达到100万之后,内容商也不会忽视这一市场。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高层均表示,下一步将会丰富IPTV内容。
[FS:Page]; 作为IPTV另一盈利点增值业务,上海电信也一直在探索。2009年7月1日,IPTV游戏频道正式进入商用收费,教育频道也开始对用户进行收费,标志着IPTV增值业务产品全面进入收费阶段。
除此之外,上海电信也在尝试其他一些商业模式,比如通过IPTV购物现在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应。总之,随着IPTV用户量的增加,规模效应会带动盈利效应,也会随之产生出新的商业模式。
抢闸试点
高达数千亿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吸引着各地争抢三网融合试点权。因为,抢到试点权,就意味着钱和技术同时拥入。究竟这试点权花落谁家,人们还只能猜测。
据透露,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预计重庆、深圳、上海、江苏可能会拨得头筹。据了解,目前,全国试点省份和城市还没有最终确定,广电和电信都在提交,在试点城市将展开三网融合框架下双向进入。
据悉,在此方案之前,包括山西移动所主导的三网融合试点、湖北省楚天广电网络所主导的三网融合试点等都已开展,这次会不会在上述三网融合已进行试点的地区再进行试点,还是找一个全新的地区进行试点,目前还无法确知。
对此,歌华有线(15.61,0.10,0.64%)副总经理罗小布表示,“北京和歌华有线显然不是试点企业,而找一个全新的地区进行真正的三网融合试点的概率比较大一些。”
作为三网融合的准试点城市,重庆市经信委已将相关方案形成草稿,等待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后便可积极推动实施。
经查,重庆市双向进入起步早。前几年就批给了广电系统互联网介入服务的资质;重庆电信与上海文广合作,也已经开通了IPTV平台。
在此之前,部分城市已经在做三网融合尝试,比如在上海和杭州,IPT V异军突起。2009年10月中旬,广东移动与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正式签署了合作协定,积极探索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全新的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
其实,广电与电信的融合早就开始试点。中国电信与上海文广合作推出的IPTV服务已经在上海发展了100万用户,中国电信也在深圳和陕西开展IPTV业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32,0.04,0.64%),上海文广和中国移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试商用了流媒体手机电视(通过登录GPRS网络或者CDMA网络来实现观看电视)。与此同时,广电自主研发的CMMB手持电视标准推出,CMMB手持电视信号已开通250多个城市,2009年春节前后进行加密收费。
至于此次,哪些城市有望成为试点,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表示,广电总局会提交一些城市,但是目前还在讨论没有确定。
招商证券(28.43,0.15,0.53%)分析师赵宇杰认为,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预计深圳、上海、江苏可能会是先期试点区域。北京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作为试点区域的时间可能会在靠后的时间。而广电网络和电广传媒(21.16,0.33,1.58%)所处的陕西、湖南由于还没有大规模完成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作为试点的可能性较小。
广州有线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分析,主要看当地广电运营商的条件,因为电信全国范围内都有成熟的技术,没有障碍,但广电要进入电信业务必须是拥有较好的网络及较强的运营能力,可能还是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据了解,从现有广电网络布置情况来看,广电已经拥有全国光纤骨干网,但接入网大部分仍以同轴电缆为主,能提供带宽非常有限。现在双向网络仅仅15%的网络覆盖,双向用户500万-600万,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和深圳。
国信证券分析师廖绪发认为,三网融合对于有线网络行业,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增加了宽带业务(本来就有)、语音业务,而在于将加速网络的跨区域整合。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各公司均存在跨区域并购的可能性,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作用非常明显。总体来看,江苏有线、杭州华数作为非上市公司最有可能成为试点地区,已上市的公司中,歌华有线、天威视讯(25.29,-0.15,-0.59%)、东方有线同样有可能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中国三网融合脚步渐紧
1994年,原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被赋予打破“老中国电信”垄断地位的重任,但主要还是经营寻呼业务。
1998年3月,邮电部和电子工业部完成合并,信息产业部正式成立;同时,广电部改为目前的广电总局。在《印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92号)中有这样一段并未执行的文字:“将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的广播电视传送网(包括无线和有线电视网)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广播电视传送网络的技术体制与标准的职能,交给信息产业部。”
1998年3月,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时任粤海企业集团经济顾问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提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随后展开了“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大辩论。当时,广电部门正在启动有线电视省级、国家级干线网建设。
1999年9月17日,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出台,“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FS:Page],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文件还指出:“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三网融合”: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六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用户服务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008年5月23日,运营商重组方案正式公布。中国联通的CDMA网与GSM网被拆分,前者并入中国电信,组建为新电信,后者吸纳中国网通成立新联通,铁通则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将并入中国电信。2009年1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获得TD-SCDMA、CDMA2000和WCDMA的3张3G牌照,三家新运营商进入电信全业务竞争时代。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009年7月29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指出: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对于巩固和拓展党的宣传文化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推动我国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推进三网融合、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8月11日,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 <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 的通知》,被解读为和三网融合相关,不利于IPTV近期发展。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2010年2月22日,广电总局紧急叫停广西电信IPTV业务,给三网融合蒙上了一层阴影,业内发出三网融合“太难了”的感叹。有观点认为,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细的配套政策,以保障三网融合目标的顺利实现。(特约记者申晓青整理)
破冰易 融合难
文/江涛
技术瓶颈已突破,而制度、利益和观念似乎不是一日间一道令就能解决
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突破性地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并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
业界普遍认为,此举具有破冰意义,我国“三网融合”进入关键期。消息人士透露,这是一个由广电和电信部门多年博弈得出的方案,前后历经13稿。广电已开始筹建全国广电网络(13.00,0.08,0.62%)公司,广电和电信都在提交备选的“三网融合”试点省份和城市。一位熟悉内情的业内专家表示:相对而言,最终讨论并公布的方案对广电比较有利。
主导权之争何时了
业内专家介绍,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例如“IPTV”、手机电视等跨行业应用。目前三网融合技术层面的障碍已经基本消除。
但之所以三网融合久拖未决,是电信和广电都试图主导三网融合,进入对方的领地,同时又都通过许可证等建立行政壁垒防止对方入侵。即三网融合的本质问题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双方市场准入问题。而此次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障碍。
有机构预测,如果实现“三网融合”,预计我国固定宽带网络上所承载的媒体与娱乐业务收入,将超过移动通信所承载的部分,仅此一项业务将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通过几年内加大三网融合的建设,将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
早在1998年,国内就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后来这一工作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但是,“三网融合&r[FS:Page]dquo;长期徘徊在雷声大、雨点小的试探期。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支持和推进三网融合”。去年4月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又提出推进“三网融合”。这一次,管理层再次显示了推进这一工作的决心和力度。
然而,破冰容易,融合难!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新政策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允许广电和电信相互进入,但是在具体的‘度’上却明显不同。
在国外,“三网融合”多年前就一路畅通,在国内却一直推不动,最根本的障碍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具体表现在对“三网融合”主导权的争夺。
事实上,广电和电信部门的矛盾由来已久。例如,广电系的宽带接入业务在电信的强势面前显得无能无力,而电信所企盼的IPTV(网络电视)至今仍有很多羁绊。2005年的“泉州事件”将广电与电信两派的利益争夺展露无遗。
当时,原电信和网通两大固话商瞄准了IPTV这一新金矿,但运营牌照却握在广电手中,电信商只得以曲线方式,通过与广电系企业的合作来谋求出路。但是。2005年泉州市的广电部门发出一纸禁令,叫停了上海文广与泉州电信的IPTV项目。
目前正在潜行的试点,屡屡暴露出不和谐的音符。去年底,湖北鄂州农村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项目启动,当时广电正职领导悉数到场,但合作方鄂州联通只有一位副总来参加,让鄂州广电感觉颜面无光。
融合路径何以定
三网融合新政策最终瓜熟蒂落,不过,三网融合依然是一个复杂困难的问题,未来还要走一条艰难的路。
三网融合应该怎么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会明认为,广电、电信企业的融合,将在哪些范围,以何种形式,以怎样的路径去融合,将是两个部门洽商的核心问题。
曾会明表示,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融合进程看,基本上都是先采取非对称进入,即先将电信业务开放给广电,待竞争实力大抵相当之后再进行对称开放。这里面有竞争实力的因素,也有广播电视网络在国家信息安全、喉舌方面的保护考虑。
曾会明认为,要解决如何融合的问题,首先,要看各自希望从对方手里拿到什么资源。他表示,对广电而言,希望拿到全国性的ISP牌照,更希望拿到的是独立的互联网国际出口,而不是受制于人。
对电信而言,独立的IPTV牌照是主要诉求,它能够摆脱必须与广电的牌照方合作的束缚,更主要的是解决了IPTV在各地的落地问题。当然,内容的审查权依然在广电。
“不管宽带接入、VOIP或者IPTV的业务单独核算有无利润或者利润的高低,随着所有的网络都能经营所有的业务,全业务捆绑已经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曾会明认为,不开展全业务,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申银万国分析师万建军指出,有线网络在三网融合压力下,在政策支持和外部竞争压力下,行业趋势有望转好,变化主要体现在跨区域整合、网络改造和市场化运作三个角度。
三网融合将有利上游设备提供商。内容产业收入也将大幅提升。长期看,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运营能力接近,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2009年美国最大有线运营商COMCAST收购美国最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NBC(内容提供商)恰是一个佐证。在运营商对优质内容节目的争夺中,内容产业的版权收入有望大幅提升。
国金证券(20.48,0.01,0.05%)分析师陈运红认为,由于目前的三网融合仅仅是在区域性的试点,对现有电信运营商的增量不大。长远来看,三网融合后,广电和电信可以延伸各自的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扩大用户群,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
不过陈运红认为,由于试点的范围还未最终确定,并不知道有多大规模,所以不好判断究竟能够形成多大的市场规模。
广电难题如何解
事实上,除了部门利益和行业利益外,地方广电系统呈诸侯割据的态势,这是广电部门待解的一大难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提出了担心。他说,事实上,2009年以来,从CMMB(手机电视)投入正式运营,到网络国家电视台的成立,都显示出广电总局希望在其优势领域有所作为。
但会议上提及的关于三网融合的双向准入问题中,关于“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的提法,还是容易造成广电和电信企业间的相互扯皮,究竟何为“符合”,如果一旦放开电信进入广电的壁垒,那么广电将会输得一塌糊涂。
“电信通过几年的重组改制,目前已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32,0.04,0.64%)、中国电信三家,拥有资金和良好的商业模式,而广电系却很难找到可以与之相抗衡的企业;因此,三网融合的重点在于广电网。”业内人士指出。
然而,经过近十年的整合,广电内部网络整合进度并不快,目前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都是以行[FS:Page]政区域为单位,格局相对分散,有几千家网络运营商,并不适应数字化及三网融合的发展,对于旨在打造全国性全业务运营商的广电来说,要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巨无霸竞争,首先要完成自身网络的整合,加快产业化、市场化的步伐。
据广电总局的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广电总局正在筹建一个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该公司由国家出资200亿,各省网络公司以资产入股。该人士表示,筹建全国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重组就是希望可以推动省网整合完成;不过,涉及各省市各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整合势必会影响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因此阻力相当大。
此外,广电系未来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三网融合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广电部门拥有舆论的主导权,特别是在三网融合的初期,市场竞争方面肯定会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在适应三网融合的新型监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利益又该如何分配?
可是,“三网融合”的大势不可阻挡,部门利益终将为此让路。电信专家杨培芳称,“三网融合”是一场真正的“宽带革命”,它带来的将是无处不在的信息生活,各个行业都会受惠。
目前广电已经为此做足功课,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其中既有视频内容业务,也包括固定电话和宽带接入等基础电信业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前大力整顿视频网站也为这一刻埋下了伏笔。
不久前开播的网络电视台已显示出融合的征兆。电信专家侯自强指出,三网融合的实质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市场准入的问题,而网络电视敲开了这扇门。
杨培芳认为,目前加速推进“三网融合”的时机更加成熟,因为互联网技术更加成熟完善,内容与网络监管模式也越来越清晰。不过,“三网融合”的真正实现仍然需要时间。
体制机制如何顺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史炜此前曾表示,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史炜表示,国务院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最具攻坚性的仍是体制配套和支持问题。例如,双向准入的管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双向准入的公平性资源竞争环境如何确定,双向准入中的资源共享和版权保护的操作方式是什么?
曾会明表示,三网融合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媒体监管政策的问题。互联网已在1998年联合国的文件中称为第四媒体,手机也日益体现出媒体的特征。而我国的媒体管理还缺乏法律层面的建设,《新闻法》还没有出台。《电信法》将何时颁布?其中涉及三网融合及监管体制的内容将如何确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在2008年也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一档项目。随三网融合进程,这部法律又将有何变数?曾会明认为,法律的缺失使得相关政策只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现,这难免给三网融合的实施带来更多的难度。至于相关的细节问题,还有待细则进一步出台。
对于此次政策的出台,一位广电体系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感慨,“用‘起大早赶晚集’来形容三网融合毫不为过。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的概念就已经在国内被提及。但由于三网融合主导权一直未定,三网融合始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今有政策的扶持,三网融合的进程无疑将加快。但是,政策还是过于笼统,尚需具体细则。”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助理、《中国数字电视》杂志总编包冉认为,三张网上分别实现不同业务的融合既有利于实施也有利于竞争。要保证融合的真正效果,主要就是电信和广电两阵营第一保证技术上的互联互通,第二就是建立良好的网间结算机制,共同开展业务。有专家呼吁,未来电信和广电行业的监管也要融合,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监管体制。
博弈数字化生存
本刊记者 李远 亦非
在“三网大融合”时代,谁先走一步,将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新的博弈开始了!
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起步,谁都想从中分得一口羹。国务院的强力推动,使很多人对此乐观了不少。体制、利益争执如何避免?这一政策对庞大的电信和广电产业产生何种影响?两大部门,三张大网必将在同一平台上吃饭,谁会受益呢?
本刊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以及北京电视台制片人海君。
博弈重新开始
记者:如何看待国务院强推三网融合,将对广电、电信、互联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冯飞:与以往“三网融合”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相比,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通过的实施三网融合具体方案,准许电信和广电两大行业互相进入,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的路径和时间表,总体说是一件好事情。
之前,三网融合更多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上,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想吃对方的蛋糕,而不愿开放自己的市场。电信和广电行业拥有各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网络、终端设备、业务模式、内容供应等方面。三网融合势必打破原有的格局,形成新的产业版图。
[FS:Page] 十几年前,我们在研究三网融合问题时叫“三网合一”,究竟合在哪个“一”上争论很大。一个是利益之争,二是技术问题。当时从技术角度看,融合的愿望还不迫切。而且那时制度方面也不配套。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从技术进步角度看,三网出现了融合趋势,业务也出现了融合的要求。
但从体制上看,利益之争依然较大,滞后于技术创新。这个方面对百姓生活,对国家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阻碍作用。所以,三网融合确实是我国扩大内需,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大迫切要求。比如,以数字电视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标准比日本、美国都先进,但在用户普及性方面却大大滞后。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三网融合的滞后。所以,体制性问题如果可以解决,将会给大众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破解这些体制障碍,三网业务量将大大拓宽。
阚凯力:三网融合的核心应该是互联网。仅网络电话VOIP一项就足够有吸引力了!网络电话以低资费受到用户的喜欢。然而它会侵犯到电信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电信企业没有动力推出此项业务。
广电部门若能推出网络电话,对消费者肯定大有好处。特别是视频通话,现在的价格高得惊人,如果借用网络技术,将大大降低用户成本。话虽如此,但网络电话的推出十分渺茫。肚子饿要吃饭,吃饭还得有钱呢!对于网络电话的前景,我并不看好。
海君:的确,电媒从业者感到了压力,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的竞争局面中站稳脚跟,找到新的增长点。
电煤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对市场反映不够敏感;二、播出方式不够灵活,采取的是单向播出,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内容,没有办法实现双向互动,在互联网冲击下,更受质疑。而且,新媒体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经营上,对电媒形成了强大冲击。一份摩根斯坦利关于中国媒体的报告称,中国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速惊人,互联网广告增速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记者:三网融合后,新媒体的竞争里会强,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海君:电媒只要在对待新媒体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策略,完全有可能将媒体的发展力量为己所用,从而在整体竞争中占据主动。电媒可以通过内容优势,整合媒体资源,主动实现与新媒体的互融,并在新媒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要占据后电视时代制高点的关键。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新闻、知识、娱乐信息海量呈现,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而作为专业内容生产者的电视优势在于,能提供有效的内容整合及信息解读的专业服务,以专业精神制造受众需要的内容,这将是抓住受众注意力的法宝。抓住了受众注意力,也就抓住了消费者,抓住了广告主最重视的资源。因此,电视经营应将内容生产放在最核心的位置。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媒自身也会加入更多的互动成分,并带有更多新媒体时代的个性化和体验式特征。
记者: IPTV的挑战在局部地区已成为现实,如何看待它的前景?
海君:数字电视的出现给传统电视转型创造了极佳机会。电视数字化以后的荧屏呈现出交互应用的特点,人机之间、消费者与商家、电视台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内容提供方与受众,都能通过数字图文多媒体电视形态,实现关联应用,现有的运营平台将提升为“数字化生态”体系,成为一个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让电视用户成为一个享受科技人文乐趣的“电视生活家”,实现媒体价值的提升。
时下,最受关注的IPTV最大的吸引点就是可以实现互动,这也应该是准数字电视以后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而数字化改造第一步的高清化制作播出已经在国内包括央视在内的近十家电视台展开,下一步肯定是全面推广,高清电视的清晰度是完全可以满足IPTV播出要求的。
同时,宽带的制约也将逐步得到解决,到时技术层面上的瓶颈都将解决,剩下的难点就是节目源的供应,而这一方面正是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因此,在数字电视全面推广时期,也正是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的重要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难得的时机。
“内容为王”时代终降临
记者:电媒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将带来哪些商机,谁将成为融合的最大赢家?三网融合变成现实后,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阚凯力:上海“有线通”已经运营了10年,但上网质量始终不如人意。全国范围来看,广电部门经营宽带上网普遍遇到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目前的有线电视网采用一条缆线多用户分用的模式,用来传输千篇一律的电视内容没有问题,但是互联网应用千变万化,一家用户流量较大,势必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而电信的光缆则完全不同,每家都有独立的网线,互不影响。所以,广电想要分享这一市场,就要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更大规模的投资在于互联网骨干网,即国际出口通道的建设。广电没有国际出口带宽,还得要向电信运营商租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大削弱其竞争力。
海君:三网融合将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均将受益。
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三网融合后,包括电媒在内的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用户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甚至可能完全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就能搞通信、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了。
[FS:Page]三网融合以后,电媒的优势也很明显,其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节目内容制作能力、播出以及信号传输技术是绝对优势。这么多年的节目制作和信号传输,使得电媒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及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最为宝贵的是拥有人才优势,即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
冯飞:三网融合会带来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备基础之上的终端消费产品的新契机,比如三网融合以后会带来手机电视的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等各种业务进一步的丰富,这样的丰富会使得终端消费产品的需求量有明显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想也会给扩大内需带来很多的新动力。另外三网融合之后,在三个网的服务内容方面会有很多突破,和现在我们几乎想象不不到的一些增长空间,这也会进一步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于投资机会的问题,我认为,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在信息内容服务,将会有一些投资机会,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机会不大。所以,一些有意进入相关行业、业务领域的投资者需要积极关注相关政策的一些出台和变化,准确把握投资的机会。
在实现三网融合后,用户不再需要电视、电话分别使用各自线路,而是通过一种线路即可获得所有服务。也就是说,普通用户可以通过一条网络就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这也意味着,数字生活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三网融合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三屏合一。今后,一个家庭可能会摆两台电视,一台用来看高清电视,一台收看IPTV,而这样的业务分属于不同的运营商在经营。电脑、手机也可直接接收电视节目信号,节目清晰度、流畅度与用电视机看电视一样,不用担心马赛克;等移动终端将可以直接添加广播电视接收模块,随时随地收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节目,手机上网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三网融合后,消费者将会感受到资费的降低。由于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运营者肯定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用户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资费肯定会下降,这会给用户带来更多实惠。到时候,内容服务将变得非常关键,整个的竞争将围绕着内容的建设和提供展开。
记者:三网融合过程中,哪个行业将会获利最大?
冯飞:我认为是电信行业,运营商获利可能会最大。三家相比较,电信实力最强;电视网从最基层的社区发展起步,一级级建立起自己的网络,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整合能力较弱。目前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也还在电信运营,有线电视行业也存在着一个重组的问题。移动互联获利可能会较大。当然,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电信企业在面临机会的同时,面临的竞争也将大大增强,将面对较为严峻的竞争形势。但这一点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情。
长期来看,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显得尤为关键。这意味着三网融合将打破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争抢同一市场,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通过三网融合,还将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拓展业务提供范围。
同时,三网融合将为上游设备提供商带来收益。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而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接近1.5亿,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根据整转截止时点 2015年,每年资本开支约200亿,可能利好上游机顶盒设备供应商和网络改造设备供应商。
海君: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内容提供商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国内内容提供商中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因此,有可能出现资金集中追捧的现象。而内容提供商主要就是指目前的传统媒体,这将是未来传统电媒竞争中最大的优势。
无限前景 障碍重重
记者:“三网融合”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吗?障碍主要有哪些?
阚凯力:三网融合解决的关键是排除一切干扰,实现业务双向进入。三网融合的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首先,不存在三网,只有电信网和广电网这两个网。它们在技术上区别不大,只是所有者不同。而计算机网即互联网不是一个网,它是在电信网、广电网基础上来实现一个功能性的业务;其次,不存在电信网、广电网两网的融合问题,这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只有电信、广电业务的双向进入,即电信网络可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广电网络可从事传统电信业务。
广电的定位何在?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还是谋利性的企业?如果是公益性的职能,也就是政府的职能。但是,如果打着舆论管理的旗帜,从事盈利性的活动,相当于公安局变成盈利性的企业,岂不天下大乱?
多年来,中央对于广电有一个原则性的改革目标,就是“网台分离”,“网”就是传输,“台”就是内容。在内容上的舆论导向无可厚非,属于政府职能。但网络传输与舆论导向毫无关系,则应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以舆论导向为借口,把政府职能延伸到网络上,就是出于部门利益典型的以权谋私。
业务双向进入的前提是网台分离。也只有在网台分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打破地方广电部门的利益割据,实现广电网络全国性的整合。当前,广电网台分离的改革依然不到位,如果能很好地执行,那么广电、电信自然就能双向进入了。
我认为,由于涉及到具体部门利益,网台分离进展缓慢,归根结底,体制上的障碍造成广电、电信双向进入始终无法实现。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悲观论调。显然,目前广电运营商可以进入电信领域,而电信运营商却无法从事广电业务,双向进入成为一大难题。
&n[FS:Page]bsp; 冯飞:我对三网融合的前景是一种相对乐观的态度。我乐观的主要理由是两点,一是此次政策明确整合环节基础建设一块儿,而是在业务范围这一部分;二是我更看重市场的力量。所以,只要国家下决心来解决一些问题,按照政策,业务上互相开放而不是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业务开放,内容整合,要比基础设施开放更加有利。
但是,风险也是存在的,和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做一些信息内容服务方面的投资,我觉得和基础设施运营商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前瞻和基础,内容服务是没法做的。
三网融合域外镜鉴
文/特约记者 申晓青
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允许相互进入的政策是三网融合的制度基础
三网融合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据公开资料与专家分析,世界各国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促进三网融合,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三网融合的发展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
工信部官员和专家指出,国外三网融合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一是电信和广播有各自的规律和特性,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给电信、广电的监管带来了挑战,二者的融合将改变现有的监管体制,但是各国目前对IPTV等融合性业务的监管尚处于探索、认识之中;二是允许电信与广电部门互相进入,而不是人为设置壁垒,是国际主流做法;三是建立统一融合的监管机构,并采用统一的法律和政策既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美国:立法促融合
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支持的变化。FCC(联邦通信委员会)是美国对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独立监管机构。直至《1996年电信法》,三网融合的法律障碍才得以扫清。
据新华社报道,1970年至1990年间,为保护新生的有线电视业,避免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公司采用不公平竞争手段排挤有线电视公司,FCC禁止电信公司混业经营有线电视业务。
到20世纪90年代初,FCC认为,有线电视业经过整合后已发生很大变化,应允许电信公司进入视频节目服务市场,以促进视频节目多样化,因而建议国会废除混业经营的禁令。
不过,这一建议未被国会接受。自1992年年底开始,美国多家电信公司相继以联邦电信委员会政策侵犯言论自由为由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胜诉。这些诉讼最终导致《1996年电信法》出台。
《1996年电信法》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由此,整个电信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准入许可。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信号的有线电视公司借助其设备优势,纷纷进入电话和网络市场;电话公司则通过设施升级和兼并等方式开始拓展网络和电视服务。原先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差异越来越小,“语音+视频+数据”一体化的模式日趋普遍,并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
尽管监管机构FCC 的组织架构仍采用传统的产业导向作为内部分工的基准,但是在一个统一部门下的内部机构间的协调远比两个独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更为容易。不过,FCC现有的组织结构模式仍不能完全符合产业融合的趋势,一方面造成内部管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甚至出现了政策或执法不一的情况,以致造成监管漏洞,企业往往选择对其最有利的部门申请业务。为此,FCC于1999年发布了《21世纪新FCC战略计划蓝图》,指出未来发展目标是将现行以产业导向型的各局室重组为功能导向型的组织。
在如今的美国,电视、电话及宽带网络三网融合被称之为“捆绑服务”。电信企业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技术和基本设施方面各有特色,但又均存在不足。为了增强实力,一些公司在融合初期组成“临时夫妻”,共同渡过困难期。
三网融合给美国用户带来不少益处:一是方便。三项服务一次搞定,用户不需向三家公司申请。二是价格便宜。一般情况下,三网融合的“捆绑服务”费用每月要比单独申请服务的费用便宜20美元至30美元。三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多便利。目前有的公司已经将电话与电视结合起来,看电视时如有电话进来,电视机屏幕上将会显示出电话号码;此外,电视与电脑的结合,使用户可以通过电视机上网,也可在电脑上看电视节目。
英国:最彻底的融合监管
管理机构的融合,是网络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2003年,英国依据《2003年通信法》设立了融合性的监管机构OFCOM(英国通信管理局),将原电信管理局、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局、播放标准委员会5个机构融合,彻底打破了原来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
&n[FS:Page]bsp; 因此,在融合监管方面,英国在各国中做得最为彻底和典型,从OFCOM部门分类和部门职责中,基本看不出广电和电信分块管理的痕迹。OFCOM直接对议会专门委员会(该议会专门委员会同时负责英国贸工部和文化、媒体与体育部的有关事务)负责,而不需对内阁大臣或政府部长负责。OFCOM分为六大块:内容标准分部、技术标准和频谱分部、战略市场发展分部、组织计划发展分部、频谱政策分部、竞争市场分部。
与欧盟、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英国允许运营商自行选择相应的网络传播内容。欧盟监管框架指令认为,无需考虑传播内容的种类,而将“电子通信网”定义为“广播与电视网以及有线电视网、卫星网络、固定(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及互联网、移动地面网和电缆系统在内的电磁手段传输信号的其他资源”。基于这一要求,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都已经将其转化为国内法律。
英国立法明确规定准许传统广电和电信双向进入,同时对电信业采取竞争开放监管办法,对广电业的准入相对严格一些。根据《2003年通信法》对于经营电信业务实行一般授权制,申请电信业务不需要许可证,而经营广播电视业务需要许可证。对融合性业务形态,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都可以经营。
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一年前推出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
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英国电信公司全球联合通信业务的负责人史蒂夫·马斯特斯表示,网络融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统一产业标准;其次是基础设施的融合;然后是延伸拓展阶段,即各种通信服务的融合。
对英国来说,网络融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造老的电话网,它们是二三十年前建造的,大量使用铜线,还应用了许多技术标准不同的设备。到了2000年后,这些网络才逐渐统一到一个主干网上。
随着技术进步,现在音频、视频、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等都被集成,变成电脑或手机上的一个功能。马斯特斯说:“这是真正的延伸拓展阶段,我们在人与人的交流(通信方式)方面取得了真正的融合,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并能更大限度地分享信息。”
法国:便宜又便利
目前,三网融合在法国也快速发展。市场研究机构Pyramid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
早在2003年下半年,法国电信就推出了非常丰富的IPTV产品,包括交互式电视与电子节目指南、视频点播、个人视频存储、电视上网和收发邮件、电视商务、视频游戏等。截至2006年6月,法国IPTV用户达173万,而同期的数字电视用户为30.6万。
家住巴黎15区的纪录片制作人尼古拉·古热订购了因特网服务供应商Free公司的服务套餐,每月只需缴纳30欧元,就能享受电话、上网和电视等多重服务。这比先前单独购买各项服务便宜了许多。
除价格优势外,便捷是消费者青睐三网融合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消费者只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古热说,看电视或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从网上下载文件,而且运营商为消费者提供交叉服务,比如用电脑看电视,用电脑打电话等,这一切都让他的生活更加快捷。同时,三网融合对消费者的设备要求也比较简单。古热说:“我一共只需要两个盒子,一个用于连接互联网和电话线,另一个接电视,这套系统就可以运行了。”
日本:继续破条块分割
三网融合在日本正在催生网络的融合、用户终端的融合和相关法律的融合。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正在着手开发下一代网络——NGN。虽然实现三网融合,目前的电信、广电和互联网仍是各有各的网络,NGN所要实现的目标简单说来,就是消除这些网络的界限,整体更新为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实现各种服务的融合。NGN博采现有的电信、广电网络和互联网之长,它既具备传统电话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像IP网络一样具有弹性大、经济划算的优点,而且比现在的互联网通信速度更快、通信品质更高、安全性更强。
三网融合还推动用户终端的融合。日本日益流行的信息家电就是传统家电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
三网融合在日本面临的难题是有关法律的重整。日本2002年出台《电信业务广播法》。该法的出台,使通过电信宽带网络承载电视节目成为可能。不过,富士通综合研究所执行顾问佐佐木一人说,日本的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仍分属独立的法律体系,因此,以日本广播协会为代表的广电产业和通信产业迄今一直是“划界而治”,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产业各有各的固有既得权益,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当要推动通信和广电融合时,势必要涉及如何调整两者间上述种种的课题。另外,近年来出现的新服务超出了现行《广播法》和通信领域相关法律调整的范畴。
日本国际通信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裘春晖介绍,日本总务省计划2010年向国会例会提交《信息通信法》的草案。这部法律将统一与通信和广电相关的《电波法》、[FS:Page]《广播法》、《电气通信事业法》等9部现行法律,旨在打破条块分割,以创造一个通信、广电相关企业都能自由参与竞争的环境。
在监管方面,日本在总务省下面设立信息通信政策局和综合通信基础局,同时监管电信和广播。信息通信政策局主要负责制定广播和通信发展的政策;综合通信基础局主要对广播和通信设施及业务的管理负有责任。
对中国的启示
纵观各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拓冬梅称中国可获得启示如下:
1.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允许相互进入的政策是三网融合的制度基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三网融合的基础,但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制度和体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
2.宽带基础设施是三网融合的物理基础。三网融合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有线电视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围绕宽带用户展开了激烈的平台竞争。英国家用带宽相对较窄已经成为制约IPTV发展的重要因素。速率为1Mb/s至2Mb/s的带宽只能支持标准清晰度电视和同步宽带互联网的连接,这种带宽不足以支持高清晰度电视等更高端的业务。
3.监管政策要考虑广电和电信的属性差异。三网融合确实改变了广电与电信相互隔离的外部关系,但双方各自独立的内在特性依然存在。
4.三网融合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基础。英国早已经在电信市场上实现了竞争,还对广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广电公共管理和市场运作区分开来。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等多种形式提供网络融合业务,而无需在不熟悉的环境内开拓业务。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