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电视节目的制作早已符合高清标准,家庭用户中高清电视也日渐普及,但收看高清电视却始终无法实现。问题出在了转播环节上,收费也许是一条解决之道。
一年一度的2009 BIRTV落下了帷幕,那些熟悉的厂商带来了更多、更新鲜的高清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厂商在前端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全面转向了高清。比如作为高清转播制作的领袖厂商,索尼不但在传统的高清拍摄和制作环节推出了大量新产品,而且还在高清3D电影拍摄和回放领域推出了3D高清摄影机和3D高清投影机。
高清的画面的确非常诱人,清晰、流畅、色彩鲜艳......形容视频的好词都能用上。在BIRTV现场,我看到了索尼的4K影院,这是4倍于今天1080P高清标准的超高清画面,让我觉得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置身展会,让我误以为已经全面进入到高清的时代。
可当我从熙熙攘攘的BIRTV展会抽身出来,我又不得不回到了现实——每天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屏幕上的演员都胖乎乎的。因为现在用户收到的电视节目还都是4∶3的信号,要想在16∶9的电视上看节目,要么左右拉伸,要么切换成4: 3,两边留白,无论哪一种显示模式,都不那么痛快。
其实2008北京奥运前夕,在北京等少数地区已经开通了央视高清等极少数的高清频道,但用户需要用高清机顶盒来配合才能收看。大多数频道虽然都在不遗余力地想办法提高收视率,却没有一家推出高清信号节目。
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电视台已经轰轰烈烈地要将高清进行到底了。BIRTV展会上,地级电视台开始装备先进的高清转播车。尚未高清转播的节目,也都采用了高/标清同期录制的模式,为未来的高清转播积累素材; 而在用户端,4∶3的CRT电视在多数家电卖场已难觅踪迹,家庭用户中高清产品早已占据大半江山。两头都已经高清化,却卡在了中间的传输过程——通过转播的环节后,用户却只能在高清的终端上收看标清的节目。
对比之下,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有大量高清频道可供家庭用户选择收看。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美国的高清频道大多是收费频道。也许中国也要像美国、日本那样对高清频道收费,才能让中间环节有动力实现高清化。
希望这个高清变标清的怪圈能在明年的BIRTV上破除,除了制作端和视频终端,关键的传播环节高清化,才是高清真正进入家庭的希望。
为您推荐
初次见到刘川平先生,是他作为拍摄中国第一部HDV高清晰数字电影《天怨》的编剧/导演出现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技术交流会上。个人名片:刘川平,DV作家,导演,中国电视制片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枫丹白露企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电视连续剧《王震将军》《兰花儿》《一路风尘》等编导,电视纪录片《川江号子》《人熊共居》《老李与鸭鸭》《长发男人》《月亮女儿》《DV水日记》《什刹海畔》等导演讲述高清创作历程9月份开始拍摄的电影《天怨》,首先受到了来自摄像机厂家JVC的关注,因为,据JVC所知,使用这款ProHD高清晰紧凑型肩扛式摄像机进行电影拍摄的,刘川平先生应该算是第一位。对于DV爱好者来说,其
一直被认为HDTV发展比美国落后的欧洲,最近在这方面得到快速的发展。英国的BSkyB,法国的CanalSat,德国的Premiere和意大利的SkyItalia都承诺在2006年六月,也就是世界杯举办之前提供高清晰电视服务。对于该项赛事的转播工作将被用来展示该格式的优势所在。使用DVB-S2卫星标准和H.264压缩技术的下一代HDTV服务也已经在欧洲投放市场。德国的ProSiebenSat.1集团在10月份成为首家使用全新高分辨率宽带格式提供高清晰(HD)电视服务的欧洲公司。引导HDTV潮流的是欧洲广播联盟的执行子公司Eurovision。该联盟拥有全球最大的节目收集网之一。1998年,该卫星
近日,中国高清彩电的领头羊创维、TCL、海信、厦华、长虹、康佳等围绕着“高清数字”电视展开了争论,他们提交至广电总局的中国
国内高清碟机的概念吵了很久,不过我想恐怕没有几个人看到过EVD、HVD和HDV,前天我收到了关于HDV所谓HD12编码技术的实际身份就是divx的说明文档,看过之后大吃一惊,于是决定亲自拿来实验一下。通过第三方视频格式查看器来检测所谓高清影碟到底存放的是什么,顺便把EVD,HVD也带上一起检测。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片文章,结果还是很出乎意料的。其实高清碟机的检测并不一定需要测试播放机,反而由于播放机电路可以设计带有硬件插值功能,能将本来不高的分辨率硬拉伸到高清标准。所以,直接查看从零售市场上买到的碟片中存储的视频文件,是找到其压缩技术和视频分辨率的最直接准确的方法。EVD、HV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