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手机电视已成主流 IPTV渐趋成熟

2009-05-19 13:12:00来源:通信世界 作者:未知热度:

随着数字化的进展,电视业与电信业的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美日两国相继进入电视数字化时代。IPTV已成潮流,它不但冲击着传统的有线电视业,而且在手机电视产业上也大显身手,这方面在美日等国尤其突出,值得人们关注。

  此外,人们看电视与上网的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IPTV、DVR与手机电视应用已达到一定程度,而且增长迅速,同时移动与电视的融合、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也在快速发展。


  美国传统电视地位受到威胁

  据Nielsen调查公司统计,在2008年第四季度,IPTV、DVR(DigitalVideoRecorder)和手机电视增长迅速,其中DVR与手机电视与第三季度相比增长了9%,手机电视的使用人群已达到1100万人,DVR的使用人群已达到了7400万人。IPTV在2008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增长了2.3%,使用人群达到了1.23亿。虽然如此,目前传统电视仍是主流,在美国全国3.06亿人口中,有2.85亿人是在家看传统电视,传统电视2008年四季度增长了300万,与三季度相比增长了1%。

  2008年底美国的手机普及率已达到88.79%,进入饱和期,手机电视也已兴起,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都很发达,家庭宽带普及率已超过55%。在这些条件下,美国人在看电视和上网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近日由Nielsen公司对美国人看传统电视、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看DVR录制的电视节目、上网和看IPTV等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

从时间上来看,当前美国人看传统电视的时间最长,每月人均151小时,折合每天人均5小时,2008年四季度与三季度相比,增长率为7%。观看IPTV每月人均约3小时,四季度与三季度相比,增长了22分钟,增长率达到了15%。虽然IPTV与传统电视相比,受众面还没有那么大,但增长速度很快,已是传统电视的2倍。同时,欣赏手机电视节目每月人均达到了近4小时,比观看IPTV还长,手机广告业务已成为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电视受到了很大威胁。DVR与IPTV、手机电视相比,运营商则更看重IPTV与手机电视,因为看DVR时,人们常常会利用手中的摇控器将广告过虑掉,而对于网络电视与手机电视,用户则必需看广告。

  日本步入IPTV元年

  近来日本媒体纷纷撰文,称2009年日本将进入IPTV元年,这是因为NHK已率先推出网络电视,同时NTT和索尼以及NHK等15家日本通信、家电和电视广播公司成立了IPTV论坛,作为推广IPTV的平台,并对IPTV业务国内标准进行了统一,承诺使用该业务的用户不需要再去购置专用终端。OKI(日本冲电气)于2008年6月30日对外宣告,已开发出能够收集用户对IPTV视听履历和嗜好信息的软件,方便现有电视用户使用,这样新老电视用户观看IPTV都很方便。此外,NTT、KDDI和软银公司都已取得IPTV的经营许可证,日本调查公司预测,2009年IPTV将在日本所有城市中展开,至2012年IPTV的用户数将突破300万户。

  手机电视作为IPTV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战场,自从2006年4月在日本面市以来,经过16个月后就突破了1000万台,在2007年1月手机电视就占到新上市手机的11.7%,到同年7月就上升到36.6%。

 3G网络为手机电视提供坚实基础

  3G手机在市场销售方面,已占到统治地位,手机已向高性能方面发展。据日本电气通信事业者协会(TCA)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4月为止,NTTdocomo的3G用户数达到3643.11万户,3G用户数占到了其移动用户总数的69.1%(到2008年12月底,NTTdocomo的5400万手机用户中,其中88%已是3G用户,NTT将向剩余的670万2G手机用户提供一些奖励以刺激他们转换至3G网络,NTT将在2012年3月31日停止其2G服务)。KDDI(au)的3G用户数达到2709.09万户,3G用户数占到了其移动用户总数的97.9%。软银公司的3G用户数达到822.02万户,3G用户数占到了其移动用户总数的51.1%。3G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手机电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日本手机电视业务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取得巨大发展,其后,许多公司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开发硬件、软件,建立起许多实验系统,以使手机电视业务走向实用化和普及化,并设法在手机电视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实验的重点大都放在如何搞好网络覆盖方面,即对家庭、饭店、商业街等限定地区的无缝连接。

  2007年成手机电视分水岭

  在2007年1月日本政府开放了国内手机电视市场,仅过了一个月日本手机电视用户就突破200万户。起初,日本手机电视仅是作商业用,因此日本的各移动通信运营公司对手机电视持消极观望态度。但是自从软银公司推出由夏普生产的Vodafone905SH手机电视深受用户的欢迎,KDDI和NTTdocomo公司随即跟进,促使日本手机电视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2007年9月日本移动电话用户中已有20%是手机电视用户,在这些用户中约有70%是经常使用手机电视功能的。在2007年,KDDI把手机电视上搭载的摄像头标准化作为方针,进一步强化手机电视的功能,而NTTdocomo公司推出的FOMA905i系列手机电视,更具有国际漫游和HSDPA高速数据功能,将手机电视应用推向高潮,2007年也是日本手机电视应用技术开发最为活跃的时期。2007年8月16日KDDI公司具有手机电视高频头的用户累计突破500万台,机种超过21个。2008年底NTTdocomo手机电视的机种上升到22种。

  2008年,在NTTdocomo等日本3大移动通信公司新推出的42种手机中,就有35种手机具备各种功能的手机电视。高性能、多功能和低价格的手机电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IPTV手机电视实验系统风起云涌

  当前,日本手机电视界的最大动向就是为了迎接手机电视的大发展,日本进行了许多次的手机电视实验,搭建了许多实验平台,著名的移动公司、电视台、IT行业和管理机构都参与其中。其中著名的实验系统有KDDI、KCCS(提供因特网ID管理服务的公司)、KBS京都和FM京都等通信、IT和电视企业,进行了名为“太秦战国祭”的手机电视实验;KDDI、KCCS和京都电视台等5家公司和总务省近畿综合通信局,共同构建了手机电视通过因特网进行多点连接的实验系统;ISID(电通国际情报服务公司)与NICT研究所(它由日立制作所、NTTdocomo、KDDI研究所和NEC合资组成)在2009年2月,利用NICT研发的JGN2plus网络进行手机电视实验系统;KDDI与中海电视广播、卫星通信网络公司和DX天线等四家公司商定,将在鸟取县西伯郡日吉津村进行限定地区手机电视验证实验系统,实验期间拟定为从2009年4月29日到7月末为止,这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同轴电缆电视接入网,进行限定地区的手机电视验证实验。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上海电信开通国内首个光纤高清数字电视网络

1月19日,华为宣布,华为于2005年11月协助上海电信成功部署了国内首个基于光纤到户(FTTH)的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试验网,在浦东的“第九城市”小区开通了基于光纤到户(FTTH)的三网合一业务。这是在国内首次提供基于光纤到户(FTTH)传送的高清数字电视业务。这次试验网采用了华为SmartAXOFA5920FTTH设备,该设备拥有1Gbps的高带宽能力,并具备完善的QoS机制和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个用户享有100M的带宽,足以承载26M带宽的高清数字电视业务。用户在体验高清电视业务的同时,还可以使用VoIP话音、高速上网冲浪和互联网游戏等宽带业务。目前,华为的光纤到户(FTTH)解决方案

国标AVS盯住IPTV和手机电视 运营商观望中

经过一年的等待,AVS工作组终于看到了曙光。据AVS工作组内部有关人士透露,1月6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通过了AVS标准成为音视频领域的国家标准,接下来它还需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审批,春节前后就能批下来。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透露,AVS计划利用现有的两大产业联盟来规划产品。目前AVS有两个产业联盟,一个是总部在北京的AVS产业联盟;另一是总部在上海的移动AVS产业论坛。前者定位于数字电视和DVD,后者则以IPTV等移动通信的应用为目标。由于1994年出现的MPEG2已经占据了中国绝大多数的数字电视、激光视盘的市场,之后出现的国际标准MPEG4与H.264技术又抢先了一步,目前只有在新兴的

利益之争使有线数字电视与IPTV正面交火

利益之争古往今来,大凡进入市场的新技术,推广起来多半会阻力重重。道理很简单:这些技术关乎厂商的切身利益,“新的进来,老的就会被挤出“,矛盾和冲突便不可避免了。诚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IPTV(网络电视)在泉州和浙江“落地“受阻一事,再次印证了这个古训。挡驾者是当地广电主管部门。去年12月,泉州广电用电视滚动播出一则公告,直指“百视通“IPTV不具备运营资格,将依法予以取缔。而该业务是由泉州电信与目前惟一获IPTV牌照的上海文广合作运营的。今年1月,浙江省广电局发布文件,要求下属机关严查IPTV的宣传和安装活动,这是上海文广继泉州

中电信26省ADSL网络升级 提速3倍备战IPTV

2月6日,根据相关设备厂商透露,中国电信将在国内26个省对其现有宽带网络进行改造升级,以为IPTV等多媒体业务做准备,且升级后的网速将达传统ADSL的三倍。据悉,此次中国电信宽带升级的区域包括在南方的18个省及北方的8个省,其中包括广东、上海、四川、浙江、福州、黑龙江及内蒙古等主要省份。目前,中国电信的宽带网络主要采用ADSL技术,技术升级主要是部署一种智能多业务接入平台(ISAM),此次采用的其在宽带方面的老合作伙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技术。据相关设备厂商透露,此次技术升级将令中国电信能够以传统ADSL三倍的速度提供宽带业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视频会议、IPTV及其他多媒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