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在中国各类电视文艺节目中独领风骚

2006-03-24 09:26:47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热度:

“在各类电视文艺节目中,电视剧独领风骚,几乎锁定各频道黄金时段。”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说。他预测,2006年的中国荧屏将伴着一个又一个电视剧的热播而更加吸引百姓的眼球。


据统计,2005年全国中央和各省级电视台共有288个频道,其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233个,占总频道数的80%以上。

“说电视剧是电视台的台柱子,这一点都没错。”王卫平说,它不仅占据各频道的主要时段,而且还是广告创收的大头,2005年全国中央和各省级电视台电视剧广告累计创收93亿多元。

近年来,中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创作热情高涨,社会投资踊跃。王卫平介绍,自2003年电视剧生产迈上万集台阶后连创新高:2004年达到505部、12265集,2005年生产514部、12447集。“这些数据表明了电视剧创作生产的繁荣,也反映出电视剧已日益成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从侧面折射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电视剧的需要和喜爱。”王卫平说。

“2005年涌现出多部引发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的剧目,成为百姓文化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王卫平说。 2005年适逢抗战胜利60周年,“抗战题材电视剧不仅是播出的大户,也是收视的大赢家。”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这一题材的电视剧《亮剑》凭借平均收视率10.3%,荣登收视冠军宝座,剧中主人公的名字“李云龙”也因此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关键词。

“表现普通百姓生活故事的电视剧是荧屏收视和播出又一热点。”王卫平说,2005年是现实题材的热播年,创作出了一系列剧情精彩、制作精良的剧目,如《守望幸福》《搭错车》《任长霞》等。

王卫平介绍,2005年广电总局把抓好现实题材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了现实题材在立项中的比例,纠正历史题材过热、过多的现象。另外,“选题和创作思路上的盲从市场、争占资源、跟风和克隆等现象,在一些电视制作中一直存在。”王卫平说。

王卫平还透露,2006年将取消一般题材剧目前期投拍的审批,改为备案、公示管理。“一段时间内可能有制作单位不适应,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建立较强的市场观念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竞争,有利于提升电视剧作品的品质。”


责任编辑:DVBCN编辑部

为您推荐

终端制胜 高速成长:中国户外电视产业的崛起

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城市扩张到38个城市,从50栋楼宇发展至15000多栋楼宇,从最初的月广告营业额100多万元到现在月广告营收超过4000万元,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投资案例”,也成为这十几年来中国传媒市场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一、非典型电视时代的崛起从2003年起,一种以电视广告为表现形式的户外广告悄然兴起。从楼宇电视到卖场电视,从公车移动电视、铁路电视到出租车上的电视,户外广告市场在不知不觉之间被带入了一个动感化、数码化的全新时代。而与此同时,作为最主流的媒体,电视广告的有效性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人们的资讯方式和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时候,电视在人们生活中,尤其是都市主流消费人

中国楼宇电视媒体增长数据公布

日前,“中国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研讨暨聚众传媒荣膺行业成长冠军发布会”在沪召开。来自传媒界、广告界、学术界、专业调研机构等业内外众多专家,就新兴楼宇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及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会上还宣布:中国楼宇电视媒体的领跑者——聚众传媒凭借连续三年以每年240%的高速年增长率被《中国企业家》等媒体评为“2005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冠军。关注聚众,“楼宇电视媒体增长不可思议”近年来,新兴楼宇电视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引起世人愈来愈多关注的目光。权威市场研究机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

聚众传媒首发中国楼宇电视广告五项标准

楼宇电视广告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吸引越来越多的业者分食大饼。但由于楼宇电视媒体起步较晚,行业标准的缺失,业内人士呼唤尽快出台行业标准。聚众传媒日前借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楼宇电视广告标准研讨会之机,率先发布了楼宇电视广告五项标准。标准一:楼宇电视广告每天播放次数不得少于60次,杜绝少播漏播现象的发生。标准二:以点收视成本(覆盖场所多少)作为广告价值计算准则。标准三:楼宇电视媒体不是单一媒体,广告必须真正做到全国性联播才有效。标准四:楼宇电视媒体要“聚焦受众”,并实现对目标受众的“全程渗透”。

中国已经完成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技术构建

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持的“基于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的数字视频广播编码播出与接收系统”12月14日在北京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技术构建。这个项目由联合信源数字音视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14位专家参加了该项目的技术鉴定。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