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谈高清电视

2010-02-11 11:41:00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热度:

高清晰度电视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数字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局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快高清电视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2009年广播影视总体工作安排,把发展高清电视作为工作重点,认真部署,加快推进,并发出《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为保证高清电视开好头、起好步以及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黑龙江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和深圳卫视进行高、标清同播,标志着中国高清电视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总局发展高清电视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广播影视工作大局,按照“鼓励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和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推进从制作、播出到传输、接收等环节的一体化发展,采取现有频道高标清同播方式,明确同播的规范和办法,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因势利导、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从总体上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

大势所趋 利国利民

  一项政策的出台、一个规划的实施,讲究因势而动、因势利导,就是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有利的引导。那么,当前着力发展高清电视具备哪些“势”呢?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顺应先进文化发展之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美好的文化享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老百姓期待更多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在现有的视听类产品中,高清晰度电视是在家庭收看条件下视听品质最高的一种。有人把看电视比作一种“后仰文化”,是坐在沙发上进行文化的享受;而坐在办公桌前看电脑是“前倾文化”,处于工作状态,并未达到精神文化娱乐享受的境界。与标准清晰度电视相比较,高清电视的图像分辨率成倍提高,宽色域、16:9的大屏幕和立体声或5.1环绕声播映,使得电视节目具有前所未有的临场感、逼真性和感染力,可以极大地满足观众对节目欣赏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


  二是顺应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之势,为广电服务升级加速发力。高清电视是广播电视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高清电视市场增长迅速。根据通讯与媒体信息咨询公司的报告,到2013年,全球将有2.14亿户家庭接收高清电视节目,占电视家庭总数的17%;而2008年这个数字为4200万户。根据该报告,到2009年底,将有1.57亿户家庭拥有高清电视机,而其中真正能够接收到高清电视节目的占42%。高清电视的制作、播出和传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内来看,央视从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开始尝试采用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国庆庆典;经过十年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许多电视台高清节目采集制作能力不断提高,节目内容储备持续增加;截至今年二季度,国内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规模达5370万户,高清平板电视机日益普及,各方面都具备了大力推广高清电视的条件。发展高清电视有助于带动广电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推进数字电视进程,有效提升广播电视服务水平。


  三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之势,为民族电子工业振兴注入活力。高清电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电子工业增长回落,订单减少,招商引资难度增大,企业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展高清电视,促进高清电视机和高清机顶盒生产销售和安装使用工作,将为平板电视、机顶盒等终端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当前高清电视的发展是顺势而为,应运而生。发展高清电视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点项目,它顺应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是一项惠及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广电产业升级、拉动国内需求的优质工程。我今年7月份到北京市调研时,听了北京市推动高清晰度电视发展和有线网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情况,很受鼓舞。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做好高清电视发展各项工作。

  鼓励发展 统筹兼顾

  对于高清电视发展,要按照“鼓励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推动高清电视从制作、播出到传输、接收等环节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在高清电视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关系。


  一要统筹内容与技术。坚持内容生产和制播、传输、接收并重,走一体化发展之路,是发展高清电视的基石。高清电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采编、制作、播出、传输、接收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和链条都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精益求精、做细做实。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节目源。从加强高清演播室自制节目和节目制作公司制作高清节目特别是高清版电视剧、纪录片两方面着手,解决高清节目源问题。二是抓制作和播出。电视台要加快建立高清制播系统,在设备升级换代的同时,要重视制作流程、制作理念、制作工艺的改进,不断提高高清节目质量。三是抓传输。要统筹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传输手段,推动高清电视进入千家万户。要抓紧推进有线网数字化升级改造,落实全部高清频道入网传输问题。四是抓接收。有线数字网络在做好频道接入和用户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主动与电视机和机顶盒厂家等有关方面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提高高清机顶盒和高清电视机普及率,使老百姓真正看到高清电视节目。


  二要统筹速度与质量。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各项工作切实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之上,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由点及面,稳妥推进,这是发展高清电视的关键所在。既要积极探索,鼓励发展,创造条件;又要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决不能搞超越阶段的一轰而起、急于求成;要保证人民群众收视权益,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加重群众负担的现象发生。在整体规划上,我们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在播出方式上,参照国际经验,采取现有频道高、标清同播过渡的方式。高、标清同播,是指同一频道内容,同时采取高清和标清方式播出。同播的高清频道第一年度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要高于50%,第二年度要高于70%,力争第三年度达到全高清播出。第一、二年度高清频道黄金时段(18:30-23:00)必须全部播出高清节目。二是在频道布局上,鼓励现有上星传输的频道先行同播。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巩固一批,带动一批。原则上不得以发展高清电视的名义增办频道。应该看到,现有卫视频道和高清播出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现有卫视频道集中了我们绝大多数高质量的节目和栏目,采用高清播出,会大大改善节目效果,提升播出品质,培育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内容匮乏依然是高清电视发展的一大瓶颈,利用现有卫视频道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加快建立和改造高清演播室,加紧制作高清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会增加高清电视的内容储备和受众规模,为高清电视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要统[FS:Page]筹事业与产业。电视台必须坚持事业性质和公益职能,确保高清频道导向正确、内容丰富、播出安全、覆盖广泛。要推动高清频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规范发展,使电视观众能够同期看到多套真正高清晰度的电视频道,培养高清电视市场,引导观众对高清电视的信任度。作为广播影视的一种新兴业务形态,高清电视要向产业发展要空间,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条,明晰商业模式,按照市场法则运作和发展产业。除了顺应趋势外,还得有木秀于林的本事,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真正成为广播影视新的增长点。


  四要统筹投入与产出。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节目制作和播出设备、人力资源、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支持高清频道入网入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覆盖。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把握长远,要看到今天的投入是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力争以最低的成本换来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应注意把握两点:一要保证人民群众收视权益。有线数字网络接入高清频道不收取接入费用,不得向用户额外收费;地面无线播出的高清频道不得加密,不得收费。二要认识到,只有加快高清电视节目的普及和推广,不断培育高清电视市场,才能为今后在细分市场基础上的商业运作打下基础。我们也希望随着我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壮大,更多有高清版权的中国电视节目能够为世界各国观众熟悉和认可,在我国广播影视文化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份额。


  五要统筹发展与管理。发展高清电视,既要态度积极,措施得力,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避免出现一轰而上、跑马圈地、协调不力、无序发展等问题。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规划。各地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和电视台要制定高清同播的规划方案,已确定卫视高清同播的电视台要制定其他频道的同播规划,严格防止变相增加频道。二是抓好落实。《通知》规定的高清同播频道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第一年不低于50%、第一年和第二年高清频道黄金时段全部播出高清节目、广告和气象预报等节目应高清播出等各项硬性指标均要确保落实。三是注重培训。要积极应对高清发展对拍摄、制作、播出等各项工作提出的挑战,加强人才、技术力量的培训,为实现由标清到高清的转换提供人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四是做好协调。除各省(区、市)局、台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并做好台内协调、台网协调外,总局也要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在技术和传输覆盖方面,科技司要进一步明确高清技术标准,协调好高清频道上星和入网传输、接收的相关问题;在高清节目源方面,宣传司、电视剧司、国际司等相关司局要研究支持高清电视剧、动画片的制作,引进有高清版权的影视剧;在财政税收支持方面,规划财务司要做好与发改委、财政部的协调工作,争取国家财政、税收方面对高清电视的优惠政策。要通过做好上述工作,推动高清电视采集、制作、播出、传输、终端的一体化协调、有序发展和有效管理。


  这“五个统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其中,统筹内容与技术是基础,统筹速度与质量是关键,统筹事业与产业是途径,统筹投入与产出是要素,统筹发展与管理是保障,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促进高清电视健康有序发展。

  树立品牌 扩大影响

  品牌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筹备第一批高清频道的过程中,我多次强调,必须确保高清节目质量,不能砸了高清频道的牌子;要努力塑造高清电视品牌,培养百姓对高清频道的美誉度和忠实度。一个品牌的诞生必须具备五个重要元素:合乎人心的品牌价值;独特简洁的标识;由内而外的统一;持续全面的传播;超越消费者期望的产品品质。在打造高清电视品牌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要保证内容质量。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抓住内容这个法宝,才能成为流传的经典和市场的宠儿。在实现高清化技术手段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升高清频道节目质量,打造一批内容形式俱佳、观众喜爱认可的精品高清节目栏目和高清影视剧。要通过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和其它体育赛事的转播,积累更多的高清节目制作经验,推动高清频道向品牌化发展。


  二要加强标准制定。要加快研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标准体系,制定高清电视制作、传输、交换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定高清节目内容、声音方面的规范,特别是要加快版权保护有关标准制定工作的步伐,为高清电视进一步推广应用、开展新业务打下基础。


  三要注重宣传推广。各广播影视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其他各种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推广高清频道,普及高清电视知识,扩大高清频道影响,使广大观众能够充分获取高清频道相关信息,方便选择和收看。


  四要提升细节品质。品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却是一点一滴都能够体现出来的。不管是制作播出还是传输接收服务,都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同播的高清频道播出高清节目时,应在屏幕右上角标注“高清”字样,使观众一目了然。在高清节目、栏目中使用标清节目素材时,必须按16:9的格式调整,以符合观众收视习惯。有线网络运营机构要做好用户推广、服务工作,以专业化、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赢得群众、市场信任。


  五要营造有利环境。总局将继续做好高清频道规划、集中传输、宣传推广等服务工作,为高清电视发展和广播电视数字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毋庸讳言,任何一项新业务、新产业在推进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新兴产业本身也在不断演变、调整之中,高清电视的发展会遵循同样的规律。我们在发展高清电视进程中必须综合分析,未雨绸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占领主动,确保高清电视健康有序发展,为提升广播影视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欣赏需求、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广电总局:央视2011年全部节目高标清同播

广电总局已经为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高、标清同播制定了时间表。到2011年,这些电视台高、标清节目的同播率应力争达到100%。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上月底一个专题研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高、标清同播工作的会议上表示,目前时间紧迫,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要抓紧制定高、标清频道同播的具体落实方案,确保按期在9月28日播出。田进要求,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要一同采取高、标清频道同播方式播出高清频道。高、标清同播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今年起步就要高于50%,2010年1月1日起要高于70%,2011年要力争达到100%。黄金时段应该全部播出高清节目。

广电总局:央视、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2011年全部节目高标清同播

广电总局已经为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高、标清同播制定了时间表。到2011年,这些电视台高、标清节目的同播率应力争达到100%。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上月底一个专题研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高、标清同播工作的会议上表示,目前时间紧迫,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要抓紧制定高、标清频道同播的具体落实方案,确保按期在9月28日播出。田进要求,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要一同采取高、标清频道同播方式播出高清频道。高、标清同播的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今年起步就要高于50%,2010年1月1日起要高于70%,2011年要力争达到100%。黄金时段应该全部播出高清节目。

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中国广播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田进10日在第七届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田进说,在当今媒体激烈竞争、新闻业态不断更新变化的信息时代,中国广播的整体实力没有萎缩,内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社会舆论影响力日益扩大。他表示,中国广播和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承载着传播中华文明,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外华语广播机构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手段,进一步加快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打牢广播数字化发展基础,推动中国广播和世界华语广播视听新媒体健康、可持续发展。本届论坛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