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达州市“村村通”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完成8881个自然村点的建设任务,其中安装了直播卫星3170个自然村点计38040套,有线电视联网4089个点。各县市财政共计投入配套资金1308.9万元。
领导重视 把工作落到实处
去年初的一天,是万源市茶垭乡老龙寨村村民张大爷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他和城里人一样看到了高清晰的电视节目,拿着遥控板,笑得合不拢嘴。这天,达州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在万源市茶垭乡老龙寨村正式启动。在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启动仪式上,市广电局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安装技术、接收调试等相关知识。启动仪式当天,向当地村民发放、安装卫星接收设备322套,用户可以清晰地收听收看到43套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以及4套文字服务信息,使“村村通”工程建设实现了“开门红”。
据了解,2009年初,根据省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精神,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作为2009年广播电视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村村通”工程建设列为了全市八大民生工程之一。为确保全市“村村通”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杨佳鹏为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及各县市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达州市“村村通”中央直播卫星工程领导小组。
同时,为把“村村通”这项惠民工程好事办好,事实办实,全市广电系统切实加强村村通工程的维修管理服务,确保“村村通”为“长期通”。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立318个维修站(点),并向社会公布了各维修站(点)的电话,确保维修人员随叫随到,针对个别偏远山区用户还采取上门维修的办法解决,为村村通“长期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项举措全力保障村村通
为全面完成2009年上级下达的各项建设任务,将“村村通”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市广电局制定了四项举措:
规划科学,成片推进。在下达任务前,要求各县市区对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建设点规划在5至10年内不能通有线电视的边远村组,禁止在场镇及其他通有线电视的地方规划直播卫星村村通,坚持组不漏户,以组为单位成片推进。
方案详实,发放安装有序。制定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与技术培训现场会工作方案,明确安装培训时间、地点、分组发放人员的职责。
思路清晰,保证资金到位。去年初,市政府村村通工程配套经费没有下来,给“村村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市广电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克服困难,结合本市地理环境实际情况,在自筹资金建设网络困难的情况下,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向生产村村通器材的厂家借、垫、赊、贷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和器材,拓展资金、器材来源,先投入,待国家下达器材后偿还,打“时间差”,保证了全年任务的完成。
落实责任,促进长效机制建立。我市把“村村通”广播电视作为一件大事,立足抓早、抓细、抓实。2009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在扩大覆盖和巩固成果两个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面对今年的“村村通”工作,达州市广电局党委书记、局长王隆毅表示,将一如既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局指导下,发扬“笃诚务本,激情超越”的达州广电精神,不断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推向新的高潮,为让全市农村看好电视听好广播、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大力发展全市广播电视事业,加油鼓劲,再立新功!
为您推荐
一是认真落实配套资金。依据我市部分县(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将“村村通”工程建设过程采取与当地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网络联网方式进行。将省局下拨的“村村通”工程材料由生产厂商直接运输到县(区)广播电视局,由当地广电网络公司组织实施,并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和维护经费,各县(区)政府财政配套一定资金,各县(区)网络公司根据国办发2004[60号]文件和当地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向用户收取费用。二是建立“村村通”长效管理保障机制。建立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为加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成员分别由市县(区)分管市县(区)长、发改委、财政局、广电局等单位的相关领导组成,办事机构设在市、
近段时间,四川邻水县观音桥镇倒朝门村的吕清明格外高兴,他运用从远程教育节目上学到的新品无籽西瓜高产技术,今年西瓜亩产由过去的1000多公斤增加到3000余公斤,8亩西瓜地纯收入达3万元。像吕清明这样靠远程教育致富的农民,在倒朝门村随处可访。该县过去建立了106个村级卫星终端接收站,把农户集中起来统一培训。但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往返时间长,效果并不理想。今年3月,该县远程办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对接,实现远程教育“户户通”,把远程教育“搬”进农家。如今,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该县柑子镇天子村的贾丛富,通过收看《李子栽培技术》等节目,种植了100余亩不同品种的李子树,产出的李子远销重庆
近段时间,四川邻水县观音桥镇倒朝门村的吕清明格外高兴,他运用从远程教育节目上学到的新品无籽西瓜高产技术,今年西瓜亩产由过去的1000多公斤增加到3000余公斤,8亩西瓜地纯收入达3万元。像吕清明这样靠远程教育致富的农民,在倒朝门村随处可访。该县过去建立了106个村级卫星终端接收站,把农户集中起来统一培训。但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往返时间长,效果并不理想。今年3月,该县远程办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对接,实现远程教育“户户通”,把远程教育“搬”进农家。如今,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收看到远程教育节目。该县柑子镇天子村的贾丛富,通过收看《李子栽培技术》等节目,种植了100余亩不同品种的李子树,产出的李子远销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