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建设和改造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9-09-15 19:45:00来源: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 作者:姚永热度:

目前全国有线电视运营商都在加大双向网络建设改造的力度,但多年以来进展缓慢。近几年由于竞争而带来的改造压力越来越大,又出现了EPON+EoC等新技术。但尽管呼声很高,实质进展却并不大。究竟是什么原因?业内都在思考。有人说是资金问题,有人说是技术问题,也有人说是业务问题。笔者认为都有道理,而且这三点可以说是双向成功的三个要素,但却不是问题的核心。以上问题在今天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有好项目,愿意投资的人有的是,今天的有线电视行业融资环境已经大大改善;就技术而言,除了有十分成熟的DOCSIS和局域网技术以外,现在EPON+EoC也是不错的选择;盈利的业务虽然还不多,但许多先行者已经找到了方向。杭州华数增值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基本业务。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规模和决心。规模影响了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但规模只有政策、资本、联合运营三管齐下才可能整合扩大,此非笔者能力所及。笔者只能把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思路贡献给大家,希望能对下决心有帮助。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和做什么


许多人下不了决心是因为找不准方向。都说要双向,但究竟为什么要双向?双向以后要做什么?能否盈利?怎么盈利?


笔者认为实现双向的第一位理由是增强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被逼的。如果没有竞争,双向改造的迫切性并不充分——广播业务还有潜力可挖,通过跟有双向网的运营商合作和本地存储也可以实现部分交互业务。笔者四年前就曾主张把广播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现在不行了,就广播业务而言,直播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都有比较优势,特别当二者是免费时。二者对有线电视都存在替代关系,因此是生死存亡的竞争。而交互业务如果没有双向网络支撑多数无法实现。电信运营商的IPTV已经渐渐进入成熟和高速发展期,在广电增值业务发展不充分和电信广播业务高成本的现阶段还看不到明显的替代关系。但随着双方业务的发展和融合,必然存在替代关系。从长远看,也是生存竞争。因此对于竞争必须有充分认识,不双向就是等死。必须早下决心、快下决心。在此必须提一下时间成本,时间往往代表机会。时机时机,错过了时间往往就丧失了机会。


第二是自身经营管理的需求。


模拟时代单一业务的粗放式经营已经无法适应数字时代多业务运营的形势,以我为中心(从我出发向广大用户广播)的运作模式必须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按客户需求提供业务)的模式。多业务运营需要运营支撑系统,而运营支撑系统的网络基础必定是双向——网络管理需要双向,用户行为感知需要双向,用户自服务也需要双向。精细管理本身就会产生价值——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更多的新业务和盈利机会也源自精细管理。


第三是发展增值业务,实现三网融合。


发展业务既是双向的理由,更是双向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双向发展增值业务,从而增加盈利。否则双向就是找死,比不双向死得更快。


讲到业务,笔者以为,多数、特别是中小运营商需要循序渐进,从已经成熟的、低成本的、简单的业务切入。


许多先行一步的运营商首先开展的业务是因特网接入,而且最早盈利的也是这项业务。尽管许多广电运营商起初既无资质(经营许可)又无资源(出口),有人说是给电信打工。打工有什么不好?只要盈利!现在还有人说,电信搞IPTV是给广电打工呢!况且一号文件出来以后资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已经得到解决。资源可以有许多解决办法,既可以通过跟当地非主流电信运营商合作,又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互换,首先是广电内部。如果控制了视频资源(笔者提过建议),还可以和电信运营商互换。


其次,许多简单的、低成本的休闲类游戏和益智类游戏都被实践证明是受用户欢迎并有盈利潜力的,特别是带有博彩色彩的。不仅是交互电视,也被IPTV实践所证明。并非只有复杂的、高成本的才能盈利,短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有线电视双向网跟本地电视交互比电话、短信和互联网更有优势,因为更直接、成本更低。如果规模足够大,则不仅可以和本地电视互动,还可以和央视以及省市电视互动。因此与电视互动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越是低成本、高附加值而又简单易行的就越要抓紧做,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至于VOD,这是老百姓很喜欢、很需要的东西。尽管投入大、运营成本又高、眼前很难盈利,但不得不做。这也是为了竞争——IPTV。你不做VOD,用户就跑到IPTV那边去了。对今天的有线运营商而言,VOD靠收费盈利的主要制约条件是规模。另外,中国最困难的就是向老百姓收费。据统计资料,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VOD真正收费的也只占5%,还有95%是送的。盈利模式靠广告。


在中国,有线运营商做广告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是政策,另一方面是跟电视台的关系。因此有线运营商做广告不能跟电视台争利,要做一块新蛋糕——新型式(互动、用户自已按需搜索、作为电视商务的信息流)、新客户(非电视台原有)、新领域(电视台不做的新领域),避免竞争和内耗。


视频通信近两年发展很快,其中包括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监控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着力发展这项业务。一方面,这是广电、电信共同的新领域,双方应该都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这项业务的目标对象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富人,因此盈利的空间较大。


数字化、双向化为增值业务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有许许多多的新业务有待我们开发。但凡是新业务就会有风险,不能保证做一项成功一项,更不会一下子就成功。都要不断摸索、不断试验,只有坚持才会取得最后胜利。有些人总希望拿一项业务来就可以盈利,这是不现实的。即使在别人那里成功运营的业务,拿到自己这里也不[FS:Page]一定成功。即使成功,也是根据自身的经营环境、资源条件仔细策划、全力运作才实现的。


为了使增值业务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笔者呼吁:有线运营商联合起来,为把有线电视做大做强而奋斗!


选择什么技术?


现在市场上技术很多、产品更多,很多人反而无所适从。其实技术多是好事: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情况;另一方面竞争促使技术进步、产品降价。


不知道选什么技术也是下不了决心的重要原因。这里用得上一句经常提到的话:最适用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


搞技术的人往往容易追求技术的先进和完美,但现实中完美的技术是不存在的,技术总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先进总是相对的,在一段时间内领先的技术不一定最后成为主流,甚至不一定有生命力。ATM、铱星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对运营商而言,适用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这里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叫适用。适用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要明确做什么,对于双向改造就是要明确要做哪些双向业务,技术与业务相匹配。如果只是做点播回传、网络管理、业务管理等应用,窄带就可以应付;如果仅开展数据业务,就不需要过多考虑QoS;如果要多业务运营、特别是开展视音频业务,那就必须考虑VLAN划分、QoS。二是适应原有基础,主要是选用技术要与自身资源相匹配。对于双向改造就是要与原有的网络状况、人员素质、资金状况等相匹配。比如,原来已经进行了HFC网络的双向改造,那就应该把CMTS技术进一步应用好,待业务进一步发展、带宽需求有较大突破时再上EPON;如果原来没有进行HFC的双向改造,那就可以选择EPON+EoC。如果光节点覆盖范围较大,那就需要选择动态范围大、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运营稳定、接入用户多的技术;如果光节点覆盖范围小,那就着重选择性价比高、带宽高、调制效率高的技术。


目前EPON+EoC方案应用的关键是EoC。因为EPON已经是成熟技术。这里对EoC几个技术相关的问题有一点儿不成熟的考虑:


基带与调制


一般讲,基带技术简单、成本低、户均带宽高、不需要单独的网管。但传输距离近、动态范围小、带宽利用率低,只适用于一个楼道内的集中分配系统;容易受电视机漏电干扰(已有成熟解决方案),施工比较麻烦;还需要选择抗端口环回的交换机。调制技术带宽利用率可以做得比较高(调制指数高),动态范围比较大,抗干扰性能比较好,施工也比较简单。但相应的成本相对较高、管理相对复杂。


高频与低频


一般讲,低频段损耗低、传输距离远,不另外占用高端频段;但低频段干扰较严重,无论是外界无线电干扰还是电视机射频端口反馈的噪声都集中在低频段,而同轴电缆频率越低,屏蔽性能越差;还有,低频段频率资源有限,扩展空间较小。高频段频谱比较干净,可利用的频率资源相对较多。但高频段损耗大,传输距离相对较近。


综上所述,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没有一种技术是十全十美的。各地只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网络状况、资源占有等多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


最后一公里与最后一百米


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EoC技术应用定位的:是用于光纤到楼还是光纤到小区?本来这种方案是伴随光纤到楼产生的,因此,这种技术适合最后100米,甚至最后30米。问题是现状80%以上的网络光节点用户数在500以上。因此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想努力使这种技术适应现状。这样一来就带来了许多问题:传输距离、接入用户数、媒介控制协议。传输距离尽管比较好解决:加中继。但中继带来一系列问题:成本增加、维护复杂。低频段技术本身传输距离可以远一些,但仅仅是电缆损耗小,器件损耗跟高端是一样的。因此用户数多了以后损耗同样很大(分支分配损耗),不中继也不行。即使从传输角度可以不中继,但随着损耗增加,速率肯定会下降,不管高端、低端。最难解决的是接入用户数。现有的EoC技术有不少原来是为解决家庭联网的。家庭联网接入终端比较少,要求终端之间互联互通,传输距离也比较近,这些跟接入要求正好相反。即使经过改进,现有的EoC技术接入用户的能力也有限,一般只有几十户。接入用户数还受媒介控制协议限制。最初各种调制技术基本上都是基于CSMA/CA(载波侦听、避免碰撞)的,这种协议比较适合总线型共享介质(无线环境类似),前提是可以侦听。但在同轴分配网条件下、特别是多级分支分配级联的条件下许多终端之间无法侦听,因此造成无序碰撞,无法维持正常通信。针对这一问题,各种技术都改进了协议,使之支持TDMA。但技术改进一般都不到一年,因此都还不十分成熟:多用户情况下不能很好兼顾速率与链路损耗,特别是各用户损耗不同时。


另外,EPON适合光纤延伸的应用场合。如果光纤不延伸,光纤收发器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因为此时不需要重新敷设光缆,而光纤收发器成本更低、技术更简单(只是物理层),带宽也占优势:GEPON按32分路计算,ONU平均带宽只有30M;光纤收发器可以是100M,也可以是1000M。


以上主要从技术角度分析,在EPON+EoC系统中,EoC比较适合最后100米的应用;大范围覆盖主要靠EPON等光技术。


从市场角度看,要加快光纤到楼的步伐。这里面包含几层意思:一层是光纤比面条便宜,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低于铜缆。还有一层是竞争。电信去年部署EPON的指导意见是:第一,有需求的上,这是正常的做法;第二,有竞争的上,这是超常的做法。现在电信在新建小区推行光纤到楼、到单元,老区光纤逐步向前推进。我们不做就把地盘让给对手了。另外,从竞争的角度,电信目前用户带宽开始向4—8M推进。如果把EoC用于大范围、多用户(500户以上),带宽肯定没有优势。[FS:Page]如果光纤到楼,一个ONU覆盖50—100户,那么在带宽上很容易超过电信。我们要用两只手抓紧干自己的事,要用两只眼盯着对手,特别是强大的、走在前面的对手。一方面可以借鉴、学习,另一方面做好竞争的部署。最后,这是方向。5年左右大概基本上都是光纤到楼、到户了。日本目前EPON 80美元一线,百万量级。中国千万量级,5年之内肯定可以降到跟DSL差不多的价格水平。


总之,笔者主张加快光纤到楼的步伐,用EoC技术解决最后100米接入。现在这种技术出现的问题(技术、经济)多数都是因大范围、多用户产生的,如果用在最后100米就好得多。


关于WiFi


最开始推向市场并在各地试点应用的EoC是WiFi技术,但目前WiFi在市场上的表现很一般。这里面既有技术问题,也有市场问题。从技术上说,WiFi(应用于同轴)技术进步比其它EoC技术慢、频谱效率较低。其实WiFi技术本身进步并不慢,在采用802.11n标准后频谱效率也大大提高了。WiFi还有应用上的优势:在IP领域除了LAN以外还没有看到那种技术比WiFi应用更广泛。现在它不仅应用于WLAN,还在向MAN和PAN领域延伸;不仅应用于无线,还应用于有线。由于应用广泛,产品销量很大,因此价格低廉。有统计资料表明,60%以上的通信业务量发生在室内;同时60%以上的通信业务量由移动终端产生。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室内移动业务是最主要、最大量的,室内移动多媒体通信是最有前景的。室内移动恰恰是WiFi最强的领域。如果用有线做接入,无线做室内联网应该是WiFi(EoC)最大的优势:技术统一,好管理、价格低。还可以把接入和室内联网做成一体化的产品,更好管理、价格更低。


近期与长远



运营商与供应商的关系



现在一方面运营商觉得供应商动作太慢——技术改进太慢,降价太慢;另一方面供应商觉得运营商光说不练,改造实施进展缓慢。这也是个鸡和蛋的关系,如果非要有个先后那就是个死循环,永远解不开套。如果换个角度,鸡和蛋谁也离不开谁,共生共荣共存亡。这才是运营商和供应商共同发展的光明大道。有线电视行业的供应商都比较小,一旦投入长期得不到回报就拖死了。具体讲,目前EoC的产品已经比较丰富,技术相对成熟(50Mbps以上吞吐量、10ms以下时延、支持TDMA和VLAN划分、;有的还支持组播、带宽控制、VLAN优先级)、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300元以下一线)。下一步就是需要运营商和供应商密切合作,使得产品更加丰富、技术更加成熟、运营更加稳定、业务更加丰富。价格随着量的增加自然会进一步降低。


有线电视行业是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共同组成的,如果双方不建立伙伴关系,互不信任、互相等、互相埋怨,那就只有一起等死。


新技术与成熟技术


笔者反对不经过试验就盲目采用新技术,主张大规模应用一定要采用成熟技术。但技术成熟总是有个过程的,新技术往往不成熟。这又是一对矛盾。这就需要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共同试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永远也没有成熟技术——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直到今天也不会有人吃螃蟹。所以运营商、特别是大运营商,应该有这种胆魄,要敢于使用新技术。只要看准方向,就要努力把它试验(不是被动地等设备供应商试验,而是主动试验)成功,把新技术变成成熟技术。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电信。像EPON,本来互通性不好,国际标准本来也没有要求,可是中国电信提出互通标准,做了两年时间的反复测试,搞成了一个成熟的东西,在这当中他是主导的。现在EPON在电信大规模推广了。笔者希望有线运营商也可以这样。大运营商应该担负起第一个吃螃蟹的责任,在新技术推广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可惜,从笔者提出最后100米到现在已经4个年头了,EoC技术还没有大规模推开。


笔者期待EPON+EoC技术大规模推广,希望中国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建设和改造早日成功。
  

这两年我感受最深的是:运营商和供应商应该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不是简单的甲方乙方。数字电视发展到今天,运营模式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只做单向广播,从卫星上下几套节目下来,一转就可以坐地收银。现在不行了,多种业务运营,你一家能有多大本事?像前面提到的视频通信,介入初期,我们自身肯定不专业。所以一定要找很多合作伙伴,靠大家的力量,不单是双向改造。其实有很多业务不需要我们自己做,我们只需要搭建好网络平台,业务完全可以交给专业合作伙伴做。发展肯定会更快,空间也会更大。这个里面有一个合作共赢的思想。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就是运营商和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历程。Comcaste跟摩托罗拉合作,时代华纳跟SA合作。如果中国也能形成这样一种情况的话,有线电视就能兴旺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供应商而言,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比卖一件产品更重要;同样的,对运营商来讲,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比买一个好的产品更重要。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关键是要向合作伙伴让利。李嘉诚说过一句话:本来可以拿10%,只拿9%,财源滚滚来。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任何技术都有生命周期,任何技术都不是静止的,市场需求也是变化的。特别是今天,技术发展实在太快了。网络建设和改造不可能一劳永逸,想选一种产品管一辈子是不现实的。但也不能今天改完明天又改,今天选一种产品,明天又换一种。必须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做好规划和选择,合理兼顾长期发展与短期需求。把三到五年当作一个投资周期是比较合理的。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浙江:江山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稳步推进

作为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自六月上旬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目前,江滨二区、三区和市后淤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我市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始建于1990年,已超年限运行多年,线路、设备严重老化,抗雷击能力差,网络已进入故障多发期,难以确保用户收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作,并把该工程列入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预算总投资2000万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改造。目前,江滨二区、三区和市后淤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改造有线电视用户2300多户,改造后,用户的网络和信号质量明显提高。在施工期间,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合理

广电省网改造融资政府主导 民间资本仍持谨慎态度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授信180亿元(人民币,下同)贷款用于广东广电网络基础建设与未来业务发展。根据业内预估,三网融合初期,广电运营商在跨区域整合与网络改造方面所需的先期投入成本超过千亿元,除少数市场化程度较好的广电运营商可自负成本外,大部分地方广电公司都存在资金缺口。据了解,目前除了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的广电网络改造将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外,各地的广电公司通过银行信贷、上市融资、民资进入等方式,有效突破了资金瓶颈,未来可能还有与电信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等融资解决途径。在已出现的融资方式中,地方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新疆库尔勒12万有线电视用户跨入数字时代

8月10日,新疆库尔勒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库尔勒地区10多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将跨入电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整体转换不仅会使电视的频道资源极大丰富、信号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全面拓宽电视的服务领域,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目前,库尔勒市已基本完成12万用户的网络改造任务,下一步将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并向用户发放数字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