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接触的媒体史无前例的丰富和发达,这是一个新媒体的时代。然而,在新媒体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它同样面临着许多制约,如何培养能够适应并胜任新媒体工作的人才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新媒体人才的现状
与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相比,新媒体人才的状况却比较复杂、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媒体技术的研发,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数字媒体人才的短缺,更成为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近期一项调查显示,传媒人才已成为今年职场上的“领军人物”。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但仍有相当多的传媒机构,尤其是新媒体运营企业还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数字媒体人才。专家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新媒体人才尤其是有经验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以上海来说,尽管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的相关专业,每年上海本地有3000多学生毕业,但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与实际人才需求错位。不少企业反映,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无论是经验还是技能,都距离企业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要上手工作,起码需要培训3-6个月。
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1.更新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和编辑能力
新闻人员应树立与受众平等的观念和为受众服务的意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包容多元的文化与观念,督促自己“一切为受众服务”。媒体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媒体工作者强化“受者本位”理念,摒弃无冕之王高高在上的思想,这是当下新闻工作规律要求使然。
另外,要培养新媒体工作者高超的编辑能力。正如施拉姆“媒介或然率”提示的那样,媒体就要在降低受众阅读障碍和成本的同时,提供他们最有用最优质的信息资讯,只有这样受众才可能选择性地接触你的媒体。因此,新媒体工作者要提高编辑能力,善于在浩如烟海般的信息中,甄别选择对特定受众群有用的信息,并以特定的方式组织信息,形成强势,满足特定受众群的信息消费冲动和需求。
2.补充多学科知识,灵活运用多种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而这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科内容,增加新的学科方向。新闻工作者应该用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多种学科知识。
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人才最大不同在于,新媒体产业中的采编人员不仅需要熟通传统业务,同时还需通晓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技术、视觉设计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人才只会写作和摄影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新媒体的新技术包罗万象,例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知识、视频剪辑等方面,作为新媒体新闻人才不仅要了解,对有些技术还要会操作,现在社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媒体大环境的转变,给众多一线操作人员带来了全新挑战。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纷纷跳槽到网站、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可是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原有的技能显得滞后于时代,亟待更新。
《计算机世界》社长刘九如说:“人才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培养十多年的编辑记者,在新媒体面前突然要一切从头开始,是很痛苦的。”刘九如表示,自从《计算机世界》开办电子杂志后,对记者的要求明显提高。以前记者参加一个产品发布会,写一篇文章就够了。而现在,记者在接到请柬时,首先要写一篇关于“某公司将要发布一个新产品”的新闻,在网站公布;然后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掌握了新闻材料和现场情况,再通过网站在网友中调查:这款新产品哪些功能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功能表现怎么样?最后把网友的代表性意见在杂志中形成评论。总体来说,现在对记者采写新闻的要求是多纬度、动态的。
有关专家指出,一名优秀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也要懂得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去运营发展,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新媒体不是技术加艺术的简单嫁接,而是硬件、软件、技术、艺术、意识、思维的高度统一。新媒体人才不是指纯掌握技术的人,也不是指纯掌握艺术的人,而是指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潜质,在先进的技术平台上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的人。所以,只有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和胜任快速发展中的新媒体。
3.重视实践,加强能力的训练
对于在校生来说,要想以后在新媒体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所作为,实践经验非常重要。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认为,应引入与主流新闻机构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的机制,通过这样的合作建设,将前沿技术、前沿趋势、高端项目、高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活跃开辟通道。面对媒介融合的趋势,新闻院校应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让更多的新闻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媒体工作的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和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学生融入到新闻作品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了解和掌握新闻节目的制作流程和核心技术。
总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复合型人才需要一个“融合性的平台”。这种融合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教学、实验、实习的融合;其二是多种媒体技术平台的融合。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或实践成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各个单元之间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从而为培养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
为您推荐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又一次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
“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千万资金购买该版权。”张大钟告诉记者,“这也是国内最大一个涉
近年来,网络电台发展迅速,网上以网络电台为载体,组成的社团特别多。大部分参与者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年轻,很有朝气和想象力,电台的包装设计、节目起名、内容策划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据说,网上的动漫类BBS当中,聚集的“电友”则更多。互联网小电台节目内容大多是流行歌曲,也有一些传承校园文化,做原创文学,选大学生身边的话题的节目。有些是以调频级的音质播出的,效果很好。因此很受欢迎。一些高校支持校园网上众多个人小电台组织起来办网络电台,如交大的上海的网络电台CNM得到学校和媒体学院就陆续给的十几万的资金支持,每天都有2小时的自办直播节目,2004年CNM对交大BBS八周年大型学生聚会进行视频直播,有
不久前国际广播电台才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一起获得了手机电视的牌照,但他们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我们从广电总局得到的批复,并不局限在IPTV或手机电视这一两项具体业务上,还涵盖了网络音视频、数字电视等目前所有新媒体领域。”国际广播电台多媒体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强调,未来在新媒体领域具体的操作方案,台里正在加紧研究相关规划。按照国际广播电台的构想,将把其多年来在音频、视频、报刊、网络上积累的资源进行整合,首先以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涉入。“虽然名称里有‘广播电台’四个字,但是我们旗下拥有音视网报刊多层次的内容,而且还在国际领域内容提供上具备领先优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很多国际节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