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全面进步或是得失参半?

2009-10-29 10:10:00来源:icbuy亿芯网 热度:
 我看过太多的视频编解码样本,对伪影(artifact)很敏感,在电视时也常会从QoS(服务质量)的角度看问题。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在家看时代华纳高清有线电视播放的《大卫深夜秀》。从QoS的角度,这节目烂得令人发指。图像的Glaring问题每分钟至少出现一次图像就会有明显的问题。节目有时会出现数帧的冻结,有时会在出现快速运动目标时,产生伪影。还有些时候图像会局部破碎,这种情况随机而分散,但在整个节目播放过程中不停发生。这些让我无法忍受,切回标清信号后这些问题反倒消失了。

  很显然,CBS电视台的工程师们绝不可能把这种低质量的高清信号送出演播室。直觉告诉我这是时代华纳有线电视的问题,它那吃紧的CBR(恒定比特率)频道带宽就是罪魁祸首。(一些报告测出美国有线电视的MPEG-2编码CBR高清信号的码率一般只有大约10Mbps)。这种情况遍及全国,相关报道层出不穷。

  高清遇到的QoS窘境引出了一个根本问题:高清到底是代表着标清的改进或者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折中?

  早在80年代末,美国刚开始考虑高清传输时,根本就没有DTV(数字电视)。高清当初预期采用模拟型号――就像日本NHK的HiVision系统那样。这代表着全面进步。高清在不损失任何标清特性的同时,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以及宽屏。

  20年后的实施过程中,情况被证明很复杂。高清确实带来了更多的细节以及宽屏。但在有线电视上,代价是图像中会出现伪影,大量的伪影。

  这样的矛盾并不局限于有线电视。摄像机的消费者和设计者也面临着类似的折中:图像传感器以降低暗光线环境下的敏感性为代价换取更高的分辨率。这是基本的物理问题――不论何种直径和技术的传感器,更高的像素都意味着单个像素的面积更小。存储则代表着另一类高清折中。

  在全面高清化的狂潮中,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应当保留消费者的视角。时代华纳等高清运营商应当整顿好自己的高清QoS问题,比如将每个高清频道的码率提高几Mbps或者干脆转用效率更高的H.264压缩方案――这个转换不可避免,但需要可观的基础设施投资。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

欧洲高清电视重新出发

一直被认为HDTV发展比美国落后的欧洲,最近在这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英国的BSkyB,法国的CanalSat,德国的Premiere和意大利的SkyItalia都承诺在2006年六月,也就是世界杯举办之前提供高清晰电视服务。对于该项赛事的转播工作将被用来展示该格式的优势所在。使用DVB-S2卫星标准和H.264压缩技术的下一代HDTV服务也已经在欧洲投放市场。德国的ProSiebenSat.1集团在10月份成为首家使用全新高分辨率宽带格式提供高清晰(HD)电视服务的欧洲公司。引导HDTV潮流的是欧洲广播联盟的执行子公司Eurovision。该联盟拥有全球最大的节目收集网之一。1998年,该卫星

“高清标准”引发电视技术洗牌 指标待完善

近日,中国高清彩电的领头羊创维、TCL、海信、厦华、长虹、康佳等围绕着“高清数字”电视展开了争论,他们提交至广电总局的中国

骗局还是谎言!揭露国产“高清”EVD/HVD

国内高清碟机的概念吵了很久,不过我想恐怕没有几个人看到过EVD、HVD和HDV,前天我收到了关于HDV所谓HD12编码技术的实际身份就是divx的说明文档,看过之后大吃一惊,于是决定亲自拿来实验一下。通过第三方视频格式查看器来检测所谓高清影碟到底存放的是什么,顺便把EVD,HVD也带上一起检测。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片文章,结果还是很出乎意料的。其实高清碟机的检测并不一定需要测试播放机,反而由于播放机电路可以设计带有硬件插值功能,能将本来不高的分辨率硬拉伸到高清标准。所以,直接查看从零售市场上买到的碟片中存储的视频文件,是找到其压缩技术和视频分辨率的最直接准确的方法。EVD、HV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