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直播卫星“可望不可及”

2005-12-30 14:18:09来源:sina 作者:王亦丁热度:

 耐心考验

  不受地面网线路的限制,无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只要架上一个直径1米的小型天线,就能够接收由大功率直播星(DBS)传来的上百套电视节目——这就是直播卫星给人们带来的动人图景。与地面有线电视相比,直播卫星要求用数字化电视接收,播出节目的图像更清晰,价格也更便宜。

  与台网分离、组建广电集团等频繁见诸报端的大手笔相比,广电的直播卫星方案操作显得异常低调而平静。但从广电高层释放出来的有限信号来看,这的确是一座“沉睡的金矿”。

  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郭炎生近日披露,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方案已经通过论证,6年内可发展6000万用户,建成全球用户最多的卫星直播系统,带动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

  并不乏榜样——1994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数字直播卫星系统—北美DirecTV/USSB投入商业运营。短短几年间,美国直播卫星的用户已经超过1500万,占美国家庭市场份额的12%,美国三大直播卫星公司曾经创下过一个月内增加用户25万的奇迹。据估计,1999年美国有线电视每增加1个用户,直播卫星就增加3-4个用户。今年年初,当休斯电子有意出售DirecTV时,默多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和迪斯尼等巨头均开出数百亿美元的天价。

  而在一些专家看来,中国70%的山区地貌使得其成为最适合发展卫星直播电视且拥有最巨大的潜在市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对于中国直播卫星计划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觊觎者已跃跃欲试。最近结束的2001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直播卫星对卫星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吸引了包括全球卫星组织、波音、吉来特、阿尔卡特等世界一流的空间公司。而直播卫星对用户终端接收设备的需求将会给国内的生产商带来无限的机遇,类似的“机顶盒大战”可能将重新上演。

  “直播卫星用户终端接收设备将主要由国内产商来完成,而数字压缩系统、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等,我们会采用与外方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原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江澄说。

  直播卫星引以为傲的一个卖点就是一颗直播卫星上可以传送给用户上百套的电视节目,而国内电视低水平运做、电视节目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和重复覆盖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节目需求将是直播卫星为境内外媒体带来的另一商机。

  焦点在于启动的时间表。在今年4月“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展”的一场主题报告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以及科技司司长郭炎生都提到“中国预计于2003年发射第一颗直播卫星。”

  由于直播卫星耗资巨大,估计会在16亿人民币左右,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将是直播卫星不容回避的问题。记者获悉,在广电总局科技司今年年初呈报给高层的《直播卫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议直播卫星的运营将采用公司化的运营体制,资金由国家支持一部分、运营者自己筹措剩余资金来实现。

  现在看来,这些乐观计划要被大幅推延。“时间肯定要后推,2003年发射是基于直播卫星方案今年年初会得到批准所做出的判断,现在肯定是不可能了。”广电总局科技司的一位官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

  由于涉及到个人接收卫星节目、境外节目进入中国市场等敏感问题,直播卫星计划不得不直面政策禁区。事实上,早在1995年,广电总局科技司就曾组织力量对中国发展直播卫星的可行性方案做过论证报告,但并未得到高层批示。几年间该方案虽几易其稿,但牵涉到政策调整,计划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这使得其带来的巨大商机如同空中楼阁,虽能看得见,却又相隔遥远。

  这一次,中国的直播卫星方案会不会仍因政策瓶颈胎死腹中?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张之俭持乐观态度,“发展直播卫星,政策必定要做适当的调整。”郭炎生则表示:“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可以说的只能是,十五期间会上直播卫星项目。”

  又是一场耐心考验。

  政策底线

  郭炎生认为,直播卫星是广电的一个创新,亦是广电新的增长点。一语道破广电推动直播卫星计划的两大动力。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沈洪义:浅谈亚太6号卫星及其接收方法

◆吉林沈洪义亚太6号卫星是今年四月十二日被成功送入134°E预定轨道的一颗新一代大功率大容量卫星,并于不久前正式提前接替了亚太1A卫星的工作,开始了近30套电视广播的传送服务。由亚太6号卫星的性能介绍和场强图获知,该星又是一颗性能相对完善、发射功率强劲的多用途卫星。 过去,在我们当地使用1.5米天线接收134°E亚太1A卫星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模拟信号多数伴有雪花,而数字信号也没几个能正常下载的,要想满意接收必须使用1.8

卫星数字电视正在崛起

卫星电视的“蛋糕”有多大,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家庭能否装“锅”,即直径为0.5米左右的天线。按目前规定,个人不得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除非收不到当地的电视节目。不过,据笔者分析,相关政策很可能出现松动。除能启动卫星电视天线和数字机顶盒市场外,更重要的理由还有:第一,随着技术的进步,境内上星节目和信息可以通过加扰、加密处理,使数字机顶盒(接收解码器)与之对应。这样,用户将不能用同一数字机顶盒收看境外卫视。这样并不违背政府限制个人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初衷。第二,有利于打开中国电视的国际市场。从中国电视对外辐射的要求看,有条件地让境外卫视落地,是发展的趋势。2001年10月,凤凰卫视中文台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

类别:行业标准标准号:GY/T128-1995适用范围

聚焦卫星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可实现双向交互业务、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等,它可提供优质的电视图像和更多的视频服务(如交互电视、远程教育、会议电视、电视商务、影视点播等)。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类。由于卫星广播具有覆盖面大、传输距离远、信息量大、信号质量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近年来卫星广播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把卫星电视广播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卫星广播的多功能利用,推动了信息的全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