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广电抗震救灾报道为例
5.12汶川大地震即将一周年,有些问题仍没进入研究视野,比如,地方广电应战灾难有何功能?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这是很多地方广电都会面对的问题。一年来,各种材料陆续出现,事件全貌更加清楚,我们可以运用新史料,以新视角分析四川实践,为中国广电媒体应战灾难提供更多借鉴。
一、广播服务灾区四大功能
自电视兴起,广播越来越重视“窄播”。抗震救灾报道,四川电台把窄播上升到战略层面,始终把灾区受众(受灾者与救援者)作为自己的首要服务对象,发挥以下四大功能。
唯一有效媒介
地震突如其来,交通、电力、通信中断,其他媒介无法发挥作用,灾区成为信息孤岛,唯有广播,成为连接孤岛与外界的有效媒介。
信息孤岛是相对的,连成都,这个传媒与通讯发达的西部大都会,5月12日(均指2008年,下同)地震袭来,大街上挤满了跑出来的人,手机打不通也成了信息孤岛。机灵的人想到用手机听广播。14点58分,四川电台播出地震消息,各频率密集播报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省地震局资讯,省政府办公厅紧急通知……成都的通讯不久恢复,但在重灾区,仍然没有条件看电视、报纸或上网,仍然只有靠广播与外界保持联系。
一位德阳听众来信:“由于余震不断,只能露天宿营,是你们的节目,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无眠的夜晚。”这封信,不禁令人想起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写给收音机的诗:“小匣子,我抱着你逃难/……小匣子,你答应,千万别!突然不声不响。”现在不必那么担心,因为电波不单在“小匣子”,还在手机、在PDA、在MP3/MP4、在数码相机、在笔记本电脑、在车载收音机……广播有了更加多样的接受终端,其发挥的作用还要大。
四川电台的中波和调频原本通过卫星覆盖全省,地震后,国家广电总局紧急调运短波发射机,加强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和四川新闻频率对灾区的覆盖。灾区群众称赞广播是“震不断的电波”、“永不消逝的电波”“生命电波”……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广播在所有媒介中最具抗灾能力。尤其震后头几天,灾区群众“只有”靠广播了解灾情和政府救援措施、感受同胞温情、缓解恐慌和焦虑……不单群众,还有灾区政府,都是在第一时间从收音机听到地震情况和上级部署,积极组织自救。那么,“震不断”的唯一有效媒介不可代替的作用就在于:它是报道灾难的开始,也是战胜灾难的开始!
广播执政
准确地说是党政军通过广播执政。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对集体生活的管理,地震使原有的科层架构、通信系统骤然断裂,逃难者成了原子式的个人或群体,亟需重建集体生活秩序。连电话都打不通,如何重建?远距离就唯有靠广播。5月12日晚,温家宝总理赶到都江堰,手拿扩音器对埋在废墟下的群众喊话:“我是温家宝,我来看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啊!现在部队官兵正在救你们。”这声音,通过电波跨越千山万水,传向所有的灾区,高层与基层靠广播联通了。
不仅高层,各层都在靠广播联通,成都一位听众写道:从收音机里,我听到国家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从收音机里,我听到成都市政府的紧急通告;从收音机里,我听到都江堰灾情严重;悲情笼罩着天府大地,雨开始下了,我在车里一直听广播,一直听着……安慰这风雨之夜的劫后听众的,就是政府通过广播执政的坚定之声。广播在第一时间传达各级政府如何行动,有何指令,空中电波在缓解恐慌、稳定社会。
广播执政,不仅
为您推荐
2005年11月28日下午,2005(第八届)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在成都加州花园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05(第八届)四川电视节完美落幕。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副主席陈保明,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何大新等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四川电视节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四川电视台台长陈华主持。会上,何局长向各方媒体介绍了本届四川电视节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精彩回答,同时展望了未来电视节的发展道路,为本届四川电视节的成功举办画上完美句号。何局长在发言中说道:“本届电视节共吸引来自世界
10月28日,第七届四川电视节在成都隆重开幕,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本届电视节组委会主席雷元亮出席了,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本届电视节主要活动包括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国际广播电视网络设备展览会、国际广告设备器材展览会、国际标识标牌展览会、国际音响灯光视听器材展示会、“金熊猫”奖国际记录片评选颁奖典礼。设备展有100多家,设展面积近6000平方米,SONY、松下、JVC国外知名大公司选择了展馆最佳位置;首次参展的新加坡、荷兰等网络设备厂商也精心布置了展位,索贝、汇源、九洲、前锋、东方盛行、泰立等四川本地公司也都有其特装展区。本届设备展的最大亮点是高清晰、数字化、网络化。展区范围涵
开始时间:2005-11-18结束时间:2005-11-20举办地点: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联系人:魏巍联系电话:028-87751319
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