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原则上,我国有线电视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了,这期间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从1973年到1990年是共用天线时期;从90年代初期到1999年是有线电视大发展的时期;从2000年开始就进入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时期。尤其是2003年我国开始了有线数字电视整转工程,并制定了过渡时间表,将我国的有线行业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有线数字时代。
在这些峥嵘的岁月里,有线电视的研究人员将他们的青春都献给了我国的有线电视事业,创造了我国有线电视的辉煌。本文从那些参与有线事业发展的前辈们所撰写的回忆稿里,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简单的回顾了我国有线的发展历程,并在祖国60周年华诞到来之际特献上此份有关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薄礼,同时也献给为广电有线事业默默奉献自己心血的前辈们。本文仅供参考,有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1964年至1974年,为中国有线电视技术研究和系统建设的准备阶段,并诞生了中国有线电视。
1964年,原中央广播事业局立项对共用天线系统进行研究,拉开了中国发展有线电视的序幕。
1972年,为了适应外事接待工作的需要,周恩来总理指示,北京饭店扩建新楼需要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并安装国产彩色电视机。四机部把这项任务安排给武汉无线电天线厂和四机部三所。
1973年,电视电声研究所(原四机部第三研究所)、武汉市无线电天线厂与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研制。
1974年1月,研究部门完成了北京饭店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样机,并于武汉进行首次系统联试,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的诞生。
1974年8月,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在北京饭店新楼安装调试完成,安装了140台国营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并能够接收中央一套和北京一套电视节目,这是我国自主开发生产的第一套共用天线电视系统。
1974年9月至1976年7月武汉无线电天线厂又为北京饭店老楼安装了一套具有12个频道650个终端的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并对新楼的系统进行了改进和提高。此后,北京市区的一些大宾馆和郊区的一些大企业相继安装了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如:解放军总医院、京西宾馆、十五号国宾馆、前进化工厂、向阳化工厂、东风化工厂、燕山石化总厂等。
二、1977年至1980年,我国开始确立有线电视的研究所和人员,并与198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有线电视台——燕山石化有线电视台。
1977年,是百业待兴的年代,广播电视事业喷薄日上,合肥市广电局的领导提出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并指出“有线电视”是一个发展方向。
同年10月,合肥市科技局、市广播局联合组织并邀请了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系主任王家骐教授,钱愿诚教授共计五人先后对宁波、杭州、上海、中央四机部廿三研究所等广播电视台或单位进行了参观访问,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有线电视资料,对今后有线电视的发展方向、制式、传输方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977年年底“有线电视”列为合肥市科研项目,合肥市委对这个项目很重视。12月1日召开了有线电视科研项目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要求尽快开展科研工作。12月7日,再次召开了技术组会议,讨论,制定了有线电视科研项目总体方案(草案)。
1978年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1978年—1985年全国广播科研规划会,“合肥有线电视科研项目总体方案”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汇报,并得到技术处、地播处业务领导的一致认可。会上把有线电视定为全国广播科研项目,确立安徽省广播局为参加单位之一。
1978年8月,邀请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同时和有关业务、科研单位的无线电系主任、教授、工程师、专家参加的技术会议,审定了技术方案、试验网络计划,并向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处作了专题汇报,还参观了日本古河电工的有线电视设备,充实了科研人员,解决科研场所。
1978年10月合肥广电局成立了合肥市广播科学研究所,定编15人,这是国内第一个市级广播科研所,所内集中全局的技术骨干,承接有线电视科研项目,全力以赴的去搞科研,历时3年,于1981年年底,合肥市有线电视试验网络建成。
同年12月,有线电视研究工作开始了实际的开展。年底,科研人员利用国产器件,首先研制出50兆赫—250兆赫放大器。
1980年,燕山石化有线电视台台长朱震负责有线电视的建设,并初具规模,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台。
1980年8月,朱震开始了以共用天线系统改善收视条件的探索。经仔细考察之后,朱震选用了当时最好的电缆进行传输,发现传输长达3公里时信号接收效果依然很好。在随后的第一期系统工程中,连接了一万用户。半年之内,整个系统的容量就从1万户上升到了2万户。
同年,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电视设备厂和上海电缆研究所共同完成了“低造价共用天线系统的研究”,经鉴定认为:“该系统适用于我国住宅建筑,较目前造价大幅度降低,70户以上的系统每平方米1元左右,初步具备了普及应用的条件”;同时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对北京电视设备厂G型共用天线设备进行了产品鉴定,认为“结构简单,组合形式灵活,造价较低,便于推广使用。同意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与此同时,合肥有线等科研人员研发的放大器加上了电缆斜率补偿电路、手动增益控制(4 dB)和自动增益控制(4 dB)电路。
三、1981年至19[FS:Page]89年,我国有线电视进行了科研发展,国家科委及相关部门将有线的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并在1985年,沙市建成了有线电视网,标志着有线电视跨出共用天线阶段。继而,全国各地有线电视台相继建成。
1981年年初,有线电视电缆成功完成1.7公里主干线试验网络的室内试联工作,三套节目成功送入试验网络。
1981年3月份有线电视试验网络器件,设备研发相继完成,模拟网络试验正式开始。
从1981年8月至12月初有线电视试验网络架设完毕,主干线全长2.45公里,经六个放大器分段放大,频带宽45兆赫—250兆赫,途经六安路、淮河路、宿州路、长江路,是一个环形结构的网络,在一根同轴电缆内同时传送四套彩色节目,并在市科技大楼、市政府、省政府等单位均设有收看点,经测试达到预计技术指标。为此,合肥市在国内城市中率先建立有线电视试验网络。
1981年4月,在隋经义主任委员的倡导下,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学会通过了向国家科委和建委提出的“建议把广播电视接收公用天线系统列入国家建筑规范”的报告。
1981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向国家建委提出“关于在住宅设计中增加共用天线系统的建议”([81]视技字353号)。主要建议为:将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列入国家建筑规范,并与住宅内的其他设备(如水、电、暖气、煤气)一样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城市高层建筑、远离电视台信号较弱区域的高层建筑、电视信号被高层建筑阻挡以及反射波复杂地区的住宅等都应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凡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建筑,应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必须采用鉴定合格的产品等。
同年,工业部门已初步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北京电视设备厂年产可达10~20万户 。上海电缆研究所研制和生产的铝外导体同轴电缆也通过鉴定,能满足系统配套需要。武汉无线电天线厂等企业已完成了近百套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任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有线电视科研组织还拟定了“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讨论稿),为统一技术要求、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82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印发了赴加拿大考察有线电视发展的科研人员联合撰写的 “赴加拿大电缆电视考察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加拿大CATV的发展情况、经验、标准和发展动向,指出发展CATV势在必行,并建议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能重视我国CATV的发展,及早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规划,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认为我国近期应首先发展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并开展电缆电视系统的试验工作,新建小区可直接建设电缆电视系统。
1982年4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联合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委,国务院各部、委、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直管理局发出“关于在部分民用建筑中试行安装共用天线系统的通知”(〔82〕建发设字156号文)。通知明确规定:采用大膜板、预制壁板等对电视信号屏蔽严重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九层及九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及其遮挡区的建筑、远离电视台电视信号太弱或反射波复杂区域内的建筑等新建住宅、公寓、旅馆等民用建筑可以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新建项目增加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所需费用可计算在总造价内,已建成使用的民用建筑所需费用可由使用单位自筹或组织群众集资;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所需设备、器材(如天线、电缆、放大器、混合器、分配器和分支器等),由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制订有关的技术标准,提供准确完善的技术资料,以供设计、安装部门参考;设备器材的生产,由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有计划的安排,各地不要重复建厂和重复生产;凡需要安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民用建筑,应委托设计单位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以保证质量和安全等。
1983年10月宝山钢铁公司建立共用天线系统(CATV),同年12月,委托上海广播电视研究所总体设计,投资253万元人民币,筹建宝钢闭路(有线)电视台。
1983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批准北京燕山石化1万多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1984年,企业有线电视台协会的成立,朱震连任九届秘书长。
1985年8月11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了《关于宾馆、饭店必须完整转播国内有关电台、电视台节目的通知》。
1985年沙市建成有线电视网,标志着有线电视跨出共用天线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技术特点是以电缆方式建企业或城域网络、邻频传输,传输的节目套数在十套左右。有的地方开始用光缆作为远程传输。
同年,广播科学研究所接到为中央领导住地安装共用天线系统的任务。并成功为邓小平、徐向前、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同志住地安装共用天线系统,进而为军委首长住地、总参通信部、装甲兵部、武警和海军等部队单位建设安装了共用天线系统。
1986至1987年全国各地有线电视台都相继成立,其中有佛山有线电视台、上海炼油厂有线电视台、上海市监狱有线电视台、辽河油田有线电视台、九江石化总厂有线电视系统等。
1988年,燕山石化有线台联合全国其他企业有线台,成立节目购买中心,1990年,节目购买中心率先购买了后来造成全国轰动的电视剧《渴望》。
同年,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成立了电缆电视分会;1989年4月,组建了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分会电缆电视专业委员会。
1989年湖北沙市有线电视系统开通。并能在系统中播出10套电视节目、9套调频广播节目,成为当时全国收看电视节目最多、收听广播内容最丰富的城市。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同志赞扬沙市有线电视并题词“让群众成为屏幕的主角,使节目贴近生活”。
四、1990年至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相继颁布了有线电视的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我国有线电视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使我国有线电视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0年11月1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有线电视管理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进入了高速、规范、法制的管理轨道,朝大容量、数字化、双向功能、区域联网等方向发展。
1990年,全国已有27个省市建有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和企业有线电视台3万多个,用户达1300万户,约占我国当时电视接收机总数的8%。
1990年,福建省实现省、市、县有线电视微波联网。
1990年开始颁布了有线电视的有关法规,但目前还没有统一完整的、系统的有关国家信息政策的法律出台。尤其在互联网促成的挑战和机遇面前,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将关系到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前途,也关系到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
1991年4月20日广电部发布第五号令,颁布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我国有线电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全国生产有线电视设备的生产企业年产量为350万户,1992年年产量为400万户,1993年年产量为570万户,1994年年产量为700万户,1995年年产量超过了750万户。
1992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台的用户约达2000万。
同年广电部令第7号《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
1993年春,[FS:Page]侯马有线电视前端、MMDS发射系统以及5个示范村(1000户)的电缆分配系统建成,邻频传输14套电视节目,经广电部有线电视系统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现场测量,系统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侯马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是全国首个县级MMDS工程,为在全国推广有线电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同年,广播科学研究所在侯马市召开了全国MMDS技术交流会,总结在县级市采用MMDS系统,面向农村发展有线电视的经验。此后,广播科学研究所在安徽省颍上、山东省济宁和辽宁省朝阳等地承建了我国首批农村MMDS系统工程,推进了我国农村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
从1993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建设光缆干线网。1993年1月18日,苏州有线电视网正式开始试播,采用采用全向微波覆盖的方式进行试播。1995年,山东省建设省、市、县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实现了“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
1993年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台用户约达2500万户。
1994年2月3日颁布了12号令《有线电视管理规定》
1994年底,经过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建立的有线电视台已超过1200座,其中行政区域台和企业台约各占一半。不少系统的规模达到几十万户,有的超过了100万户,例如上海有线电视台。
1994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台用户规模达3000万户。
199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在各省有线电视联网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国有线电视联网规划,1996年开始实施。
1995年底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超过了4200万。
1996年,受广电总局委托,广播影视信息网络中心与各省、市、自治区广电局开始联合建设国干网。
同年,我国有线电视网开始进入HFC双向改造、采用数字技术和向综合信息网发展的阶段。
1997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深圳召开现场会,首次明确有线电视网是我国信息化建设“一个平台三个网”的基础设施之一,将有线电视网络纳入了国家规划。
1997年8月11日 国务院第228号令,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只能设立一个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有线电视站应当按照规划与区域性有线电视传输覆盖网联网等相关内容。
到1997年底,经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台1300家;有线电视网络长度超过200万公里,其中光缆干线26万公里;近2000个县建设了有线电视网络,其中400多个县已实现了光缆到乡镇或到乡村;有线电视用户数8000万户。
1998年2月,苏州有线电视与上海广电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张省际SDH传输网建成使用,同年苏州有线电视还完成了苏州到南京的SDH骨干传输网,这两个SDH骨干传输网都与国家和省广电干线网实现了互联互通。
1999年9月20日,京津冀鲁豫5省(市)开通了国家级广电光缆干线网实验环路。
1999年11月有线电视管理现行办法出台,有线电视正式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82号文件),根据该《通知》规定,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从原来网台一体的体制中分离出来,成立传输网络公司,这就是所谓的“网台分离”。随后,有线、无线两台进行合并,即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合二为一。这是82号文提出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广电总局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在2001年6月30日前完成有线无线的合并。
同年年底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成立了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的广播电视传播公司。
五、2000年至2009年,我国开始了有线数字电视的筹备和发展,并于2003年开始组织区域性试验播出和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国家广电总局也颁布了我国有线数字化的过渡时间表,同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及三网融合等新型的有线网也正研究发展。
2000年2月2日,广电颁发了《关于我国现阶段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用户终端体制的意见》,明确了关于有线网络的综合业务发展的规划,指出了有线网络的综合业务可以发展EPG(电子节目指南)、付费频道、加密、回传等,这些基本的业务规划已经基本上是对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服务的基本功能的描述。
2000年6月20日,东南沿海14个省(市)开通国家级广电光缆干线网;2000年底,国家级广电光缆干线网开通25个省(市、区);到2001年,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市、区的有线电视网将全部实现光缆干线网的互联互通,基本形成了全国范围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连接1600多县、市,深入亿万家庭的国家有线广播电视网络。
2000年末广电高层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数字电视从有线切入的计划,在关于印发《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数字化过渡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数字电视的推进首先要从卫星和有线电视切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的张海涛在2000年末科技委六届二次会议暨全国广电标委会年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全国有线网络基本形成。......。同步数字系列(SDH)、数字视频广播(DVB)、密集波分复用(DWDM)等新技术已在有线电视采用,北京、上海、广东、青岛、深圳等地正在进行有线电视分配网的双向改造和综合业务的试验。有线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年国家广电总局立项制订《HFC数字接入系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并于年底成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标准的起草小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广电全面启动有线数字电视的基础。
同年南宁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开通了有线数字电视。这套系统是国内第一家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2000年年底,共有有线电视台213座,有线电视用户7628.64万户。
2001年9月25日,第三次全系统的有线数字电视试验工作会议召开。参会领导和代表,以及广电系统舆论,在会上达成有线数字电视先行的一致意见。
2001年10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新闻集团持股38%的凤凰卫视中文台进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线网络。
2001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全国13个城市率先开展有线数字电视的商业运营试验,到2003年我国数字电视产业政策基本锁定有线数字电视先行,开始组织区域性试验播出和制定产业政策规范。
2001年12月18日,中广影视传输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负责国干网的运营管理,并委托中广有线进行接入网的整合。
200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效整合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要求各地采用经济、技术、业务、行政等多种手段,加快全国广播电视网络的有效整合,做大做强广播影视事业。
同年,全国的有线和无线台合并已经基本完成,所有的有线电视台已经基本完成了网台分离;全国各地原有网络资产组建的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公司也纷纷成立,有线网络资产正在完成从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变。并且我国有线电视行业开始了网络整合工作。包括跨省性网络公司、省级网络公司和市级(含直辖市与地级市)网络公司,此外,还有个别系统外投资商参与的有线网络公司。
2002年2月,国家广电将有线数字电视的试验[FS:Page]播出工作列入当年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任务,提出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应用、开展数字有线电视试验与测试工作。
2002年中办发10号文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加快全国性网络公司的组建,改变目前松散的管理模式,实行全程全网、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加强中央对网络的控制能力”。
2003年1月17日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2003年广播电影电视工作要点》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新体系,建设四大平台,推进有线电视网的宽带化、光缆化和双向改造,确定用户管理系统、电子节目指南信息及机顶盒中间件等关键技术。”同时还指出:2003年是全系统的网络年,要以有线数字电视为突破口开播若干套付费电视节目,大力开发网上视音频及增值业务,初步建立我国付费电视新模式。
2003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发《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明确了我国数字电视从有线先行的战略,并提出了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过渡分区域、分时间段过渡的规划。
2003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由“四大平台”构建的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再次强调了机顶盒整体平移的策略,以及新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核心――四大平台各个环节的定位、技术规范和建设要求。
2003年11月14日发布了《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11月26日发布了《关于付费广播电视业务价格确定有关问题的通知》、12月31日发布了《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经营座谈会会议纪要》,这些文件的发布对付费频道的业务管理、价格确定和产业经营等问题进行了规范,从而推进了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付费频道内容运营取得重大突破。同年6月6日和6月9日分别发布了《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有线数字广播影视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
2004年广电系统将其命名为数字发展年,提出要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核心目标,并且对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战略思路,提出了有线数字电视内容发展、平台建设、整体转换等核心政策。同时还提出了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目标战略。
2004年1月6日,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影视数字发展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付费广播电视频道数量,扩大业务规模”的工作要点,强调继续扩大数字付费频道的开办规模。
2004年1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向李长春同志汇报了青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情况,李长春同志非常重视,要求中宣部领导去青岛调研,并在青岛召开全国会议推广。7月14日李长春同志指示要求继续落实青岛会议精神,加快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在全国的推广。
2004年3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全系统发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有线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的通知》的文件,对这些行为明令禁止,并且从点播节目标识、菜单、技术方式和收费模式四个方面对有线电视视频点播播放模式的相关要求做出进一步重申;并且要求各级广电主管机构对当地视频点播业务进行专项检查。
2004年3月2日,陈至立同志专门召开协调会议,研究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有关政策,确定了增加服务、增加收费的政策。
2004年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青岛召开有线电视收费管理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地物价部门支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后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同意对数字业务增量部分免征营业税,并且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青岛市有线数字电视收入营业税的通知》文件,为广电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有线数字电视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4年6月7日,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推进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运营产业化的意见》的文件,对我国有线数字付费频道的产业链进行了划分,明确分为集成运营机构、传输运营机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开办运营机构、监管机构等;并就数字付费频道的融资和定价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指导。
同日,国家广电总局还向全系统发出了《关于申办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已批准中央电视台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的基础上,再批准成立3至5家全国性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广影视网络传输有限责任公司和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等都可以单独或联合申请开办全国性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
2004年7月以广电总局令35号文件的形式向广电业界颁发了正式的《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管理办法》。其中对视频点播进行了明确界定,将其纳入了认证管理的范畴,同时对视频点播的具体内容和业务形式进行了规范,提出申办的详细条件要求,对违法行为做出了明确处罚说明。
2004年年底颁发了《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文件中详细地规划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十大基本业务类别。即:1、标准清晰度电视基本业务;2、标准清晰度电视付费业务;3、多路声音广播业务;4、电子节目指南;5、广播式信息服务;6、准视频点播业务;7、视频点播业务;8、商务服务;9、游戏类业务;10、高清晰度电视业务。在此十大业务类别中基本已涵盖了目前有线数字电视中的节目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内容。
2005年7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及开播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通知要求:“确保付费频道按时开播。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付费频道,须按规定在批准之日起180天内完成筹备工作,并将符合质量标准的完整节目信号送至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电视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集成播出。”并指出,如果未能按期开播,同一申办单位在两年内将不得就该事项再次提出申请。
2005年7月21日,广电总局颁发《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中指出,要把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要上升到国家信息化建设、居民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并且在意见中给出了实施整体转换的两种资金解决途径: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信贷支持、金融支持,或者向境内非公资本融资。
2005年12月 ,广电总局发布了《有线数字电视试点验收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已经符合了相关条件的试点单位及时申请验收,全面展开试点验收管理工作。
随后几年一直到今年,我国有线数字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数字电视用户都在不断的递增,截至到2009年6月,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经超过5600万。同时2009年国家对广电行业政策的扶持也是闪亮的一笔。
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文件指出: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推动全国有线、地面、卫星互为补充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
7月22日,国[FS:Page]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推进有线电视网络跨地区整合。
7月29日,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省级有线网络公司跨省联合重组。
7月31日,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启动暨上海示范网部局市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为您推荐
为贯彻落实由总局出台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并提前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准备工作,8月6日,广东省召开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管理和安全播出工作会议,各地市文广新局和广播电视台负责人参加会议。广东省广电局总工程师郄小斌传达了全国广播影视传媒机构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通报了当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面临的新形势,并提出做好广东省国庆60周年安全播出工作的要求。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播出和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广东省各播出机构从8月7日起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播出大检查,深入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三是加强一线干部职工的安全
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影视剧展播”活动的通知end
1949年5月25日,中共地下组织通过国民党电台在第一时间播报了上海解放的消息。1949年5月27日的晚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响起,不久,由新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作词的《新四军军歌》的旋律被确定为电台的前奏曲,直到今天。1961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了一档为上海郊区农民度身定制的沪语广播节目《阿富根谈生产》。1978年11月,文革期间被停播的“阿富根谈生产,谈家常”栏目恢复播出。1979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率先恢复播出广告。198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创办星期广播音乐会,1983年又开办了《星期戏曲广播会》,成为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节目的双子星座。19
1936年为向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抗日救国和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中央准备建立广播电台。但是几经努力,没有成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以后,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