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4:00,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主任杨崑做客人民网,谈中国电视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整合,以下为文字实录部分: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为我们谈中国电视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整合。杨秘书长,欢迎您来到人民网,请您和人民网网友打个招呼。
杨崑: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互动媒体产业联盟的,我叫杨崑。
主持人:近日,创维数码表示已经要考虑参股乐金显示器公司在广州投建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TCL集团也联合深圳市政府和相关的家电厂家筹建了8.5代线,咱们国内的电视厂商这样集中地在此领域投入,这其中的推动力是什么?您能给网友简单介绍一下吗?
杨崑:其实这是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电视机正在从传统的CRT向平板显示升级,我们的用户前几年都在考虑是选择等离子电视还是选择液晶电视,随着这几年市场自然地发展和选择,液晶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用户的一个主流选择,而作为目前国内优先发展的8代左右的液晶生产线,也是用于生产液晶电视所需要的一个基础元件,也就是液晶面板。
在市场发展已经到达一定需求层次的情况下,国内的整个产业不仅要在整机组装生产上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规模,而且在整个产业的生产能力上,包括它的整机组装,也包括一些下游关键器件的生产都要达到相关的水平,才能支撑我们整个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我们国内整个产业不但要做好国内市场,而且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现在集中有一批8代左右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开工建设的原因。
主持人:咱们从TCL的液晶模组工厂落成,到国内目前很多厂商投资建设的8.5代线的投产,这些动向是否就可以论断,目前我国电视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要向上游“破冰”的阶段?向上游发展的趋势能否代表我国整个家电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呢?
杨崑:这个趋势近两年非常明显,而且应该说是被逼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到,几年前我国的彩电生产企业曾经一度达到全世界出货量的近一半左右,当时是我们国家彩电产业的一个辉煌时期,而且是我们国内彩电生产企业经过多年拼搏才在CRT电视的生产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开始引入彩电生产之中,由于当时最早的平板显示技术基本上被控制在日本、韩国等这些大的国际巨头手中,造成了国内的彩电生产企业必须花费巨资从国外引进这些液晶面板,不但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绝大部分利润被日韩企业拿走了。这一结果造成我国的彩电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跌落到20%左右,目前有所回升。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核心器件生产被控制在国外厂商手中这一现状,解决的方式就是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只有自己有了,才有可能真正参与这个国际市场的溢价,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取得原材料的供应,同时保障我们整体彩电生产能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有两个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大陆当时组织了几个集中的采购团到台湾集中采购液晶面板,其实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当时大陆企业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然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时大陆企业缺乏液晶面板的这一困境,而且,也给我国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时因为遇到了金融危机)。但是从长远来说,国内的市场规模已经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够支撑的了,不但要依靠台湾的企业,还要和国外的企业开展合作。我们自己就必须首先具备这个能力,然后才能进一步提升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这也就是您提到的问题,我们国内为什么这么集中地上这么多的液晶面板。
主持人:它是不是可以代表整个家电行业的总体趋势?就是必须突破目前的状态,要向上游发展。
杨崑:您所说的向上游发展,可能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的核心元器件的生产能力。就是刚才我已经介绍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原先在CRT上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必须重新找回在生产上一些关键元器件中的发言权和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也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向上游发展。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我国的液晶面板此前基本上全部都是依赖进口,目前TCL的董事长李东生也呼吁国内的企业联合投资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您认为咱们国内企业控股的8.5代线对市场的整个格局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杨崑:这个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给了我们国内企业一张牌,其实这个不仅仅是在彩电行业出现过这种情况,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国的大型计算机发展历程,我们曾经在很早的时候向国外购买这种超大型计算机,国外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上的“禁运”,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贸易封闭,但一旦我国在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马上这个市场就对我们开放了。就是解决你这个产业发展的整体主导权上,这个意义是巨大的。
第二个方面,在具体的增强国内企业盈利方面,由于这条生产线进入国内以后,我看到了今天上午的TCL发布会的一些材料,它是和整个TCL产品的整体规划是紧密配合的,实际上可以对TCL其他产品线的发展和升级提供强烈的保障和互动。从这一点上,它带来还有大量的实际的经济利益。
从第三个方面来说,国内一旦在液晶面板生产线8.5代线以上的生产线上取得发言权以后,它可以拉动其它的,您刚才一再讲向上游发展,它还能拉动更多上游的生产环节在我国落户、发展、取得技术突破,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主持人:咱们讲到8.5代线也是属于在这个产业链中比较核心的技术。我国企业投资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会对这个产业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刚才讲到的是一个市场格局,您觉得它对整个产业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杨崑:最关键的影响可能就是在我们的企业群的整体竞争力上的影响,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体现出来。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国家的CRT电视当时之所以能出现控制全球50%的出货量的局面,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一个阶段,国际上几大CRT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了大陆,而随着这些生产线转移到大陆,周边这些配套的生产线以及其他的产业链环节,由于成本上的考虑,也就是为了产业相互配合的考虑,也全部同期转移到了大陆,这使得我们国内整体的彩电,当时是彩电最终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实际上上下游有很多其他配套的生产,使得我国整体上在彩电上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升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当时国内的彩电市场份额,包括国际上的彩电份额,以及周边的生产加工能力,一度作为我们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在发展。
而这一次,大家可以关注最近的一些消息,不光是TCL引进了8.5代的生产线,近期也有一些大的韩国企业、日本企业、台湾企业开始在酝酿将这些液晶面板生产线,当然8.5代应该是最先进的,我看到还有7.5代的,还有8代的,已经开始转移趋势了,也就是这些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在向大陆转移。随着这些液晶面板在大陆的投资生产,和上次CRT一样,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重心向大陆又一次大转移,可能随之发生。这对整个我国的彩电行业来说,或者对我国的消费电子领域来说,意味着又一次[FS:Page]产业结构又一次整体的升级和提高。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市场需求规模基本都保持在4000万台/年,其中液晶电视的增长是最为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视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全球市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入能否进一步刺激这个市场的增长呢?
杨崑:液晶面板生产线对市场的刺激,有两个方面最突出:第一方面,国内电视机的升级换代。大家都知道,4000万台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动态变化的是什么呢?就是CRT电视和液晶电视所占的比例。我们看到市场上发布的一个数字,今年我国预计是在2300万台左右的液晶电视,也就是已经突破了一半。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半的市场,也就是说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开拓、继续挖掘的一个市场。这一块是我们增长的一个空间。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液晶面板生产线不光是彩电的整机,我们现在整体上,包括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现在都是往多媒体化转移。我们身边的显示屏随处可见,包括我们的手机,包括我们看到的车载,包括我们看到的MP4,包括我们的楼宇电视等等,包括生产线上大量的视频,这实际上也都是平板显示技术可以扩展的新的市场空间,所以它对我们带来的帮助应该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将是非常突出的。
主持人:刚才讲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消费市场,也就意味着它的消费者数量是庞大的,消费者在电视行业向上游整合的过程中能否得到直接的实惠呢?您认为这样的产业链完善和整合需要多久的过程才能最终把这个实惠落实到消费者这里?
杨崑: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享有这个实惠了,而且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切切实实享有过CRT生产线落户中国时的实惠,就是彩电价格大幅下降。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从前年开始到现在,目前商场里销售的液晶电视的价格同比下降的幅度,但是我相信随着这一批生产线在中国大陆的落户,这个液晶电视的价格的下降将可能出现一个更大的比例,这就是带给我们消费者一个非常直接的实惠。
主持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厂商的液晶面板生产投入方面,各地的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您觉得8.5代线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具体哪些方面的发展和效应呢?
杨崑:8.5代线这样的核心生产能力,它带来的效应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给予这些液晶生产线在本地落户这么大的支持。我看到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材料,就是您刚才提到的这条生产线预计将在当地形成的整体产值将达到千亿的规模,这本身对当地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直接的帮助作用。这里面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这条生产线本身将引入大量的投资,带来大量的就业;其次,由于这条线的引入,对于彩电整机,对于周边一些终端产品的发展将直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刚才我讲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在其他的应用方面也会开发出很多新的、很好的应用出来。这些也会进一步刺激周边的消费。而且它带动的不光是和它本身直接有关的彩电整机,刚才我在讲,像液晶生产面板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带动的是一个产业链在大陆的落地以及发展,因为我们现在是大工业生产,大工业生产是自然而然趋向于成本最低这个状态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出现了一些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地方出现非常集中的,这么大量的,这就是因为他们彼此靠近,他们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比如物流等等都会出现成本的降低。
主持人:应该有利于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发展。
杨崑:我相信这些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引入的不光是这一条生产线,它将会引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本地的落地和发展,这对它的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主持人:目前液晶屏是业内比较热点的话题,大家都非常关注高世代线的液晶发展情况。它在实际的投资和运作上额是非常受到关注的。您作为资深的行业分析人士能否给我们提一些您的建议,我们的企业如何在投入新的生产线上能够减少风险呢?
杨崑:应该说,这方面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很多专家围绕国内这一新的趋势给出了他们的分析,我认为很多的分析还是非常客观、非常到位的。
我也讲一些个人的建议,首先是要快,然后,我也注意到TCL的规划是在2011年下半年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其实,不光是TCL,其它的几条准备落地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也将在这个时间前后形成生产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整体的生产能力,届时将出现一个飞跃式的增长。大家都知道,商场如战场,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占领先机。另外一个“快”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技术本身每隔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升级换代,这就是为什么CRT经过了这么几年的发展现在过渡到液晶,现在大家当然也在谈OLED等其他的一些技术,当然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不会像8.5代引进的TFDLED这么快地进入市场。但是这些未来的新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这个点是在哪呢?我们现在不好预计,但是很多专家也在预估是在2013年或者2015年,是不是我们下一代技术就发展起来了。在此之前,这些投产的生产线就必须尽快取得经济利益,同时为我们国内企业向下一代技术升级、转移做好准备。所以,它一定要快。
其次,整合。液晶面板生产线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的上游,它最终的价值要真正在市场上发挥出来,要满足下游企业的生产需要。TCL这些企业来推动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国内的落地生产也有它自身的优势所在。
原因在什么呢?TCL本身就是我们国内的一个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它自身就要消耗掉大量的液晶面板,我想这条生产线首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TCL自身的彩电生产。但是要真正把这条生产线的效能发挥到最大,然后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光是要满足TCL自身的彩电生产以及其它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同时,要把眼光放的更宽广一点,看能不能充分挖掘好珠江三角洲这么庞大的消费电子的生产潜能和更多的消费电子生产厂家相结合,这样的话,就能够把这条线的生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我相信取得这种效益会更好的。我想第二个建议就是要整合。
最近分析生产线的时候大家都提到了技术升级。关于技术升级这个问题,我想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我们不可能因为七年或八年以后的新技术,我们今天的技术就停滞了,技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自然而然的传承下去的。所以,我想怎么在这条生产线本身发挥效能的同时为下一代的技术,当然我们也在关注下一代的技术究竟是以谁为主,就像当时这一代的技术,当时提出来等离子、液晶等等几种可选择的方案的时候,当时我们也在选择,现在大家选择了液晶,我们也在选择下一个技术,但是不论下一代技术是什么,我们在做好眼前这些工作的同时,可能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为下一代做好储备,这个也可能是需要我们现在就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但是真正需要做可能是四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减少风险,就是首先要快,然后做好整合,还要注重自己的技术升级。我觉得您说的这些,应该说不止针对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一个要素,可能对于整个产业来讲都应该是必备的一些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这个产业也才能发展得又快又好。是吗?
杨崑:您说得是非常对的。
主持人:感谢杨秘书长今天做客人民网为我们整个解读了中国电视行业向上游产业链整合的情况,也希望我们目前正在投产、正在做8.5代线的企业能够尽[FS:Page]快地整合好咱们的生产线,才能利于产业的发展。
在最后,您有没有什么对网友要讲的,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这个事情,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
杨崑:首先感谢人民网给我们一个机会,和网友做一个面对面的交流。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光是彩电行业的事情,它实际上是关系着我们国家下一轮整个产业升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终端。大家都知道,如果把这个面放得更广一点,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在讲很多大的产业的整合和融合,这里面涉及到三网融合,也涉及到现在的物联网等等,这里面对终端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很多终端是要求的很好的多媒体的呈现能力。在终端的生产上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国内的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了,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应该说,我们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像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引入这样,一个一个地踏踏实实地工作,最终能够解决我们终端生产、研发、销售环节中的一个一个的问题,最终能够把我们整个大的产业做好,也做好我们整个这个大产业融合这项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最终能使我们的消费者得到实惠。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儿就结束了,再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为我们谈中国电视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整合。杨秘书长,欢迎您来到人民网,请您和人民网网友打个招呼。
杨崑: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互动媒体产业联盟的,我叫杨崑。
主持人:近日,创维数码表示已经要考虑参股乐金显示器公司在广州投建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TCL集团也联合深圳市政府和相关的家电厂家筹建了8.5代线,咱们国内的电视厂商这样集中地在此领域投入,这其中的推动力是什么?您能给网友简单介绍一下吗?
杨崑:其实这是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电视机正在从传统的CRT向平板显示升级,我们的用户前几年都在考虑是选择等离子电视还是选择液晶电视,随着这几年市场自然地发展和选择,液晶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用户的一个主流选择,而作为目前国内优先发展的8代左右的液晶生产线,也是用于生产液晶电视所需要的一个基础元件,也就是液晶面板。
在市场发展已经到达一定需求层次的情况下,国内的整个产业不仅要在整机组装生产上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规模,而且在整个产业的生产能力上,包括它的整机组装,也包括一些下游关键器件的生产都要达到相关的水平,才能支撑我们整个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我们国内整个产业不但要做好国内市场,而且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这就是为什么国内现在集中有一批8代左右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开工建设的原因。
主持人:咱们从TCL的液晶模组工厂落成,到国内目前很多厂商投资建设的8.5代线的投产,这些动向是否就可以论断,目前我国电视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要向上游“破冰”的阶段?向上游发展的趋势能否代表我国整个家电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呢?
杨崑:这个趋势近两年非常明显,而且应该说是被逼出来的。大家可以看到,几年前我国的彩电生产企业曾经一度达到全世界出货量的近一半左右,当时是我们国家彩电产业的一个辉煌时期,而且是我们国内彩电生产企业经过多年拼搏才在CRT电视的生产中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开始引入彩电生产之中,由于当时最早的平板显示技术基本上被控制在日本、韩国等这些大的国际巨头手中,造成了国内的彩电生产企业必须花费巨资从国外引进这些液晶面板,不但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绝大部分利润被日韩企业拿走了。这一结果造成我国的彩电市场占有率曾一度跌落到20%左右,目前有所回升。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核心器件生产被控制在国外厂商手中这一现状,解决的方式就是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生产能力,只有自己有了,才有可能真正参与这个国际市场的溢价,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取得原材料的供应,同时保障我们整体彩电生产能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有两个非常大的事情,就是大陆当时组织了几个集中的采购团到台湾集中采购液晶面板,其实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当时大陆企业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然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当时大陆企业缺乏液晶面板的这一困境,而且,也给我国台湾液晶面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时因为遇到了金融危机)。但是从长远来说,国内的市场规模已经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够支撑的了,不但要依靠台湾的企业,还要和国外的企业开展合作。我们自己就必须首先具备这个能力,然后才能进一步提升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这也就是您提到的问题,我们国内为什么这么集中地上这么多的液晶面板。
主持人:它是不是可以代表整个家电行业的总体趋势?就是必须突破目前的状态,要向上游发展。
杨崑:您所说的向上游发展,可能直白一点就是说我们的核心元器件的生产能力。就是刚才我已经介绍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原先在CRT上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们必须重新找回在生产上一些关键元器件中的发言权和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也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向上游发展。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我国的液晶面板此前基本上全部都是依赖进口,目前TCL的董事长李东生也呼吁国内的企业联合投资建设液晶面板生产线,您认为咱们国内企业控股的8.5代线对市场的整个格局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杨崑:这个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给了我们国内企业一张牌,其实这个不仅仅是在彩电行业出现过这种情况,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国的大型计算机发展历程,我们曾经在很早的时候向国外购买这种超大型计算机,国外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上的“禁运”,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贸易封闭,但一旦我国在这个技术上取得突破,马上这个市场就对我们开放了。就是解决你这个产业发展的整体主导权上,这个意义是巨大的。
第二个方面,在具体的增强国内企业盈利方面,由于这条生产线进入国内以后,我看到了今天上午的TCL发布会的一些材料,它是和整个TCL产品的整体规划是紧密配合的,实际上可以对TCL其他产品线的发展和升级提供强烈的保障和互动。从这一点上,它带来还有大量的实际的经济利益。
从第三个方面来说,国内一旦在液晶面板生产线8.5代线以上的生产线上取得发言权以后,它可以拉动其它的,您刚才一再讲向上游发展,它还能拉动更多上游的生产环节在我国落户、发展、取得技术突破,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主持人:咱们讲到8.5代线也是属于在这个产业链中比较核心的技术。我国企业投资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会对这个产业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刚才讲到的是一个市场格局,您觉得它对整个产业格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杨崑:最关键的影响可能就是在我们的企业群的整体竞争力上的影响,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体现出来。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国家的CRT电视当时之所以能出现控制全球50%的出货量的局面,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一个阶段,国际上几大CRT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了大陆,而随着这些生产线转移到大陆,周边这些配套的生产线以及其他的产业链环节,由于成本上的考虑,也就是为了产业相互配合的考虑,也全部同期转移到了大陆,这使得我们国内整体的彩电,当时是彩电最终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实际上上下游有很多其他配套的生产,使得我国整体上在彩电上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升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当时国内的彩电市场份额,包括国际上的彩电份额,以及周边的生产加工能力,一度作为我们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在发展。
而这一次,大家可以关注最近的一些消息,不光是TCL引进了8.5代的生产线,近期也有一些大的韩国企业、日本企业、台湾企业开始在酝酿将这些液晶面板生产线,当然8.5代应该是最先进的,我看到还有7.5代的,还有8代的,已经开始转移趋势了,也就是这些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在向大陆转移。随着这些液晶面板在大陆的投资生产,和上次CRT一样,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重心向大陆又一次大转移,可能随之发生。这对整个我国的彩电行业来说,或者对我国的消费电子领域来说,意味着又一次[FS:Page]产业结构又一次整体的升级和提高。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市场需求规模基本都保持在4000万台/年,其中液晶电视的增长是最为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视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全球市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入能否进一步刺激这个市场的增长呢?
杨崑:液晶面板生产线对市场的刺激,有两个方面最突出:第一方面,国内电视机的升级换代。大家都知道,4000万台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动态变化的是什么呢?就是CRT电视和液晶电视所占的比例。我们看到市场上发布的一个数字,今年我国预计是在2300万台左右的液晶电视,也就是已经突破了一半。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半的市场,也就是说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开拓、继续挖掘的一个市场。这一块是我们增长的一个空间。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液晶面板生产线不光是彩电的整机,我们现在整体上,包括我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现在都是往多媒体化转移。我们身边的显示屏随处可见,包括我们的手机,包括我们看到的车载,包括我们看到的MP4,包括我们的楼宇电视等等,包括生产线上大量的视频,这实际上也都是平板显示技术可以扩展的新的市场空间,所以它对我们带来的帮助应该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将是非常突出的。
主持人:刚才讲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消费市场,也就意味着它的消费者数量是庞大的,消费者在电视行业向上游整合的过程中能否得到直接的实惠呢?您认为这样的产业链完善和整合需要多久的过程才能最终把这个实惠落实到消费者这里?
杨崑: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享有这个实惠了,而且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切切实实享有过CRT生产线落户中国时的实惠,就是彩电价格大幅下降。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从前年开始到现在,目前商场里销售的液晶电视的价格同比下降的幅度,但是我相信随着这一批生产线在中国大陆的落户,这个液晶电视的价格的下降将可能出现一个更大的比例,这就是带给我们消费者一个非常直接的实惠。
主持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厂商的液晶面板生产投入方面,各地的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您觉得8.5代线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具体哪些方面的发展和效应呢?
杨崑:8.5代线这样的核心生产能力,它带来的效应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给予这些液晶生产线在本地落户这么大的支持。我看到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材料,就是您刚才提到的这条生产线预计将在当地形成的整体产值将达到千亿的规模,这本身对当地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非常直接的帮助作用。这里面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这条生产线本身将引入大量的投资,带来大量的就业;其次,由于这条线的引入,对于彩电整机,对于周边一些终端产品的发展将直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刚才我讲的价格只是一个方面,在其他的应用方面也会开发出很多新的、很好的应用出来。这些也会进一步刺激周边的消费。而且它带动的不光是和它本身直接有关的彩电整机,刚才我在讲,像液晶生产面板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带动的是一个产业链在大陆的落地以及发展,因为我们现在是大工业生产,大工业生产是自然而然趋向于成本最低这个状态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出现了一些消费电子领域的企业,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地方出现非常集中的,这么大量的,这就是因为他们彼此靠近,他们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比如物流等等都会出现成本的降低。
主持人:应该有利于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发展。
杨崑:我相信这些地方政府给予支持,引入的不光是这一条生产线,它将会引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本地的落地和发展,这对它的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主持人:目前液晶屏是业内比较热点的话题,大家都非常关注高世代线的液晶发展情况。它在实际的投资和运作上额是非常受到关注的。您作为资深的行业分析人士能否给我们提一些您的建议,我们的企业如何在投入新的生产线上能够减少风险呢?
杨崑:应该说,这方面我已经注意到了,有很多专家围绕国内这一新的趋势给出了他们的分析,我认为很多的分析还是非常客观、非常到位的。
我也讲一些个人的建议,首先是要快,然后,我也注意到TCL的规划是在2011年下半年形成实际的生产能力。其实,不光是TCL,其它的几条准备落地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的生产线也将在这个时间前后形成生产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整体的生产能力,届时将出现一个飞跃式的增长。大家都知道,商场如战场,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占领先机。另外一个“快”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技术本身每隔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升级换代,这就是为什么CRT经过了这么几年的发展现在过渡到液晶,现在大家当然也在谈OLED等其他的一些技术,当然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不会像8.5代引进的TFDLED这么快地进入市场。但是这些未来的新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这个点是在哪呢?我们现在不好预计,但是很多专家也在预估是在2013年或者2015年,是不是我们下一代技术就发展起来了。在此之前,这些投产的生产线就必须尽快取得经济利益,同时为我们国内企业向下一代技术升级、转移做好准备。所以,它一定要快。
其次,整合。液晶面板生产线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的上游,它最终的价值要真正在市场上发挥出来,要满足下游企业的生产需要。TCL这些企业来推动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国内的落地生产也有它自身的优势所在。
原因在什么呢?TCL本身就是我们国内的一个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它自身就要消耗掉大量的液晶面板,我想这条生产线首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TCL自身的彩电生产。但是要真正把这条生产线的效能发挥到最大,然后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光是要满足TCL自身的彩电生产以及其它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的需要,同时,要把眼光放的更宽广一点,看能不能充分挖掘好珠江三角洲这么庞大的消费电子的生产潜能和更多的消费电子生产厂家相结合,这样的话,就能够把这条线的生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我相信取得这种效益会更好的。我想第二个建议就是要整合。
最近分析生产线的时候大家都提到了技术升级。关于技术升级这个问题,我想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我们不可能因为七年或八年以后的新技术,我们今天的技术就停滞了,技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自然而然的传承下去的。所以,我想怎么在这条生产线本身发挥效能的同时为下一代的技术,当然我们也在关注下一代的技术究竟是以谁为主,就像当时这一代的技术,当时提出来等离子、液晶等等几种可选择的方案的时候,当时我们也在选择,现在大家选择了液晶,我们也在选择下一个技术,但是不论下一代技术是什么,我们在做好眼前这些工作的同时,可能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为下一代做好储备,这个也可能是需要我们现在就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但是真正需要做可能是四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减少风险,就是首先要快,然后做好整合,还要注重自己的技术升级。我觉得您说的这些,应该说不止针对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一个要素,可能对于整个产业来讲都应该是必备的一些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这个产业也才能发展得又快又好。是吗?
杨崑:您说得是非常对的。
主持人:感谢杨秘书长今天做客人民网为我们整个解读了中国电视行业向上游产业链整合的情况,也希望我们目前正在投产、正在做8.5代线的企业能够尽[FS:Page]快地整合好咱们的生产线,才能利于产业的发展。
在最后,您有没有什么对网友要讲的,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这个事情,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
杨崑:首先感谢人民网给我们一个机会,和网友做一个面对面的交流。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光是彩电行业的事情,它实际上是关系着我们国家下一轮整个产业升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就是终端。大家都知道,如果把这个面放得更广一点,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在讲很多大的产业的整合和融合,这里面涉及到三网融合,也涉及到现在的物联网等等,这里面对终端的需求是很大的,而且很多终端是要求的很好的多媒体的呈现能力。在终端的生产上有很多关键技术,我们国内的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了,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应该说,我们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像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引入这样,一个一个地踏踏实实地工作,最终能够解决我们终端生产、研发、销售环节中的一个一个的问题,最终能够把我们整个大的产业做好,也做好我们整个这个大产业融合这项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希望最终能使我们的消费者得到实惠。感谢您的关注,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儿就结束了,再见!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湖北电视台制作网项目花落大洋
2005年底,湖北电视台制作网的政府招标结果揭晓,中科大洋不负众望,成功中标。湖北电视台制作网项目是中科大洋继杭州台项目后又一次IP-SAN技术的成功运用典范。在该制作网设计规划中,针对湖北台的具体情况,经过项目组成员的精心准备和努力,放弃了使用S2a8000的集中式的制作网,而采用分布式的存储结构,使用四个IP-SAN加一个媒资,这个新颖的决议使大洋的系统设计方案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为慎重起见,湖北电视台相关领导特地在此前赴杭州电视台参观。杭州台45个全精编站点摈弃了昂贵的FC技术,采用通用性更强的单一的以太网技术,并且所有站点全部采用基于CPU+GOU+I/O技术的大洋D3系列非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