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 or DTV)是采用数字信号广播图像和声音的新的电视系统, 它从节目采编、压缩、传输到接收电视节目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视按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地面数字电视又分为移动数字电视和固定数字电视,由于播出综合成本很高,另外国家标准和频率规划尚未出台,所以普及速度较慢。我国固定地面数字电视目前主要有四川省自贡富顺县发展了用户,云南电视台有少量试播用户;发展较快的还是车载移动数字电视。
一、广电总局地面数字电视的相关政策法规
1、《关于加强地面数字电视试验管理的通知》
2004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地面数字电视试验管理的通知》,主要规定有:开展地面数字电视试验必须符合国家统一标准,在国家标准未颁布前进行试验的系统必须具有今后改造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能力;利用有线数字电视调制方式无线发射电视节目,由于涉及到与现有电视覆盖网兼容和下一步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的问题,此项业务不宜在电视分米波频段内开展,可考虑在MMDS专用频段内进行,以作为有线电视网的补充和延伸,扩大多套电视节目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因为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尚未制定,目前仅限于在批准的地区进行试验等。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批准上海、北京和广东是经可以开展基于DVB-T标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在深圳建立国家级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网。
2、地面数字电视的最新政策导向及未来趋势
2005年8月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在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的讲话提及了国家关于地面数字电视的政策导向及未来趋势。具体内容如下: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保证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至少不低于模拟电视的覆盖能力。
地面数字广播的定位在传输方面应该保持单项的基本模式和扩展模式。在接收方面应该支持室内、室外和移动接收和便携接收模式。
固定接受还要支持除了多频道的标清业务和高清业务,在服务对象方面,面向广大农村、城近郊区以及城市内具有无线需求的受众。
移动接收主要是面向城市内具有移动接收需求的观众。
另外,王联还指出,随着网络的铺开,业务的拓展,城乡之间的业务需求的差别会逐渐走向互相的渗透和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会按照一个新的体系完成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两个方向发展。移动接收包括车载电视、手机等等,固定接收包括高清晰度电视等等。
二、目前地面数字电视开展正待解决的问题
1、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迟迟未出台
我国在2000年就已确定使用欧洲DVB-S卫星传输的行业标准,2004年底又将欧洲DVB-C标准定为国家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因此只有地面数字电视采用自主制定的标准。
2000年前后我国就开始自主开发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系统,但却迟迟未出台。目前,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发改委来牵头负责,比较成熟的方案主要有两个,清华大学的DMB-T系统和上海交通大学的ADTB-T系统。估计2005年年底融合两家优势的标准将会出台。
2、地面数字电视的频率规划
国家曾经向奥组委承诺在2008年奥运会用高清晰度电视来为世界传送奥运会的节目,用地面的无线覆盖为各地提供奥运会的高清节目。所以在等待国家地面数字标准颁布的同时,广电总局组织了专门的力量进行地面数字电视的频率规划。
为您推荐
“微波数字电视”是指使用微波通信的数字化电视。利用固定天线接收信号的普通电视机的微波数字电视已于2003年12月在东京、大板及名古屋三大城市的部分地区开播。此外,还准备于2006年春开通便携终端的微波数字电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在微波数字电视中面向电视机和面向便携终端的服务有何不同。微波数字电视利用470M~770MHz即“UHF频带”发送无线电波。每家电视台将其中的约5.6MHz带宽等分成1
一、展会背景介绍数字电视是我国电视领域采用的最新先进技术。从节目制作、编辑到传输、播放、接收均采用数字技术,与现正在使用的模拟技术相比,具有清晰度高、存储方便快捷、信号稳定、可与用户互动等优点。2004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15年全国将停播模拟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就是数字信号。东北地区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电视数字化进程,工程浩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东三省广电局为加快数字电视发展,于2005年6月16日至19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05沈阳国际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展览会”。电视台、数字电视和电视节目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受益群体非常之大,观众的参观热情要高于房
指导: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CDTF)协办: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杂志社北京华彩乐章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媒体:《中国数字电视》《人民邮电报》《中国电子报》《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网络世界》《中国多媒体视讯》《中国广播电视报-产业周刊》《电信技术》《IT经理世界》《新经济导刊》《通信商业周刊》《通信世界》《流媒体世界》《消费电子世界》《广播与电视技术》《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数码精品世界》网络支持: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