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B再下一城,TMMB败走PC端。日前CMMB在广电的大力推动下,开始大规模向PC领域进军,将CMMB模块内置到PC、笔记本、上网本等终端中,从而将IT产品与广电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无疑此前工信部主政的TMMB在新一轮角逐中再度败北,不但未将TMMB成功推广在手机上,信息产业的又一阵地在CMMB的强攻之下,也将难保。
CMMB封疆裂土再称王
仅仅是手机,并不能满足CMMB的胃口。3月12日,从“CMMB-PC终端产业发展论坛”上传出消息,作为CMMB全国手持电视运营机构——中广传播创新地将CMMB与PC产业进行了结合,推动将CMMB模块内置到PC、笔记本、上网本等终端中,从而将IT产品与广电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三网融合的角度看,此举无疑加速了两个行业的联手与合作,首先在终端领域实现通信和广播电视的结合,同时CMMB将电脑、笔记本带来新的卖点,进而拉动消费电子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此前,从技术研发标准确立、技术体系确立上CMMB已经奠定其地位。但是标准从实验室到商用,仍需要市场的检验。CMMB发展到今天已然进入产业运营的新阶段。而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有几百家企业参与产业开发,完成了CMMB从一个标准向实用产品的跨越,。
此次论坛所透露的新动向,则显示出了CMMB再度扩展的野心。从手机到PC,这样的跨越,无疑是将手伸向了通信产业的腹地。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认为,2010年,CMMB产业化大幕逐渐拉开,即将成立的“CMMB-PC产业合作联盟”,标志着在个人电脑领域“三网融合”开始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CMMB也有望成为未来个人电脑的标准配置。
TMMB败走麦城过乌江
一面是CMMB的高调活动,另一面却是TMMB的鸦雀无声,鲜明的对比,显示的也是两大标准目前的处境。
TMMB标准由北京新岸线公司于2004年10月在信产部、发改委和广电总局推动下研发,具有兼容性,可实现全球漫游服务功能。广电行业CMMB标准—即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标准—的研发始于2003年,由广电总局科技司在广科院立项,2006年10月正式颁布。随后,两大标准进入了“一山不容二虎”地盘争夺战。
而尽管后来,TMMB被选定为国家标准,但是由于事关广电利益,广电总局拒绝承认TMMB的国标地位,在各地积极推动CMMB的实质建设。为配合CMMB的推广,广电还于2005年6月成立了中广传媒公司,专门承担全国CMMB的网络建设运营任务。
但不得不说的是,CMMB的成功,无疑意味着TMMB的败走麦城。由于广电的极力反对,TMMB国标的为变得形同虚设,该标准一直只能提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无法真正得到商用。一旦CMMB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之后,TMMB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死亡只是早晚的事。
只是,就技术层面而言,TMMB并不存在什么缺陷,甚至还能进行全球漫游。但尽管如此,TMMB在CMMB在排挤下,仍只能饮恨而已
罔顾谁的利益肥了谁的腰包?
每每提及三网融合,各方总是欢呼雀跃的表示拥护、表示支持,表示要积极落到实处。只是这实处,怎么看都指向了“腰包”。于是也就有了罔顾国家利益,不顾人民利益,动用公权力,谋夺部门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从市场角度分析,电信运营商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完全能够担当三网融合的重任,适宜推动手机电视的市场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收入总额是广电整个系统收入的5.6倍,是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的23.4倍,仅中国移动的净利就是整个有线电视收入的3倍。而且,目前广电网的规模也只有电信网的1/25。如此悬殊的经济实力依然说明了经营能力问题。
但事实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监管权力成为双方角力的一个关键。北京歌华有线公司副总经理罗小布认为,广电和电信充其量是“兄弟”,“不是谁领导谁。真正领导一个叫国家,一个叫公民。”“国家想要什么?”在罗小布看来,“就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发展经济,第二是稳定社会。三网融合,谁能把经济发展起来谁就行。光经济发展起来还不行,还得做到稳定社会。”罗小布一语道破了这其中的奥妙。
要做到社会稳定并不容易,这需要广电的严格审查和严厉监督。如果对移动电视不管不顾的交由市场,放任自流的结果必然将危及社会稳定。需知,电信运营商都是网络色情、手机色情的“传播者”,把市场交给他们,岂不“天下大乱”。而广电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都是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手中掌握着监管权力。在给运营商扣下这样的帽子之后,广电打着这样的旗号,逐一排除异己,而后“收割”利益变得易如反掌。
由此CMMB和TMMB也就由标准竞争变成了市场争夺。对于广电系而言,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反对TMMB,大力发展CMMB,将内容之外的标准、终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过是为了保证旗下企业利益最大化罢了。手机电视如此,三网融合亦同此理。事实上,国务院标准委采纳的国[FS:Page]标到底被架空,TMMB不是败在市场,也不是败在真刀真枪的较量,而是死在襁褓里,败在一场看得见的博弈里。
TMMB的尴尬也是中国的尴尬。广电的强势从猛推CMMB-PC联合可见一斑,广电此举不仅打击手机电视国标,而且将触角伸进电信业腹地,在传统宽带市场夹击IPTV,在新兴3G市场攻略手机电视,电信业腹背受敌。
为您推荐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