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纷争:各自都没拿出对方最想要的东西

2010-01-26 10:28:00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佚名热度:
等了12年的合作

  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步伐。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一信息可能意味着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在三网融合之后,人们要打固定电话、上网、看电视,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接入3条线,一条线就能满足所有需求。如果选用无线接入,家里甚至都不需要接线。

  三屏(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融合实现后,老百姓可以通过手机看电视和上网,也可以通过电视打电话和上网,还可以通过电脑打电话和看电视。目前广电、电信和网络服务都需要分别付费,而三网融合后用户只需要付1次费,就可以同时享用这3种服务。

  消息公布的前后几个交易日里,相关题材的股票纷纷大涨。同洲电子(002052)更是在5个交易日里暴涨近30%。

  同洲电子副总裁廖洪涛最近对待媒体的态度比两个月前要谨慎得多。他在对南方周末记者表达了对三网融合前景的信心和期待之后,还加了一句:“你最好再跟我们公司董秘了解下准确信息和表述。”

  他很清楚,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在这个敏感时期的任何一个表态都可能造成公司股价波动。同洲电子是亚洲最大的机顶盒(机顶盒为三网融合必备设备)制造商。

  这一波行情大爆发,资本市场足足等了12年。

  上世纪90年代末,欧美各国开始启动政策突围,允许广电业与电信业互相渗透。目前三网融合已成为国际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而中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要“三网融合”,并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尽管已经有了三屏融合技术,但由于历史和利益问题,12年来广电和电信网融合进展缓慢。

  国家广电总局和工业信息化部的办公地址,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但12年来两部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两大强势部委互设壁垒,重复建设。特别是体制不灵、市场化程度低的广电系统,一直不愿意跟市场化程度较高但也吃了很多“免费午餐”的电信系统对等开放网络。

  电信和广电都是通过牌照 (电信增值业务牌照和IPTV牌照)来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电信运营商只能通过与广电合作的方式开展IPTV业务(IPTV是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的交互式网络电视),但该业务与广电的数字电视业务存在正面竞争,广电积极性一直不高。而电信也找出各种理由,拒绝配合广电染指利润丰厚的电信增值业务领域。

  两部委的内耗和对抗达到顶峰的标志事件,是2009年下半年工信部多次“撕破脸皮”,公开质疑广电系统对互联网电视的消极态度。从全球发展趋势看,IPTV正在被互联网电视所取代。

  互联网电视机本质上是一种互动电视,对广电来说,必须通过双向网络来实现,但广电没钱来加速推进它的双向化改造工作,没人愿意投钱又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目前,很多钱广电是收不到的,比如电信的增值业务,但又不能全靠跟国家要钱。

  而且,双向化改造在政策上还有很多限制。广电有线网络的产权、投资等极其分散。目前广电正在以每一个省为单位,统一有线网络公司,但这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平衡各方利益。

  因此,广电只能通过对互联网电视机进行牌照管制来赢得改革时间,并找了一条工信部难以驳斥的的意识形态的理由:上亿台的电视机的背后,是庞大的内容分发体系,一道指令可以让上亿的用户接收到。

  “假如邪教组织把一条视频放到开放的互联网上,很快会通过互联网电视机传遍千家万户。”一位接近广电系统的业内人士说。

  目前,具备点播和回播功能的IPTV业务,已经显现出对广电收入的强大杀伤力。广电担心的是,功能更加强大的互联网电视机将进一步抢走电视台的广告,通过牌照管制进行堵截成为必然。

  同洲电子和广电系统合作多年,拿了不少订单。对于广电的消极态度,廖洪涛不愿过多评论,只是谨慎地表示:“从三网融合的角度来看,电视机去访问互联网是不需要牌照的,因为现在用电脑和手机上网都不要牌照。但广电方面担心可管可控的问题。”

  12年,一个轮回。在背道而驰并画了一个大圈之后,两大部委才在温家宝总理办公室的撮合下,汇集到一个原点,勉强握手和解。

  在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不过,要让这些梦想变成现实,可没那么容易。

各自都没拿出对方最想要的东西

  在最近3年里,三网融合艰难的问题频频引起关注。最惹人注目的是2005年那场“泉州流血事件”。

  2005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在泉州合作的IPTV项目测试被泉州广电叫停。叫停期间,泉州广电大力推行与IPTV有竞争性的数字电视网络改造。此举引发电信强烈不满,部分地区甚至发生互相破坏对方网络传输设备的事件,最终爆发流血冲突。冲突的结果是电信的IPTV项目被停止。

  泉州事件后,双方继续冷战。直到2009年年中,温家宝总理办公室明确要求两大部委分别拿出互相开放的具体方案,两部委才坐到了谈判桌上。

  虽然1月13日形成的决定多半是务虚的表述,但却是两部委第一次当着上级主管部门的面,承诺要开放,要加快三网融合,可以说是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说,国务院要求组建全国性的有线网络集团公司,正中广电下怀。并且通过制定时间表,给了广电准备的时间。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广电要尽快改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极度分散的局面。同时,加大网络双向化改造,否则网络没有价值。

  而为了满足电信的要求,国务院特意提到地方电信企业可以参股广电的有线网络公司,这又让电信感到高兴。

  工信部下属互动媒体产业联盟特聘专家丁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整个2009年下半年,两大部委关起门来在各自内部做了讨论,并在保密的情况下,向国务院上报了自己的方案。

  “在讨论阶段,两大部委分别给自己提出了四个问题:对方要什么?对方能给什么?我们要什么?我们能给什么?”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在广电的几大需求中,更为迫切的需要是涉足语音业务。在丁中看来,未来电信有可能对广电开放语音业务,因为这已经不是电信最重要的业务了。只不过,广电的双向网没有改造完的话,即使电信给了它语音业务,也无济于事。

  对广电来说,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加速双向化改造,二是组建全国性的[FS:Page]网络公司,广电资源的产权、运营、决策都过于分散。目前,广电已经在全国十多个省份完成了以省为单位的有线网络的整合。只有在实现全国一张网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GB也是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重头戏。

  广电十分想要工信部特别是中国移动配合的另外一大业务,便是其强行推广的手机电视标准CMNB。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工信部不一定会全面拥抱CMNB,因为当年在手机电视标准之争时,虽然让广电的CMNB“行业标准”变成了事实上的“国家标准”,但此次争论让双方“过节太深”,电信业“心里太不舒服”。

  目前有报道称,主攻自主3G标准TD技术的中移动愿意加速推进CMNB跟TD的结合,甚至宣称双方已经达成了一致。但直到今天,双方依然未见实质性行动。

  对于电信业来说,其诉求是IPTV的扩张和视频业务的开展。

  这一次,对于电信期待的IPTV的牌照,广电破天荒地松了口。尽管对于全国性IPTV的牌照,广电依然坚持管制,而以前是不批。这次双方达成了一致,电信可以申请,广电决定是否批准。而且,允许电信在目前1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向更多的城市扩展和开拓业务。

  不过,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广电一时半会不会给电信想要的IPTV业务的大规模发展资格。广电拿出来的一些城市,不一定是电信方面最想要的,这有待于接下来双方在具体谈判过程中的讨价还价。

  目前电信网上什么都能做,但仍然欠缺电视节目内容,所以十分想要视频业务,而这个视频业务主要是用于手机上的传播。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这即是广电、电信“双向进入”的核心所在。

  但在丁中看来,这次国务院常委会议虽然让两巨头表面和解,但双方急迫需要对方给的东西,这一次都没有给。“短期内看得见的牌照,不会给,因为牌照意味着控制权。”作为专家,丁中认为,总体上来看,这一次较量,广电相对赢得多一点,因为它本来就弱小。

  三网融合分为试点和推广普及两个阶段。试点阶段为三年,这可以理解为缓冲期和保护期。而且,对于非试点地区,也没有提出广电先行的非对称开放政策。

  电信的战略转型,最核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电信巨头的中高层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全球性电信媒体化”;二是电信三年前定下的全业务供应商的战略。

  电信目前在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便是光纤到户,目前的有线网络在双向化之后将拥有带宽方面的绝对优势,但电信一旦完成规模性的光纤到户,辅以IPTV、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真正全业务激烈竞争的时代就到来了。

  不过,在丁中看来,国外的电信巨头,一度也产生过类似的全面吞吃的幻觉,但最后实践中都回到传输和带宽等最核心业务上。他认为,电信业应该更多把目光放在开放上,设置低门槛,扶持一些没有网络的特定应用类型的虚拟运营商,如盛大和腾讯。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从手机电视叹电信广电合作

作者:张伟【eNet硅谷动力专稿】近年来,手机电视一直被各方“别有用心”地追捧着,满含赞誉之词,如“手机电视被称为继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继电影、电视和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移动通信增值领域的一颗新星”。美国某手机电视开发商也以幽默的口吻说道:“这个世界上只有电视和手机两种东西最流行,我们当然会更看重两者结合——手机电视的未来。”中国是手机数量大国也是电视大国,自1987年开展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到1997年,用户数慢慢累积到1000万户左右,每年平均增加100万户。然而,在此之后的四年间,却爆炸式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据信息产业部2005年10月25

视频点播、直播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近期,中国计算机报上发表于的一则新闻《视频直播应用于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其展会间利用Internet视频直播技术手段展示金融展和成就展的宏大现场,实时报道展会信息,提升展会辐射能力。但就我所知其实网上视频直播技术应用于展会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网上直播既有传统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又有互联网按需获取的交互性,因此,这种媒体形式一出现就深受网络用户的欢迎。以流媒体形式出现的网上视频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地由窄带向宽带转移,提供视、音频内容的站点急剧增加,视听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互联网上以视、音频服务的核心—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客观而言,目前流媒体技术还处于不断发展的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上)

1.1产业背景当前,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我国广播影视“十五”计划明确提出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国家广电总局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确定2004年为数字化年和产业化年。广电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节目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以至用户家中的接收设备都必须实现数字化。前端及传输环节数字化投入容易解决,而数以亿计的终端设备——用户家中的模拟接收机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从技术上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经济能力上看,数字电视机的成本还非常高,相当部分的用户还无经济

机顶盒租赁与广电数字化业务的发展(下)

上文中我们已讨论了消费型机顶盒租赁的传统租赁属性,现在我们再来探讨机顶盒生产型租赁。从目前福建机顶盒租赁实践来看,其生产型的租赁关系并未确立。香港新世界集团与服务公司之间并没有租赁合同关系,实际上香港新世界集团通过中广媒体公司间接控制了服务公司,而派威公司也是由新世界集团投资,其间也不存在买卖关系。服务公司的身份不是承租方,对用户来说,也不是实际的出租方,充其量是一个代理。机顶盒在目前阶段技术标准未统一的情况下,是缺乏通用性的专用设备,所以机顶盒租赁具有很强的设备投资色彩,但又未充作服务公司的股本。如此模糊的关系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不能合理利用融资租赁方面的税收等优惠政策,不利于数字电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