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出版:“热”推动与“冷”思考

2009-07-10 08:59:0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热度:

 全媒体出版引发出一场怎样的革命?

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

全媒体出版是否赢利以及怎样赢利?

实现价值最大化

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还没有为广大的读者所了解,在出版业的认识也有待深化。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鲜明地指出。在他看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品传播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手段、载体与途径,而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功能的延长和扩大,更是革命性的变化。全媒体出版意味着除了依靠纸质出版,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以及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各种移动终端,使阅读进一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便利、最有效的服务。桂晓风说。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则将全媒体出版概括为: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同步出版。童之磊指出,这简单的16个字背后意味着对于传统的冲击。全媒体出版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而这种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将带来信息传播的广泛化与版权价值的最大化。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看来,全媒体出版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和革命。传播速度快、覆盖空间广、开放性强,互动性和参与度高等使得数字媒介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传统媒介,这也决定了全媒体出版必然要引发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潘凯雄说。

仍依附于传统出版

今天的全媒体出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据童之磊介绍,目前全媒体出版已成为中文在线的一个清晰有效的模式,该公司先后运作了《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作品的全媒体出版。

业内人士称,目前的全媒体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潘凯雄指出,目前全媒体出版案例的一个共性是,其纸质出版相对独立。如果没有全媒体出版,依然可以期待这些书在原来传统出版领域里畅销。目前全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传播,数字媒介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和方式,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只是一种内容的平移和传播工具的丰富。

潘凯雄认为,未来的全媒体出版绝不仅仅是现在这样一种内容的平移,而是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在原有内容资源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制作出一些新的文体。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固然有一些共性,但是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特性及核心竞争力,同样的内容不可能同时适用于3种媒体,必须要有与其特性相适应的文体。只有当这种新的文体产生之后,完整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时代才会到来。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称,在中文在线的产品里已经有了不同的媒体、载体同时出版、同时营销、同时获取回报的实践,但整个全媒体出版还在萌芽状态。现在呈现出的技术路线还是零散的,带有很强的传统痕迹,仍没有整合。

赢利模式尚不清晰

作为国内首部全媒体出版作品《非诚勿扰》的操盘手之一,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对于这一新兴的出版模式感慨良多。

尽管目前网络出版还没有成熟的赢利模式,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新一代人群的消费习惯逐步形成,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已经成为14~22岁读者的普遍消费方式。因此,不注重新媒体、不重视未来的终端,肯定要走在后面。黎波同时提出,传统出版应积极介入到网络出版及全媒体出版之中。

而如何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中国手机用户的规模优势,去解决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的挑战,去解决数字出版的盗版和赢利问题,去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增长模式,也成为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们正在着力探索的问题。手机阅读在低的编辑成本下,可以开拓新的蓝海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编傅晨舟指出,手机阅读能比较有效地应对传统出版业和数字出版所面临的挑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我们也希望依托6亿多的手机用户及巨大的空间,助力出版产业升级,做加法、乘法。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传媒业的角色与使命

处于囧境中的业并非没有机会,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囧时代”中社会传播领域新的需求空间。应该说,环境监视与议程设置是传统意义上媒体的基本角色与职业责任。在“危机中”的社会,由于全民表达时代的到来和社会议题上“共景监狱”的形成,媒体的角色与责任必然发生深刻的转型。从常态社会到危机社会:时代发展造就了我们的“囧”境“囧”:这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肆进入人们的日常表达中,成为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现实状态的一个最为流行的关键词,我现在(2009年2月13日午夜12时)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便找到约37600000个相关网页。据说,“囧”在网络中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许超司长:新媒体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2009年5月19日,中国新媒体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9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关键之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新媒体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如何以创新的营销模式助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各界专家及学者会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寻求金融危机下的发展机遇。以下是国家版权局版权司许超司长的精彩演讲:许超:大家早上好!新媒体现在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快,给我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教育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但是它也面临一些问题。因为我做的工作主要是知识产权,我想大概就是两类。一类就是所谓经营模式,因为新媒体它是我们有史以来见

新媒体跻身主流

日前,“四川大学腾讯新媒体研究所”在成都举行授牌仪式,这是目前国内首家由高校与新媒体共同成立的研究机构。腾讯集团创始人之一、腾讯首席信息官许晨晔在致辞中表示,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我们必须承担起主流媒体的使命”。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在5·12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中,新媒体在各个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腾讯作为一家全业务公司,更是整合自己旗下的全线产品投入赈灾。在汶川地震赈灾报道中,网民通过QQ、论坛等途径,第一时间获悉地震消息。地震发生5分钟后QQ弹出窗口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15分钟之内,腾讯网推出汶川地震专题。据统计

美报业与网络媒体的版权之争

近日,华尔街日报等传统报纸向谷歌等网络媒体发起了抗议,对其长期以来的“坐享其成”甚为不满。与此同时,美联社宣布将联合各家报纸发起一项行动,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站转载他们的新闻,并准备使用法律手段抵制网络盗版。一时间,美国报业与网络媒体的版权之争成为传媒业的热点话题。有关网络媒体非法转载、篡改传统媒体内容的争议由来已久,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和全球报业经济的下滑,传统媒体再也无法坐视大量原创内容被大大小小的网站免费使用,让搜索引擎和新闻聚合类网站为内容付费是报业迫切希望看到的结果。1.公开指责谷歌剽窃美国报业协会年会为传统媒体的反抗提供了舞台。4月7日,美联社主席狄恩?辛格尔顿在年会上表示,不能再坐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