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像协会白为民:三网融合催生第三次互联网浪潮

2010-03-10 10:00:00来源:搜狐数码 热度: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国家意在5年内全面实现“三网融合”。这次会议将“三网融合”路线图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中国将迎来互联网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中国的“三网融合”已经经历了1997-1999年的史前期、2000-2008年的孕育期以及2009年的破冰期三个阶段。经过漫长的八年孕育以及2009年的破冰,中国的“三网融合”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非常之关键时期。如果人们熟知的Web1.0、Web2.0,可以算是第一次和第二次浪潮,那么“三网融合”后,将对人的生活行为的改变发生很大的触动,可以被称之为一个浪潮。

  中国视像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到今天,三网融合是必然产物。三网融合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这种趋势是由技术和用户需求来决定的,同时也能有机会拉动更多的消费生产力。政府加快三网合一的要求,必然也是希望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这整条产业链可以带来潜在商机,催生更多的消费需求,从硬件到技术乃至人才等等。此外,三网融合以后会节约更多的资源,更会让广大的消费者受益。实际上在技术层面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理清和建立健全的法规,让三网融合的运作在一个有序和严谨的环境中进行。另外,应该把好节目关,搞好节目的审查。只要搭建好一个健全有序的框架,市场的机制将指引三网融合业务的发展。

  三网融合政策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三网融合政策下所产生的社会效应,首先表现在可以为全社会和国家节约资源、节省投资,目前我国近90%的传输光纤光缆资源在事实上处于闲置状态,如果实现三网融合就可充分激活这些闲置的国有资产,仅此一项即可减少国家重复建设近千亿元;其次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便捷更高性价比的的通信信息服务,比如用户可通过单一智能终端使用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和体制的争论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之关键是能否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国内领军企业已把握住了这一宏观趋势,互联网成为2010年国内液晶电视市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各大厂商通过自建以及和网络内容商合作来为液晶电视用户提供网络资源。以TCL为例,在互联网电视的研发历程中,从与英特尔合作,到液晶模组工厂和正在建设的8.5代液晶面板项目,从世界级内容提供商,到正在谋划的“欢享”计划,到全面中标2010年家电下乡名单,TCL与各界达成了广泛深度合作,构筑起在互联网电视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白为民认为:对于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来说,三网融合将大力促进数字家庭的实现。当今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从模拟向数字发展,电视产品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演进,平板技术逐渐取代CRT技术,大屏幕电视终端变得非常轻薄,进入家庭非常容易,也有很多便携的终端,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能得到各种信息。所以,现在是一个让广大消费者享受技术变革成果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信息愈发丰富,而消费者愿意得到这些信息,三网融合将势必让消费者非常方便地获取这些信息。

  三网融合政策的有效推进是下一阶段根本

  正如两会代表、TCL董事长李东生在两会时提案所说:“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然而通过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目前三网融合的政策推进和落实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只有解决好现阶段的问题,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这一目标”。下一阶段的执行决定着三网融合政策能否有效落实。

  三网融合的实现将带给用户的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享受财经、游戏等增值服务和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及网络、电视、手机等均可提供缴纳水电费等各项开支的多功能服务模式,这是一种跨媒体的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兴媒体的组合,是引导和改变人们消费方式和服务模式的信息革命。三网融合的着眼点就在于对用户消费方式的改变和创新。

  白为民认为:三网融合此前之所以没有推得动,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电信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市场运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广电也在推动三网融合,但是可能是因为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感觉速度较慢。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老百姓又有这种需求。当务之急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来真正推动三网融合的向前发展。产业链从技术上和产品上目前做了很多准备,包括电视机行业开发的很多产品。我认为三网融合成果的最终体现可能还是要通过显示,一个方便的显示屏,无论是手持,还是放在家里,都很容易把三个网络的内容和服务让消费者来获取和使用。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国标10年“难产”阻碍数字电视发展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迟迟未正式实施,工信部旗下中国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在“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上表示,主导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广电部门,在拉动产业的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值得交流和商榷的地方”。市场前景巨大的地面数字电视产业曾令业界满怀憧憬。1998年完成地面数字广播系统,1999年成功进行了现场高清晰度电视实验转播,2003年全面启动了数字有线电视的发展,2006年颁布耗时七八年时间制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国标,但由于17项具体配套标准未完全制定出来,原定于2007年8月份强制执行的国标至今仍未能执行。我国计划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发展数字电视已迫在眉睫,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

地面数字电视推进任务艰巨 标准体系成瓶颈

12月4日,在2009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暨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表示,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十年来我国数字电视基本处于“无标准”的状态。“广电部门在拉动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值得交流和商榷的地方。”广电总局规划院无线所所长李熠星随后则表示:“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推进任务艰巨。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需要有一个转换时间,一般的说,这个转换时间需要10~15年。”据广电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视规模巨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达2500多座,电视转播发射台达18000多座,电视发射机达32615部,电视机社会拥有量更高达5亿台。“无线数字化

视像协会疑广电数字电视标准滞后

12月7日消息,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广电总局首次就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进行了一轮针尖对麦芒的交锋。在昨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暨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直言,数字电视发展十年,其标准尚未执行,直接影响我国高清电视产业规模壮大,矛头直指数字电视信号执行者广电总局。白为民表示,98年我国完成地面数字广播系统建设,99年完成现场高清晰度电视实验转播,03年启动数字有线电视网络,但原定于07年8月实施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却迟迟不能执行,导致产业发展不尽人意。“我国计划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全部转成数字电视,2015年已经迫在眉睫,但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