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的出现,为经营空间渐趋饱和的广电媒介和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融合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时随地看电视”,一度曾是人们的梦想;如今随着手机电视业务的出现,却正在变成现实。在手机电视的背后,存在着不同的技术阵营之争。这些技术究竟将给我们带来怎样不同的收视体验?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各自将走出怎样的路?亲身体验用手机看电视,究竟会有哪些感受?
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的出现,为经营空间渐趋饱和的广电媒介和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融合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手机电视作为两大产业融合的标志性业务,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所谓“手机电视”业务,就是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
手机电视业务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商的蜂窝无线网络,实现流媒体多点传送;另一种是利用数字音讯广播频谱上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实现多点传送。其中,DMB技术又分为地面波DMB和卫星DMB,与3G移动流媒体技术共同构成了手机电视的三大技术。
体系庞大的地面波DMB
DMB,全称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在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MB充分地利用了DAB的技术优势(能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可靠接收信号),在功能上将传输单一的音频信息扩展为数据、文字、图形与视频等多种载体。DMB将数字化了的音频、视频信号及各种数据业务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压缩、编码、调制、传输等处理,可实现高质量传输、很高的功率效率、很高的频谱效率,同时兼具多媒体特性,提供容量大、效率高、可靠性强的数据信息传送。从DAB到DMB,意味着从数字音频广播到数字多媒体广播的跨越,使任何数字信息都可以用一个数字化的平台系统来传递,这套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音频、视频在内的综合视听信息服务和娱乐享受。
DMB技术按照传输途径可分为四类:有线传输、地面微波传输、卫星传输和卫星地面混合传输。这四种数字电视的信源编码方式相同,都是MPEG的复用数据包,但由于它们的传输途径不同,它们的信道编码也采用了不同的调制方式。有线传输技术适合固定场所的接收,如家庭,不具备移动媒体特征,不能应用于手机电视业务。支持手机业务的传输技术主要是地面波DMB和卫星DMB。
地面波DMB是由中心控制台将信号送到发射台,再由发射台将信号放大发射,用户直接接收(见图1)。
图1 地面波DMB业务的实现方式
DMB技术由于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标准体系也比较庞大和复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电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产生了三种主要基于地面波传输技术的标准制式,分别是欧洲标准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美国标准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日本标准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
● 欧洲数字电视标准DVB
从1995年起,欧洲陆续发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DVB-T)、数字电视卫星广播(DVB-S)、数字电视有线广播(DVB-C)标准。欧洲数字电视首先考虑的是卫星信道,采用QPSK调制,地面广播数字电视采用COFDM调制、8M带宽,电缆数字电视采用QAM调制。DVB发展组织因预见到移动通信与数字广播网络整合的可能性,因此在2002年9月即提出发展适用于手持式装置的标准DVB-H(DVB-Handheld),并在2004年1月制定出该规格的基本框架,接着在2月进入验证与标准化的程序。由于DVB-H的发展脚步较快,不论是美标还是日标的相关技术也都向它靠拢。
●美国数字电视标准ATSC
美国在发展高清晰度电视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地面广播网进行传播,并提出了以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为基础的标准-ATSC。美国HDTV地面广播频道的带宽为6MHz,调制采用8VSB。美国的卫星广播电视会采用QPSK调制,电缆电视采用QAM或VSB调制。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数字广播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落在了欧洲国家后面,主要因为美国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套全国通行的技术标准,而它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商业广播体制却成了桎梏。尽管美国在1998年才开始大力推行数字电视,但是由于技术支持和资金实力的推动,美国的数字电视已经后来居上,截至2003年年中,美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率已达94%。美国计划在2006年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为您推荐
在欧美及亚洲其它各地,手机电视已被认为是继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媒体形式,亦是电讯商、手机商的未来新利润增长点。这也难怪手机巨头诺基亚,开始为手机电视弄潮。与传统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4种媒体形式相比,据诺基亚亚太区多媒体业务董事JawaharKanjilal表示,手机电视3大特点十分突出:一是时刻相伴左右;二是个人化;三是互动。据诺基亚在芬兰、新加坡的经验显示,手机电视比传统电视更优胜的地方,是能无限延长高峰收视时间。晚上8~10时一般为传统电视的收视高峰期,但在手机电视的运作中,内容供应商可将电视节目数码化后,手机用户就可在不同的时段将节目下载至手机上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
上海文广手机电视项目即将进入商用阶段,广东省正在进行手机电视的试验。此外,其他很多省市移动电视公司也都在对手机电视市场摩拳擦掌。然而在热闹繁荣的背后,不容回避的一个隐忧是:传输标准未定,广电系很有可能再次重蹈有线电视诸侯割据的局面。抢占地盘:广电系迫不及待“本来是一块完整的玉,现在给打碎了,多么可惜的事情。”一位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的沈先生对手机电视市场做出如此比喻。他认为,标准迟迟未定,必将导致各地方手机电视所采用标准不统一,形成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一位国外芯片厂商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认为,在中国要做一个事情显然太复杂了。主管部门没有敲定标准,各地方已经开始各自为战,这个产业恐怕永远做不
“每月30元人民币,你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国内外几十套电视节目和时下最新的电影。”谁听了不会心动呢?不管这种声音是基于哪一种传播形式传到你耳中的。2005年9月28日,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共同宣布,正式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此次双方联手正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全国唯一具备移动手机电视运营牌照的业务。手机电视,这个终端终结者终于要跃跃登场了。流行在全球手机业的一个战略判断是,“照相是去年的大事,音乐是今年的大事,看电视是明年的大事”。尽管这些都是手机的新功能应用,但与前两件手机大事相比,后者带动的则是一个产业链。根据IMSResearch一项报告,到2010
作为大众传播的手机电视,春天还没来到!为什么现在手机电视不能称作大众传播呢?一个简单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内容,媒介,受众组成的,下面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比较当前的手机电视与大众传播的不同:1.烧钱的娱乐与大众的消遣广州曼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它的《手机电视系统方案要点》中认为手机电视的用户群定位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商务高端用户和追求时尚一族”大众传播之大就大在大规模生产信息与大规模受众即大众上,我国著名的传播学者郭庆光认为“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多,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这里我们仅谈手机电视受众与大众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