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日起,昌吉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将全面展开,年底前完成市区7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 2009年完成乡镇6000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届时,昌吉市将成为继乌鲁木齐市之后全疆第二个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传输的城市。
据了解,昌吉市有线电视由现在的模拟电视转化为数字化传输后,广大用户收看的电视频道将由原来的45个基本频道增加到110个频道,其中 62个为基本频道,48个为专业频道,不仅提高了有线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而且使广大用户收看到的节日更多更好。
为确保在国家发布的数字化过渡时期内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根据昌吉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数字化整体转换以每一个光接收机为转换范围,每一个小区(村)为转换单位。在各小区 (村)转换期间,转换业务由昌吉广电网络分公司在各小区(村)现场办理,受理时限为10个工作日,小区(村)现场转换结束后,原有的模拟电视节目将停止传输,转换业务改在昌吉广电网络分公司营业厅办理。
凡昌吉市正式在册无欠费的有线电视居民用户,凭有效身份证件和居住证明,由新疆广电网络昌吉分公司给每户免费配发—台基本型数字机顶盒及一张智能卡。幼儿园、学校、医院、民政福利等机构用于公共服务场所的有线电视终端,昌吉广电网络分公司也将为每个终端免费配发一台基本型数字机顶盒及一张智能卡。2009年1月1日起,昌吉市城区没有参加整体转换的用户和2010年1月1日前乡 (镇)没有参加整体转换的用户,机顶盒及智能卡将由用户自行购买。
为您推荐
新疆广电网络公司,肩负确保全疆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的神圣使命,承担全疆广电网络整体运营的历史重任,在新疆广电局党组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知难而进逆风飞扬,历经艰苦创业,如今崛起为新疆网络信息业的一支生力军,为新疆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基本情况——新疆广电网络公司组建于1999年,设有14个部门,6个营业部,至2003年底已设立11个分公司,拥有一支充满活力、技术领先、敢于创新的员工队伍。目前区公司248名员工中有78%拥有本科及大中专学历,36%以上具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有十数名国际权威网络技术Cisco认证的维护工程师、资深网络工程师、资深网络设计工程师等及互联网专家C
为提高广播电视收视率,净化电视节目,提高节目质量。今年,哈巴河县将投入75万完成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和哈语电视发射机系统改造,使有线电视节目增加到35—40套,哈语无线电视达到数字硬盘播出,从根本上改善广播电视硬件条件。继续做好城乡有线电视联网二期工程建设,扩大有线电视覆盖率,使农村有线电视入户数达1500户,丰富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
3月底,吐鲁番市七泉湖镇煤窑沟村240户村民看上了近50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结束了过去仅能看到两套无线节目的历史。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新疆已完成了乌鲁木齐和伊犁、塔城等12个地州首府城市以及新源等10个试点县市的网络整合,同时还建设了长达5300多公里的自治区广电光缆干线网络,实现了与国家广电光缆干线网络的联通。在疆内,也已联通到15个地州首府城市和25个县市,形成了一个全疆联网、统一经营、互联互通的广电网络。从2006年开始,在巩固已取得的地州市广电网络整合成果的基础上,新疆广电网络将进行全疆县级整合包括农村网络建设工作,今后,有线电视将不断延伸到更偏远的乡村、牧场。
5月10日晚上,中国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公司续签广播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柯尔克孜语广播《中国之声》节目从2006年6月11号起,继续在吉国国家广播频道中播出。这标志着中国新疆对中亚的广播电视文化交流取得新进展。2004年6月10号,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柯尔克孜语节目《中国之声》在吉国实现落地,每天播出2小时的广播节目,内容涉及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节目开播两年以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还根据吉国听众的需求,不断调整节目结构,充实节目内容,受到了吉国广大听众的普遍欢迎。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今后2