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支持AVCHD的数字摄像机“HDR-UX1”,比原定上市日期2006年9月10日提前上市。目前新产品已经摆上了东京各大家电商场的柜台。这是业界首款可以用H.264/MPEG-4 AVC(H.264)方式进行1080i HDTV影像编码的产品。本刊编辑部立即买了一台HDR-UX1,进行拆解。
协助拆卸的是两位从事数码相机开发的技术人员。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两人开始熟练地拆卸螺丝。拆下5~6个螺丝后,试着拿下机盒,却无法取下。好象还有某处的螺丝没有拆下。取下贴在机身上的封条及橡胶状突起物寻找隐藏的螺丝等花费了30分钟,终于把机身拆开了!这时看到了2块底板。
“可真是满满当当啊!”。技术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也很正常。2块底板上一个挨一个地安装着索尼自行开发的H.264编码器LSI及应用处理器、韩国三星电子的128Mbit移动DRAM“K4M28163LH”、美国德州仪器的模拟前端LSI“VSP2435”以及美国晶像公司(Silicon Image)的HDMI接收LSI“Sil9030CTU”等。被动部件数量也很多(图2)。
乍一看,最引人注目的有2点。一是散热板用得多,再一点就是使用的柔性底板多(图3)。散热板紧挨着H.264编码器LSI、应用处理器和CMOS传感器。编码LSI的耗电量约为500mW,由于机器整体在录像时的耗电量约为5.0W,所以必须有散热措施。LSI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板散离机身。
令人吃惊的是CMOS传感器的内侧也安装了散热板。技术人员表示:“COMS传感器比CCD的耗电量小。本来不需要散热板。在COMS传感器内侧安装散热板的理由让人不解”。
柔性底板使用的数量之多令人惊讶。让人明显感觉到,这次的新产品“部件花费的成本相当高”。最明显的就是COMS传感器。与主底板的连接采用很细的同轴线缆,可能是为了减小辐射噪音。不过,从安装位置看,感觉也可以用柔性底板连接。如果是为了减小辐射噪音的话,应该也可以在柔性底板上加贴噪音控制膜来解决。
仔细看,会发现不少位置焊点明显、柔性底板到处粘贴着减噪薄膜,总之封装方面比较粗糙。感觉封装方面还有待改进。
为您推荐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视讯业务由于可以为处于多点的与会者提供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节省大量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发展迅速,并有望成为NGN的主要业务。视讯会议系统从产生至今,发展了多种适于各类通信网络的系统,目前传输多媒体信息的主要有H.323、H.324和H.320等系统。IP技术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它非常适合承载多种业务,随着IP的安全和QoS等问题的逐步解决,以IP作为承载网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下一代网络也将采用IP技术作为承载网技术。因此,本文以适用于在IP网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H.323系统为主进行阐述。H.264是由JVT为实现视频的更高压缩比,更好的图像质量和
2.高质量的图象:H.264能提供连续、流畅的高质量图象(DVD质量)。3.容错能力强:H.264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4.网络适应性强:H.264提供了网络适应层(NetworkAdaptation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例如互联网,CDMA,GPRS,WCDMA,CDMA2000等)。
关键词:视频ITU-TH.261H.263H.264数字视频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等领域,带来了会议电视、可视电话及数字电视、媒体存储等一系列应用,促使了许多视频编码标准的产生。ITU-T与ISO/IEC是制定视频编码标准的两大组织,ITU-T的标准包括H.261、H.263、H.264,主要应用于实时视频通信领域,如会议电视;MPEG系列标准是由ISO/IEC制定的,主要应用于视频存储(DVD)、广播电视、因特网或无线网上的流媒体等。两个组织也共同制定了一些标准,H.262标准等同于MPEG-2的视频编码标准,而最新的H.264标准则被纳入MPEG-4的第10部分。本文按照IT
AVS:即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技术标准,也是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标准之一。它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清晰度激光视盘机、网络电视、视频通信等重大音视频应用所共同采用的基础性标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数字化音视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一起被列为中国信息产业培育的重点。MPEG-2:是目前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数字音视频产业广泛采用的信源编码标准。MPEG-2最初的收费对象为解码设备和编码设备。由于当时MPEG-2是数字音视频领域惟一可用的技术标准,而且相对合理。在中国组织建立AVS标准后,MPEG-LA迅速将原来制定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