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监管政策应充当“垫脚石”

2010-01-25 09:47:00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高弋坤热度:

“三网融合已经呼吁了十几年而未取得突破,就是因为部门利益和行政壁垒所致。”原信产部部长吴基传这样认为。伴随着此次国务院推动三网融合政策的出台,融合监管问题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众多待解问题仍存在

  国家这次的表态是对三网融合重要的肯定。在相关政策方面,当天会议中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其中,从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史炜此前曾表示,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谨慎对待。他认为,国务院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中最具攻坚性的仍是体制配套和支持问题。例如,双向准入的管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双向准入的公平性资源竞争环境如何确定,双向准入中的资源共享和版权保护的操作方式是什么,都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管政策来解决。

  中广互联CEO曾会明表示,媒体监管政策是融合监管政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互联网已在1998年联合国的文件中称为第四媒体,手机也日益体现出新媒体的特征。而我国的媒体管理还缺乏法律层面的建设,《新闻法》还没有出台,《电信法》将何时颁布,其中涉及三网融合及监管体制的内容将如何确定,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在2008年也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项目。伴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这部法律又将有何变数。曾会明认为,法律的缺失使得相关政策只能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现,这给三网融合的实施带来更多的难度。相关的细节问题,还有待细则进一步出台。

  尽快发放牌照是关键

  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告诉记者:“成立融合监管部门是当务之急,但目前执行还有一定的困难。”他还认为,“三网融合问题一直都是《电信法》发展的瓶颈,可以预测,此次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出会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电信法》的出台。”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朱金周博士认为,在现有监管体制下,要切实有效地推动三网融合工作,应从以下三点出发。

  第一,尽快分类发放业务许可证,让广电和电信双方都拿到双向进入的业务牌照。虽然我国三网融合体制政策障碍逐步松动,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推进,政策推动效果日益显现,但在实践中,牌照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三网融合的重要体制机制障碍。

  第二,三网融合在地方层面的执行,应少一些约束条件,多一些推动三网融合体制改革的措施。尽快消除三网融合制度障碍,推动电信、广电逐步实现双向进入,探索建立电信、广电融合性监管新体制。

  第三,加强企业间合作,在监管政策上给予支持。扩大三网融合试验区域和业务应用范围,提升商用网络规模。尤其要在二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取得三网融合重点突破。鼓励通信、广电等不同领域企业探索合作、合资、并购、联盟等发展模式,推动三网融合发展。

  朱金周认为,监管政策的完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当电信和广电部门真正开始实施融合业务时,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监管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