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obe成功秘诀:体验与分享

2009-05-27 13:04:00来源:传媒杂志 作者:未知热度:

从2005年上线运行到现在,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YouTube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每天吸引的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两年时间拥有多达4000 万段视频。2006年被搜索巨头Google 收购时,YouTube身价已经飙升到16.5亿美元,2007年在全球共推出了9种不同的语言分站,2008年2月美国本土访问量超过33亿人次,2009年1 月最热门视频的播放次数超过1亿次, 市场占有率一直超过美国所有视频网站的总和,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简直是个神话。有学者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一定要用两个词来概括其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信息传播的"用户体验" 与"分享模式"。

用户体验与网民舆论动员

要追踪用户体验如何得以实现, 需要对YouTube网站特点有所了解。网站的用户都知道,它是一个允许用户上传内容的视频网站,除了明显违法或违规的内容之外,用户可以上传任何他们喜欢的内容,既可以是有关公共事件的视频,也可以是纯粹个人化的内容,无论是新闻性的、娱乐性的,还是宣传性的、专业性的,都可以上传。不但如此,YouTube还允许用户实现视频链接、视频分享、发表评论和关键词搜索,以及参与小组的集体创作等,传播过程的用户体验得到了最彻底的实现。除此之外, YouTube还充分利用传播技术手段, 实现与个人博客的共享,即博客作者直接可以把网站视频内容转发到个人博客上,实现从公共空间到私人空间的无障碍转移,一个全新的网络体验空间得以形成并不断扩张。

回首YouTube四年走过的历程, 也许用"神奇"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它真正成为媒体市场的"巨无霸",任何一个媒体的舆论动员能力都无法与它抗衡。在这个网络空间里,即使一个小小的话题都可能立即引发一场"全民"行动。比如,在网站举行的一次"流感视频行动"竞赛中,用户"无私"上传自己亲身经历流感的视频,不管是"美化"自己还是"丑化"自己的,上传视频的用户和数量可以用"惊人" 来描绘,简直不亚于一场浩荡的社会运动。面对视频网站YouTube"全民皆兵"般的动员能力,任何一种传统媒介能做的也只有望洋兴叹了!小话题尚且如此,事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话题,更会像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用户的真实体验,即刻在瞬间汇聚成一种最强大的传播合力。那么,用户体验是怎么实现的呢,其效果又如何呢?

首先, 调查证明半数的网络视频用户愿意分享视频体验。网络视频市场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用户与别人分享视频体验的强烈愿望。57%的网民会把他们精心搜到的视频发送给朋友或告诉别人链接地址,甚至也会把视频再次上传,期待更多的网民观看或下载。18~29岁的网民中,67%的人会把视频地址链接发送给别人。其次,多数网络视频用户愿意与别人共同观看。网络视频用户非常乐意与别人或一群人围在一起观看,并相互了解和表达彼此的视频观看体验。从YouTube网站下载视频的用户超过27%,经常通过这一网站观看视频的网民达到29%,18~29岁网民使用率高达49%。与此同时,57%的网络视频用户,常常与朋友或一起观看视频,18~29岁年网民中有73%的人表示经常与别人一起观看视频。最后,视频传播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集体影响力。视频分享网站具有用户体验的传播优势,所以与家人的分享体验成为视频传播基本的"传播单位"。调查数据显示,59%的视频用户在家里观看,24%的用户在班上观看,另有22%的用户在网吧和其他地方观看。由此可见,家庭用户占了视频用户最大的比例,家庭成员的视频分享必然成为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办公室的集体观看是另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用户体验成为舆论动员最强大的原始动力,而且这个动力是自下而上自觉启动与加速的。

但随着YouTube网站传奇般地发展壮大,涉嫌版权违法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视频越来越多,不断在世界各国惹出麻烦和纠纷。我国现代国际关系专家唐岚表示,YouTube网站因播出不当视频,受到多国的 "临时审查"。2007年3月,因上传侮辱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视频,被土耳其政府封杀,至今仍未解禁;同年4月,因播出侮辱泰国国王的视频,被泰国政府封杀;2008年,因亵渎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被封杀。今年3月,因播出"藏人被殴打"视频,被我国临时"封锁"。有专家认为,YouTube偶尔在中国和其它国家受到限制,原因是它提供的信息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唐岚指出,通过依法暂时封锁拥有这些内容的网站,来达到加强信息管理的目的,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是充分开放的,我们鼓励网民积极地使用互联网,但同时也对互联网依法进行管理,防止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有害的信息传播。几乎同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互联网视听节目严格审核把关,对网络音乐视频MV、综艺、影视短剧、动漫等节目以及自拍、热舞、美女等题材重点把关,视听节目播放应具有合法版权或许可证。我国关于视频传播的一系列应对措施与决定,必然加速视频网站重新洗牌和迎接新的考验,加快国家视频传播平台建设和实施网络的法制化管理已刻不容缓。


分享模式与快乐自由原则

分享,不仅仅是网络媒介的追求,也同样是传统媒介不懈的追求,YouTube真正实现了分享模式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这里,网站可供网民自由上载、观看和分享视频短片,开辟了一个网上造星和激发创作热情的娱乐工场。为实现自由分享这一理想和追求,YouTube提供的最典型的视频形式有三种,一是视频短片,多数由业余爱好者制作,可以免费观看与下载;二是视频长片,一般由大公司或专业机构生产制作;三是上传视频,这部分内容是已经出版的,多是由网民未经许可而上传。第一种成本很低,效果可以与专业制作的长片比肩。在这类视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共享型",业余作者可以在此与其它网友分享知识与信息的满足感。话题可谓无所不包,比如望远镜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特殊功能,以及普通天文学指南等等。网站专门为此类网民设置这项服务,天文学初学者和爱好者在这里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

基于分享与快乐的需要,YouTube在理念设计上具有几个显著的个性。首先,网站内部储存了巨量的视频信息,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搜索获得和上传自己喜欢的视频和链接地址。其次,网站还实现与公共数据库的互联,任何依法公开的公共和个人信息都可以一网打尽。再次,网站还设置了自动识别功能,清楚地显示视频内容的版权状态。最后,网站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追踪那些版权可疑的视频内容和点[FS:Page]击情况,以实现对视频内容的有效监管。因此,网站推出的管理模式做到了行之有效,既不限制对视频的合法使用,又有效预防和减少侵权行为。比如,YouTube提醒年轻用户在点击视频时,可以先点击一个特殊键,查看视频的语言或画面是否适合观看的提示。这样一来,YouTube就可以实现对视频内容的有效管理。既然如此,专家就建议YouTube另设特殊键,对非法视频实施自动监管与删除,也许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只是要看YouTube会不会这么做,因为大量的无版权视频是网站的重要资源,公开其非法性或删除等于自断财路。总之,YouTube既要保证传播自由,又要严格维护知识产权,这个两难的选择依然是个无法圆满解决的问题。

总体而言,YouTube是个自由的平台,但在上传视频或评论跟帖还是要求用户注册的。视频也有完全对公众开放的,也有只对特殊用户开放的,但这对传播本身并不造成障碍,因为网站会把不适合公开的视频及其评论,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给特殊需要的个人。用户还可以挑选订购某位用户上传的视频,或与某一关键词相关的所有视频,这些信息也都被写入用户的个人档案,其它用户就可以通过阅读档案资料,了解与之相关的个人爱好、评论跟帖和视频类型,任何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实现自动更新。而且,网站还允许用户在网站上建立主页或注册博客。从YouTube追求的目标观察,不难寻找它所以受宠的原因。最为根本的是它可以提供用户观看与分享的愉悦,上传与下载的自由与快乐,参与虚拟社区交往的需要与满足,用视频进行表达的愿望与实现个人出版的梦想等等。受宠的背后也隐藏着致命的问题,版权问题依然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问题。虽然网站做出公开的声明与警告,用户上传不得侵犯视频版权,但同时又允许用户自由上传,这个固有的矛盾恐怕还要伴随YouTube成长的全过程,成为支持者一方与反对者一方永无休止口水仗的话题。与此同时,视频内容的法律与道德审查缺乏应有的把关,很容易引起民事或法律纠纷,自由与责任这个老话题依然是YouTube的新问题。另外,视频新闻的真实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信息的公开虽然可以实现自我约束,但对用户个人隐私与社会评价会带来消极影响。总之,与传统媒体和网站相比,YouTube受宠源于其传播理想的三个创新,一是相当低廉的视频设备与配套软件,二是虚拟社区的出现与盛行,三是不受把关限制的愿望和自由交换信息的满足。

将来,随着宽带的全面普及和内容生产者的强力推进,网络视频将会逐渐成为主流受众的消费需要。目前,在美国网络用户中,57%的成人网民观看或下载过视频内容,其中37%的人经常观看新闻视频,19%的网民几乎每天观看或下载视频。在18~29岁的年轻网民中,75%的人经常使用网络视频,43%的人浏览过网络视频新闻。现在,YouTube网站的核心服务已经风靡全球,每天的视频点击量稳定在1亿人次,用户在线时间从几秒到十几分钟不等。虽然许多视频内容都只是为了自娱,但许多用户还是从自我参与中得到了满足与快乐。在这里,成为视频制作人、导演或记者的梦想都可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站随时观察其它用户的反馈。对于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YouTube是个很有用的平台,他们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新闻视频发布上去,通过观看者的点击和评论判断新闻的传播效果,或对新闻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及时修正,以此迅速提高年轻记者的业务水平。在这里,众多记者因为彼此交往而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社区,而那些对剑术或雕塑感兴趣的人们,同样可以形成他们的虚拟社区,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社区里分享着属于他们的自由与快乐。


直播事实与视频国际话语权

自由与快乐的背后必然伴随着责任。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的另一面就是责任担当。具体到网络传播而言,不仅要求信息上传者承担必要责任,也需要网络管理者承担相应责任。在YouTube网站上,"自由"旗帜下的视频上传,真实性是个难以保障的难题,甚至也有故意歪曲事实和制造事实的视频,也不断有一些侮辱民族感情、亵渎宗教的视频,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对立、传播色情暴力的 "自由 "也畅通无阻,这不但违背传播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人类共同利益上的自由理想。因此,在面对西方视频传播的消极影响时,我国必须在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国际话语权的同时,加速视频网站和视频平台建设,争取掌握视频国际话语权的主动权。开发和利用视频传播平台在我国已形成热潮。2009年2月18日,央视网开始按照国家高层与主管部门的指示,积极筹建国家级网络电视台,不仅要播放优质的视频内容,还会建设视频分享平台,目标直指争夺视频国际话语权。3月1日,新华视频新闻专线在试运行两个月后正式开通,面向海内外电视、网络和移动媒体提供供稿服务。同时,报业集团也纷纷加入视频传播的行列。具体而言,必须调动用户用事实说话,充分利用视频传播的"五性"策略。

一是目的性:上传视频的用户都有明确的目的性,或者是引发虚拟社区的讨论,或者是观察自己作品的影响力,或者是为了满足成就感的心理需要。只有上传者有着明确清晰的目的性,观看者的反应才会直接而清晰,而且不要对用户的反应抱有顾虑。二是群体性:人多力量大,这句话不仅适合现实社会,更适合网络社会。最大限度地争取同盟者实现共享与互动,视频网站不仅仅是一个传播媒体,更是一个社会交往场所,它可以建立庞大的虚拟空间,成为现实社会力量的幕后推动力。三是时效性: 只有及时更新大量的视频内容,才能为网站聚集一批庞大而固定的人群, 也才能长期留住这些高黏着性的受众。另外,当有新的视频更新时,网站必须随时通知订阅用户。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视频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四是敏感性:轰动性事件总会瞬间发生,只有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让随身携带的摄像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用户才有可能做到随时摄像随时上传。对职业用户来说,这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还可以让上司和同事感受到你的工作激情。五是真实性:如果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那么,真实性同样是视频的生命。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性并非单纯指新闻所要求的真实性,而是指视频的内容可以具有艺术性但不做作, 做到真实反应制作者或上传者的心态,这样才能真正与他人分享那份源自心灵的真实与快乐。然而,在这个人头攒动的空间里,观看者可以自由收看、搜索、分享、添加和下载自己想要的内容,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评论和把视频内容转发至个人博客,网络视频所具有的流行性、有效性和互动性,把网络传播平台的自由发挥到最大化。然而,自由的最大化必然意味着责任的最大化,反之亦然。面对西方部分网站放弃责任出现非法传播行为时,国家政府主管部门还必须切实承担"反击" 的责任,把YouTube传播模式运用到危机管理中,"师夷长技以制夷"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摄像机犹如人的眼睛,它几乎可以实现眼睛与眼睛的交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在危机事件处理中,单纯依靠文字和图片的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获得当事者的满意。网络时代,传统报纸[FS:Page]和广播等媒体的说服力陷于弱势,而视频图像被看作是一种最有魅力和最有效的媒介,马特.德路卡甚至称其为"网络视频革命"。由此可见,国家主要领导人和新闻主管部门提出"抢占视频国际话语权",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远瞻之举。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IPTV运营模式初探

发展IPTV意义深远IPTV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络,以家用电视机或PC作为主要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技术。IPTV利用机顶盒+电视机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它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800kbit/s时可以达到接近DVD的收视效果(通常DVD的视频流传输带宽需要3Mbit/s),对今后开展视频类业务如互联网上视频直播、远距离视频点播、节目源制作等来讲,有很强的优势,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概念。在网络意义上,IPTV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它最大的优势就

IPTV全球发展概览

IPTV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喜人,国外许多运营商纷纷加大对IPTV的投资力度,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自1999年英国VideoNetworks公司推出IPTV业务以来,国外的许多电信运营商相继进入了IPTV市场。到2003年上半年,全球已有30多家电信运营商推出了IPTV业务。在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各个地区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开始加速部署IPTV业务。2004年以前,多数运营商还在进行IPTV的试验,预计今年,IPTV将从试验阶段进入商用。目前,部署IPTV业务的运营商集中在欧美地区和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电信运营商通常采用高速DSL或FTTP技术,为用户提供IPTV业务。到200

长虹贝尔阿尔卡特成立联盟 推机顶盒抢IPTV市场

最近,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与四川长虹在成都宣布签订旨在信息家电领域展开深层次大规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与四川长虹成立联合工作组,近期工作重心将是联合开发为电信服务供应商度身定制的机顶盒,用来提供高质量的IPTV服务,同时还将在机顶盒标准化方面展开合作。长虹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此项合作是长虹近来加速从传统家电向信息为首的3C产业供应商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新帅赵勇上台一年间,长虹已经初步构架成功跨越广电网、通信网及互联网的3C产业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信息家电产品与服务综合供应商,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也已经成为中国电信领域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业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