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广电总台数字微波卫星车于2007年8月底在北京载通公司完成,随后该车参加了BIRTV2007的展出,回扬州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测试、验收后立即投入了使用。截至目前,已经成功直播了“抗台风特别报道”(信号通过微波传回台)、“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信号通过光纤传回台)、并赴京进行了十七大的异地直播(信号通过卫星传回台),而且还为凤凰卫视、苏州电视台等单位传送过卫星信号,显示了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数字微波卫星车涵盖了车体、视音频系统、卫星系统、微波系统等技术领域,是名符其实的高科技设备。扬州广电总台十分重视数字微波卫星车的工程建设:在立项、调研、设计程序中,广征卓见、博采众长、严密论证、科学决策,作出了良好的开局;在设备采购、系统集成督造、整车测试验收等环节,分批派出精兵强将、层层把关,确保了圆满的结局。
扬州台数字微波卫星车以IVECO都灵E厢式货车为车体,整车体量不大,灵活机动,但功能齐全,不仅具有通过卫星、微波等多种途径传送视频、音频信号的链路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实时制作能力和丰富的I/O接口。
一、车体
扬州台数字微波卫星车采用了IVECO都灵E厢式货车为车体,外型尺寸:6880×2000×2850,车身右侧有侧开门,尾部有后开门,后开门上部安装有遮阳/雨蓬,既可以保护后舱设备,又可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收放电缆等操作时遭受日晒雨淋。从车头到车尾依次为驾驶舱、工作舱、发电机及电缆盘舱(简称后舱)。车内配备了两台合肥产顶置式FKWD-35军用空调,输入功率为1660W,采用“风道、浸淋式”空调系统,有冷热送风道、回风道等,工作舱采用可调节式出风口,同时考虑了车内设备的散热,在设备机架位置设有风道出风口,对设备进行均匀降温。车内安装有烟火报警器。车内装饰材料全部选用阻燃环保型材料,做到“三无”——无污染、无变形、无异味,以木质、毯料、不锈钢为主,主色彩为灰、亮金属、浅棕色,整体格调现代、自然。为与卫星天线配合,车体配备进口电动液压支撑腿,以保证车体的平稳,并降低长期停放时设备重量对底盘的损耗。
车内工作舱配备了两台3KVA功率等级的UPS,车内所有技术设备的用电均通过UPS供电。在无市电输入及发电机输入的情况下,整车技术系统(含卫星系统)可以工作30分钟以上。在后舱安装了一台10KW美国科勒柴油发电机,该发电机与车体共用油箱,在无市电输入的情况下为系统提供交流电源。
二、视音频系统
扬州台数字微波卫星车为2+2个讯道,两个有线讯道,两个微波讯道,有线
讯道通过后舱电缆盘上的视频电缆将来自摄像机的模拟视频信号输入位于后舱的接口板进入系统。考虑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卫星车不配备专用的摄像机,而是每次执行任务前到扬州电视台里的摄像机管理室临时领取。同时通过后舱的接口板还可以接受4路外来信号的加入。
车内选用Sony的AWS-G500无限传播工作站作为主切换台,它是视频系统的核心设备。该款设备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节目制作设备,可用于直播事件节目制作,它包括一个高质量的视频切换器、一个音频混合器、一个宽大的液晶显示屏、字幕编辑软件以及一个流编码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全部集成在一个手提箱大小的机箱内,尺寸(宽×高×深):424mm×114mm×354mm,重量约8Kg。为AWS-G500配置了两套SDI数字视频接口选件BKAW-580,输入4个摄像讯道的SDI视频信号。AWS-G500可以输出IP流,配置了两块移动硬盘,利用IEEE1394端口可以记录4路视频信号,根据需要设置为记录PGM或输入
为您推荐
电视播出系统是电视台内、外信号汇集中枢,担负整个电视台节目向外界的发送工作,其在发送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视台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所以其发展的要求就是设备稳定、图像清晰、易于操作。整个系统主要由录像机、监视器、时基校正器、同步机、台标发生器和手动或自动控制器等组成。1从手动播出、半自动播出到全自动播出手动播出系统仅是由录像机和切换开关组成,录像带的放入、录像机的启动和切换均由人工完成。其主要缺点是节目的切换不准确,播出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疲劳,增加了播出隐患。随着电视节目量的增加和节目定时化、栏目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计算机引入播出系统,由其控制设备的启
据介绍,该节目将在北京、厦门、台北三地同时进行制作,第一时间网罗两岸流行音乐界、演艺界知名人士,进行个性化专访,整体展示两岸音乐文化交流的情况。同时,这档节目在构架方面充分运用广播的资源优势,开两岸主持人空中交流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