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研究报告》

2010-02-25 13:35: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热度:
2008-2009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是宏观和微观并重的产业报告,其从数字电视的不同传输通道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三年的发展趋势。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五次,逐渐成为指导产业发展的权威报告。《2008-2009中国数字电视产业报告》是第六次发布,该报告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会明先生负责报告思路和框架的制定和报告写作的主审工作,格兰研究主要研究人员负责报告的写作工作,改报告将带给产业界人士对产业更多的清晰认识。
1.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综述
  1.1.数字电视规划及政策
  1.1.1.政策演进
  1.1.2.宏观政策
  1.2.“村村通工程
  1.3.网融合及监管政策
  1.4.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综述
  1.4.1.发展阶段
  1.4.2.用户规模
  1.4.3.用户环境
  1.5.2008年数字电视产业特点
2.有线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2.1.宏观环境
  2.1.1.政策演进
  2.1.2.宏观政策
  2.2.整体转换进程
  2.2.1.发展阶段
  2.2.2.用户规模
  2.3.双向网络改造进程
  2.4.增值业务概况
  2.5.核心问题分析
3.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3.1.宏观环境
  3.2.运营模式分析
  3.3.网络建设及运营进展
  3.4.核心问题
  3.5.发展趋势
4.直播卫星产业发展
  4.1.宏观环境
  4.2.相关政策
  4.3.技术进展
  4.4.运营进展
  4.5.发展预测
5.CMMB产业发展
  5.1.宏观环境
  5.2.发展规划
  5.3.标准之争
  5.4.运营进展
  5.5.运营模式分析
6.IPTV产业发展
  6.1.宏观环境
  6.2.运营主体
  6.3.运营模式
  6.3.1.合作运营
  6.3.2.广电主导
  6.3.3.电信主导
  6.4.运营进展
  6.5.发展瓶颈
7.有线、地面、卫星、IPTV的关系分析
  7.1.产业规划布局
  7.2.有线与地面
  7.3.有线与卫星
  7.4.有线与IPTV
  7.5.地面与卫星
  7.6.地面与CMMB
8.付费频道及高清电视
  8.1.付费频道生存现状
  8.1.1电视经营的转型需求
  8.1.2付费电视相关政策
  8.1.3付费电视业务形式
  8.2.高清电视发展现状
  8.2.1相关政策及规划
  8.2.2高清电视发展现状
  8.2.3高清电视发展瓶颈
9.数字电视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9.1.投资政策
  9.2.投资机会
  9.3.投资风险
  9.4.风险规避
10.数字电视发展趋势及预测
  10.1.发展趋势
  10.2.发展预测
  10.2.1有线
  10.2.2地面
  10.2.3卫星
  10.2.4 CMMB
  10.2.5 IPTV
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贤兵
电话:(86-20)64938081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广东有线广播电视转向全数字电视广播

12月23日,BigBangNetworks宣布,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的总前端已采用BigBandBMR®(宽带多媒体服业务路由器)系统,并将逐步把该系统拓展到各地市分前端。在整个拥有约1.1亿居民的广东省内,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南方传媒集团的主要成员,是全省唯一的有线电视服务供应商。为了实现国家要求在2008年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南方传媒集团正致力于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实现电视数字化的省份。其中部署BigBandBMR设备就是该集团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一部份。“设计和实施一个全数字网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促使我们要寻求和采用像BigB

数字电视AVS标准遇尴尬 联手运营商才是出路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最近遇到了尴尬事——尽管它得到国内电视机等硬件厂家支持,但是中央电视台开播不久的数字电视频道却使用了国外的MPEG-2标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是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标准之一。它与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数字电视终端接收标准等一起形成数字电视的相关配套标准。在刚刚颁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数字音视频产业与3G、高性能计算机等一起被列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培育重点。据了解,目前已有TCL、北京海尔广科、创维、华为、海信、浪潮、长虹、上广电、中兴等15家硬件厂家加盟中国音视频产业联盟(AVSA)。使用AVS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