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记者从上海电视节上了解到,国家正投入千亿元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10年内改造2亿有线电视用户。作为下一代广电网首批试商用城市,上海已全面启动“下一代网改”,并已经在嘉定展开实验网建设。据了解,下一代广电网建成入户后,收视与上网将不分彼此,除了高清点播外,用户还能够通过电视机上网、炒股甚至玩网游。
30M独立宽带入户播高清、玩网游无所不能
对上海部分有线电视用户而言,3年之后,将会和1M、2M的低网速宽带说再见。记者6月9日从上海电视节国际新媒体产业论坛了解到,国家正投资千亿元,用于下一代广电网(NGB)的建设。相比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NGB在技术上不仅能够轻松传输超过1000套的高清电视节目,而且入户的带宽也高达30M,让电视机真正成为下一代家庭娱乐中心。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透露说,目前上海首个NGB试验网已经在嘉定建成,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一全新的数字化产业将进入产业化阶段,上海市民将享受到更加高新丰富的电视节目和高速的网络服务。
“下一代广电网的核心是视频,特点是高清和互动”。张大钟表示,3年之后的电视机,将不再是简单的收视工具,电视观众也不再是被动的收视人群。“市民打开电视机,可以点播回看高清节目、可以上网冲浪、可以互动聊天、可以玩网络游戏、甚至可以炒股,电视机将会成为一个全功能的家庭信息娱乐平台”。
那么,相比现在所使用的IPTV和东方有线的机顶盒业务,下一代广电网所提供的视频点播业务有什么不同呢?北京大学教授李红滨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多数IPTV用户的带宽是2M,但对于真正的海量高清频道传输而言,国际公认10M是入门的最低带宽。“基于NGB网络环境,5.1高清环绕声和高清视频信号才能更好地传输给用户,在家的收视体验将达到影院级别”。
另据记者了解,作为先期试点城市,2012年之前,上海将发展50万NGB用户。而在未来十年,NGB将完成对1.6亿有线电视用户的覆盖。
电视机跃升网络终端无缝信息生活雏形显现
既然下一代广电网具有这么多优势,那么市民将如何成为NGB的用户呢?NGB服务会不会收费很贵?
由于上海的NGB网络还在试验阶段,因此更多商用细节尚未透露。不过采访中,多位权威人士均表示NGB的建设将和市民已经熟悉的IPTV业务或东方有线高清机顶盒相结合,而NGB业务最终也将以便捷和易用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NGB入户,最终还是通过机顶盒的方式,安装机顶盒之后,电视机将跃升成为互联网终端,观众打开电视机,会出现一个操作界面,然后就能在上面点播自己需要的内容”,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九评这样告诉记者。
而对于下一代广电服务的价格,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就认为,向受众终端收费并不是唯一的盈利途径,网络视频将会孕育新的商业模式,从而降低收视层面的成本。
记者了解到,基于电视机应用的NGB只是互联网时代电视应用的一个环节。未来,随着三网融合(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推进,一个覆盖客厅、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电视网络将雏形显现。“在家点播高清、途中手机电视、办公室网络视频将为用户搭建一个无缝的信息生活,”张大钟说。
为您推荐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向军由《广播电视信息》杂志承办的CCBN2009数字电视中国峰会3月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服务楼举办,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全程直播整个峰会。图为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向军演讲。 沈向军:从2008年12月4日广电总局王太华总局长和科技部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这次展会成为了一次亮点,我想谈谈如何关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在当中有什么样的作为和地位。下一代的话题不新鲜,中央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这是社会课题。电信已经在很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9)于2009年3月21~23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同期“CCBN2009数字电视中国峰会(CDTS)”于2009年3月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服务楼举办。论坛由CCBN组委会主办,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信息》独家承办,新浪为独家门户网站支持。以下为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本来应该是王联副司长来讲讲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因为临时来不了,我代表他做主题发言,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2008年3月4日总局太华部长和科技部王刚部长共同签署了国家高性
3G时代的客户需求、市场竞争、产品特性是中国移动选择未来运营模式的驱动力,中国移动将在未来的3到5年内面临服务、产品的转型与客户群需求变化的挑战。为应对3G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已确立了清晰的“新跨越”战略目标和未来“移动信息专家”的定位。随着业务发展,业务运营支撑网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和丰富。这些3G时代的现实需求,成为中国移动NGBOSS破茧而出的巨大动力。NGBOSS是趋势NGBOSS的规划始于2006年,中国移动的IT规划专家很早就认识到,3G时代业务的多样性、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得业务支撑系统必须达到高效、可靠、准确的新高度。基于中国移动的BOSS发展轨迹和业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