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作为一家以开发中国芯为目标的本土IC设计公司,杭州国芯的发展历程颇有代表性,从当初做标准起家到最后发展为涉足芯片设计并成为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最大供应商,杭州国芯的发展经验对本土更多IC设计公司颇具借鉴意义,近日,电子创新网总编张国斌采访了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资深副总张明教授,他是杭州国芯的创办人之一,见证了杭州国芯从发展到壮大的整个历程,张明教授分享了很多有关企业创新精彩观点,例如“企业的创新策略要有阶段性”“SoC时代,方案设计、嵌入软件设计成为芯片公司发展的重点”等等,在此,全文刊出本次采访,敬请关注并与发表高见。
请简单介绍下国芯在过去几年的发展状况?未来发展预期以及对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张明:杭州国芯(NationalChip)成立于2001年,前三年集中全部精力参与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的技术研发,2004年开始转入产品化和产业化开发,2005年和2007年二度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芯片产品种类最齐全、出货量最大的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公司的芯片产品已涵盖卫星(包括中国直播卫星)、有线、地面和移动接收等各种数字电视接收终端领域,提供单片或芯片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数字电视市场,推出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及高清电视芯片产品,通过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产品及服务的引领者。
请介绍下国芯在过去几年在创新设计方面的收获或经验,您觉得创新的核心是什么?
张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创新渗透在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认为,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就您看来,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重点要做什么?
张明:在企业的初创阶段,创新应当围绕企业的生存展开;在企业的高速发展阶段,创新应当围绕产品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提升;而在企业站稳脚跟做大做强后,创新应当更加侧重在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上。不同发展阶段,创新的重点不同,企业实力越强,承受风险能力越大,通过创新带来的收益越大,当然风险也会越大。
请结合国芯的某一个最新创新的产品,具体阐述创新的过程?
张明:以公司开发的卫星芯片系列产品为例,从最早的解调芯片,发展到后来的解调解码SoC芯片,再发展到现在将RF、SDRAM和解调解码等收端功能的全集成,开始从市场的追随者逐步走向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引领者。而在国标产品方面,推出了同时支持地面国标和有线解调的单芯片、同时支持AVS国标和MPEG2标准的解码芯片,以及内置USB功能的CMMB解调芯片,紧贴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技术优势和应用特点的创新产品,得到了业界的支持和肯定。
结合国芯的经验,请谈谈对于初创公司或者中小公司,如何去创新?如何避免和大公司发生技术冲突?
张明:对于中小公司来说,创新首先应当服务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常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这话本身没错,标准是一流企业通过技术手段、通过掌握话语权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但不能反过来理解成做标准就一定是一流企业。企业在初创时期,综合实力肯定无法与大公司硬拼,创新要更多体现在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上,努力在差异化、细分市场和服务创新方面找到切入点。心怀一流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从末流做起,然后向三流、二流努力,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
您认为中小公司在创新方面有那些优势?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张明:作为中小公司,要争取把精力尽量集中在一个点上爆发,包括精准地把握自己的产品定位、精准地把握市场出击的最佳时间点。充分发挥独立团打攻坚战的特点,争取在最有把握和最有优势的方向,寻找战机和抓住战机,打下一个山头站稳一块根据地。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势,但也因为大,不可能面面俱到,通常是抓大放小,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大概率事件上。这客观上给更多的中小公司留出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经过过去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电子工业已经具备了创新的基础,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条件制约了创新,您认为哪些条件制约了本土设计创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明:我国这些年发展是比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还处在跌打滚爬的学习阶段。目前构成对创新的制约因素来自方方面面。举例来说,一是我国传统的灌输教学和应试教学模式缺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更多人急功近利而缺乏崇尚艰苦创新的环境,三是我国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导致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成熟度、接受度还需要走更长的一段时间。但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逐步解决,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出国总要争取带回几大件,而现在因为我们的家电制造水平上去了,国产品牌已被大众所接受。现在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好在我们已经总结出一条符合客观规律、“摸着石头过河”的“修正”主义路线,抛却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可以相信未来的发展只会更快。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不需要创新,中国工程师要做的就是尽量降低系统成本,您认可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张明: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一方面,降低系统成本也需要通过创新的方法才能实现,而不是简单的“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FS:Page]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市场需求。
导致目前片面的降低成本做法至少包括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口基数大,随便一个大众品市场就能养活不少厂商,这就造成了一些惰性厂商的出现,他们不愿意或不敢做有风险的高端产品市场,而更愿意扎堆在已经成形的大众产品市场,同质竞争的结果就是拼价格。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经拥有一个优秀的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但仍缺乏一个成熟的品牌生态系统,于是资源向更容易切入的低端产品市场集中,造成恶性循环。
请介绍下贵公司过去几年都在哪些领域或技术方面实施了创新,未来,你们要实施创新的领域是哪些?为什么?
张明:在杭州国芯(NationalChip)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强调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自身特点、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产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仅在2008年度,公司开发的数字电视芯片产品所获得的重大奖项包括: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和浙江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一等奖。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IT企业的本份,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企业在文化理念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杭州国芯是一家有理想和抱负的公司,这种理想和抱负在公司成立之初有效地转化为公司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带来的缺点是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更多地意识到一个公司之所以能够立足于社会,是因为她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于是公司的文化理念从最初的做标准、做一流企业,转变成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文化理念的转变使公司的理想和抱负通过务实的企业经营加以实践和体现。
如何让开发团队或整个公司保持创新的激情?如何发现和留住创新人才?如何执行创新的文化?请介绍下贵司的经验。
张明: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使公司的销售收入和赢利得到持续的快速增长,而快速发展的公司环境,又为员工提供了不断学习和成长发展的机会,这是公司能够留住人才、保持创新激情的根本原因。
结合贵司近几年的发展和个人研究,您认为除了IC设计、系统设计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实施创新?
张明:集成电路从最初的规模和电路集成,发展到SoC时代的知识集成,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创新发明的最重要产品载体。芯片产品的竞争更多体现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小企业要想突出重围,难度会更大。但经济发展带来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又使中小企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创新做大做强。
IC设计进入SOC时代,原先由整机开发企业承担的系统开发任务更多地被转嫁到芯片设计企业内部,解决方案将决定芯片产品的市场成败。因而除了芯片设计和系统设计,解决方案设计、嵌入软件设计已经成为芯片设计企业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并通过创新设计,在方案中体现自己的功能和应用特色,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否结合国芯在直播星标准方面的成功谈谈目前国标TD、CMMB、AVS以及CBHD如何成功?
张明:如果我们的产业都采用国外的标准,由于产品推出时间上的落后,必然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标准的出台,在体现国家科技进步的同时,也给芯片设计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能够与国外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以AVS为例,公司推出了国产首款能够同时支持AVS国标和MPEG2标准的机顶盒解码芯片,在积极支持AVS国标产业化推广的同时,也照顾到MPEG2节目源丰富的客观实际,因而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业界的支持和肯定。
本土IC设计公司如何克服一些短视行为,在竞争中缩短和国外公司的差距?
张明:初创企业起步阶段为生存而打拼,我不认为是短视行为,但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有中长期战略规划。国外大公司有技术和品牌优势,但国内企业有贴近市场的本土优势。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开始富裕起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电子产品市场的繁荣。所以只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信心,就应当对中国电子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信心,而有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IC设计企业的发展就会充满生机。现在的发展环境相对成熟,在EDA工具、生产工艺、IP采购采购等硬件条件方面,我们与国外大公司的差别并不大,只要用心,总可以找到突破点,并且以本土市场的发展为契机,努力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人一定能够成就世界级的品牌和产品。
受访人简历
张明
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资深副总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导。1996至1997在日本东京大学进行访问研究,2001年作为共同发起人创办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实时图像处理。目前主要进行数字电视与三维电视技术研究。担任浙江省SOC设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信产部数字电视知识产权评估专家组专家,浙江省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重大专项咨询专家。
为您推荐
飞利浦正借低价数字电视芯片加速抢占平板电视市场。昨天,飞利浦发布了其新款数字电视芯片TV520。“这款产品有望让平板电视制造企业将材料费用降低到45美元以下。相比其他解决方案,降幅达50%。”飞利浦半导体数字电视市场总监JosKlippert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而中国数字电视芯片商海信、长虹同样宣扬低价策略。长虹技术中心副主任张恩阳说,国外一块芯片售价约10美元,而“虹芯”却只有其十分之一。飞利浦半导体行销传播及公关主任张正华没有回答与本土企业是否存在直接竞争。不过,JosKlippert侧面强调了TV520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他表示,这款产品能兼容美国ATSC与欧洲DVB两种数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几年前,当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为中国IT产业的“芯”病而发出如此感叹时,一个名叫邓中翰的年轻“海归”站了出来。八年后,这个年轻人领衔的团队不仅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而且还以虎口夺食的气势夺走了世界同类产品市场分额的七成。七日,信息产业部、财政部和北京市政府以极高的规格为这个年轻人所在的中星微公司举办“星光中国芯”成果报告会。会上透露的信息是,短短八年时间里,“星光中国芯”系列芯片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目前客户已覆盖欧、美、日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被索尼、戴尔等大批国际知名企业采用,二00六年底在全球市场累计销量突破一亿枚,成功占领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