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电信竞争的牺牲品

2009-02-17 09:40:53来源:计世网 热度:

盛极一时的小灵通面临被清频的命运,是谁在暗算小灵通背后的资源,小灵通又如何在电信竞争中找到出路?

  2月3日,“小灵通将在3年内退网”的消息如平地惊雷般迅速传开。“小灵通是否退市”立刻成了坊间热议的焦点,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小灵通技术过时了,还占用TD资源,就此“退市”正是时机。

但有数据显示,超过70%的用户都不愿转网; 甚至有人表示,不能接受“小灵通将退市”,要当“钉子户”; 而一些法律界人士则开始讨论,“小灵通退市”是否应该召开听证会、小灵通“拆迁”应如何补偿等问题。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小灵通俨然被判了“死缓”,“退市”似乎成了其难逃的命运。而这场迫使小灵通一步步走向退市边缘的风波,也耐人寻味。

  蓄谋已久的暗算?

  “小灵通3年后退网的消息现在爆出是不够恰当的。”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小灵通退网是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中的既定工作,但小灵通退网是需要政府部门和各个运营商做好协商,拿出各项补偿措施,而后在统一部署的基础上,才好适时公布这样的信息。

  正如项立刚所说,小灵通的这个“终审判决”不仅来得突然,而且这个“判决”既不是由主管部门发文公布,也没有人正式出面告知,而是以“私底下”的方式进行的传播,这确实给小灵通遭遇这场风波笼罩上了一层诡秘的阴影。

  对此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小灵通3年后退网的消息是中国移动捅出来的,目的是打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并借机争夺小灵通用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灵通被勒令清频是电信竞争的结果,而此次“退网”风波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暗算。事实上,从小灵通发展之初到拥有1亿用户,它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竞争对手的眼中钉。3G发牌后,有了TD这把“尚方宝剑”的中国移动,自然有理由拿占用TD频段的小灵通开刀。从造舆论宣传小灵通过时,到去年的“逼宫”,再到如今的清频宣传,被强势的中国移动盯上的小灵通,似乎难逃一劫。

  拯救者回天乏力

  在获悉小灵通被送上电信竞争的“祭坛”后,一些力挺小灵通的人士纷纷展开了各自的营救。

  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用户表示不愿转网; 而一些法律界人士则宣称,强制要求小灵通退网“涉嫌违法”,并向有关部门公开发出质询函。

  对于小灵通“退市”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原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被尊称为“小灵通之父”的徐福新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就算是要求小灵通清频退网也并不意味着小灵通一定要退市,炒作“小灵通退市”是一种误导。

  对小灵通被指技术落后的问题,徐福新明确指出,小灵通技术不落后,相反它辐射少、省电、保密性强,并且不占地、不费电、绿色环保。“与GSM相比,小灵通基站轻巧,只要建在房顶上就可以了。不仅不占地,并且维护起来也很方便。”徐福新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正是由于小灵通具有基站轻巧、易架设、易维护、耗电低等特点,才使得地震灾区的小灵通通信得以迅速恢复,为挽救生命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无论是“小灵通之父”,还是律师名流,抑或是“誓死捍卫”小灵通的忠实用户,对小灵通的拯救在缺少了“娘家”——运营商的支持后,都显得回天乏力。

  面对小灵通命运的陡然变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却显得波澜不惊。或许是这一事件来得过于突然,超出了他们的意料。这两家运营商在接受采访时均淡淡地表示,已经接到工信部相关文件,在2011年前将妥善完成小灵通退市的相关工作。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小灵通的“后事”实际上已有所准备。在小灵通遭遇“逼宫”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面想办法力保,一面着手转

责任编辑:51DTV编辑部

为您推荐

中兴通讯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

继9月独家获得陕西电信IPTV项目后,近日,中兴通讯再次独家中标江苏电信IPTV项目,整个项目初期规模为10万用户,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IPTV网络,又一次验证了中兴通讯在IPTV领域主流厂商的实力。随着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PTV业务是构建未来数字化家庭的切入点和基础,是电信运营商实现向用户提供集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等在内的“Triplay业务”的重要环节。开展IPTV业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服务,已经成为全球固网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江苏电信IPTV项目,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包括江苏、陕西在内的首批试点,也是中国电信继陕西之后第二个正式宣布中标结果

王旭东称明年开展《电信法》完善和立法审议

新浪科技讯12月27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表示,明年将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关于《电信法》的立法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王旭东同时表示,明年将做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相关工作,配合做好《邮政法》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进《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条例》和《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的制定工作。

浅析支持电信业务的新型IP承载网

何宝宏前言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到90年代的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的宽带ISDN,直到现在的IP+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人们对融合目标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动摇过。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式融合是现在需考虑的问题。近年来,虽然IP在数据通信领域的应用范围继续快速扩大,但业界一些人也开始对IP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下一代网络(NGN)所期望的“电信级”服务的要求产生了动摇。笔者以为:之所以选择IP,并非IP技术真的就比别的技术先进多少,而是诸多原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市场现实使得NGN业务IP化的趋势几乎已成定局。但NGN承载网络如何IP化,IP化到什么程度却值得深入思考

英国最大电信厂商BT拟采用微软网络电视平台

作者:邀月【eNet硅谷动力消息】据外电报道,英国最大固网电信厂商BTGroup将采用微软的网络电视软件,加入全球电信厂商迎击有线电视厂商的行列。藉由微软的IPTV平台,BT拟提供随选视讯及网络聊天、投票、赌博和电玩游戏等线上互动服务,不过,BT并无计画跟进美国SBCCommunications等电信厂商,以微软IPTV平台提供有线电视频道的打算,反之,BT拟整合微软IPTV技术与BBC的免费数字节目播送平台。尽管微软IPTV平台喜获BT相挺,然而先前却陆续传出不利消息,5月欧洲电信厂商Swisscom表示,将延缓推出与微软合作的网络电视服务,据了解,原因出在微软的技术问题,而6月时澳洲最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