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答记者问

2009-11-17 08:06:00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热度:

 11月6日至8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在四川成都举行。本届电视节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区的几千家机构报名参评、参展,5000多名来宾参加,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各项交易活动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14.9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67.4%。本届电视节成为了一届规模盛大、独具特色、影响深远、值得铭记的成功盛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举办的时机、背景较为特别,你怎样理解本届电视节的特殊意义和作用?
  答:四川电视节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我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电视展会,自1991年开始,逢单年举办一次,今年已是第十届,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影视机构高度关注、影响颇大的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国内影视节目和影视设备交易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我国广播影视业发展特别是推动中西部广播影视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级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活动,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首先,从举办时机来看,本届电视节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对于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展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重点是文化发展、广播电视发展的成就,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从举办背景来看,本届电视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们举办的首次四川电视节,是在四川等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进入关键阶段的情况下,我们在四川举办的重要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向全世界关心、关注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人们展示四川的形象,展示中国人民和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四川灾后重建、尤其是四川广播电视恢复重建的情况,具有特殊的作用。其三,从举办环境来看,本届电视节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特殊环境中举办的,国际社会正在共同努力,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世界经济开始出现的积极向好的局面,广播电视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届电视节为各国广播电视同仁携起手来,在对话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因此,我认为,本届电视节不仅是我国广播电视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和中国影视机构电视节目及广播电视网络设备进出口的主渠道之一,也是我们在国际上展示中国、宣传四川,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尤其是西部广播电视界对外开放合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在促进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会展经济发展、培育创意文化产业及新媒体产业、展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繁荣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届电视节的成功举办,意义和影响非同一般。

  问:面对特殊的时机和背景,本届四川电视节的总体定位和办节思路是什么?
  答:在特殊的背景下举办的本届电视节,具有特殊的定位,那就是:以“电视影响生活”为主题,使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成为全国和四川文化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广电行业的重要交流盛会。
  面对国内外同类节展之间高投入、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给影视业带来的冲击与困难,四川电视节在认真总结前九届电视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秉承“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的宗旨,确立了本届电视节的总体思路,开拓创新,高效务实,坚持“开门办节、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办节原则,走“差异化、特色化、国际化与地域化相结合”的办节之路,整合各方面资源,对各大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管理实施办法等多方面实行改革创新,增强四川电视节自身的新鲜活力,增加新主题、新形式、新服务,凸显前瞻性、专业性,强化互动性、参与性,实现了“最具人气、最具影响、最为精彩”的目标。办节思路主要体现在:突出四川特色、西部特色,凸显办节亮点;专业活动更专业;主题活动系列化、多样化、特色化;上重点扶持吸引青少年关注与参与的项目,体现参与性;办好电视节传统内容的同时,大力开发拓展动漫及新媒体的新内容;办展办会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准。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各自的总体情况怎么样?
  答:本届电视节为期3天,成功举办了“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大型系列“主题活动”、“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以及“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览会”等六大主体活动和相关配套活动。
  本届电视节各项活动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其主要情况是:
  1、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2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1家中外影视机构的3199名代表参加本届节目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达成意向性签约的各类海外电视节目1105部(集);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1501部(集),成交额213万美元。国内影视机构之间销售各类电视节目8671部(集),成交额11.75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87.7%。
  2、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举行了“加拿大主题日”、“澳大利亚主题日”、“荷兰主题日”、“法国主题日”、“南非主题日”,各国影视机构积极参加,加强了中外影视界的交流与合作。举行了“旅游景区携手影视媒体”特别活动和“金熊猫”奖获奖作品展映周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电视节的内涵和外延。
  3、“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3963部作品参加了“金熊猫”奖五大系列的评选活动,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8部作品分获132个奖项,参评国家和参评作品数量创下历届之最,本届“金熊猫”评奖活动成为迄今在中国和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综合性评奖活动,“金熊猫”奖的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海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4、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举办“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高峰论坛”、“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2009娱乐中国电视论坛”、“海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传媒发展与影视教育高峰论坛”、“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优秀动漫节目观摩及高层论坛”等系列论坛活动,参会代表进行[FS:Page]了充分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
  5、“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举行了COSPLAY盛典、竞技游戏及新媒体视听产品体验展活动、优秀国际动画作品展映活动、优秀漫画作品展映活动等,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人气高涨。
  6、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览会。87家广播电视网络设备生产厂家、销售商参加展览,为历届之最,其中海外参展机构是上届的一倍多;53家机构参加“广告设备器材展”和“数码影像及摄影器材展”。成交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25%。

  问:请你详细介绍一下本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的基本情况。
  答:好的。本届电视节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共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保加利亚、波黑、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韩国、老挝、毛里求斯、缅甸、泰国、越南、新加坡、印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7个国家和地区1601家中外影视机构的3199位代表参加,其中,海外机构206家,海外代表331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为期三天的节目交易中,达成意向性签约的各类海外电视节目1105部(集);向海外输出各类电视节目1501部(集),成交额213万美元。国内影视机构之间的交易特别活跃,销售各类电视节目8671部(集),成交额达11.75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87.7%。
  本届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借鉴国际惯例,采用了“酒店商务洽谈”与“展场形象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设立酒店商务洽谈区、酒店多功能活动区、展馆影视机构形象展示区和展馆影视节目展示区,体现务实创新,为不同需求的中外影视机构提供灵活多样的分类服务,获得中外交易代表的广泛好评。展馆影视机构形象展区有来自中央电视台、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影视集团、黑龙江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成都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参展,展馆展区面积达3000平方米。酒店商务洽谈区有华谊兄弟、海润、鑫宝源、湖南电广、金英马、中视影视制作、小马奔腾、浙江华策、江苏艺星、上海新文化、大连天歌、重庆电广、深圳鹏海、江苏广电总台、俄罗斯欧亚协会、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澳大利亚澳洲荧屏、澳洲制作人协会、澳大利亚多媒体协会、台湾三立电视、台湾中华广电公会等近80家机构租用洽谈间,商务洽谈区面积3200平方米。同时,在“商务洽谈区”公共区域设立“参展影视节目展示墙”及“参展剧目展示”等宣传推广形式,竭力为参展机构提供专业、实效的服务。在对参展机构的问卷调查中,有81%的参展机构认为商务洽谈区展览形式很好,有92%的参展机构对组委会提供的“参展影视节目展示墙”等宣传形式很满意。有73%的参展机构对商务洽谈区的整体布置很满意。

  问:请你详细介绍一下本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览会的具体情况。
  答:本届四川电视节在办好传统的“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区的基础上,新开设“广告设备器材”、“数码影像及摄影器材”等展区,为各类设备器材生产厂商搭建展示产品、开展营销的交易平台,共有140家机构参展,总展出面积达8800平方米。其中:“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区参展机构87家,索尼、索贝、九州、中科大洋、成都康特、成都新光、东方盛行、成都华隽等11家境外、39家省外、37家省内厂商参加展会,为历届之最,其中海外参展机构是上届的一倍多;“广告设备器材”和“数码影像及摄影器材”展区参展机构53家。另外,53家机构参加“广告设备器材”展和“数码影像及摄影器材”展。本届“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暨多媒体展览会”紧紧围绕四川广播电视的灾后恢复重建这一主题,积极为“5•12”地震各受灾市(州)、县(区)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交流洽谈空间、搭建设备采购平台,积极为设备厂商推销产品、展示形象提供机会,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三天的展期中,前来观展和洽谈的用户近七万人次;成交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较上届增长25%。与此同时,还举办了以“广播电视的恢复重建”为主题的技术交流论坛,深受参展客商和专业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问:设立国际“主题日”活动是四川电视节的一大亮点,你怎样评价本届电视节的国际“主题日”活动,各个“主题日”的具体情况如何?
  答:四川电视节自2005(第八届)开始,引入国际“主题日”活动,节展期间举办的国际“主题日”活动由2005年的2个,增加到2007年的4个,本届电视节则达到6个。国外广播电视机构在四川电视节设立国家“主题日”充分表明,世界各国广播影视机构对于与中国广播电视界加强交流、对于积极寻求与中国广播影视机构的合作机遇、对于向中国人民展示和交流各自文明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吸引力,体现了四川电视节的国际性和影响力。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也随着四川电视节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将会有更多的国际“主题日”活动在未来的四川电视节上举办。
  本届电视节举办的6个国际“主题日”分别是:“加拿大主题日”、“澳大利亚主题日”、“荷兰主题日”、“法国主题日”、“南非主题日”和“俄罗斯主题日”,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加拿大主题日”。四川电视节“加拿大主题日”--加拿大国家电影局70周年节目展映及推广活动,包括专业观众节目展映活动、经典影视节目图片展、加拿大影视节目商务合作及贸易洽谈活动、加拿大影片校园及影院公众展映活动。“加拿大主题日”活动不仅为中加两国的优秀影视节目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精彩的影片观影体验。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15部经典影片分别在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王府井影城、太平洋影城对公众展映,参加观摩活动的公众及大学生达1万人次。许多成都市民慕名到影城参加了加拿大主题日的展映活动,对加拿大的优秀影视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在四川电视节的商务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成果,先后与60余家影视机构开展商务会谈,达成节目购销项目6个,合拍项目2个。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主席汤姆•索姆特先生对本次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专门致函加拿大驻华使馆以及加拿大本土媒体,表示:我[FS:Page]们在四川电视节上受到的礼遇足以证明加拿大机构在世界上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加拿大需要与中国加强联系,而四川电视节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通过四川电视节,加拿大机构可以与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建立起联系,把自己的创作,把加拿大的故事呈现给中国的广播公司与大众。
  “澳大利亚主题日”。活动由澳大利亚银幕组织、澳大利亚国际纪录片大会、澳大利亚制片人协会联合组织,10多家澳方公司参加,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影视机构发布会,一对一商务洽谈见面会和澳大利亚节目专业观众及校园展映活动。中央电视台、厦门电视台等200家影视参加了澳大利亚影视机构发布会,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美国、加拿大、毛里求斯、文莱、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家以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彭博财经、中视传媒、黑龙江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机构通过一对一商务洽谈就节目买卖、节目合作、合拍等与澳方达成了多项意向。
  “俄罗斯主题日”。来自俄罗斯欧亚广播电视学会、“STRANA”媒体集团、“ERALASH”影视公司、“WE”制作工作室、俄新社视频内容集团的代表参加俄罗斯主题日,举行了节目推介展映会、一对一会谈及校园展映等。不少机构对展映的俄罗斯影片表示出浓厚兴趣,近30家电视机构与俄方进行了商务洽谈,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法国主题日”。由四川电视节办公室和法国驻华使领馆联合主办的四川电视节“法国主题日”,包括法国展映活动和新媒体论坛。来自法国的经典动画节目分别在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动漫博览会、影院、大学校园开展精彩纷呈的展映活动,展现了法国动画电影制作的成就。除此之外,两部法国经典动画影片《王子与公主》、《青蛙的预言》在王府井影城、太平洋影城与成都观众见面。
  “南非主题日”。该活动是四川电视节首次与非洲影视机构合作的产物。南非Encounters纪录片节组委会特别呈现数部南非精彩的纪录片。专业观众放映活动中,《海角时光》、《重播》两部纪录片让专业观众领略了南非纪录片制作的精湛技术;《沙曼的学徒》、《生活中的自然》等5部节目在高校展映,为大学生带来的别样的南非气息。南非使馆文化专员Tshegofatso Medupe 女士对“南非主题日”活动予以了高度评价,认为主题日让更多的人士加深了对南非的了解,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活动。
  “荷兰主题日”。四川电视节办公室与荷兰影视协会(HOLLAND FILM)联合推出“荷兰主题日”,这是四川电视节国际主题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荷兰影视协会提供了多部经典纪录片及动画,针对专业人士及公众开展主题展映活动,加强了中国与荷兰的影视文化交流。

  问:我们注意到,本届四川电视节举办了“影视媒体携手旅游景区”特别活动,举办该活动的目的何在?情况怎样?
  答:为促进影视媒体与旅游业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本届四川电视节根据市场发展特点,策划推出“影视媒体携手旅游景区”特别活动,这是国内在电视节展 首次举办的跨行业、跨区域的特别主题活动,也是四川电视节丰富办节办展内涵和拓展外延在具体项目实施上的探索。我认为,这体现了广播电视作为“第一媒体”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服务作用,体现了四川电视节由单纯的广播电视向旅游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拓展的趋势。
  本届四川电视节影视外景拍摄地展区共2500平方米,有来自马来西亚旅游局、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青海旅游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泸州市旅游局、大邑县旅游局、成都市黄龙溪景区、成都市南湖景区等机构设置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以“大美青海”为主题的特装展位整体宣传推荐青海省旅游资源,十分突出。各参展旅游景区以大型新闻发布会、民族民俗歌舞表演、风光风情摄影展及景区古典建筑群展示等多种形式向影视机构和公众进行了成功推介。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参评机构再创历史之最,请你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答:好的。本届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活动分五个系列,即:“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金熊猫”奖国际动画作品评选、“金熊猫”奖国际新媒体视听作品评选、“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和特别征集活动--国际自然灾害影视节目评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3963部作品参加了本届电视节“金熊猫”奖五大系列的评选活动。本届“金熊猫”评奖活动不仅参评国家和参评作品数量创下历届之最,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和亚洲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综合性评奖活动,涌现了一批代表当今中国及世界影视节目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水平的佳作,“金熊猫”奖的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海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成为我国影视节目“走出去工程”的重要平台。
  经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初评和终评,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28部作品分获132个奖项。五大系列评选的基本情况是:
  “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48个国家和地区的797部纪录片报名参评,创历届新高,其中人文类纪录片294部,社会类纪录片352部,自然与环境类纪录片151部。经评选,来自14 个国家和地区的节目分获39个大奖。其中,《亚诺马米•最后一个部落》等节目分获人文类13个奖项;《小人国》等节目分获社会类13个奖项;《种子猎人》等节目分获自然及环境类13个奖项。
  “金熊猫”奖国际动画作品评选。该活动是在中国举办的动画业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评奖活动之一,旨在加强动画领域的国际交流与融合,以发掘优秀动画、鼓励原创作品发展、培养优秀后备人才为己任,为中国、亚洲及国际最新、最优秀的原创作品及其作者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商机。本届评奖活动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784部作品报名参评,其中影院动画片26部、动画短片538部、电视系列动画片124部、宣传片96部,《美猴王》、《快乐奔跑》、《三国演义》等节目分获25个大奖。
  “金熊猫”奖国际新媒体视听作品评选。参加“金熊猫”奖国际新媒体视听作品评选活动的725部作品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巴巴象》、《天天向上》等2个国家和地区的节目分获9个大奖。
  “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该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351部节目报名参评,其中剧情片557部、纪录片454部、实验作品340部,《安息日母亲》、《窗边的小公主》、《画[FS:Page]框》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节目分获三大类27个大奖。在参选作品出现了很多让人激动的好片子,体现出年轻一代的创造能力。
  “金熊猫”奖国际自然灾害影视节目评选。在应对2008年发生的中国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等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广大电视人反应迅速、报道深入,极大地彰显了人类不屈不挠的奋勇抗灾精神,真实记录了在应对自然灾害中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不放弃、不抛弃的人生理念。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活动特别增设“国际自然灾害影视节目评选活动”,旨在通过对灾害节目的征集和评选,抢救和保存珍贵的视听资料,歌颂在灾害中焕发出的人间真情和英勇行动,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06部作品,分别参与了新闻报道、纪录片、科教片、特别节目的评选。《劫后》、《真情相守》、《为了生命》、《解密:5•12大地震》、《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等来自4个国家和地区的节目分获32个大奖。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举办的情况怎样?
  答:本届电视节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了“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高峰论坛”、“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2009娱乐中国电视论坛”、“海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传媒发展与影视教育高峰论坛”、“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2009四川电视节优秀动漫节目观摩及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近3000人次参与。
  “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高峰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大公报、新浪、网易、法新社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新闻社、广电、平面、网络媒体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从业者、管理者,分别从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等不同角度,围绕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的主题,作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全国20家电视台及10余家影视制作公司代表参加论坛并分别以《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历程》、《制播分离下的纪录片生存》、《制播分离背景下的纪录片全媒体运作》、《机制决定成败》、《纪录片产业--麦田守望者》、《中国纪录片的市场之路》等为题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嘉宾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带来了当前我国纪实节目实战、实践、实在的经验。同时,论坛还进行了供需信息发布和项目合作洽谈会。本次论坛对进一步促进全国电视同行之间了解沟通、信息交流、分享成果提供了良好平台。
  海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该论坛吸引了来自大陆和台湾中华卫星广播电视商业同业公会、东森电视台、台湾大爱电视台、三立电视公司、MOMO电视台、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中华社区共同天线等近30家台湾电视传媒机构5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名听众参加,以“两岸携手交流合作,促进电视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两岸未来电视媒体领域交流合作、电视媒体产业共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尤其在电视节目合作制作、版权贸易、频道包装、人才互往,以及灾难应对面前的媒体责任与义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先后有7名大陆广电行业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台湾电视机构的4位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推动了台湾电视媒体同仁与大陆电视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传媒发展与影视人才教育高峰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扩大影视交流与合作,适应影视竞争、培养影视人才。高校专家、学者,著名导演、演员,主流媒体著名主持人、总监等80余人应邀出席了高峰论坛盛会。专家、学者围绕“传媒发展与影视人才教育”的主题,分析了当今世界传媒发展的走势、影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探讨了影视人才培养应着力的方向等。发言深刻、见解独到,对影视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娱乐中国”电视论坛。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包括来自海外、澳门、台湾的著名专家、著名大学的学者、制片人、投资人、主持人及传媒界的代表。论坛以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幸福指数,创造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娱乐类节目为主旨,研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向上的发展之路,坚决抵制恶俗、低俗、趋利的不正之风。20余位嘉宾围绕“如何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体现文化的创造力、亲和力、凝聚力”,“影视娱乐作品如何将时尚性、艺术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形成高尚、健康的娱乐优势化”,“成功的国内外电视娱乐节目策划与制作经验谈”、“百姓关注各类影视娱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商业化背景下的娱乐化趋势与大众需求”、“两岸娱乐电视节目的比较与研讨”等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国际新媒体论坛。论坛以“手机与新媒体时代”为主题,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网易和法国SOFRECOM集团、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东盟媒体机构的专家分别以《CCTV手机电视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手机电视在欧洲》、《手机上网,易》、《加拿大手机与数字媒体的未来》、《新华社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俄罗斯手机服务市场》、《CMMB的现状与技术展望》、《东盟新媒体的发展》等为题发表演讲。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的情况怎样?
  答:本届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包括了动漫展映、漫画展示、游戏及新媒体视听产品体验等活动,展区面积约2600平方米。电视节期间,15支表演队伍共200余人参加了COSPLAY盛典,大约有5万余人次观众观看;共有近2万余人次参与到竞技游戏及新媒体视听产品体验展活动中;40部优秀国际动画作品在动漫展映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循环展映,新颖的展区和优秀的作品吸引了2万余人次观众;200幅2009年最新优秀漫画作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示,为动漫产业发展和大众参与提供了良好平台。“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充分体现了本届电视节的大众性和参与性,是吸引普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关注和参与四川电视节的重要元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问:你认为本届四川电视节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答:本届电视节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着力内容和形式创新,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广播影视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新的亮点、新的影响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电视节各项活动的举办,密切了国内外影视机构相互间的关系,增进了对话和了解,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影视文化的发展和中国广播电视的繁荣拓展了市场和空间。本届电视节有如下特点和精彩亮点:
  一是节展内容丰富,形式更具创新。本届电视节以市[FS:Page]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特征,积极在办节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形成了新亮点和特色,特别是新推出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电视节的内涵和外延。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采取的“酒店商务洽谈”与“展场形象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与上海电视节、北京中博会节目交易市场差异化的办展方式,突出了本届电视节既遵循国际惯例、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诉求;系列“国际主题日”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进一步加强了中外影视节目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业界成果,探讨市场开发策略,凸显了电视节的国际性;在国内首次举办展示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旅游景区携手影视媒体”特别活动,扩大了电视节跨行业、跨地区的影响力;吸引广大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开展的“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活动,为大学生施展创作才华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顺应了市场要求,为本届电视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四川电视节的内涵和外延由单一的广播电视向综合的创意文化产业延展,由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延展,由专业机构为主向专业与社会相结合延展。
  二是统筹各方资源,群众参与广泛。本届电视节采取业界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办法,充分整个各方资源,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展场内,各参展单位精心设计,精心布展,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布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的大众性和参与性、互动性,现场节目制作、节目直播等形式不仅吸引了群众参与,而且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强大声势。特别是“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中开设的COSPLAY盛典、漫画展区、动画节目展映区、竞技游戏体验区拉近了电视与大众的距离,突出了电视节参与、互动、交流、体验的特色。展场外,系列“特别主题活动”和高校分会场、高校节目巡展、电影院线节目巡展及其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参与。电视节期间,广大市民积极参,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历时3天的主体活动及其配套活动,吸引了约十万余人次市民到场参观或观看演出,人气为历届电视节之最,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的“参与性”,使电视节真正成为了“人民的节日”。
  三是突出高端研讨,交流特色鲜明。电视节期间,组委会围绕“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携手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电视共同繁荣”、“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如何与新媒体加强交流合作”、“纪实类频道、栏目如何提升节目质量、创新能力及实施‘走出去工程'”、“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指数,创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娱乐节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等主题开设了系列论坛,话题前瞻、专业,探讨深入、广泛,层次高、影响广。同时,还举办了热剧媒体沟通会、视听会、看片会、交流会、影视节目欣赏会、午餐会、招待会等众多交流活动,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在广播影视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受到众多嘉宾的一致好评。
  四是媒体高度关注、宣传力度空前。本届电视节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来自境外、中央、省内外的68家媒体的278名记者参与报道,涵盖了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和动漫、技术、广电业务、娱乐等专业性杂志、网站、报纸等,特别是四川广电集团充分利用频率频道资源,以新闻、专题、文艺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对电视节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报道。各类媒体从节前、节中、节后的不同时段,对本届电视节进行了全面深入、隆重热烈的报道,生动丰富地向全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届电视节的盛况,展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为电视节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拉近了电视节与成都本土群众的距离,扩大了电视节在全国和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
以上亮点和特点,也是本届电视节得以成功举办的重要经验,相信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突出这样的特色,四川电视节一定会越办越好。

  问:你认为本届四川电视节的长远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作为在一届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特殊的背景下举办的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专业盛会,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本届电视节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凝聚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发展的力量与共识。其次,本届电视节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增强了我们面向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其三,本届电视节汇集吸引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目光对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广泛关注,拓展了广播电视对外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必将有助于增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chengxi

为您推荐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 2009年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答记者问

6月8日至21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举行。尽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2009年的上海“两节”仍然取得圆满成功,参与人次、参赛影片等等均创历届之最,吸引了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日前,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就2009年上海“两节”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2009年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背景下举办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是很大?上海“两节”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答:上海“两节”一方面以2010年的上海世博为契机吸引国际影视业人士,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受到金融危机困扰的欧美影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总局将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

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朱虹指出,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广发剧字[2005]560号)规定,进一步严格电视剧完成片的审查,投入制作的电视剧一般情况应以普通话为主。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大量使用、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要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纠正者不得播出。对于明显的方言电视剧和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

广电总局要求电视剧不用方言 演领袖人物用普通话

据新华社电广电总局15日通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的电视剧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朱虹说,对于明显的方言电视剧和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广电总局将视情况做出播出调控。对于电视剧语言的使用规范,朱虹说,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