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T技术向电视领域的融合和渗透,推动了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层出不穷,这给从事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就播出而言,以视频服务器为核心并辅之以计算机网络控制的硬盘播出系统在国内各级电视台普及开来。新的播出系统不仅包括传统的信号总控、分控,还增加了节目的数字媒体化(节目上载、收录等)、播出数字媒体资产的管理、播出系统的安全检测等新的内容。
与传统的以录像机为主的播出系统相比,硬盘播出系统更为灵活、高效;但由于对计算机网络及控制系统的依赖增强,人为干预的能力大大削弱。鉴于电视播出的“不间断”和“无法弥补”的特殊性,在使用新设备、新技术后,如何继续搞好安全播出工作,充分发挥硬盘播出系统的长处,避免负面效应,是电视技术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数字播出系统的安全策略
1.视音频链路及设备的安全
安全播出包括系统运行的安全和人为操作的安全。系统运行的安全在于科学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性能稳定的设备。为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播出系统规划中少不了各种备份,例如矩阵的备份,视频服务器的备份,播控机的备份以及电源的备份等等。
(1)双机热备份
双机热备份是保障播控系统运行安全的常用手段,事实证明也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硬盘播出系统中,视频服务器和播控机分别是视音频链路系统和控制系统中的核心设备,通常采用1:1的双机热备份。
(2)盘带结合
采用硬盘播出系统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人对信号源的干预能力减弱。在以录像机为信号源的时代,人对录像机的控制十分灵活。视频服务器则不然,当由于素材缺陷或者解码卡因故未能播放时,操作人员束手无策(对该硬盘而言)。而采用双机热备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对于硬盘节目素材上固有的缺陷(如灌录时磁头阻塞造成的劣播),即使双机热备份也无能为力。因而,保留适当的录像机组成盘带结合系统作为双机热备份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录像机完全可以脱离播控机而手动操作,这便于在遇到系统大面积瘫痪的情况下(特别是播控机甚至整个播控网络瘫痪)及时组建最小应急播出系统。当然,保留多少录像机需要根据实际均衡考虑。
(3)双电源
目前绝大多数播出设备都是双电源供电的。在机房的配电规划上,往往在技术供电系统之外,还配备了大容量的UPS供电系统,以确保系统短暂停电时的系统供电。通常,在机柜电源排上,技术电和UPS电是分开的。在接设备的电源线时,必须确保主备两根电源线不接在同一个电源排上;同时,在平时设备维护中,必须注意对设备的电源模块进行检查,确保两个电源模块均正常工作。
(4)系统冗余备份
对于完整的系统备份,像规模(频道数较多)较大的播出系统,一般是将一定数量的频道组合在一个子系统内,进而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由于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为便于系统扩展与维护,必须考虑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备份措施。在规划上,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专门建立一个空闲的子系统,其结构与其它子系统一样。平时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测试,当主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或大规模检修期间,可以通过输出端跳线和修改工作站配置来代替其它某个子系统进行播出。
由此可见,虽然数字硬盘播出取代了传统录像机播出,但确保安全播出的方法却仍很单一,也只是采用系统设备互为冗余
为您推荐
电视播出系统是电视台内、外信号汇集中枢,担负整个电视台节目向外界的发送工作,其在发送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视台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所以其发展的要求就是设备稳定、图像清晰、易于操作。整个系统主要由录像机、监视器、时基校正器、同步机、台标发生器和手动或自动控制器等组成。1从手动播出、半自动播出到全自动播出手动播出系统仅是由录像机和切换开关组成,录像带的放入、录像机的启动和切换均由人工完成。其主要缺点是节目的切换不准确,播出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产生疲劳,增加了播出隐患。随着电视节目量的增加和节目定时化、栏目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计算机引入播出系统,由其控制设备的启
据介绍,该节目将在北京、厦门、台北三地同时进行制作,第一时间网罗两岸流行音乐界、演艺界知名人士,进行个性化专访,整体展示两岸音乐文化交流的情况。同时,这档节目在构架方面充分运用广播的资源优势,开两岸主持人空中交流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