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钱袋冲向“地狱”?

2009-04-13 18:14:34来源:中国经营报 热度:



一位非常资深的创业投资家死后想进天堂,但天堂已经人满为患,而且都是创业投资家,怎么办呢?上帝想了一个办法,向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今年会重启IPO,还会推出创业板!话音未落,只见所有的投资家们都扛着钱袋冲向地狱,天堂空了出来。而那位刚才还想进天堂的创业投资家犹豫片刻后也对上帝说,算了,我还是去地狱吧,说不定创业板和IPO真的会双喜临门呢!

业内流传的这个小笑话,很能反映创业投资家们渴望尽快打开内地退出渠道的想法。但当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后,他们是否真的都“扛着钱袋冲向地狱”了呢?

激情燃烧

“目前风险投资机构介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适合在创业板上市。”汉能投资副总裁李华兵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中,有不少是风险投资机构曾经介入过的,例如金风科技[43.15 0.47%](002202.SZ)、同洲电子[10.16 0.69%](002052.SZ)、九阳股份[52.67 0.71%](002242.SZ)等。“这些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都不错。有了这些先例,再加上创业板新市场的开启,风险投资机构的热情很快会被激发出来。”

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投资家们就会瞄准创业板一拥而上。“《暂行办法》出台暂时对我们不会有很明显的影响。目前我们还处于观望心态,重点想看看创业板上市审核的难易程度,发行决策的市场化程度及上市以后的流动性。”景林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会利平说。

从2006年至今,南海成长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人郑伟鹤等人所管理的南海成长一期陆续投了20多个项目,其中只有20%~30%左右是专门为创业板准备的,这些项目目前基本上都能符合《暂行办法》的要求。“如果能够成功上市,预计能够实现3~5倍的收益。”郑伟鹤说。

“公司没有刻意为创业板储备项目。目前我们投资了约30个项目,其中有6到7个是符合创业板要求的。但这些项目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才上市,没有在首批排队。”启明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说,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这些项目原本是预期到海外上市的,其公司的架构还是海外上市的结构。“近期我们将会对这些公司进行重组改制,使其能符合创业板的上市条件”;二是机构在内地开证券账户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但目前采用有限合伙形式组建的投资基金属于非法人,不具备开证券账户的资格。“没有可实现的退出途径,也是我们不着急首批上市的原因。”

“公司投资了近40个项目,目前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成熟项目有10个,其中有6个项目是一开始就瞄准创业板,另外4个原本是为中小板准备,后来再转到创业板的项目。”达晨创投公司董事长刘昼说,早在2007年7月,达晨就已经加大了在创业板方面的投资比重,专门成立了创业板部,重点投资早中期的中小企业。自成立来,这个部门投资了6个项目,大都已经可以上报创业板了。“目前,网宿科技、蓝色光标、数码视讯等企业将力争成为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接下来,我们将与券商保荐人以及监管部门沟通,适时给企业一些建议。”

东方富海总裁程厚博表示,他们自2007年年底成立以来总共投资了18个项目,目前只有3到5个成熟项目是计划到创业板上市的,其他几个项目准备到中小板上市。

投资重心前移

虽然项目上市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暂行办法》的出台,还是对风险投资家们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毫无疑问,我们也会关注创业板的机会。规则出台后,我们更加关注小规模企业和早期投资方面的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