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分众”模式:户外新媒体速度之殇

2009-03-22 11:05:12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安心热度:

  直到今天,看到投资分众的PE/VC们赚得盆满钵满,许多人仍毫不避讳地称,“每天看了好羡慕。”但如今要说服VC再去投一家户外新媒体,已经太难。

  2005年7月13日,成立仅3年的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融资1.72亿美金。根据当时在分众的股份计算,30出头的创始人江南春身价接近3亿美金;而此前投资分众的Softbank、TDF、鼎晖等机构均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

  羡慕之余,再造分众、复制分众、类分众一度成为潮流之一。

  易观国际2008年初的统计显示,包括美容院、健身场在内,几乎每个细分领域都同时有6家以上的运营商;例如,在楼宇领域,除了分众,另外还有8家新媒体;在公交领域,民营新媒体有4家,广电系统的有4-5家;而航空领域就有7家;医疗领域则有6-8家。

  在机场、巴士、地铁、校园、铁路、医院、出租车、宾馆、KTV、美容美发店、厕所……一时之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新媒体的足迹,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一堆证明其媒体可以创造巨大成功的理由。

  分众效应也拉动大量资金流向新媒体领域。

  根据Chinaventure提供的数据,2005年,户外新媒体行业共发生8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达5660万美金,而2006年这个领域的投资案例就达17起,涉及投资金额为2.67亿美金;到了2007年,户外媒体行业的投资案例达到26起,涉及投资金额达3.74亿美元。

  还有一些机构选择多方投资户外新媒体领域。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户外新媒体领域有投资的PE、VC机构接近60家,而获得融资的中国户外新媒体企业超过30家。

  “一些投资跟风现象严重,不懂广告业,盲目投资之后才发现有些资源其实是没有价值的。”优势资本合伙人郑刚称。

  同时,跟风的资本也“宠坏”了户外新媒体的创业者们,让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达到顶峰。

  速度陷阱

  纵观分众的发家史,效仿者们总结出这样一个简单路径:圈地、扩大规模→吸引风投→继续圈地→上市(即使不能上市,也能像聚众那样被并购)。

  不止一个投过户外新媒体的PE、VC强调,户外新媒体团队圈地和广告销售的能力是重要的加分点。

  在新媒体这个强调资源规模和垄断性的领域,无论哪个阶段的圈地,都要拼速度,都需要大笔资金。

  但2008年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影响开始显现时,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变得谨慎。

  “目前投资界对不能产生很好现金流的公司是比较忌讳的,比如新媒体。”去年11月,北极光创投高级副总裁姜皓天称。

  广州播客公司就没赶上“幸运”的班车。

  2005年,做医疗器械生意的骆华创建了广州播客公司,希望打造美容美发领域的分众。骆华一开始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圈钱布点,达到一定规模后,吸引风投,然后继续圈地扩张甚至上市。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广州公司播客已在北、上、广等地圈了近2000个中高档美容美发店。

  但苦撑了3年后,2008年,已经砸进去自己2000多万的真金白银的骆华依然没有等到风投的橄榄枝。最终,幸好骆华无奈转型,靠自身运营存活。

  另一方面,一些已经拿到投资的“幸运者”们,在之前各界对新媒体的热情的“烘烤”下,一部分企业主变得极度乐观,甚至膨胀地找不着北。

  一家户外新媒体公司当年为了迅速占领阵地,甚至以“白交租金”不装展架的方式在短期内圈下70%的高端写字楼、公寓的展架媒体渠道。据悉,曾有下属提醒,盘子铺得太大,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就很难调头甚至自保。

  2008年底,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清理门户。“有价值救的就再投点,没价值救的就让其自生自灭。”这家公司恰恰没能续写“幸运”,因资金链吃紧,无奈瘦身过冬。

  对于那些有资金支持而得以迅速

责任编辑:xiaolin

为您推荐

上海文广千万元踢进世界杯 新媒体战略试水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又一次成为首个吃螃蟹者。“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

上海文广千万元进世界杯 新媒体战略试水

“这是国际足联第一次放出网络数字传播版权。”1月24日,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对记者透露,上海文广已买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在中国的网络数字传播版权,也是该赛事唯一的中国大陆地区宽带和无线合作伙伴。据张大钟透露,上海文广不仅将在其两个新媒体项目——宽频电视(以个人电脑为接收终端的宽带网络视听业务)和手机电视上播放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事,还将派出专业的“网络记者”和“手机记者”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引进重要节目的独家版权,被张大钟和上海文广视为传统广电传媒在进军优势并不明显的新媒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策略。初吻“世界杯”“我们用了数千万资金购买该版权。”张大钟告诉记者,“这也是国内最大一个涉

[侯自强]从互联网电台看网络新媒体

近年来,网络电台发展迅速,网上以网络电台为载体,组成的社团特别多。大部分参与者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他们年轻,很有朝气和想象力,电台的包装设计、节目起名、内容策划都是学生们自己完成的。据说,网上的动漫类BBS当中,聚集的“电友”则更多。互联网小电台节目内容大多是流行歌曲,也有一些传承校园文化,做原创文学,选大学生身边的话题的节目。有些是以调频级的音质播出的,效果很好。因此很受欢迎。一些高校支持校园网上众多个人小电台组织起来办网络电台,如交大的上海的网络电台CNM得到学校和媒体学院就陆续给的十几万的资金支持,每天都有2小时的自办直播节目,2004年CNM对交大BBS八周年大型学生聚会进行视频直播,有

国际广播电台全面涉足新媒体

不久前国际广播电台才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国际一起获得了手机电视的牌照,但他们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我们从广电总局得到的批复,并不局限在IPTV或手机电视这一两项具体业务上,还涵盖了网络音视频、数字电视等目前所有新媒体领域。”国际广播电台多媒体办公室有关人士向记者强调,未来在新媒体领域具体的操作方案,台里正在加紧研究相关规划。按照国际广播电台的构想,将把其多年来在音频、视频、报刊、网络上积累的资源进行整合,首先以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的角色涉入。“虽然名称里有‘广播电台’四个字,但是我们旗下拥有音视网报刊多层次的内容,而且还在国际领域内容提供上具备领先优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很多国际节目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