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借三网融合搭上“3G快车”

2010-01-27 09:20:00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刘东凯热度:

2010年伊始,卡梅隆继创造了全球电影史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之后的力作,3D版《阿凡达》电影诱发了一场视觉革命,一时间一票难求,“洛阳纸贵”的传说在3G时代重现。在全球3G应用陷入亏损泥潭无法自拔之际,1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将实现三种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3G应用匮乏得到缓解

以排名全球第一的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三种不同制式的3G网络在今年将会实现全覆盖,但3G应用匮乏已然成为业务发展瓶颈,内容提供商资源丰厚的的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之际需要借助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摆脱传统有线宽带的束缚,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将超级市场、办公、生活、娱乐如影随形,畅想移动生活,也为3G应用提供无限的内容和应用,推动3G、4G和移动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这场三网融合会议让3G发展“久旱逢甘霖”。

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

三网融合的推进,让消费者感受最直观的是2008年借助北京奥运会“虚火上升”的手机电视,眼下仅有中国移动的TD手机独享,但TD网络的覆盖需要时间,TD终端和产业链的不健全,使得手机电视几乎被消费者忘记,狭小的屏幕、时而出现的马赛克、网络的中断、手机显示屏的分辨率成为手机电视无法得到认可的关键,眼下火热的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阅读也成为了“空中楼阁”。

3G网络的不断优化,上述的顽疾似乎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手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限制依然让用户看久了会头晕眼花。iphone的入华,使得3G手机开始热销,三网融合的策略将3G内容的应用得到了保障,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上无穷无尽的资源和内容将会逐步在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同步,从而增加3G用户的粘性,促进3G的发展,破局3G内容和应用匮乏的瓶颈,大力发展,形成移动互联网巨大的需求市场,推动国家产业的技术升级、创新产业形态、带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互联网电视、宽带上网飞速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手机电视搭上“3G快车”

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移动主导的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5.2亿手机用户引领着全球3G发展的方向,中国联通掌控者全球应用最广泛的WCDMA制式,拥有1个多亿的用户,中国电信经过1年多的发展将成为全球第一的CDMA运营商,今年的用户将会过亿,中国7个多亿的手机用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市场,三网融合的举措,手机电视将会成为广播电视网借助人手一部的手机平台“动”起来,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自由飞翔,分食被电信运营商独享的移动互联网蛋糕。

手机电视是广播电视网内容“移动”的最佳载体,随着3G高速的无线宽带,消费者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方式将会突破有线的束缚,可以无线漫游,超级市场、商务办公、娱乐生活都会在手机中轻轻点触中解决。广播电视网只能在家庭里得到收益,随着人们移动生活的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呆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电子商务、手机购物、支付、游戏的越来越丰富多彩,电视将会被互联网和手机逐步的取代,中国电信的IPTV依然开始在抢夺广播电视网的用户。

面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联网的超级金矿,三网融合的趋势和需求越来越明显,面对利益的驱使和国家投资的角度,中国政府适时的推出三网融合的政策,这个久而未决的利益博弈终于有了眉目,移动互联网承载着太多未来的市场需求,没有人能说得清这个市场有多大,但仅靠移动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很难将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三大网络各自有着各自的特色和限制,国家宏观的政策也在调控。面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能否成为下一个世纪的领军人物,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

3G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依然在全球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链,微软、Google、戴尔、诺基亚、HP等世界巨擘纷纷介入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硬件和软件合体平台的智能手机制造的行列,跨界抢食这个全球人人都有需求的超级市场,“软硬合体”的手机终端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化身“阿凡达”令世界躁动,掀起了手机“智”造的滔天巨浪,苹果的iphone、Google的Nexus One、微软的Pink、RIM的黑莓、依然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里“撒网老鱼”,苹果依然成为了中国电信天天喊叫的“移动互联网手机”的“阿凡达”。

全球未来人手一部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依然成为人们的“人体器官”,可以满足人们移动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的各种需求,超市超级市场、办公室随身带,广播电视网将会脱离人们的视线,但3G应用和内容需要广电网的支撑,手机电视作为广播电视网的内容承载平台的转移,在三网融合的号令下,将成为3G需求的重要内容支撑,满足用户的[FS:Page]需求,手机电视在7亿多用户平滑向3G过渡的关键时刻,必定会成为广电网业务发展的最佳平台。手机电视将借助3G的发展,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巨擘的全力推动下迅速发展,踏上高速发展的“3G快车”,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受益者。

“三网手机”走天下

手机电视借助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就像熊熊燃烧而后又熄灭的奥运圣火一样虚火了一把而后患上了“伤寒”,被政府和中国移动产业链残缺的TD绑到了一起,也是偃旗息鼓,丝毫看不到希望,看着中国电信“天翼互联网手机”的广告一下子忽悠了几千万用户却无法涉足,任由中国电信的IPTV抢食自己的盘中大餐,3G手机“阿凡达”的iphone吸引着无数的3G用户的芳心,全球WCDMA的大餐也无缘消受,广播电视面临着互联网和3G无线运营商的掠夺却无还手之力。

三网融合的春风,给手机电视带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手机显示屏尺寸和分辨率的顽疾如果得不到根治,习惯了“免费午餐”的手机电视用户如果要改变习惯,适应自掏腰包“AA制”的移动互联网的“潜规则”将是很难,但移动运营商的独家垄断可以解决自费的难题,但是无人观看和使用将是盈利最大的难题,手机显示屏和分辨率的硬伤,据说可以折叠的高分辨率的手机显示屏已经出现,手机融合电视、电脑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未来手机就是电视、也是电脑,一部“三网”手机可以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手机电视:全球热播 未来新利润的增长点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手机电视牌照已发1个半 运营商开始跑马圈地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手机电视产业躁动 文广欲商用后调高费用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 春天还没来到!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