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任重而道远

2009-11-04 14:07:00来源:卫星与网络 作者:赵炳祁热度:

国务院 2008年1号文明确规定: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三网融合”;5月25日发改委在《关于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6月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小组,直接指导推进“三网融合”事宜;三网融合正如火如荼的发展,本文将从多方面阐述三网融合任重而道远的观点。

三网融合是指“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涉及到网络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及终端融合,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三网融合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网融合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将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内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发展,会拉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千亿级的发展和内容产业每年千亿级的发展,对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内需非常有意义。

三网融合可以推动经济转型:一方面,IPTV用户已经进入高增长期,三网融合后,IPTV将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一旦实现三网融合,所承载的媒体娱乐业务收入可达1200亿元左右,将促进我国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多媒体娱乐产业所带动的其他产业增长,将促进GDP增长约1.6个百分点。

三网融合对于企业抵抗目前的金融危机也有立竿见影的作用:2009~2011年加大对三网融合建设,可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以弥补金融危机给通信设备产品带来的出口影响,能够提升企业抵抗金融危机能力,帮助企业尽快摆脱危机影响,继续持续、快速、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网融合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国内外三网融合发展的历程,都经历了一个从单向进入逐步过渡到双向进入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都不是单靠行政力量、一纸发文、法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和矛盾的,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认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20年后左右终将融入互联网,这种趋势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要分为两步来走:第一步(2000~2010年),电信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造就了“各献所知”的信息环境;但仅靠电信网作基础设施,互联网很难摆脱“易拥堵、不安全”的两大难题;第二步(2010~2020年),广播电视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推动先进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环境;随着存储成本下降,广播网成为互联网的第二种基础设施;只有广播电视网融入互联网,用信息化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才能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环境。

美国《1934年通信法》将有线电视通信业务规定为有线通信的一类业务,限制电话业务提供者和有线电视业务提供者双向对称进入对方业务市场,从而形成了有线电视业务的市场壁垒,对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实行条块分割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和促进竞争,1993年,克林顿政府公布的《全国信息基础结构行动纲目》主要内容是实行通信立法改革;1996年,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1996年通信法案》,打破了传统禁令,奠定了“三网融合”的法律地位,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公司可以跨行业经营、互相渗透、在同一市场展开竞争;到2003年,美国有线电视的网络升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有线电视公司凭借Cable Modem宽带业务进入电信市场,目前宽带接入及语音传输业务收入已经占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总收入的40%以上,而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还在进一步尝试开展网络游戏、移动电话等新兴业务;今年8月26日,美国AT&T开始推出整合U-Verse电视业务、移动电话、宽带业务一体的“三网融合”业务:任何选择U-Verse电视业务以及选择至少450分钟每月的移动电话方案,或者U-Verse电话的用户可以获得6个月的30元宽带费用折扣,实现了真正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各方博弈竞争的过程

电信行业拥有超过10亿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综合经营收入8000 亿,广电行业有线电视用户数1.5亿户,经营收入350亿;广电的收入是电信行业的1/30,这种悬殊的市场对比,注定了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各方面将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行政、法律法规等各种力量展开博弈和竞争。

8月14日,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发现有擅自从事相关业务的机构,需依法予以处理。该发文让行业内的企业颇感“寒意”,也让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蒙上阴影。8月21日下午,代表TCL、创维、康佳等六大国产彩电厂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正式代表中国彩电企业,向广电总局局长、广电总局办公厅,分别递交了关于中国彩电企业对于《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意见回复,回复以意见建议书的形式力挺互联网电视的发展。

&n[FS:Page]bsp; 从用户需求角度看,据统计61%的用户渴望电视能接入互联网,50%的用户喜欢在电视上看电影;预计到2011年,将有1亿电视用户可在电视上观看互联网视频。只有将有线电视与网络相充分融合,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三屏融合,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方向,是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的必然需要;目前的阶段三网融合也仅仅是提上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日程,相关部门就开始了各种博弈和竞争,这就注定了“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必定是坎坷的、崎岖不平的。

三网融合是各方通力合作的过程

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与电信网自然地实现了融合,所以目前三网融合的关键就在于电信网与有线电视网之间的融合;电信和广电的“双向接入”需实现“有限制开放”,即电信领域将在互联网接入层面向广电开放,广电则在内容播放层面向电信领域开放;这些都需要电信部门和广电部门在技术、政策、监管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和促进三网融合的顺利健康的发展。

今年7月14日,江苏率先打破广电、电信、互联网各自为战的局面,向省广电网络公司发放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ICP)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ISP)经营许可证,标志着广电网络拿到向互联网渗透的准生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打破了江苏电信行业和广电行业“互不进入”的壁垒。江苏省通信管理局项目审查负责人日前表示:这是江苏省对信息体制改革的一个探索,下一代的互联网信息服务需要多方携手,这么做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江苏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和三网融合快速发展。

今年5月中国移动和中广移动签约合作协议共同推动CMMB的发展;中国电信北京通州分公司与市广电局展开合作,完成新媒体项目,融合了电信网、电视网和新一代的互联网;广西广电和广西移动合作发展宽带业务;重庆联通与重庆广电总局联手合作,为“宝视通”可视电话开通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业务;无锡联通和无锡广电集团合作 “数字无锡·手机电视”项目上市;上海联通与南汇广电就双向网络改造建设和双向业务运营展开了合作等。随着3G市场的不断发展,电信运营商与广电总局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三网融合的发展,无论是市场发展还是政策监管都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

三网融合是多赢共同繁荣的过程

互联网提出下一代网络是NGI,电信提出下一代网络是NGN,广电提出下一代的网络是NGB;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这是“三网融合”必须的技术条件,目前3个网并不具备这个条件:电信网不是真正的宽带通信网,目前提供的最大带宽4M,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网络视频业务的基本需求;有线电视网绝大部分还是模拟的电视网,还是单向的;互联网现在的技术发展也还没有走到下一代互联网, 所以说“三网融合”只有这3个网各自达到相应的技术条件,才能谈得上怎么融合业务、怎么在一个网上实现包括话音、音视频多种业务怎么流畅实现、怎么满足用户的需求。 

3个网络的架构越来越同化,而且实现的功能是同化中存在差异化,当代电信网与互联网日益凸显出“通信的传媒属性”,电信运营商正通过NGN/NGI的演进路径,强化数字文化聚合者的时代定位—-草根语境、民主规则和泛在应用;广播电视数字化启蒙着“传媒的通信属性”,广电运营商需要通过NGB的演进路径,强化数字文化主流传播者的新价值—-投票聚合、主流法则和个性接收;上述同化中异化,恰恰说明了“三网融合”不是一场“谁吃掉谁的战争”,而应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进化”。但是,传统意义上的电信及广电运营商,是否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否还在做南辕北辙的努力、徒劳无功的竞争? 只有真正实现三网融合,才能实现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合作多赢的局面。

三网融合是广电加速发展的过程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形成庞大的规模,覆盖人口和服务范围巨大,截止至今年7月31日,我国有线电视用户1.63亿户;全国已有229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其中106个城市已经完成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539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到33.98%;但是,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技术水平和服务方式还不适应数字化、信息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模拟单向、分散经营是制约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两大瓶颈,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在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线电视网络具有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等特点,是广播电视推动三网融合的基础和前提。广电网络将抓住三网融合的历史契机,实现有线网络发展的双向交互,大力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提供高带宽,海量视、音频及大量增值应用、电视商务等的并且具有多向互动功能的综合服务;广电有线电视网络要实现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变用电视,以数字化和大容量、双向交互改造为基础,以业务开发为核心,不断提升有线网络数字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广电正利用三网融合的历史契机,加快推进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集约化、规模化进程,充分发挥有线网络安全可靠、高带宽、低成本、覆盖广、多业务承载能力等优势,使家家户户早日享受到“三网融合 ”带来的方便和实惠;大力开发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型业务,大力开发政务信息、社会教育、生活资讯、文化娱乐、电视商务、金融支付以及各类接入服务业务,不断丰富节目内容,拓展服务范围,让用户真正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使有线数字电视真正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成为推进三网融合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平台,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娱乐工具、信息工具。

[FS:Page]

结束语

三网融合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其首要目标是开创一个全新的业务,开创一个新的蓝海,这是整个融合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不是谁把谁吃掉,不要把对方的基础业务作为自己的增值业务来运营;如果创造不了新的业务,在目前的业务体系去做,只能是抢人家的饭碗。三网融合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但其过程必然是艰难曲折的,必然充满各种博弈和竞争,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力争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共同促进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信产部出台今年工作要点 三网融合或有突破

“今年会倒退还是进步?”这是很多电信业人士对于目前业界翘首以待的几个敏感问题的一致疑问。日前,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今年的多项工作要点,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上述质疑。信息产业部明确表示,《电信法》今年将进入立法审议,使出台时间拉近;另外,信产部今年将对三网融合提供政策建议,而省级通信管理局可望增加人手。《电信法》成为工作要点近日,经过信息产业部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了《信息产业部2006年工作要点》,并下发相关部门。在信产部的工作要点中提及,今年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还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等多个规章的制定或者修订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

三网融合7年博弈无进展 专家称实现仍要4年

只有让垄断者放弃垄断三网才能真正获得融合,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政府能否痛下决心或许是事情得以解决的根本一切都因“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词而引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在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中,业内人士发现,“十五”计划中的“促进”已经变为“推进”,这是否意味着三网融合将要发生某些实质性变化呢?事实上,在IPTV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时,三网融合就已经再度成为电信和广电不休争战中的最热门话题。中国电信首席技术官韦乐平对IPTV业务曾公开表示,第一,IPTV业务电信不能不搞;第二,IPTV即将有规模化的行动。看起来,这无疑是在向广电宣战。在现行的

娄勤俭称三网融合是趋势 各自均有独特技术

娄勤俭表示,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他说,现在应该讨论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方便、有效的NGN。要注重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原来独特的强势技术的进一步拓展,这些技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说互联网本身就考虑是无所不在,任何比较方便用户的使用,不受任何管制的考虑。作为通信网来讲,考虑用户质量,考虑信息安全,考虑运营模式,这种考虑理念的发展,会推动本身技术的一种推动。如果我们在技术研究的初期就强调这些技术相互复制性,制约它的发展,这可能是不合适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在强势技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他指出,要注

国内网络安全尚未成体系 三网融合存隐患

在第38届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百纳电信咨询IT与设备事业部高级顾问刘成效在接受天极网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对今年“推进全球网络安全”主题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全球对电信网络安全问题关注的重要信号。”“一方面,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也在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为网络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为人们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被提升到了全球的高度。光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组织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安全问题。因此,注重安全问题,发动全球来共同关注安全问题,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说。既然网络安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