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电视的质疑和争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公众生活,按目前体制不变,争论还会延续下去。昨天《羊城晚报》报道了数字电视网络分封割据,市民在不同小区居住,省网市网互不连通,得重新购买机顶盒。全国性的市场被运营商分割成了几百个板块,各地公众不但没有选择权,还得接受运营商质价不符的强制服务。
单纯从技术上说,数字电视标准的滞后是数字电视发展的一大障碍。按照国外的经验,应该在国家标准颁布后的两年后再启动市场最为适宜。而我们则相反,按照国家的规划,用行政权力扩充市场容量,达到上千万用户,但标准却迟迟未出台。标准不统一,设备厂商无法独立,只能依附于各地的运营商供应不同标准的设备。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体制弊端。条块分割形成了利益集团,具化为有线电视的林立,机顶盒的采购有浓郁的区域特征。数字电视运营商还强烈反对“机卡分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既得利益。如此一来,公众被强行关闭模拟信号,统一换数字电视,没法选择网络。大家接收的节目是有数量没质量,高清不见到来,冗余服务一大堆,机顶盒不互通,最后还要比数字电视之前交多一半的费用。这个收费还堂而皇之走完听证会,成为强制价格,充满垄断和行政的意味。
如此自上而下的广电政策,虽然许之以信息化家庭的愿景,却是充满政绩考虑和部门争利动机,无视互联网的普及和广大民众的意愿。凭借对视音频内容的监管权力,加以技术前景,主管部门就找到了创业和生财之路。哪怕国家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运营商通过官商手法展开圈地却是毫不滞后。以造福民众提升生活质量为口号,以政府号令为尚方宝剑,纷纷抢夺社区控制权,如同拆迁般完成改旗易帜。地盘割据后,网络既成,无论提供的内容如何,运营商继续成为新的寡头垄断。面对一时无法逆转的现实,民众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数字电视有一天真的会数字化,或者直接上互联网看视频电视———这也许是唯一能躲避体制藩篱的途径了。
为您推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珠江新城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双塔(西塔)等陆续启动,广州新图书馆日前开工的消息标志着七大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商务“璀璨明星”建设进入爆发期。广州新轴线“七星”的制高点———广州新电视塔建设进展如何?记者近日探营获悉,新电视塔已敲定建设工期,到2010年,矗立在亚运会面前的不仅是世界最高钢塔,而且是“内容”最丰富的电视塔。建设进度新电视塔亚运会前交付去年11月开工以来,新电视塔建设进展顺利。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一个深达十几米的基坑已经挖好,一个椭圆形的“大家伙”———混凝土基坑支撑梁网将为世界最高塔打好坚实“底盘”。据介绍,广州新电视塔工程今年4月将完成基坑工
知名企业
3月29日,广州有线与美国NDS公司就条件接收(CA)系统签约,就引入新的条件接收(CA)系统达成共识。此外广州有线电视有关负责人还透露,目前广州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将在今年内大规模推进。据介绍,条件接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信号进行加密,以及建立一个确保被授权的用户能够接收到加密节目的用户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稳定、可靠、安全的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服务。同时也为内容供应商和运营机构提供管理上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对知识产权提供保护。
广州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日前召开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动员大会,有关方面表示,广州市的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将从下个月开始分批分期进行,计划到2008年在全市实现市有线网的数字化播出。而尝试“头啖汤”的将是海珠区金碧花园和南沙的部分用户。明年各区都会选定试点转看数字电视目前广州市内200多万用户的有线电视市场分别由广州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和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市有线和省有线)两家单位经营,各自占有市场一半左右的用户。省有线有关人士昨日表示,在推进全省数字电视转换工作的同时,将密切与市有线方面加强沟通和合作,努力让广州市民早日看上优质的电视节目。记者了解到,在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