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威
对中国的信息产业来说,“三网融合”是2010年当之无愧的关键词。
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2009年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管从技术还是设备的角度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三网融合的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以推动三网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准备,“三网融合”终于迈出了前进的步伐。
十年博弈大局已定
作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点工程之一,三网融合一度被看做是振兴经济,升级产业的划时代工程,同时也是打造信息强国的基石。只是从提出到推动,再到进一步提升,中国的三网融合着实走过了一段 “漫漫长征路”。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的概念就被提出,不过随后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 “休眠期”。此次国务院会议的召开,无疑表示三网融合将进入实质性推进的阶段。
历时11年,如今只是刚开了一个头。谁说了算,这是三网融合多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正是由于三网融合主导权一直悬而未决,这些年的三网融合一直就处于“说得多做得少”的状况。电信系和广电系都试图主导三网融合,进入对方的领地,同时又都通过设立许可证等行政壁垒防止对方入侵,“博弈”成了这十年来广电系和电信系角力的主题。
一直以来,广电系统掌握了“内容”(视听节目),而电信系统把控了“通道”(网络传输),双方互不让对方进入。电信运营商力推IPTV,牌照却掌握在广电手里;广电想做电信增值业务,但ICP、ISP证归工信部,谁也奈何不了谁。
经历十多年的博弈后,2010年“不对称进入”的格局已经敲定,三网融合今年试点将以广电为主,为期一年。会议决定,广电和电信将互相颁发许可证,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地盘。比如电信系统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IPTV、手机电视等电视内容传播,而广电系统可开展包括互联网接入、IP电话出口等电信业务。
为了迅速进入电信市场,广电系统正在筹建全国性质的网络公司,将分散于地方的广电网络集中起来,目的直指基础电信业务,尤其是基于IP的互联网业务和话音业务,预计将对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产生冲击。
反观基础电信运营商,他们在此轮政策调整中,仅仅获得了事实上已有的网络分发权限,而在内容决定权上仍无突破。会议决定,电信仅“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这也说明,广电以往内容和网络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是成功的,而电信仍难获内容制作权。
投资消费 双双拉动
此次出台的加快“三网融合”决定,不但标志着广电和电信多年以来互不准入的政策壁垒终于被打破,还意味着未来5年内,6000亿至7000亿元的投资和消费将被拉动。其中数字电视产业,预计到2010年,数字电视机及相关产品年销售额将达2500亿元,出口额将达100亿美元。
三网融合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三网融合涉及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由此,三网融合也被视为拉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三网融合实现了数据、声音、图像这三种业务用一个网络、一种平台进行服务,这将为业务创新提供了空间,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三网融合已经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也将带动行业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光纤通讯设备制造商在内的多家公司均将受益。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广播电视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的实施细则出台,有线用户规模将直接决定双向进入后的可能收益。
受“三网融合”概念的刺激,全国唯一拥有整张“省域广电网”的广电网络,也已连续数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分析,广电网络有可能载入更多的新服务内容,尤其是互联网信号的接入与输出,与其目前大力推进的“用电视”高度吻合,因为“用电视”的许多功能,如交纳话费等,依托互联网平台更为高效与便捷。
此外,三网融合还使得广电运营商加速由原有的单向同轴电缆网向双向光纤网的改造,这也将极大地推进相关市场的建设。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元,而尚未双向网络改造用户接近1.5亿,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元。
三网融合 改变生活
其实,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对于用户来说,则意味着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甚至可能完全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就能搞定通信、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实现全数字化生活。
三网融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向媒体介绍说:“对普通百姓而言,三网融合最简单的体现就是‘3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融合。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詹仕华表示,三网融合后,网络层上将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将互相交叉渗透,应用层上将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 “三网之间将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数据、声音、图像三种业务将通过同一个网络、同一种平台开展,并朝着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
坐在家里通过手中的遥控器畅游互联网,在旅途中用手机来观看电视节目......在这些美好憧憬之外,人们还需考虑享受服务的实际费用。
对此,曾剑秋表示,目前广电、电信和网络服务都需要分别付费,而三网融合后用户只需要付1次费,就可以同时享用3种服务。同时,运营者肯定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用户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 “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总体上看资费肯定会下降,这肯定会给用户带来实惠。 ”
为您推荐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