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非编经验浅淡

2009-12-11 08:45: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热度: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各级电视台对新闻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异地新闻采编、突出事件的报道上,传统的卫星、光纤回传成本高,而且一般的电视台不具有这个条件;而今计算机性能和视音频压缩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使以视音频媒体信息的远程传输成为可能。本文阐述了自己在工作当中,对移动非编的探索过程,异地新闻采编当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思考,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 移动非编系统

对于电脑,有人会选择组装,只要自己能搞定相关技术问题就行,那么移动非编也能DIY吗?也许会有人产生怀疑,起初2004年初产生这样的想法,笔者也是从疑惑中一步步摸索找寻答案,对非编了解多了也就对它不再感到神秘,简单地说,非编就像Word、WPS运行在电脑系统中的应用软件,只不过非编是处理相对海量的视音频数据,以前计算机性能有限还需要专门的板卡来进行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PU及显卡性能成倍提高,技术瓶颈被打破后,摄录数字化和I/O技术的出现,非线编辑系统向着纯软件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基于CPU+GPU+I/O技术的标清制作越来越普及。

1. 应用软件

移动非编系统最核心就是视音频处理软件,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其不一定需要具有多么强大功能和实时性,只要能够采集剪辑,即使是采用降低视频预览质量也可以接受,再者支持快速打包和多格式视频输出,能满足新闻播出画面质量要求,当然,这几个方面越强大越好,表1是对几款常见编辑软件做的简单对比。




* Adobe Premiere:应该说表1是应用较早较广泛,不过虽经版本不断更新,功能也更加强大,但无卡实时性,打包渲染速度慢是其最大的不足,不过具有众多转码软件支持可以改善一些不足;

* Sony Vegas 功能与实时性相对Premiere要好,操作方面相对复杂一些,其不足也是渲染输出较慢,输出的DVD MPEG-2回放效果不理想,运动镜头抖动严重;

* Canopus EDIUS 早期DVStrom2 Pro板卡捆绑有1.5LE版,从3.0版之后功能有了极大的增强,依靠领先的编解码技术,无卡也能做到多格式多层全实时,编辑功能丰富快捷,具有广泛的专业格式支持;

* Ulead VideoStudio与Pinnacle Studio都面向家庭DV制作,功能虽然简单,但对于简单的视频剪辑已经够用,支持DV直接采集成VCD/DVD MPEG文件。

以上几款软件,可以到其官方网站或华军软件园下载到免费试用版本。

2. 硬件选择

现在各级电视台基本上已经实现摄录数字化,对于DV、DVCAM、DVCPRO、DVCPRO50和近两年的HDV、P2、XDCAM等摄录一体机,大部分标配有IEEE1394(i.Link)甚至有USB和RJ45,而Betacam SX、MPEG IMX、Digital S及Betacam SP这些数字和模拟设备,就可以通过视音频模数转换器来解决信号采集问题。

为提高采编工作效率,我们对于有IEEE1394摄录设备可以加挂硬盘记录单元,拍摄素材可高速上载或直接在线编辑。当然选择最新XDCAM、P2、XDCAM EX以非磁带线性介质的摄像机效率会更高,这样可以快速导入或直接在线编辑,对采用双码率的记录的摄像机,低码素材可以用于应急传送。

根据编辑系统对硬件的要求,笔记本电脑配置当然是越高越好,主要有以下几点侧重:

* CPU性能最为重要,同架构的CPU选择主频更高规格,但系统与编码软件对多核心优化支持上有所不同,所以多核心及大容量二级缓存,与高主频编码耗时对比反而不明显,这方面可以参考专业网站所做评测结果,另外内存不应小于512MB,建议为1GB以上;

* 以采编25Mbps素材为例,10分钟素材接近2GB,所以硬盘要有足够的可用空间,并采用NTFS磁盘分区格式,解决FAT32单文件体积最大不能超过4GB的问题;

* 考虑到便携性和软件窗口布局空间,屏幕尺寸最好是14~13吋,体积大不便携带,小屏高分辨率字体显示小,操作起来也不太方便;

* 移动非编注重的是编辑而不是特效,所以对显卡要求不高,独立显卡比较耗电,如经常需要流动性使用,也可以考虑增加备用电池,当然一般情况都是接市电使用;

* 接口方面,IEEE1394是必需的,当然像P2、XDCAM EX可以使用USB上下载,有线网卡都标配,但有时遇到WiFi环境就会用到无线网卡,而无线上网卡CDMA和GPRS根据需要选择,日常只作为应急备用。

3. 视频格式与编码输出

我们知道数字摄像机记录格式及采集后的原始数据量巨大,在网络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直接回传,无疑效率非常低,所以解决办法就是打包转码为高压缩比的视音频格式,尽量保证画面质量的情况下来减小回传文件的体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视音频编码格式简单作一说明:

MPEG-2 IBP:作为标准已多年广泛被应用于DVD和广电播出传输,是一种高质量活动图像压缩算法,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目前一般的视音处理软件均可以很好的支持,码流大小灵活可调,根据情况2.5Mbps~8Mbps~15Mbps甚至更高进行调整,4Mbps~8Mbps码流达到播出要求。

WMV 9:由微软开发的视频压缩技术系列中的最新版本,主要应用网络流媒体,也是目前高清编码方案之一,压缩率很高,3Mbps码流的WMV9基本达到6Mbps级DVD画质。

RMVB:是Real公司开发的网络流媒体视频格式,由RM升级延伸出的新视频格式,很多网络下载视频[FS:Page]采用这一格式。它相对较早的RM的先进之处在于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比特率资源,静止和动作场面少的画面场景采用较低的编码速率,剩余带宽放在快速运动的画面场景利用。保证了静止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运动图像的画面质量,从而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就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压缩效率非常高,最大不足就是画面质量偏低颜色还原度不高。

DivX:是基于MPEG-4规范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压缩效率非常高,同等质量的情况下文件大小仅为MPEG-2 IBP的1/3左右,所以这种视频编码技术被人称为DVD杀手。

H.264:H.264/MPEG-4 AVC标准是由ITU-T和ISO/IEC联合开发,压缩效率非常高是MPEG-2 IBP的2~4倍,600Kbps就可以达到VHS级别的视频品质,是未来最热门高清编码标准之一。H.264/AVC压缩率高但算法过于复杂,所以对硬件要求相对比较高。

以上几种视频编码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实际应用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如在有网络情况相对较好,就使用编码速度较快质量较高的MPEG-2 IBP,而在使用CDMA这样的速度很慢的无线网络,在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就选择WMV9、DivX和H.264等压缩率非常高的格式,以降低输出文件的体积和减少回传时间。

视音频编码是整个流程相对耗时较长一个环节,所以我们需要探索如何提高编码效率的路径,选择高配置笔记本电脑是勿庸质疑的,但目前的多核CPU未必就能提升编码速度,这主要原因在于多数编码软件对多核CPU优化不足所致,所以使用优秀的编码软件,特别是增加对多核CPU优化支持的新版本,可以大大改善编码效率,下面就以Canopus Procoder3.0和Rhozet Carbon Coder v2.5为示例作一说明。

转码视频素材输出为MPEG-2 IBP,选择CD/DVD:MPEG2-DVD-PAL(调整流类型为程序流、最高品质),Intel Core 2 Duo E2130 双核CPU利用率仅能为65%左右,速度0.85左右(图1)。而改用新版增加的System:预览DVD目标(采用Rhozet Grid编码技术;调整参数为:程序流,625/50系统、最高品质),CPU利用率提高到100%,编码速度提高1:1左右(图2)。转码成DivX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DivX Codec 6.0之后版本才加入对多核CPU的支持,Procoder调用方法是选择输出“目标AVI”,设定需要的分辨率、帧速度和行扫描试,通过“视频编码器”项选择DivX 6.x Codec(x Logical CPU)。







4. 网络回传方式

网络回传涉及到两个问题:选择网络和回传方式。

常见宽带类型有:HFC光纤接入、xDSL(如ADSL、VDSL等),现在一般的网吧、酒店和城市小区采用HFC无线接入,xDSL多为一般家庭用户和城镇使用;无线上网方式有:EDGE、CDMA、GPRS,后两者回传速度最慢,EDGE即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移动和联通最近都各自在大城市开通这项业务,理论带宽为384Kbps,CDMA1X网络带宽大约是下行153Kbps,上行80Kbps左右,而GPRS理论峰值为115Kbps左右。由我国提出并在今年四月初开始商用的3G通信技术TD-SCDMA,在带宽方面相对现有使用无线通信技术有了大幅度提高,理论上可以达到2Mbps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行带宽才是我们回传使用带宽,而且无线上网速度与信号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实际使用中还达不到这些峰值,所以有条件尽量选择网吧、酒店和小区网络环境好地点进行回传,无线上网只能作为应急使用。

除网络带宽影响回传效率外,回传方式也很重要,即使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中,速度差异也会很大,原因就在于不同方式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效率存在差异。

* 通过IM软件或邮箱回传,如QQ、MSN操作虽然简单,但必须有人负责在线接收,而且传输速度也稳定,特别对于大文件很容易出错,一般不支持多线程及断点续传功能。免费的G-mail邮箱也容易申请到,但对附件大小有限制,操作起来必须有个上传接收过程,如果转发等待时间会更长,网络硬盘也存在类似问题;

* FTP文件传输协议是互联网TCP/IP协议集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优点是稳定安全速度快,且支持多线程及断点续传,无文件大小限,目前亳州电视台就是采用此种方式;

* iSCSI跨网应用,iSCSI协议是一种跨过IP网络来传输潜伏时间短的SCSI数据块的方法,相对TCP/IP方式效率方面相对较高,现已经广泛用于局域网存储,特别现在的IP-SAN被炒得如火如荼,虽然公网环境无法与局域网相比,但也可以作为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一种路径。

二 异地新闻采编流程

亳州电视台摄录设备为Sony DVCAM,记者拍摄新闻后回驻地或现场采集,摄像机通过1394上载到编辑系统中,快速粗剪,完成后打包生成MPEG-2 IBP DVD文件,通过酒店宾馆或网吧连同文稿FTP方式回传到亳州电视台FTP服务器中,通过防火墙网关中转过滤直接导入新闻制作和文稿系统中,再审稿编发,如图3所示。




因各级电视台设备与工作流程会有差异,我们可以参考索贝公司对E1000移动非编系统提出的业务流程方式,但一般城市台新闻流程是先定文稿之后才能制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在现场直接编辑好,只作粗剪打包回传的原因,这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提高异地采编的工作效率是我们总结改进的方向。

高效率采编可以选用XDCAM、P2等基于非线性记录介质的摄录设备或外挂硬盘记录单元,做到高速上载甚至直接在线编辑,对于有文字与摄像分工记者组,文稿与采编素材要尽量同步进行或提前现场写稿,做到剪辑有的放矢,提高编辑速度,有条件的甚至可[FS:Page]以现场配音加字幕制作出准成品,进一步减少打包生成的数据量,提高压缩速度减小文件体积,从而加快回传!

三 应用问题与处理

经过这几年十几次的使用,其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办法,供大家参考。

* 第一次使用就遇到赴赣多地点流动跟踪报道,虽有技术人员跟随并带有小型录放机,但时间紧迫,记者对软件操作不熟练,技术人员剪辑又得记者来指挥,最主要的是只有一台P4M1.9G性能不高的笔记本电脑,文稿与上载编辑错开时间用,每次都工作到很晚才回传成功,所以外采之前人员一定要先熟练软件操作,作为培训指导工作,另外带两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是必要的,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遇到其中一台出现软硬件问题可以备用;

* 进行香港招商报时,遇到无法使用酒店提供的无线路由器上网的情况,而同行其他人员的电脑确可以正常上网,还好笔者同事有计算机基础解决了问题,原因是网络连接使用了固定IP地址,与路由器不匹配,将本地连接属性TCP/IP 地址获取方式改成自动即可,大多酒店使用的网络服务是动态地址分配,所以技术人员在外采出发前应做好电脑全面检查工作;

* 省两会报道期间,记者测试回传遇到上网正常,但无法连接FTP服务器的情况,原因是台里的FTP服务器开放端口在路由映射失败,要求记者更换另外一个FTP服务器端口回传,但同事不知如何操作,之后通过QQ远程协助控制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此次得到的教训是,TCP/IP端口不是所有都可以使用的,为保障台内部网安全,网管定期更换端口参数一定要进行测试,避免设置端口与其它服务端口冲突,记者遇到问题可通过系统远程登录或IM软件提供的远程协助提供技术支持;

* 2007岁末赴合肥报道“两会”,同事一次在插线1394线缆时,误将笔记本电脑的4针的 DV接口损坏掉,当时只带了一台电脑,外借电脑又没有编辑软件,只有应急下载安装一个会声会影10应急采集成DVD MPEG-2文件,才勉强在当晚发回新闻。一般笔记本电脑只带有一个4PIN 1394接口,中间是很小的塑芯,用力和插拔角度不当极易造成损坏,所以要提醒记者使用注意此处,另外4PIN小口反复插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松动接触不良的问题,选择支持USB、RJ45摄录设备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四 扩展思考

应该说“移动非线编辑系统”并非是什么新技术,只不过是由计算机技术发展作为推动,原来只在台式机运行的视频编辑系统,现在安装在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中,借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回传的扩展应用而以。电视媒体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报道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相对平面媒体要晚一些,这是受制于我国宽带网络的普及发展,所以我们做技术工作,完全有理由将相关技术结合利用,比如QQ可以视频聊天,我们就可以做视频连线和网络直播,摄像机源信号要比普通的摄像头质量更高,在室外可以利用无线路由、AP,笔记本电脑无线网上连接上网,做到空间再延伸,而3G通信时代的到来无疑又提供新途径,当然目前相对卫星传送画面质量要低一样,但可以做到低成本提高新闻时效性,可以作为一种未来提高媒体竞争力很好的尝试。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索贝岁末接连中标北京市多个采购项目

西城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摄录编系统采购项目2009年9月,索贝凭借在此类项目建设中的众多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顺利中标西城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统配摄录编系统政府采购项目。在此次项目的选型上,索贝综合考虑到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技术参数达到招标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以提供业内技术最先进、性能最稳定的产品,并考虑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的联通性为出发点,提出了设计方案。具体实施阶段,索贝将提供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联调,以及主要包括系统设备操作培训及工程师培训在内的为期七天的培训。系统正式运行后,索贝将本着顾客为先、持续改进的原则,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门头沟教委非编采购项目2009年12月,

曾剑秋:三网融合国际启示

备受关注的我国三网融合,在2010年初首度明确“时间表”。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由此,了解国际上三网融合的情况,既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大势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解除了电信企业与广电企业相互进入限制,基本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近年来,随着光接入成本下降带来的“光进铜退”和数字电视技术逐渐取代模拟技术,三网融合市场再次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初至今,英国使用数字电视的家庭已经接近50%,并以每周3万户的速度增长,电信宽带和有线

广东广电调研江苏经验 成立网络整合筹备组

据最新消息,广东省已经成立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筹备组,展开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资产评估工作。争取按总局要求及计划完成全省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工作。昨天(3月2日),由广东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带队,省广电相关人员一行共30多人,赴江苏考察调研,学习借鉴江苏有线整合经验。今天,广东广电考察团将继续赴江苏无锡考察调研。据了解,广电20多年来一直在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线,有线电视网络基本由各个省、地市自己投资兴建。“以网养台”等模式增加了网络整合的难度。江苏广电网络董事长陈梦娟对搜狐IT透露,江苏有线在网络整合进程中,“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模式保证了台里及相关部门利益不受影响。在网络整合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