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调查:广电篇

2009-08-27 10:58:00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郭平 徐晓敬 侯永锋郭宝热度:

“广电模式”:推送文化大餐下乡的新快线

  

  

  电视里有技术,有信息,还有娱乐,“信息台”广受农家欢迎。

  编前语: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去年以来,更是进一步打开思路,创新发展,积极开发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搭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让部分农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听收看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节目,实现了就近快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6月9日、10日两天,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总局在辽宁召开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工作现场会。与会各方人士对依托广电网络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辽宁“广电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它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走进千家万户摸索到了一条务实高效的新路子。

  这也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辽宁“广电模式”是如何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而不断有力推进并逐渐走向成熟?这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工程,是如何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民带来实惠的?下一步,有关部门还将如何继续完善其运行模式,让全省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这一重要惠民工程结出的甜美果实?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到决策部门、建设单位和部分村庄进行深入走访调查,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以描画这一宏大民生工程在辽宁大地推进的全貌,同时也反映它带给农家生活的真实喜悦和更多希望。

  本组报道将分三期推出,敬请关注。

  变革源自对惯性思维模式的质疑。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

  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因正在于我省去年以来对如何加快推进这一宏大工程进行了深入反思和一系列创新性工作。

  新思路

  让文化信息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如果没有那一次深入思考,就不会有辽宁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新局面的出现。

  从2002年开始,文化部门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共享,经过多年的扎实建设,该工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根据文化部有关要求,去年6月,我省制定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年发展规划,计划采用宽带互联网传输文化信息,用3年时间完成省、市、县、乡直到行政村的共享工程网络建设,最终实现1万多个点站可直接接收共享文化信息。与此同时,丰富我省农村文化生活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在加速实施,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24.6%。

  当各类情况和建设方案报到省委、省政府后,有关领导同志进行了全面的汇总思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农民群众为本的理念,把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农利农工程,根本目的是为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建立起一个使用方便、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民群众在自己家里用普及率最高、操作最简单的电视机接收文化信息,把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此省有关领导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逐渐酝酿出一个新的思路:公益性文化活动应该走公益性传播渠道。

  这一思路出自多方面的通盘考虑。首先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公益性保障问题。如果这一公益文化工程通过商业网络公司来传播,不仅基层群众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使用管理方面,也增加了许多难度和不确定因素。其二是考虑这一工程的实际操作问题。旧有方案以行政村为建设单位实施,在我省农村,有些较大的行政村人口多,分布又比较散,农民群众到集中的服务点要走很远的路,很多农户不能就近便捷地查阅文化信息。另外,多数农民目前还不会操作电脑,这必将大大降低共享工程的利用率,导致的结果就是好事办不实。当然,还有一点是考虑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尽最大可能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情况发生。

  调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案不仅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精心组织和科学决策。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情况明朗起来: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分为视音频内容和电子信息文档两类,传播具有下行传输内容多、而上行回传信息少的特性,正适合广播电视“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有线电视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乡村通达率高、带宽容量大、维护成本低等特殊优势,是实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便捷有效的传播渠道。

  去年10月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等部门针对以上情况,拟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的新方案。当月上旬,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专门派人到我省进行了调研论证和指导。当月23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在沈阳召开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集中审议了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方案,经审议认为方案可行。会议建议在辽宁开展“以广播电视网传输文化信息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的试点。月底,中宣部对辽宁的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同意将辽宁作为试点单位,全力支持我省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至此,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新蓝图——以辽宁省广播电视网络为依托,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由构想转入了实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内相关各部门开始超常规、满负荷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一工程。去年11月工程所需设备的采购工作全面展开,12月系统的安装调试迅速实施,当月28日,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模拟频道开播运行,全省已通有线电视的农村地区226万农户可以收看共享工程信息。今年1月,6个县的4000户试点机顶盒安装完成。 1月19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平台正式开播。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认为,辽宁省依托广电网络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这一工程进入千家万户找到了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路子。这是一次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开辟了新领域、拓展了新空间。


“广电模式”传输方式图解

  新技术

  四种机顶盒送上海量文化信息

  省广电局副局长李铁铮说:“时间紧、任务重,全省广电系统干部职工甘愿付出辛劳,为这个工程贡献全部力量。因为我们既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看作为农民办实事,也把它看作是辽宁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

  从全国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一省范围内整体以“广电模式”推进尚无先例,我省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探索前进。

  还在新方案论证阶段,省广电局就已组织技术人员着手进行准备,他们针对共享文化信息中大量是视频信息这一情况,从技术角度提出采用广播方式传送,也就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专门拿出一个频道,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播放共享文[FS:Page]化信息。在工程技术人员和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模拟频道于去年12月28日顺利开通。同时,针对文化信息资源中的大量图文资料,他们研究决定采用点播方式传送,也就是借助一定技术手段,让农民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设施接收电子图书、电子文档和视频信息,来选择查看自己喜爱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4种类型的电视机顶盒进入我省农家,被受益农民称为“宝盒子”。电视机顶盒英文缩写为VOD,即VideoOnDemand,规范翻译为视频点播器,通俗翻译就是“根据要求播放视频节目”的设施。

  对于这4类“宝盒子”,李铁铮如数家珍。第一种是推送式VOD,虽然此前国内并没有采用过,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这是一种满足电视观众个性化需要的成熟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盒子内配有160G的硬盘,能够存储90小时的视频资料,拥有巨大的图片、文字存储空间。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中心播发的共享文化信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直接推送到这个机顶盒中,在安装了机顶盒的农户家里建立起一个小型文化信息库。农民可以自由点播收看、存储喜爱的内容。

  这是推送式机顶盒在我国第一次投入使用,我省农村最早尝鲜。这种技术可以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偏远农村以最小的投入,收到最大的实效。目前,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户、农业科技协会组织,全省已经设立了6万多个服务点,机顶盒大显神通。

  另外两种机顶盒是数字双向点播机顶盒和准视频点播机顶盒,这是两种在数字电视改造进程中使用的机顶盒。

  此外,经过省有关部门申请,卫星推送式机顶盒的试点工作也安排在我省进行,目前1000台卫星推送式机顶盒已经安装在尚未开通有线电视的偏远乡村。这些偏远乡村的居民可以直接点播收看文化部提供的共享文化产品。

  在广电系统,有线电视播发频道是项重要资源。为保证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推进,省、市及各县区不仅无偿提供两个电视频道,分别用于播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模拟频道和点播频道的节目,而且按照省广电局的统一部署,在频道选择上,他们全部安排了干扰少、信号质量高的频道,尽最大努力保证收视效果。

  在辽宁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公司,总工程师李安引领记者参观他们从零起步、现已颇具规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机房。

  在传输公司控制中心,他们还增加了两个监视窗口,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节目播出效果监测纳入有线电视的统一管理中。李安说:“某些技术环节仍在不断改进中,把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做实做好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

  新拓展

  推出更多贴近农民群众的节目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辽宁中心设在省图书馆。省图书馆副馆长王筱雯说:“我们这里现在承担着两个频道的节目制作任务。 ”

  从我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模拟频道和点播频道开播以来,每天下午4点为最后截稿时间,在这之前,他们必须把第二天即将播出的节目,包括18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和100多条更新的点播节目传送到省有线电视网络传输部门。

  王筱雯说,为了使节目更加贴近农村观众的需求,他们多次到农村作调查。在调查中,亲身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现存的“数字鸿沟”,感受到了农民朋友们对文化信息的渴求,这都是促进他们工作的强大动力。省图书馆网络中心,这个只有23个人的部门,一直在加班加点地进行着文化信息资源编辑整理工作,通过辛勤的劳动,把文化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村。

  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一面加紧整理现有文化信息资源,一面积极想办法扩充文化信息来源。在农业部、教育部的帮助下,他们不久前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签订协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向辽宁提供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视频节目,内容涉及中小学各个学科,节目时间长达700小时;在文化部、农业部的帮助下,他们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结成协作关系,得到了这所学校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培训的专题片共400多部,节目时间总长度达170多个小时;在省内,教育厅已经组织实施拍摄涉及中小学各学科的精品课例500个,每堂课40分钟,将安排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频道播出,这样一来,偏远山村的孩子们也能够收看到名师讲课了。

  他们还与省农委联系,与省农委信息中心的 “盛世金农”网和金农热线建立畅通联系渠道,每天转发农产品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和农业专家在线咨询信息。省人口计生委、省科协等也积极参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开辟专栏,提供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科技和人口计生信息。

  此外,他们的文化资源库中也已经备存500多部经典电影、电视剧,即时可以播发的电子图书2000多部,最近又收到国家提供的电子图书2万多部,经过文件格式转换后,他们拥有的电子图书量将增加近10倍。

  节目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中。在点播式机顶盒方面,最早只是二级编目设置。最近他们在整合原有栏目基础上,推出了新版栏目。整合金农网、农业广播、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其他几项农村惠民工程的资源,新增了“金农热线”、“供求信息”、“教育园地”3个栏目。资源种类、数量增加后,开始对点播式机顶盒实现栏目内容的三级管理。共设置一级栏目11个,二级栏目49个,三级栏目为资源目录,点播目录即可收看。

  省图书馆网络中心主任朱学武说:“这是一项新工作,但是我们很高兴做,而且很有成就感。 ”

  利用全省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文化信息资源,以更便捷的方式达到共享的目的,是辽宁经过科学决策并付诸实施的一项创新之举。如今,这一模式已被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广电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推广中优势很多:花费少,见效快,覆盖面广,后续维护简便,政府减少重复投资,存量资源得到高效整合,从而走出了一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更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经送进全省1.1万个行政村,6万多个自然屯,覆盖了千家万户。

  广大农民朋友坐在自己家的炕头上,就可以通过电视机和遥控器享用共享工程提供的各项服务,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也由此填平,更多农民群众对尽快融入数字时代全新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加清晰和坚实的希望。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辽宁省广播电视模拟微波传输网现状

1.沈阳端站为全省微波传输的中心站,目前共有9个方向的微波开口,分别为本溪、辽中、铁岭、抚顺等。2.辽东干线有沈阳端站、本溪站、四0二台、二0四台、元宝山站,共5个站,沈阳端站至丹东站全线长211km,该段最长站距64km,该线路途经本溪、丹东两个省辖市。此干线,除沈阳至本溪站段跨越平原外,其余站段均在山区越过。3.辽南干线辽南干线从千山站算起,有辽阳站(支线)、鞍山站(支线)、大石桥站、营口站、二0三站、瓦房店站、大和尚山站、大连站共9个站,千山站至大连站全线长364km,加上两条支线长31km,共计463km,该段最长站距71km,路经辽阳、鞍山、营口和大连等4个省辖市。辽阳、鞍山、营口东

辽宁:大连车载电视打造文明车厢文化

近日来,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到车厢内数字移动电视带来精的精彩节目。连续几日的亚运激战,让寒冷冬日里车厢内的热度不减。“能坐在公交车上看亚运的确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一些时事新闻类的资讯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有些广告和重复连续出现的节目就会让人看了心烦。”昨日,在101公交车乘客普遍给出的看法。大连的公交车一直以来是展示大连形象的一张有力名片,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成为大连市传达政府声音,体现民风民情的又一个重要平台。我市每天有75%的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同时有大量的外地游客乘坐公交车。如何保证车载电视内容的质量,在市民乘车期间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乘车环境,就成为移动数字电视所面对的多方面考

沈阳3G完成安装调试 5月通话10月商用

5月2日,沈阳3G试验网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打通了第一个电话。据了解,与其他奥运城市3G试验相比,沈阳成为较先通话的城市。目前,沈阳3G已经完成安装及调试,正逐步进行网络扩融及覆盖等工程。业内人士认为,预计10月份,沈阳3G有望进入预商用阶段。沈阳3G实施国产标准5月16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将WCDMA和CDMA2000确认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至此,TD-SCDMA(中国标准)、WCDMA(欧洲标准)、CDMA2000(美国高通)均被中国政府定为行业标准,实施三种3G制式在中国并行。记者了解到,2006年11月5日,按照3G国产标准TD-SCDMA制式生产的3G手机开始在青岛、保定、厦门和北京

辽宁:彰武偏远农户家有线电视“屯屯通”

彰武县又一举措将惠及广大农民——让最偏远农户看到有线电视。这有赖于已经开始的全县农村有线电视工程由“村村通”“升级”为“屯屯通”。 实施有线电视屯屯通工程是彰武县今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是继去年并可上溯到三年前全县开始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延伸。今年该县计划总投入1100万元,重点解决距县城较远的四堡子、四合城等乡村没有有线电视的问题,年底前在全县1173个自然屯中彻底消灭空白点。 坐在炕头上看有线电视,是彰武县8万户、30多万农民多年的梦想。过去,在信息手段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全县也只有4个乡镇设立了有线电视网,收视范围也仅限于乡镇政府所在地,本乡镇绝大多数农户和其他乡镇根本看不到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