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卫星直播业务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用户不断增多,从原先仅发送视音频节目扩展到传输数据、交互电视、高清电视及因特网连接、多媒体广播等服务。根据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明年首颗电视直播卫星鑫诺二号(Sinosat 2)发射后,我国也将启动Ku波段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
全球电视直播卫星的新发展
直播卫星(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DBS)是卫星直播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空间段的运营平台。为迎应直播卫星业务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新业务的拓展,近年来全球电视直播卫星的订购、建造和发射业务呈现上升态势。另一方面,与上一代直播卫星相比,新一代直播卫星在功率、服务寿命、容量、EIRP及波束设计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比如,2003年7月发射的美国直播卫星Rainbow 1携带36个Ku波段转发器,其行波管放大器(TWTA)功率最大可达135W,卫星设计在轨寿命18年;同年8月发射的美国EchoStar 9卫星携带32个Ku波段和2个Ka波段转发器,在轨设计寿命15年;2004年5月发射的美国Direc TV 7S是一颗高功率、大容量直播卫星,采用高聚焦点波束技术,携带54个Ku波段转发器,总功率高达13kW,在轨设计寿命15年。
必须指出的是,电视直播卫星必须按照世界无线电行政会议(WARC-BS)的指配采用与其覆盖区域相对应的广播卫星业务(BSS)频段。根据WARC-BS的指配,全世界三个区在目前广泛使用的Ku波段必须采用不同的BSS频段:Ⅰ区(欧洲、非洲),下行11.7~12.5GHz;Ⅱ区(南/北美洲),下行12.1~12.75GHz;Ⅲ区(亚洲、澳洲),下行11.7~12.2GHz,另有下行12.5~12.75GHz只供集体接收使用。而在Ka波段和Q波段,WARC-BS规定,三个区都可分别采用下行22.5~23GHz及40.5~42.5GHz频段。为防止直播卫星电波的“溢出”和对邻国的干扰,WARC-BS还对每个国家申请的直播卫星轨位、卫星波束个数和极化方式、频道数,以及相邻卫星的间隔、星上天线和地球站天线的波束宽度、指向误差、G/T值、调制、带宽等,都作出了明确的指配及规定。
由于上述及其它种种原因,作为通信卫星的一个特殊分支,目前在轨的电视直播卫星数量还很少。
在亚洲,直播卫星只有日本BSAT 1A/2A/2C三颗,欧洲的直播卫星也只有“热鸟”系列(Hot Bird)等多颗。相比之下,北美洲在轨直播卫星虽然较多,但也只有美国EchoStar系列、Direc TV系列及加拿大Nimiq系列等近20颗。预计在2005~2007年,全球将发射十多颗电视直播卫星,包括美国Direc TV系列6颗、EchoStar系列2颗、欧洲Hot Bird系列2颗及我国SinoSat 2和中星九号(Chinasat 9)等直播卫星。其中美国Spaceway 1/2和Direc TV 10/11是Ka波段高清电视直播卫星,将采用点波束技术。另外,2004年11月,美国Rain-bow DBS公司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商业空间系统公司建造5颗新一代Ka波段高清电视直播卫星(Rainbow Ka1~Ka5)的大订单(合同金额7.4亿美元),卫星交付期限为38~50个月。市场分析家指出,美国及北美地区近年来之所以加快发展直播卫星,主要是因为当地市场对高清电视的迫切需求,而卫星频带宽的特性最适合用来传输高清电视,这一特性Ka波段卫星表现更加明显。
目前,除了为数不多的电视直播卫星外,还有少数通信广播卫星携带有BSS频段的转发器,用来提供DBS业务。由香港亚洲卫星有限公司经营的亚洲四号(Asiasat 4)卫星,就有4个工作于BSS频段的Ku波段转发器。据悉,香港天浪卫视直播系统在今年初已使用这个BSS专用波束正式播出,提供30多个直播电视频道。欧洲NSAB公司现在轨的SIRIUS 2卫星及将在2007年发射的SIRIUS 4卫星都携带部分工作于BSS频段的Ku转发器。
需要指出,鉴于直播卫星资源少及其它原因,目前全球大多数卫星直播系统的空间段运营平台,大多利用高功率通信卫星的固定卫星业务(FSS)转发器。由于新一代通信卫星在功率、容量、寿命、EIRP等方面不比直播卫星逊色,因此,这种由通信卫星FSS转发器提供的直播到户(DTH)电视服务,其接收效果及使用便利性与DBS服务不相上下。
为您推荐
◆吉林沈洪义亚太6号卫星是今年四月十二日被成功送入134°E预定轨道的一颗新一代大功率大容量卫星,并于不久前正式提前接替了亚太1A卫星的工作,开始了近30套电视广播的传送服务。由亚太6号卫星的性能介绍和场强图获知,该星又是一颗性能相对完善、发射功率强劲的多用途卫星。 过去,在我们当地使用1.5米天线接收134°E亚太1A卫星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模拟信号多数伴有雪花,而数字信号也没几个能正常下载的,要想满意接收必须使用1.8
卫星电视的“蛋糕”有多大,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家庭能否装“锅”,即直径为0.5米左右的天线。按目前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除非收不到当地的电视节目。不过,据笔者分析,相关政策很可能出现松动。除能启动卫星电视天线和数字机顶盒市场外,更重要的理由还有:第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境内上星节目和信息可以通过加扰、加密处理,使数字机顶盒(接收解码器)与之对应。这样,用户将不能用同一数字机顶盒收看境外卫视。这样并不违背政府限制个人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初衷。第二,有利于打开中国电视的国际市场。从中国电视对外辐射的要求看,有条件地让境外卫视落地,是发展的趋势。2001年10月,凤凰卫视中文台
类别:行业标准标准号:GY/T128-1995适用范围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由于卫星广播具有覆盖面大、传输距离远、信息量大、信号质量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近年来卫星广播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把卫星电视广播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卫星广播的多功能利用,推动了信息的全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