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平板电视产业链背后

2009-11-16 16:26:00来源:中国家电在线 热度:
  “山寨”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流行的词汇,“山寨手机”、“山寨显示器”、“山寨汽车”、“山寨新闻联播”到“山寨周杰伦”,在不同的“山寨”标签下,有恶搞的娱乐行为,但更多的是利益动机

  2008年开始,“山寨平板电视”一时兴起,大有翻版“山寨手机”辉煌战果的可能性。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山寨”版手机、电视横行,他们是如何制造、如何分销、如何盈利的?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前提下,这些山寨平板电视企业能够在市场夹缝里生存下来,从纯市场的角度看,这些生意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膜拜的。

  “山寨电视”与山寨手机不同,因为不需要牌照,谁都可以生产平板电视,因此,扣“山寨”在平板电视制造企业头上是不严谨的,笔者虽然有意解开山寨电视产业链的各环节内幕,但无意批判山寨手机,反之,我赞赏这些市场化程度极高的企业和生意人们。

  “山寨电视”的前世今生

  山寨平板电视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最早在中国大陆做“山寨电视”的是台湾商人,他们将境外的平板电视通过香港输送到深圳、东莞等地分拆后,将液晶屏和其它组件拼装成平板电视销往境外。这些商人凭借与台湾屏上游企业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获得内地紧缺的液晶屏,也使他们具备了组装平板电视的条件。从珠三角地区的彩电制造业历史看,这个地方具备制造“山寨平板电视”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早在CRT电视时代,就已经有“山寨电视”制造企业的前身存在。

  那个时候,虽然广东已经形成了TCL、创维、康佳为主的三大品牌,但是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依然存在着以小规模出口订单为依靠的100多家中小CRT电视企业,他们就像森林里依附大树生长的藤蔓,伴随着主流品牌的成长而生存。

  因为国产彩电企业掌握的CRT技术成熟度较高,因此,在与“山寨”企业的较量中占据上风,即便如此,也并没有能够使这些“山寨”企业退出市场。“山寨”企业像山坳里的青草,倔强地生长着。

  2005年开始,中国彩电企业开始由CRT向LCD为主的平板电视时代过渡,CRT退出市场的趋势渐趋明朗,迫于生存压力,珠三角的小电视生产企业开始向平板电视领域转型,主要做26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这也成为“山寨平板电视”市场的第一股力量。

  第二股力量来自于原来的电子元器件和其它家电制造商。2005年开始,在广州、深圳等地有大批的DVD生产商开始寻求战略转型,广州番禺地区、中山等地也有大批做电子游戏机的企业在思忖转型,这些企业随后都陆续转向了组装中小尺寸的平板电视。

  这个时候 “山寨电视”因受产业链配套技术和产品的制约,制造企业只能获得为数不多的封装厂封装档次较低的芯片,平板电视气候还未具备形成产业的环境。

  大部分提前转型的“山寨电视”企业都是由“山寨显示器”开始试手,他们通过积累组装经验,获得了较小尺寸的屏资源。同时,位于深圳的一些DVD解码板、机芯制造厂家适逢“转型”又提供了这个产业链所需的板卡保证。

  “山寨电视”在等待机会。

  时间进入2006年,随着台湾面板制造企业和芯片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特别是随着有“黑手机之父”之称的台湾联发科成为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视芯片商,以及奇美、中华映管的液晶模组工厂分别落户南海、深圳后,山寨电视就像获得了水和肥料,一夜之间迅速充斥整个内地三、四级市场角落,并走向多个发展中国家。

  随后,山寨机制造阵营发生分裂,一些实力较大的山寨机制造企业开始走向正规化,另一部分实力较小的企业依然通过手工作坊的方式生产,但这部分企业的数量如雨后春笋,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迅猛生长起来。

  山寨平板整机厂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台湾代工企业为主,主要是做平板电视和显示器的代工(OEM),这类企业是正常注册的公司,但所占份额不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东莞等地;第二类是中型规模为主的工厂,这类工厂在国内有一个小品牌,并取得了3C认证,主要帮国内二流电器品牌做代工和自主生产;第三类是既做新面板又做二手翻新平板终端的小作坊。

  深圳惠科电子是一家成功上岸的平板电视制造企业,2006年产值达到20亿元。而一些几人到十几人的小作坊在广州、东莞、深圳遍地开花,一个村子或是一个办公楼可能都是平板电视的组装车间。

  产业链作战

  目前“山寨电视”的大本营在广州番禺区大石镇。数10家中小作坊都能够接受千余台左右的液晶电视订单,能够提供的尺寸集中在20英寸~32英寸,而对于4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在接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大石镇主要承担小批量和尺寸较小平板电视的组装生产,大批量要到东莞工厂生产。在大石镇大石科技电子城销售山寨液晶电视的商家除了在大石有小作坊外,在深圳或东莞都有山寨平板组装厂。

  对这些山寨企业来说,做电视企业是一件技术含量很低的活。花上几万到几十万元就能购买到一条平板组装线,一些小厂只花上几千元就组装了一条平板生产线。而一些小作坊更是几把螺丝刀就开始生产,做加工的工人也不需要进行专业训练。组装工艺简单,一个普通的工人在一天之内就能学会组装液晶电视。

  这些山寨企业之所以在组装平板电视方面游刃有余,是因为这个产业链已经形成分工明确,产业链各端运转配合流畅,对于最末端的组装企业来说,就是找几个工人将各种元器件组装起来而已。

  在山寨平板终端生产中,每个产业链都由链上集群公司专门负责。具体分工是,台湾贸易公司负责采购屏,深圳一些企业承担集成模组等其他配件生产,深圳等地整机厂将屏和模组等配件组装成平板电视或是平板显示器,各地IT专业负责渠道销售。

  在奇美、友达、三星、LGD在广东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之后,山寨平板机制造企业获取屏资源更加便利,也提升了山寨机产量。MT、Chertek等较为成熟的解码驱动板方案又为山寨平板组装解决了技术问题。

  山寨平板电视产业链业已形成,难以撼动。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透明,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能够锁定,使其具备了与主流平板电视企业一样进行成本控制,存货控制等。

  我们以全新19英寸的山寨电视为例,液晶面板560~630元、高压条26~28元、驱动器26~35元、外壳60~75元、电源25元。总共加起来的成本大约在745元,厂商出货价为840元,终端零售的价格在800到900元左右。

  面板企业的阴谋?

  山寨平板电视的发展离不开面板企业的推[FS:Page]波助澜,在这方面,台湾奇美、友达等企业当仁不让是主角。

  面板企业是整个平板电视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它并不在乎下游的制造企业谁是主流,谁是山寨,只要能帮它消化面板库存,它都愿与之做生意。当主流品牌企业无法消化面板库存时,山寨制造企业就成为它主要的销售渠道。

  此外,在液晶面板逐步由5、6代生产线向高世代生产线演化的过程中,面板企业原来的库存需要有人来替它消化,而下游的主流制造企业需要适应市场对主流大尺寸电视的需求,不可能替面板企业消化小尺寸库存。

  由此,台湾过剩面板成功进入大陆,制造能力突出的南海和番禺两地的小作坊主们迅速完成组装,台湾的面板制造企业和珠三角的山寨平板企业一拍即合。能使用台湾过剩的面板来做“山寨机”应该算是好的情况,因为大部分过剩面板质量是合格的。

  从利益角度来讲,“山寨平板电视”是面板厂商减少库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一旦“山寨平板电视”得势成规模,庞大的大陆市场消化台湾面板企业的10%~30%过剩面板完全没有问题。

  在这方面,台湾奇美有着深刻认识。南海奇美一期工程在2007年已经投产,但是其900万片的年产能却至今没有就近设厂的大型平板电视制造商来消化。此前有意投资的TCL集团也未能兑现诺言,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山寨平板电视厂商便成为了南海奇美液晶模组项目的主要客户。

  南海奇美的二期工程今年投产后产能将达到2000万片,除了部分出口外,奇美原希望能从TCL、创维、康佳等几家珠三角的企业获得每年超过200万片的液晶电视模组的订单。然而,目前这三家企业加起来从南海奇美采购的模组数量还不到50万片,并且很多是以中小尺寸的南海机型为主,而创维、康佳更是将采购重点瞄准了广州的LGD液晶模组工厂并进行了参股。

  奇美为了释放产能不得不拉拢山寨平板厂商们。对山寨平板厂商而言,通过集中采购,低端液晶模组的价格要比正常的低30%左右。

  黑手机之父联发科转换战场

  联发科在手机市场兴风作浪之后,又将矛头对准平板电视市场,正是因为有它的参与,才使山寨制造企业具备了核心的芯片技术,而不需要自己去搞研发工作。

  有山寨电视制造企业称,“与某些国产平板电视相比,我们的产品根本不逊色,大家都是用台湾屏+联发科芯片,剩下的就是采购模组和机壳,这早已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目前深圳的山寨平板电视产业链已经较为成熟,当然不排除市面上有部分价格很低的山寨平板使用拆下来的旧液晶组装上去的,但毕竟数量很少。

  台湾液晶面板制造业和台湾联发科提供的芯片,使大陆的平板电视制造企业“鸟枪换大炮”,俨然有正规军的气势。

  更为关键的是,联发科的进入,一方面是催生了山寨电视市场,另一方面,使国内彩电企业意图通过在芯片和模组方面的技术积累,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并且以此来降低成本的目的落空。

  使用联发科芯片的山寨电视企业成本比主流品牌企业更低。“联发科进入平板电视芯片产业对众多山寨平板商来说是利好消息。联发科集成芯片成本低,采用他们的芯片,我们的价格会更有优势。”一位山寨机制造企业主称。

  联发科一记漂亮的直拳打的国内彩电企业满地找牙,如果不采用联发科的芯片,在成本上无法与山寨电视竞争;如果采用联发科芯片,那么自己就沦为与山寨机为伍的尴尬境地,还谈何技术积累和进步?从长远来看,那样会彻底摧毁中国的平板电视制造业。面板、核心的芯片技术都掌握在台湾企业手里,大陆企业仍只能是加工企业而已。

  不过,联发科的市场优势非常明显,国内还无法找到能够制衡它的力量。专业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的全球首季平板电视芯片出货数据显示,联发科超越美国泰鼎(Trident),登上了全球供应商龙头宝座,市场占有率高达19.53%;而泰鼎首季市场占有率仅15.73%,出货量为420万颗,落后联发科100万颗。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平板电视芯片领域,美国的泰鼎、GENESIS等芯片制造商占据了超80%的市场,尤其在TCL、康佳、创维等主流品牌中,几乎没有厂商采用联发科的平板电视芯片。

  随着联发科开始研发低于泰鼎成本一半的集成电视芯片,为山寨平板电视提供了新的机会。在奇美和联发科的助力下,部分成功转型正规军的山寨平板依靠其成本优势,通过华强北、大沙头电器市场等集散地开始了向三四级市场和专业市场大力拓展。

  由于这些山寨平板厂不需要承担售后服务的费用,而且在税收等方面多有逃税行为,加上很多企业由于冒用康佳等品牌,更是省下了品牌的推广费,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市场拓展异常迅速,尤其在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专业电视市场,如酒店、KTV以及车载、楼宇等户外电视媒体市场。

  市场“夹缝”

  同级别山寨电视比主流品牌便宜上千元,因此山寨电视获得了国内三、四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客商的青睐。国内山寨平板电视的年总产量已过百万台,这与国内一家大型品牌电视机厂商一年的产量相当。

  从广州到东莞再到深圳这一线下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小型的液晶工厂,山寨平板产业由南海和番禺向四周推进速度最快,目前已经形成200家~300家的小型加工厂,目标是针对全国三、四级城市,对当地的酒店、KTV(卡拉OK中心)等专业市场的渗透工作也在进行中。

  但在内销一二线市场上,山寨平板电视还难以与国内前五大电视机品牌的产品抗衡。不过,国内主流企业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山寨机正在逐步向更高级市场渗透。

  山寨机的成本较正规机便宜。以32英寸液晶电视为例,山寨机仅要3000元左右,比市场上正规品牌的价格低30%~50%,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贴三星、索尼、康佳、创维等正规企业的商标。

  在山寨平板组装汇集地广州番禺区大石镇,销售山寨平板电视的价格更低。在番禺大石科技电子城里,一台26英寸山寨液晶电视卖到2100元,32英寸2500元,37英寸3200元,42英寸4200元。而在广州国美江南店里TCL品牌的价格是,26英寸液晶电视大概3700元,32英寸价格为4990元,37英寸5990元,42英寸7000元。

  山寨机便宜的原因在于: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山寨平板厂所采购的面板为B货,品牌厂商一般采用A货,而19英寸液晶面板,A货和B货的价格差为50元。此外使用二手面板、二手配件也是一些山寨平板小作坊的生存之道。

  沙丁鱼水槽中的“鲶鱼”

  虽然山寨电视有百般不利之处,但有一样作用不容置疑——它将给国内主流平板电视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激活这些主流企业更好的升级自己的技术,尽早掌握上游面板资源,尽可能向消费者提供更便宜的优质产品,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否则,这些主流品牌企业与山寨电视制造企业有何差别,那么消费者有什么理由用高出近50%的价格去购买主流品牌电视?

  不过,主流品牌企业现在还不肯承认山寨电视的威力,也许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山寨手机对国内手机企业的摧毁恶果后,他们才肯正视山寨[FS:Page]电视。

  康佳国际营销部副总经理何小华曾表示,康佳的出口业务没有明显感到来自杂牌机的冲击。而创维海外业务负责人匡宇斌也认为,山寨平板与创维竞争的是不同的客户群。“山寨机不能入主流,创维做的是对品质有一定要求的客户,而一定的规模是保证品质的基本门槛。”

  另外,主流品牌需要尽可能地提供优质价廉的产品给消费者,而不单纯是为了攫取高额利润。不过山寨电视威胁到了主流企业的市场定价权,无疑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因此,主流品牌需要更好的控制成本,山寨电视以每台低1000元的价格还能获得50%的盈利,而主流品牌企业贵1000元,只能获得20%的利润,而且是与销售商共享的平均利润。也许有人要为主流企业辩护,山寨电视因为“节省”了专利费用、管理成本、渠道和广告等推广费用以及售后服务的巨大开销,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如何在保证品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利润,这是每一个主流电视品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专家称平板电视炒作严重 国产品牌无大劣势

3月14日,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国家广电产品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安永成作客新浪聊平板电视中外大战及售后服务等问题。聊天中,有专家指出,现在平板电视炒作严重。呼吁不要再炒作技术概念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称,“我们的企业现在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各自炒作太严重,老说多少基色,让不懂技术的老百姓一头雾水”。他说,企业应该更关注自己的售后服务,不要过多再炒作这些。哪怕多炒作一些自己的服务,谈谈你为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售后服务,而不要恰恰只炒作技术。平板电视还未到亏损地步对于不断有报道称平板电视厂商惨淡经营,甚至亏本销售,王宁说,“现在都说平板电视不赚

平板电视保修年数有争议 洋品牌被指服务差

3月14日,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国家广电产品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安永成作客新浪聊平板电视中外大战及售后服务等问题。聊天中,几位专家透露,我国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平板电视三包规定,以解决一些售后服务混乱问题。保修年数有争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称,从平板电视的投诉情况可以看出来,质量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跟CRT当初的质量水平来比的话,平板电视目前的水平还算可以,因为从显示器工作原理来讲,平板电视包括LCD、PDP是半可耗性原件,不像CRT会有老化问题。他说,主要问题是在于“三包”,“三包”还有空白点,主要是

首个地方平板电视三包出台 32家企业签协议

据介绍,此《暂行办法》明确了平板电视整机三包期为一年,主要部件(包括显示屏、数字信号处理板、IC电路集成块)三包期为两年,两款电视的折旧率为0.15%/天;其次规定在两年内,如维修时涉及更换电路整板的,免工费和材料费;再者要求负责修理的销售者、修理者保证在产品停产后的三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条件的零配件。32家企业昨日在南京共同签署这一协议。其中既包括国美、苏宁、沃尔玛、家乐福等涉及百货、超市、大卖场各个业态的前十大渠道销售巨头,也囊括了海信、松下等国内主流彩电企业。据了解,等离子、液晶电视销售额已占彩电市场整体容量的36%,在上海、北京等一级重点城市这一比例甚至高达60%以上,但国家关于平板电

诱导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视 苏宁声称CRT将退市

刚刚进入9月,苏宁在北京宣布明年10月1日之后,消费者不会再在苏宁看到CRT电视。苏宁声称,这意味着CRT彩电将随之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在全国消费者和大多数电视制造厂家的强大质疑面前,苏宁发表的行业言论在48小时之内就彻底流产了。在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为了提高自己在业内的话语权,赢得经营利润,苏宁电器再次忽悠全国消费者。发布行业趋势意在欺骗消费者9月1日,苏宁在自己举办的彩电节上发布消息,声称苏宁和飞利浦、LG、三星、日立、夏普、松下、海信、海尔、创维、TCL、长虹、厦华等12家国内外主流彩电巨头联合宣布,随着上游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的产能快速扩充,平板电视的制造成本一路走低,预计最晚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