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率团参观了“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浮出水面。
“这个参观团里涉及很多部委的人,特别是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的主要领导都在,可见三网融合不是一两部门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已经成立,由副总理张德江亲自担任组长。”国家对于三网融合非常重视,但由于牵扯到不同部门的利益,推进缓慢,并且监管也面临新的难题。业内一直有声音呼吁成立国家级的领导小组来打破坚冰。据悉,工信部和广电总局主要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
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在CCBN的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上透露: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各拿一套方案,在4月份两部委进行协调后再上报国务院,5月底正式完成试点方案。
国务院成立的协调小组,从根本上旨在打破部门利益障碍,对三网融合实施统一监管。
多年来,我国广电与电信产业分属两个部门,属于分业监管。囿于部门利益之争以及互相准入的政策壁垒,三网融合在我国的发展遭遇了一系列瓶颈,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艰难进展就是最好的例证。IPTV是电信运营商一直垂涎欲滴的业务,然而手持发放经营牌照权的广电不愿意让工信部主管的电信运营商介入IPTV领域,以至于成为广电主推的数字电视的竞争对手。如3月24日,央视开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如业界预期获得了广电总局发放的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
这些产业不可能自动或完全靠市场机制作用自发实现结构优化,它的发展面对的是一场产业联动和产业壁垒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无法解决,需要政府适时地进行协调管理。
因此,三网融合的实质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市场准入的问题。如何解决分头监管的局面是三网融合破冰的关键因素。
中国有线总经理沈向军在3月21日的一个论坛上就抱怨到:“三网融合本质上是广电网与电信网的两网融合,而广电在三网融合中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是首先应由国务院直接指挥和领导。”
其实在统一监管方面,英美早已经做出了榜样。
美国是全球最早实现机构融合的国家。1934年,依据《1934年通信法》,美国即成立了具有综合监管功能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FCC监管内容包括公共电信、专用电信、广播电视、无线频率等,FCC的成立消除了美国通信产业中存在的政出多门、相互分隔的现象。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