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造屏掀起中国彩电二次革命

2009-08-06 17:23:00来源:四川在线 热度:

十余年的沉默之后,长虹再次爆发了。

  有人说,长虹开启了中国的彩电时代,而这一次,长虹又将开启中国的平板时代——因长虹,中国彩电第二次革命开始了。

  十年磨一剑。为了迎接平板时代,长虹长时间艰难潜行,积蓄力量。如今,长虹不仅拥有大量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而且已建成中国首条、国际最新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

  与长虹有关的平板技术信息不断传出:不仅要造等离子,还要造液晶!不仅要造液晶,还要造可能替代液晶和等离子的下一代显示屏——OLED......

  风雨飘摇,危机中崛起。万众瞩目中,长虹再次如巨人般站起——

  7月,在四川上半年工业经济分析会上,一位省领导闻悉国外部分厂家正逐渐退出等离子生产,十分担心长虹PDP(等离子)项目的未来。在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等离子电视所占份额低于液晶电视,长虹投入6.75亿美元巨资上马等离子模组生产线,是“豪赌”还是中国彩电业再度崛起的现实战略选择?日前,记者走进四川长虹,寻求答案。

  长虹二次崛起

  中国彩电业依然硝烟弥漫。只要跨进苏宁、国美卖场,激烈的竞争格局能让你窒息,只不过,这次的竞争转向了平板电视。

  国外索尼、松下、三星、西门子步步进逼,国内TCL、创维、海信等企业全力以赴,殊死拼搏。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没有平板电视核心技术,中国企业饱受“缺屏”之苦,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只能处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组装制造环节,获取微薄利润。

  每到历史紧要关头,中国总需要有企业站出来跃马横抢,力挽狂澜。这一次,长虹又站了出来。

  宏大气魄的生产厂房,内部是清一色的高科技、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每一道工序精益求精,每一环都秩序井然。和CRT显像管时代的生产线相比,等离子生产线哪里像产品制造生产线,简直就是一个科研室。

  “没想到啊,我们长虹能够拥有这么先进、震撼人心的研发生产线!”长虹的一位老员工说。2000年时,厂里办培训,曾有技术人员说未来彩电业发展将进入平板时代,可那时谁也不知道平板电视是什么样,一切只是遥远的美好憧憬。短短8年时间,憧憬变成现实,长虹人都觉得惊奇。

  这就是现在的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生产线,不仅打破了国外平板电视核心技术的垄断,而且把长虹整个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才队伍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向世人展示出一个全新长虹,这种新生向上的力量,正带动长虹在硝烟弥漫的家电行业突围,开辟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缺屏 中国平板之痛

  平板时代来得太快了,中国家电企业显然猝不及防。

  在辉煌的CRT时代,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众多本土品牌电视机,不仅在国内彩电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1.1%。国际市场方面,中国彩电也享有“全球产量最大”、“全球市场份额最多”、“全球竞争力最强”等众多美誉。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和等离子技术被应用于电视,CRT的竞争优势一夜之间消失了。大中城市的苏宁、国美卖场,早已是平板电视的天下,很难觅到一台显像管电视。

  长虹企划部部长刘海中介绍,“在CRT时代,中国企业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还建立了对CRT技术进行再创新和改造的技术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力量不容忽视,它促成了企业从前端到终端的产业链战略体系打造。但是,突然而至的平板化浪潮,却给国内企业和CRT产业链造成了极大冲击。”

  “从CRT向平板电视的过渡,企业原先掌握的产业链优势被分解,特别是在上游显示面板及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国内企业集体‘失语’”。

  平板电视上游屏的主要制造厂家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而屏占到平板电视整机生产成本的60%至80%。由于没有掌握平板电视的核心技术,中国彩电工业饱受“缺屏”之苦,这导致中国彩电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附加值最低的末端组装制造环节,只能获取微薄利润。

  刘海中说:“今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缺屏,液晶面板均价差不多上涨了500元,但国内家电企业没有平板电视的核心部件显示屏,只能被动接受涨价。另一方面,国内彩电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只能拼外观、拼组装,根本不敢涨价。这种尴尬的格局,导致本土彩电企业只能通过组装赚取产业链末端的微薄利润。”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令本土彩电巨头们喜忧参半。金融危机杀伤了跨国公司战斗力,使本土彩电企业重拾江山,市场份额突破了70%。然而,行业的整体利润却急剧下降,四川长虹、TCL、海信、康佳四家彩电业上市公司总共净利润不到1.4亿元。

  不造屏不行!对于众多国内彩电企业而言,要建立全球电子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必须向等离子面板、液晶面板等上游高端制造环节挺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虹造屏”成为企业的一个战略抉择。

  造屏 长虹的第二次革命

  今年4月,随着长虹欧宝丽系列等离子电视问世,标志着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最新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6.75亿美元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在此背后,映射出的是长虹艰苦的转型路。

  长虹在2004年提出产业发展“三坐标”战略,即以传统制造作为原点,沿着三根轴线方向(产业价值链方向、产业形态方向和商业模式方向)进行产业整合。其中,就产业价值链而言,长虹更注重于从附加值较低的后端整机制造向附加值更高的上游核心技术和关键部品方向延伸,以紧跟并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此来提升长虹的盈利能力。

  长虹意识到,在平板电视时代里,电视整机生产厂家不掌握屏资源是很难生存的。于是,长虹开始积极向平板电视产业链上游转移。

  是投等离子还是液晶?当时,长虹分析认为,液晶面板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而且建设一条能够生产42英寸以上面板的第七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大概需要200亿元人民币。对企业的资金、技术都是严重考验。相对而言,进入等离子面板行业相对而言是“一片蓝海”,不但等离子的投资效率是液晶的两到三倍,而且随着等离子技术的进步,大屏幕电视的市场增长空间很大。最终,长虹渐渐地把选择偏向了等离子。

  从2005年开始,与在1990年代后期就开始研发等离子的彩虹合作,双方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世纪双虹。然后,2006年以1亿美元间接收购了韩国欧利安(Orion)公司75%股份,欧利安公司是韩国第一家从事PDP研发的显示器件公司,掌握了显示面板的部分核心技术,并且也是韩国第一家拥有等离子批量生产线的企业。由此,长虹获得了等离子面板的核心技术。2[FS:Page]007年,长虹又成立了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作为长虹等离子项目的建设平台。

  2007年4月28日,长虹等离子项目开工建设。虽经历汶川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长虹等离子项目仍如期在2008年7月28日进行模组投产,今年1月18日第一块良屏下线,3月22日开始量产爬坡。

  通过整合欧利安(ORION PDP)、彩虹以及长虹自有技术,长虹掌握了完善的等离子面板的研发和制造技术,拥有了一支有量产经验的研发、管理、生产团队。据了解,长虹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涉及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结构、工艺流程、原材料、电路的软硬件设计等,其中多项属于基础核心专利。长虹已经开始牵头进行多项等离子国家标准的制订、立项工作。

  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初战告捷。“今年五一期间,装配着长虹等离子屏的欧宝丽系列等离子电视一上市就打了个成功仗,仅在成都地区3天时间5个卖场就销售50寸等离子电视6700台,并且缺货预定2400台,该批整机首次开箱合格率100%。”长虹多媒体营销公司总经理苏子欢告诉记者。目前,长虹生产的等离子面板供不应求,只能够维持企业自用。

  现在,已很少有人质疑该不该上等离子生产线了,大家更多的关心是长虹等离子的量产能力。根据长虹规划,今年等离子面板将达到100万片,明年达到300万片,到2011年,形成年产能超过600万片(占有率超过17%)的等离子面板产能。

  抢先 长虹开启高端科技屏时代

  一位家电行业专家说过,中国的家电市场只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中国要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企业,不但企业整合仍将继续,而且关键要向等离子面板、液晶面板等上游高端制造环节挺进。

  从目前来看,长虹不仅拥有完善的等离子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而且长虹已建成中国首条、国际最新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长虹在等离子方面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尽管如此,鉴于液晶电视的市场需求增长仍然强劲,而液晶技术是平板电视领域中与等离子技术并存的技术,业界和消费者又普遍形成了“小看液晶,大看等离子”的共识。因此,当长虹倾力打造等离子屏时,也想到战略性投资液晶屏。今年6月22日,长虹与我国台湾友达光电公司在绵阳组建合资公司,投资生产液晶电视模组。成功介入液晶屏,标志着长虹已经掌握了目前市场主流的两种新型平板显示技术。

  这还不够。长虹想到了下一代新的显示技术问题,一种可能替代液晶和等离子的技术——OLED。为此,2007年,长虹先行投资建设OLED显示屏生产线,期待一旦产业时机成熟,便可以迅速规模化。

  长虹在平板领域内的“全方位出击”,使长虹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发展等离子、液晶和OLED显示技术的家电企业,这很符合长虹“不做面板就放弃平板电视制造”的风格。

  按照长虹内部人士说法,长虹投资等离子面板被称为“修道”,即无中生有走出一条路来,起初看风险很大,但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受益也更大;长虹与台湾友达携手做液晶模组被称为“借道”,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展开液晶电视一体化设计、制造,降低产业综合成本;而先行投资建设OLED显示屏生产线被称为“循道”,看好一种前瞻性技术,便有意识投入,一旦产业时机成熟,便可以迅速规模化。

  在建设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上,长虹以新型等离子显示屏为核心,建设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实现元器件、原材料国产化,工艺设备国产化,基础技术研究本土化。目前,以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项目为突破口,形成包含一大批上游化工、电子浆料材料、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用玻璃等完整的本土化等离子产业链。

  四川长虹财务总监叶洪林也表示,根据Display Bank对全球电视市场容量的预测,中国等离子电视销售量将由2007年的100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370万台,高于全球市场的增长率。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长虹移动电视DVD-P703T登陆三好街!

【天极网沈阳12月13日消息】经常自驾旅行的朋友有福了,长虹移动电视DVD产品P703T终于闪靓登场三好街,以后你就可以在车里在田间,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看DVD大片,安逸喽安逸喽。

长虹研制成功虹芯一号 彩电整机利润增长3倍

一台国产25英寸电视利润仅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长虹研制成功的一块芯片可让整机利润增长3倍。长虹昨天宣布,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芯一号”数字自动会聚芯片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并进入整机批量应用阶段。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目前全球仅有2家公司具备这类芯片的设计生产能力。一块芯片国际售价在10美元左右,而长虹成功开发出来的同类芯片成本下降至10元人民币。“虹芯一号”不仅结束了该类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使国产彩电企业利润成倍增加。据了解,数字自动会聚芯片主要应用于传统显像管、投影类电视,可以自动跟踪、识别电视信号红、绿、蓝三基色。张恩阳透露,分别命名为“虹芯二号”的数字智能遥控芯片、“虹

长虹虹芯二号开始量产 厦华总工程师泼冷水

“长虹研制成功‘虹芯一号’”之后,昨日再次从四川长虹获悉,其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开始投入规模生产。据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介绍,长虹第一块自行开发的“虹芯二号”智能遥控芯片也已开始投入规模生产。同时,获科技部863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的“虹芯三号”网络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和“虹芯四号”数字高清图像自动处理专用芯片,均已进入仿真测试、流片(用光技术在晶圆上刻蚀电路的工艺)制造阶段,并将陆续运用于整机生产。事实上,芯片突破几乎是国内所有彩电企业的梦想。此前厦华曾推出“炎黄一号”和高清电视显示器控制芯片,海信也发布过中国第一块正式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字电视芯片“信芯”,海尔

长虹数字网络产品“亮剑”北京CCBN展会

3月21-23日,第14届广播电视展(CCBN展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展会盛况空前,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展商。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内企业在此次展会上出尽风头,四川长虹展出的DVBS、DVBP等全新数字电视网络产品更是受到中外客商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九十年代末期,为抓住广播电视领域从模拟到数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长虹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电视应用系统等领域。长虹集团旗下的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集营销、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独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线、卫星、地面波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应用系统等。公司具有国际领先的数字产品研发能力和年产300万台数字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