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剧是最早的电视剧节目形态。本文拟从概念界定、历史源流与差异元素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探究。
一、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是指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电视剧节目形态。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表演、播出、观赏是同步进行的。演员一面为看不见的观众表演,一面要配合忙忙碌碌的摄制人员,小心翼翼,免得走出景框;摄制人员既要考虑构图、角度、焦距,又要顾及自身的位置与声响,竭力避免弄出杂音或走入镜头,紧张忙乱,形同战斗。电视直播剧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由于现场直播,节目无法保存,各台之间也难以交换,重播意味着重演。
中国电视工作者在电视直播剧这种节目形态初创时期,经过商讨,将其定名为电视剧,这一称呼遂沿用至今。而在英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美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苏联,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故事片;在日本,电视剧被称为电视小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剧概念自然早已不局限于电视直播剧的狭义范畴,其内涵方面不断拓展、延伸,其形态不断衍生、裂变。
二、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历史源流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直播剧,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该剧由陈庚根据当时《新观察》杂志上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1],胡旭、梅村导演,文英光、冀峰、化民摄像,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时长20分钟。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直播方式。
在叙事上,该剧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剧中的姐姐,即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运用,被认为是播映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故事讲的是解放后的农村,一个小女孩吃过饭后,拿着一块丝糕逗小狗玩,姐姐发现后制止了妹妹,并给妹妹讲述了旧社会他们一家穷苦、悲惨的生活遭遇。那时,父母双亲带着姐妹俩出外逃荒,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也病倒在一个破草棚里。姐姐到地主家去讨饭,又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了腿。姐姐销路逃回草棚后,看见年幼不懂事的妹妹正哭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给妹妹,姐姐上前让妹妹把菜饼子留给母亲吃,在推让之中,母亲含泪死去。听完姐姐的回忆,又看到妈妈留下来的那一口菜饼子,妹妹痛悔自己忘了过去的苦难。
现在看来,这部电视剧显得相当粗糙幼稚:一是虽然场景安置在室内摄影棚,可它仅仅起到戏剧舞台的作用;虽然用的是电视摄像机,但全剧均采用了电影的摄像处理方法,这也预示着未来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剪不断的联系;三是不能存储制过的摄像,重播等于重摄。
尽管如此,《一口菜饼子》依然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显露出与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与表演都按照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譬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1958年9月4日,北京电视台又播出了第二部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反映的是上海广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财康,终于使他转危为安的真实、感人的事迹。该剧是中国第一部电视直播报道剧,改编自1958年9月3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通讯,从报纸刊出通讯到电视直播剧播出,总共只用了约30个小时。
这部电视单本剧虽然从内容来讲与
为您推荐
珠海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服务平台已经安装调试完毕。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年底前,将有1万户市民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过渡期保留6套模拟节目根据珠海市《关于全面推进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正式启动之日起至今年年底,全市将完成华发新城、南村豪苑、五洲花城和海湾花园部分区域等20余个居民小区1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工作;至2006年底,完成香洲区辖区内15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中国之声)、第三套(音乐之声)调频频率今天上午在重庆市涪陵区正式开通。这是我台调频节目在重庆地区首次落地。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高度重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工作,实施了中央电台调频广播覆盖工程(503工程)。目前,一期工程的25个城市已经实施完毕,增加调频广播覆盖人口1.3亿。涪陵是二期工程第一个正式播出的城市,覆盖范围包括重庆中部地区。重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在今天的开通仪式上称:这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全市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对中央人
类别: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7205-1998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