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70多万个散布在偏远深山中、交通不便地区的自然村,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农牧民人口近亿人。为解决这些人群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中国政府在1998年启动了一项为名“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工程,目的就是让中国各地农村、牧区的居民能够看上电视、听到广播,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贵阳市新浦布依族乡的长坡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寨,村子坐落在深山里。由于高山阻挡,以前电视、通信信号根本进不到村里。实行“村村通”工程后,村里安装了卫星接收天线,村民们不仅能收看电视节目,而且还有众多频道可以选择。像村民班德兵家里的电视就能收到50多个台。他说:“象我们这样的大山沟里,想收看清晰的电视和广播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晚上只能看星星,看月亮。这里今年4月通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我们可以收看清晰的电视,收听到广播,不出门,就可以了解天下事。广播电视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给我们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帮助。”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在广播电视信号覆盖方面有许多困难。按照1998年的统计,中国有70多万个行政村,1.48亿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在农村”的工作方针,也就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保安先生对此介绍说:“从1998年到2001年,首先解决的是11.7万个已经通电的行政村收听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实施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问题。这两项工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覆盖方式,通过无线、有线的方式解决农村地区老百姓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到2005年底,中国已经有近12万个偏远村庄通了广播电视信号,解决了9700多万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村村通”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从目前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中国政府将继续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直播卫星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低,是边远山区群众接收广播电视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方便各地农村用户接收,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专门研制了直播卫星传输标准,这是建国以来中国广电系统第一次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传输标准。该标准频率高、功率大、接收天线小,方便用户接收。
“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从技术手段上根本解决了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2008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成功的转播了中央和地方电视台43套广播电视节目。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保安介绍说:“直播卫星发射成功后,用直播卫星使他们方便地收听(看)40多套电视节目,40多套广播节目,到明年这项工作结束。”
“村村通”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得到了中国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贵州省从1992年便开始实施了乡乡、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工程。贵州省广电局副局长秦川说:“到2007年全省共建农村地面接收站280万座,使2000多万农户看到了电视,听到了广播。近5年内,贵州要完成的20户‘村村通’建设任务一共是89808个村,现在整个工作正在进行中。”
到2010年底,中国20户以上已通电的自然村的村民将都能看到电视、听上广播。接下来,居住更加分散、交通更加不便、人数更少的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也要解决。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西部贫困地区,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地方目前尚未通电。但中国政府有能力也有信心,最终将尽全部力量解决他们的收听收看问题。
为您推荐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副总裁李跃、副总裁张晨霜和各省公司负责人在内,中国移动高层齐集成都,举行盛大的村村通工程2005总结表彰和2006誓师。王建宙透露,截至2005年12月12日,中国移动已经累计投资近90亿元,结束了25862个行政村不通电话的历史,使我国村村通电话率因此提高3.7个百分点。此外,明年中移动还计划投入巨资,使指定10省的村通率再提高1.5个百分点。对村村通工程的投入为中国移动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变化,李跃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统计,在中国移动2005年的新增收入中,农村市场已经占到60%。”李跃坦言,以前承担村村通工程更多是出于社会责任,但这一工程正成为中
据各地统计汇总的数字,截止12月27日,全国共完成86,27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比计划超额完成2,227个村,解决了2,700多万人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各地还修复了1.2万个“返盲”行政村“村村通”设施。同时,建立“村村通”运行维护机制、保障长期通的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区、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了“村村通”基本维护经费。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全国广电系统干部职工克服困难、艰苦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广电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总体部署,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2005年向全区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它的实施,对于十万大山腹地的上思县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受益群众无不感慨地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送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文化活动室”,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上思县有8个乡镇,84个行政村,1002个自然屯,52257户,总人口21万多人。由于周边有十万大山、四方山山脉阻挡,广西广播电视骨干台信号难以覆盖到全县。县城文岭山电视差转台用50瓦功率发射广西电视台节目,因为功率小,覆盖面十分有限。因此,边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